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密度教案_物质和密度教案
物质密度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物质和密度教案”。
第三节
物质的密度
教材依据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
教学简案
教学目的:
1.知识和技能
(1)理解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是物质自身的一种性质,了解常见物质的密度大小;(2)通过测定密度的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
(3)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4)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活动理解密度的概念;
(2)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的科学方法;
(3)初步掌握通过实验研究物理规律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3)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密度概念的建立与密度的测定方法; 2.难点:密度概念与公式的理解。
教学方法:
边实验探究、边讨论、边归纳总结的启发式综合教学法。
教具:
1.演示实验:颜色相同的铁块和塑料块,3个大小不同的长方体铁块和塑料块(铁块和塑料块的体积分别对应相等),天平,刻度尺,演示量筒,烧杯,水,细线,视频展示台,多媒体教学设备,CAI课件。2.学生实验:每组学生都有3个大小不同的长方体铁块和塑料块(铁块和塑料块的体积分别对应相等),天平,刻度尺,量筒,烧杯,水,细线,小石块。
教学过程:
一、引用生活实例,创设情境
教师出示两块表面颜色相同的铁块和塑料块并提问:如何区分它们?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与交流。
(注意学生可能会提出多种方案,有些说法可能与本节内容与直接联系,但不能否定它们的说法,应给予鼓励。)
最后引导学生思考:能否通过比较质量来区别它们?
师问: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们常说:铁比塑料重,事实上是这样吗?任何理论上的说法都必须经过实验的验证才能成为真理,这里我们一起来通过实验研究这些说法的可信度,但老师今天上课前准备不够充分,在所拿来的器材中只有天平,没有砝码,这里有两块体积相等的塑料和铁块,怎样使用老师所提供的器材,比较它们的质量大小呢?请同学们设计一个方案。
(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教师组织评估,并依据学生提供的方案比较相同体积的塑料和铁块,体积大的塑料和体积小的铁块的质量大小,得出结论:铁比塑料重的说法不一定是正确的。)
二、情境分析,提出猜想
师:那么,在什么情况下方可肯定铁比塑料重呢?(学生讨论得出猜想之一: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不同。)师:那么,我们可以进一步猜想,不同体积的相同物质,质量是否相同呢?相同体积的同种物质,质量是否相同呢?
(学生进一步讨论得出猜想之二:不同体积的相同物质,体积大的质量大;猜想之三:相同体积的同种物质,质量相同。)
师:看来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间有一定的关系,老师在课前,准备了一些实验器材,请同学们根据这些器材,设计实验来验证我们的三个猜想,并找出每个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注意:教学时应先组织学生对小明和小华的说法进行评价和质疑,为下一步的猜测打好基础,猜想的情况可以用媒体投影到屏幕上。)
三、设计方案,实验验证 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由教师组织进行方案评估,然后由学生采用最合理的方案 进行实验,实验过程教师注意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
四、得出结论,引入密度
教师了解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
1.同种物体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比值相同。2.不同物质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的大小不同。(将结论用媒体投影到屏幕上。)
师:质量跟体积的比值就是单位体积的质量,同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相同,不同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一般不同。由此可知,单位体积质量反映了物体的一种特性,在物理学中用密度表示物质的这种特性。
师:密度是反映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的密度是一定的,它不随着物质形状、位置的改变而改变。例如: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一样的吗?
五、类比分析,学习密度的公式及单位
师:请同学们回忆,我们在速度学习中,对速度的定义与今天所学密度定义是否有相似之处,如果有相似的地方,请同学们比较两个定义,尝试写出计算密度的公式,并根据公式得出密度的单位。
(学生相互讨论,然后得出密度的公式及单位。教师了解学生讨论的结果。教师讲解密度单位的换算:1kg/m3=10-3g/cm3)(将此处的析书用媒体投影到屏幕上。)
六、例题解答,巩固密度公式及单位应用
例题:一铁块的质量是1.97t,体积是0.25m3。铁块的密度是多大?(学生讨论并解答,教师提问并采用投影或多媒体展示解答过程。)
七、学生活动,测定小石块密度
师:请同学们自学关于量筒的使用说明。
(在让学生观察实物的基础上,通过阅读课本,回答课本中提出的几个有关问题,并动手操作,学习使用量筒测量液体和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另一方面,通过这种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注意观察事物和动脑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严谨的科学作风。)
师:请同学们利用量筒和天平来测定桌子上的小石块的密度。
(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用于记录测量小石块密度时所用的数据及所得的结果。注意不要强求一致,关键是要让学生明白需要记录哪些数据。让学生把所测得的有关数据填入其表格中,并根据测量数据进行数据处理,通过物理公式计算,间接得出被测物质的密度值。)
(从实验原理、实验仪器的选取和使用、实验步骤的设计、数据的采集、并根据数据得出结果,这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课本上没有现成的实验步骤,而是要求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设计并实际操作,正确地记录数据得出结果。由于有上面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这一实验的基础,因此本节的探究活动学生是有能力自主完成的。)
八、引导阅读,升华知识。
教师组织学生阅读课文中关于各种物质密度的图表以及密度知识的应用。
九、当堂练习
教师适当选择几题基本题由学生当堂组织讨论并得出答案。
《物质的密度》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理解密度的概念、公式和单位,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②会查密度表,知道水的密度。③会用量筒和天平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2)过......
6.3物质的密度教学目标:1、通过对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关系的探究,理解密度的概念。2、学会用密度公式解决一些问题。3、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可用密度来鉴别物质。4、会查密......
典型课例考评课教学设计黟县渔亭初中 汪云海课题:八年级物理 第五章 第三节科学探究 物质的密度 时间:2013.10.13 地点:屯溪四中教材分析:物质的密度是初中物理的重要内容,也是......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