鄂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_鄂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案

2020-02-27 教案模板 下载本文

鄂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鄂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案”。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学习目标:

1、学习12个字、认识10个字。注意多音字“挣”“喝”的读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3、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4、鼓励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搜集资料,了解周恩来的生平事迹,让学生对周总理有更多的认识。教学重点:

深入理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含义,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教学准备:搜集资料。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调动情感。

板书:读书。师述:从迈入小学的第一天开始,我们开始正式地读书学习。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读书?

二、同学介绍搜集周总理的资料

三、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强调要求:

(1)交流提示课文中要注意的字词。

(2)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几件事?周总理小时候为什么会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

2、学生提出文章中不懂的地方,师生共同解决。

四、学生反复读课文,做到有感情地读课文。试着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五、课堂作业: 1区别组词。

贫()

振()

欺()

获()奉()贪()

震()期()

惑()奏()2抄写生字。

崛起:突起。喝彩:大声叫好。

铿锵:形容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抱负:远大的理想。

品学兼优:品德和学习成绩都非常优秀。

课文写了三件事。第一件事讲12岁的周恩来刚到沈阳,就听伯父叹着气说“中华不振”,这使他疑惑不解;第二件事讲周恩来在租界亲眼看到一位中国人受到洋人的欺侮,这使他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话的含义;第三件事讲周恩来在修身课上,表明自己的心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的第一部分。思考:你从这部分中体会到了什么?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2、指名学生朗读这一部分。尤其要指导学生在朗读伯父与周恩来的对话时,“为什么”?“那又是为什么呢?”要读出不解和追问的语气。“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去那儿,而外国人却可以住在那里?这不是中国的土地吗┅┅”要读出疑惑不解的语气。

3、尊重学生自身的体会,不要强求学生所有的体会都一样。教师相机的作出指导。如:从“为什么”?“那又是为什么呢?”体会到周恩来对这些事情的关注。“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去那儿,而外国人却可以住在那里?这不是中国的土地吗┅┅”体会到周恩来是一个善于观察周边的事情。

4、全班朗读这部分,注意要有感情地朗读。

三、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自由读第二部分,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景?

2、学生读完课文后,想象当时的情景。

3、学生演完后,谈一谈作为中国人看到同胞在自己的土地上受到这样欺凌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当时的社会现实:贫穷落后,受到列强的欺凌。深刻理解“中华不振”的具体含义。

四、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1、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思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什么意思?

2、让学生联系全文,体会周恩来从疑惑到静思到立志的心理变化过程:你能想象少年周恩来在沉思什么?你能感受在平静的外表下他内心的波澜吗?

3、全班交流。他不愿意自己的民族在这样软弱,不愿意自己的同胞再受到这样的欺凌,他思考中华民族贫弱不振的原因,他在寻求改变中华落后挨打现状的途径。他的内心充满着屈辱、悲愤。他的内心充满着对祖国深深的爱。

4、指导读这部分,你从周恩来小时候身上体会到了什么?

五、课外延伸。

1、阅读关于写周恩来总理故事的书,从而进一步了解伟人。

2、将你所了解的周恩来总理的故事用讲故事、写文章、编短剧、办手抄本等形式,展示学习的收获。

1伯父带他下火车时,„„中华不振哪!中:“奇怪”说明少年周恩来的疑惑不解,“沉重”写出了伯父内心的无奈与悲痛。2他常常站在窗前,想租界地方向远远地望着,沉思着。

与先文第一次看到租借地照应,“常常”“沉思”表现了少年周恩来心里一直关注着这件事,心中酝酿着远大的志向。3“响亮而坚定”“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表明少年周恩来的决心坚定和远大志向。这些都不是他一时的冲动,而是他亲眼目睹了中华不振的现状后,经过深思熟虑后立下的远大志向。作业。

“完成课堂作业”上第十三课的作业。

板书设计: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

中华不振啊!

振兴中华

教学后记:小萝卜头的故事

学习目的:

1、学会12个字,认识10个字。注意多音字“难”的读音。

2、学会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能准确、流畅地背诵《囚歌》。

3、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萝卜头”的特点及他是怎样学习的,学习“小萝卜头”克服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领会“小萝卜头”的特点及在牢房里他是怎样刻苦学习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读懂重点句。真正理解和体会“小萝卜头”在狱中的艰苦生活和极差的学习条件下仍然刻苦学习。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课前准备:预习课文,收集有关“小萝卜头”的其它事迹。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审题质疑,导入激趣:

1、读题后审课题:从题目看本文是写谁的?

2、看到题目后,你还能想些什么吗?(“小萝卜头”长得什么样?有多大年纪?他有什么特点?是怎样的一个人?)同学们想知道这些吗?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阅读提示,明确本课学习任务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本课要求会认的四个生字及词语。

2、再次读课文,边读边想刚才大家质疑的问题。

四、精读课文,深入感悟

1、说一说,课文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2、自读课文,画出描写“小萝卜头”的句子,了解他的特点。

3、熟读深思:弟弟在牢房里是怎样刻苦学习的?他为什么这样做?

4、小组讨论交流

5、集体交流

要求:把你们小组同学的意见综合起来,尽量把书中的语言变成你自己的语言。

五、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席地而坐:古人在地上铺设席子等物为座,后泛指就地坐下。来之不易:来得很不容易。突如其来:突然发生。

自告奋勇:主动的要求承担某项艰难的工作。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说说你眼中的“小萝卜头”是什么样的?

二、想象画面,体会小萝卜头刻苦学习的精神。

1、自由读12自然段。

2、你能想象在有火炉之称的重庆,酷暑中的牢房是怎样的情景?小萝卜头在这样的环境中是怎样学习的?

3、读小萝卜头跟妈妈背诵囚歌的句子。将狱中学习的艰苦与小萝卜头学到新知识的兴奋与快乐进行对比。谈谈自己从中感受到什么。

4、感情朗读。

三、和同学交流课前你收集的有关“小萝卜头”的其它事迹。

四、我和“小萝卜头”比童年

1、了解了“小萝卜头”,我们来进行一下比较想一想,(1)我的学习条件和“小萝卜头”有什么不同?(2)我打算怎样向“小萝卜头”学习?

2、学生与学习小组的同学讨论

3、集体讨论。

4、总结:“小萝卜头”和同学们的年龄差不多,但他生活在敌人的监狱中,生活条件极其恶劣,学习条件极差,但他能想尽办法刻苦学习。咱们要以“小萝卜头”为榜样,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要为建设四化——刻苦学习!

五、课外拓展

1、课下自己收看电影《红岩》,阅读《我的弟弟“小萝卜头”》一书。

2、作业。

完成“课堂作业”上的内容。引号的作用:

一、表示引用的部分。文章中的人物对话或者是直接引用别人的话(或文章)用引号,为的是把他们和作者自己的话区别开来。

二、表示特定的称谓和需要着重指出的部分。文章中的某些词语具有特殊意义时,多用引号标明。

三、表示讽刺或否定的意思。板书设计:小萝卜头的故事

跟罗伯伯和车伯伯学习,学会了背《囚歌》

克服困难

跟罗伯伯和车伯伯 跟随黄显声将军学习

教学后记:

刻苦学习 童年读《水浒传》

学习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认识7个字。注意多音字“传、供”的读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培养课外阅读的习惯。

3、读懂课文内容,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4、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查找资料,了解水浒人物故事与同学交流,感受阅读的快乐。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验阅读乐趣。练习复述课文。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水浒传》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识《水浒传》

1展示《水浒传》全套书。让学生谈谈对《水浒传》有些什么了解,说说自己喜欢的水浒人物。2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悟

1、自由朗读全文,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检查字词的自学情况。注意多音字“传、供”的读音。

3、指名学生读课文,正音。想一想课文讲的是件什么事?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有何不懂之处?

4、指名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并质疑。师适时小结。

三、探究学习1-3自然段

1、学生默读课文1-3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作者是怎样爱上读《水浒传》的?勾画出重点词,特别是表示心理活动的词语。⒉同桌交流讨论。⒊全班交流讨论。指导学生朗读,教师评点,相机进行朗读指导。重点体会: 百听不厌

好奇

破涕为笑

四、学习生字

⒈学生自己观察生字,识记生字。⒉学生按字的结构给生字归类。⒊同学上台当老师,全班交流。⒋重点指导书写: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1-3自然段,了解了作者是如何爱上《水浒传》的?

今天我们继续探讨他是怎样读《水浒传》的。

二、探究爱读《水浒传》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从文中的那些句段,可以体会出“我” 爱读《水浒传》?

2、学生带着问题自读4-5自然段后汇报学习成果。

3、想象画面,深入体会“爱读”。

4、品读“武松打虎”的细致描写,以第5自然段的描写为剧本,小组排演“武松打虎”小短剧。

5、感情朗读,读出“我”的痴迷与喜爱,感受阅读水浒传的愉悦。

三、说《水浒传》论《水浒传》 ⒈学了这篇课文,你的收获? ⒉简介水浒及作者。启发学生谈感受。

四、作业设计。

《水浒传》是本极有魅力的书,还有许多英雄好汉等着我们。课后请同学们阅读《水浒传》,完成以下作业。可选作。

准备一个水浒英雄人物的小故事,在班上说给同学听。2

写一篇论水浒英雄的小练笔。3

完成“课堂作业”上的内容。

板书设计: 15 童年读《水浒传》

想读——受读——受益匪浅 多读书

读好书

好读书 教学后记:

古诗诵读五

子夜吴歌

学习目标: 1会认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学习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的意境。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说话:

看图,说一说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二)初读感知,了解古诗大意

1、自己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自由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3、小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

(三)再读感悟,想象诗歌画面

1、自由读,结合图理解诗意。

2、小组内讨论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3、自由组合,与学习伙伴体会读,读完后交流自己的体会,交流后再读。

4、教师范读,学生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四)启发想象,感情朗读、背诵。

1、教师描述诗意,激发学生想象。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五)想一想,议一议。

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师述:这首诗表达了思妇的共同呼声:什么时候才能打败敌人,消除战争,结束动荡分离的生活。这是对胜利的渴望,更是对和平的呼唤。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渴望过上和平生活的善良愿望。诗文解释:

长安城一片月色,千家万户传来捣衣的声音。秋风吹不尽的,总是思念玉门关的情思。什么时候才能扫平胡虏,亲人可以停止远征。词语解释:

长安:今陕西西安市。

捣衣:洗衣时将衣服放在砧石上,用棒敲打。玉门关:指对玉门关征人的思念之情。平胡虏:平定侵扰边塞的敌人。良人:指丈夫。罢:结束。诗文赏析:

本诗描写思妇对征人的思念之情。诗中先景语后情语,情景始终交融。前四句里,秋月、秋声、秋风织成浑然而成的境界,见境不见人,而人物俨在。后两句直表思妇心声,使诗歌思想内容大大深化,更加具有社会意义,表达了当时劳动人民对和平生活的善良愿望。全诗自然清新,意味深长。

语文乐园五

学习目标:

1、注意平时容易写错的字,让学生学会记忆汉字,特别是区别易错字的方法。

2、积累格言并感悟所说的道理。3、培养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

4、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培养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看图推理的能力。5、体会语言文字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兴趣。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一读

1、出示“读一读”中的词语,指名认读词语。2、想一想,带点的字容易写错的地方是哪里? 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琴”字与“饶”字注意不要多加一点,“刺”的第二笔是竖,第三笔是横折钩中间没有封口,“害”字的中间是“丰”,“拔”的第四笔是横不是竖折。

4、还有哪些字容易写错?我们应该如何避免?

二、读一读、猜一猜 1、出示谜语。2、小组讨论,猜猜谜底 3、你还知道哪些谜语,说一说。4、教师小结。

三、写一写、背一背

1、自由读句子。

2、全班齐读句子。

3、小组交流体会。

4、背诵格言。

5、写一写。注意抄写时标点的打法。

第二课时

一、读一读

1、学生自由读短文,想想:读了短文,你知道了些什么?

2、学生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4、教师小结:《南辕北辙》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背道而驰,行动和目的相反,目的是永远达不到的,因此我们在行动以前一定要先定好目标。

二、探究与发现 1、出示书中的句子。

2、想一想:这些句子应该怎样修改呢? 3、小组交流后全班反馈。4、教师小结,强调修改符号的用法。

三、口语交际。1、观察图片

想一想:这几幅图片讲述的是一件什么事? 2、小组交流。(修改、整理自己的语言)3、全班交流,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

第三、四课时习作5

一、善于观察,建观察之桥

同学门,大家仔细看看书中的桥,你发现了什么?

师提示并小结:

1、外观越来越漂亮、2、材料越来越结实、3、工艺越来越复杂、4、用途越来越广泛。

二、移情体验,筑生活之桥

1、创设情景,引导练说 结合桥的特点说 联系生活体验说 运用资料说

2、小结:生活有多宽广,我们的作文就有多宽广。

三、展开联想,拓思维之桥

同学们,多姿多彩的桥让四面八方通畅,还有许多美好的东西向桥一样,连接着彼此,沟通着心灵。还有什么东西具有桥一样的特点呢? 从学校生活展开联想 从时事展开联想 从世界性活动展开联想

四、自主拟题,造个性之桥

生活中不能没有桥,桥使我们的生活更方便,更快捷,更美好。假如你是设计师,你准备造出什么样的桥更好的造福人类?

从使用价值展开联想 从审美价值展开联想 从桥的神奇性展开

五、学会欣赏,走欣赏之桥

读范文,边听边思考,引导欣赏。

六、合作修改,过修改之桥

同桌提修改意见 学生自改 教师巡视 板书设计:

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口算除法》一、设计理念本着本课的教学内容和我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力求在课堂上有所突破和创新。 1.问题情境的设计。我在学习新知前,创设生活情境——......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一单元

第一课诗人教学目标:1、学会12个生字,认识9个字,能借助工具书和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理解“伶牙俐齿、呈现、真谛”等词的意思。2、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3、结合课文内容......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八单元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第八单元说明 英雄品质一、单元内容本单元围绕“英雄品质” 这个话题,安排了三篇课文,文体分别为神话故事、民间传说故事、记叙文。神话故事......

鄂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整组备课

第五单元整组备课【单元内容】13、《守信》14、《不瞒真情》15、《信任》古诗诵读: 乐游原语文乐园(五) 本单元以“诚实守信”为话题,选编了三篇课文。《守信》讲述的是宋庆......

鲁教版英语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Unit 5 Weather【单元教材分析】功能:谈论现在和将来的天气状况。教学重点:能听懂、会说并认读句子“How’s the weather today?” “It’s sunny.”“It’s cold.Put on your......

《鄂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鄂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鄂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案 上册 四年级 教案 鄂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案 上册 四年级 教案
[教案模板]相关推荐
[教案模板]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