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_西师版上册数学教案
西师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西师版上册数学教案”。
西师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准备课:上学了 教学内容:1——2页
教学目标:
1、在看一看、数一数、说一说的活动中,让初入学的孩子了解学校生活,渗透思品教育。
2、在数1-——10 各数的过程中,让学生初步体验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儿童学习数学的最初步热情。
3、让儿童在数数过程中进行相互之间 的交流,以感受老师和同学之间的亲切,克服陌生感,产生愉悦感。
教学重点:使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能用带数字的一句话表现出来。教学过程:
一、问:九月一日是什麽日子?学生回答,板书(上学了)今天,小朋友们上学了,老师先带小朋友一起参观校园,请小朋友门仔细的观察,我们的校园都有什麽?
师:刚才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参观校园,谁能给大家说一说,你看见了一些什麽? 学生交流] 师:是啊,明亮的教室是我们学习的乐园,宽阔的操场就是我们活动的天地,校园是我们学习和活动的场所,你喜欢自己的校园吗?
二、出示挂图
老师这里也有一所美丽的校园图,你们还想不想看看? 学生观察:这所校园有些什馍?同学们在干什麽? 观察后同桌交流。在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 教师板书1——10] 小结:小朋友刚才观察的非常仔细,数的也非常认真,在校园里,我们找到了那些数呀?
学生说1——10,并齐读
三、那你能用带数字的一句话说说身边的事吗? 学生小组交流后在全班交流。
小朋友们说的很好,原来呀,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有数,到处有数学。
四、谁知道我们这节课上的什麽课吗?你们喜欢数学可吗? 课后记:
一单元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形象的,生动有趣的数数活动,让儿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或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达到能认识、读、写10 以内的数,会用10 以内的数表示生活中物体的个数,会用第几表示物体的顺序和位置,并能在同学之间交流。
2、让儿童认识10 以内的数的大小,认识符号〉〈和=的含义,能用符号和词语表示10 以内数的大小,在比较事物大小,多少,高矮的过程中,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
3、在具体的情景和活动中,初步体验加法和减法的含义,能用自己的理解的方法正确计算10以内的加法减法,结合计算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性,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计算过程。
4、注意数字,符号。算式的规范书写,培养儿童认真看,认真算,认真写的良好习惯。
5、-让儿童经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获得一些初步数学活动的经验与初步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时间:22课时1、10以内数的认识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4——5页1——5 的认识例1——例3 教学目标:
1、对1——5各数感性的认识
2、培养良好的习惯
3、初步体验数学来源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 教学重点:
1、边摆边数数
2、由抽象的数到物体可一表示什麽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数学在生活中的用处可大了,特别是数字,我们常常用,请你仔细听,找找老师说的下面的这句话中有那几个数字:小红书包里面有1个文具盒,2本书,3个本子。你能象老师这样用数字说一句话吗?
二、教学例1(1)出示图,看图,用数字说一句话
(2)想一想,你能按照一定的顺序说说图意吗?(3)按照数字顺序从1说道5
三、教学例2(1)摆学具数数
学生一边摆一边说,从1到5 92)在黑板上写1——5,请学生 在黑板上数字上面百圆(2)老师指圆,学生说数,问:3个圆片用几表示?5个圆片呢?„„ 老师指数字,学生说圆片。问:3用几个圆片表示?4呢?
四、教学例3 刚才用数字2表示2个圆片,2还可以表示什麽? 看书5页例3 小结:2可以表示任何个数使的物体。小组讨论:说说3、4、5可以表示什麽? 全班交流
五、课堂活动 6页 1题
课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5页例4,6页课堂活动3、4,12页练习一1、2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1——5的认识
2、初步感知1——5各数的联系,变化,感悟数序
3、初步学会用手指比,划,涂,写1-54、操作分小棒,亲身体验探索数的分解的多样性。教学重难点;规范书写1-5各数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昨天我们学习了1——5个,小朋友们能用手来表示吗?
二、教学例41、看书例4,共右个要求:比,划,读,写,想想,你认为小手和小嘴怎样分工最合适?
小组讨论交流,全班交流
2、根据手和嘴的分工,完成例4 自己练习后小组交流
3、书上有这样一句话,1添上1是2,2添上1是3,„„„.你能用手指表示吗?
4、教学在田字格里面规范书写 91)让学生说1——5的形状(3)老师示范,学生书空(4)学生练习
三、课堂活动1、6页 1,写数2、6页 3,圈一圈,写一写。出示这些图,引导学生看懂题意。
3、下面用5根小棒分成2堆,看谁的方法多。独立操作后全班交流。
四、课堂练习] 12页1、2 课后记: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7页0的认识,例1——例3,8页课堂活动
教学目的:
1、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感悟一个也没有用0表示。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索0在直尺上表示起点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索的良好习惯。
4、正确书写05、能联系生活实际应用。
教学 重难点:1`、0 在直尺上表示起点。
2、正确书写0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每当节日的时候,人们总会放飞许多美丽的气球,你们见过吗?(幻灯演示)观察:你发现了什麽?
防飞前是几个?用数字几表示?放飞后小朋友没有气球了,用用什麽表示呢?
这就要用到我们今天学习的新的数字“0”(板书)
二、教学例1 小朋友一个气球也没有了,佣0表示,0表示什麽?一个也没有用什麽表示? 出示吃鱼图:(1)这图话的谁?在赶什麽?(2)原来有几条鱼?现在呢?
(4)原来有3条鱼,用几表示?现在一条也没有,用几表示?
三、教学例21、出示直尺图
观察:直尺上有什麽?0在什麽地方?0 在直尺上表示什麽? 同桌讨论,全班交流。
小结:直尺上开始这一段叫起点,用0表示,也就在直尺上,0表示起点。
四、教学例31、老师示范书写02、学生书空
五、课堂活动1、8页1——22、老师出示放大的方格图、引导学生认识方格,0在这里表示什麽? 从左3往右数,你发现了什麽? 还可以怎样看?
老师:从左往右,从上往下,依次 多1,从右往左,依次少13、12页3 课后记:
第4课时
教学内容:9页比较大小,例1——例2 教学目标:
1、认识=、〈、〉,并会正确使用
3、初步培养学生具有辨证唯物思想。教学重难点:比一比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美丽的春天到了,花园内开了许多美丽的花,花儿真镁,引来了许多可爱的小动物,瞧,谁飞来了?
你能用那些数字表示图中的小动物和花?学生数并且填在书上 学生用学具摆花儿和动物,并且比较多少。小组交流后学生汇报自己的摆法和结果 怎样更容易看出物品的多少?
今天,我们要学会一个一个对着摆的方法来比较物品的多少?
二、探索
1、比较同样、多
动手操作;一个一个对着摆花和蜜蜂,观察,你发现了什麽?
老师:蜜蜂的只数3,花儿的朵数也3,3和3 同样多,我们就说3等于3,用3=3表示,中间的符号是等号,学生练习读并且书空
练习:老师摆4个圆,学生摆同样多的三角形,说谁和谁同样多,几等于几? 你能在说一个几等于几的式子吗?
2、比较多与少
动手操作:一个一个对着摆蜻蜓和蜜蜂,你发现了什麽?
蜻蜓的只数是4。蜜蜂是3,4比3多,我们就说4大于3,写做4〉3,中间的符号是大于符号。学生练习读,并且书空
蜜蜂十。蜻蜓4,3比4少,就说3小于4,写作3〈4,中间的符号是小于符号。学生读并且书空
3、观察讨论
4〉3 3〈4,你发现了什麽?
小结:蜻蜓比蜜蜂多,4大于3,蜜蜂比蜻蜓少,3小于4 花儿和蜻蜓的比较方法一样,你会吗? 练习:(1)摆3个圆,5个三角形,比较大小
(2)11页1,图上画了什么?比较小狗和小毛的数量,在填一填
三、巩固练习
1、填空,13页42、卡片游戏,11页23、开放练习,13页54、比较生活中的物体 课后记:
第5课时
教学内容:11页——14页7——10题
教学目的:
1、进一步理解巩固掌握比较的方法
2、学会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 ○ 比●()2()3 ● ● ● ●比○()
3()2
2、□□□□ □和△()
△△△△
()=(二、练习指导 1、13页7
请4个小朋友上台,老师出示3把扫把,5个水桶)
问:每个小朋友一把扫把,够吗?还差几把?你怎麽知道? 每人一个水桶,够吗?会有什麽情况?你怎样想? 老师注意多种分法:一一对应
用算式
用数数方法。2、13页8(1)小组交流(2)全班交流 3、14页9题
(1)老师演示两杯水原来倒法以及剩下的动态过程。(2)出示图
引导学生观察,你看到了什麽? 4、14页10
老师出示两张放大图,学生分两组实际练习。课后记:
第6课时
教学内容:15页例1——例3,课堂活动1、2练习二1
教学目的:1、使学生通过实际感悟加法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体验加法意义。
2、认识加号,加法算式,初步感受数学的作用与数学的形式美,简洁美 3、探索5以内的加法的计算方法,在与同伴的交流中体会方法的多样性,学会5以内的加法。
教学重难点:探索5以内的加法计算方法的多样性。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小朋友已经认识了1——5
1、谁说说,1——5可以表示什麽? 2、从1到5,谁会用手指表示?
二、合作探索
1、体会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91)请5个学生上台,发给每个学生一只笔,问:现在是几个?又发给一个,问;现在合起来是几个?(2)出示动态汽车图 93)看图说图的意义,2辆车与一辆车合起来是3辆车,板书:2
1=3
(4)在2和3之间用什麽符号能清楚的表示2与1合起来3呢?小组交流(5)明确方法,认识“+”,介绍算式,读法。学生读(6)结合生活,说说2+1=3的意义(7)课堂活动1 2、探索2+3=
(1)老师摆3朵花,问:这是几朵花? 在摆2朵,问:又是几朵?
(2)划圈后问:这幅图是什麽意义?(3)你能用算式表示吗?
对了。把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那3+2=? 请同学摆,画,比,想,看谁最先找到答案。(40学生汇报。从3后接着数 数的组成 数的分解(4)小结
解决一个问题的方法是多样的。
(5)课堂活动2 3、教学例3 91)学生独立完成(2)同桌交流(3)全班交流(4)在书上写算式
三、课堂练习 21页
1 课后记:
第7课时
教学内容:16页例74,课堂活动3、4,练习二 2、3、4教学目的:1、学会看图写两个加法算式
3、探究发现相加的两个数交换了位置,得数不便的规律 4、初步学会树立辨证唯物观点 教学重点:会看图写两个加法算式
教学难点:探究发现相加的两个数交换位置,得数不变。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4 1、同桌合作摆铅笔 从不同方向写两个算式
4+1=5
1+4=5 2、补充
从左往右
3+2=5
从右往左看
2+3=5 3、观察这两组算式,你发现了什麽?小组交流 得出4+1=1+4
3+2=2+3 相加的两个数交换位置,得数不变
4、把一幅图中两格外数合起来,可以写两个加法算式,得数不变
二、课堂活动 1、17页3 2、17页4
三、课堂练习 1、21页2
学生看图说3句话,在填 2、21页3 3、22页4(1)课后记:
第8课时
教学内容:18页例1——例3,课堂活动1、2。练习二4(2)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实践认识减法及减法图形 3、探索5以内减法的计算方法
4、感悟加减法之间的联系。5、培养辨证唯物的观点。教学重难点:
1、看懂减法图
3、探索算法多样性。教学过程:
一、对口令
二、教学例1 1、出示例1图
你能用3句话说图的意思吗?
我们可不可仪用算式表示图的意思呢? 板书:3-1=2 2、认识减法算式的减号,认识算式 3、结合生活,说说3-1的含义
二、教学例2 1、学生摆5跟小棒,那走2根,还剩几根? 怎样用算式表示?5-2= 2、小朋友刚才用小棒算了5-2=3,不用小棒,你会算吗? 小组交流后汇报 2+3=5所以5-2=3 5可以分成2和3 5减1,在减1,还剩3 直接数
3、小朋友刚才用摆小棒的方法写出了减法算式,我们还可以看小棒写算式 4、出示
先数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在看虚线有几根小棒,虚线表示去掉
说 也 表示去掉
学生看图写算式
三、教学例3 1、学生独立计算5-4 2-1 4-3 2、抽学生说算法 3、在书上写
四、课堂活动 19页 1题 20页 2题
五、练习 22页4题(2)课后记:
第9课时
教学内容:19页例4,课堂活动3,练习二5——9 教学目的:
1、进一步理解识别减法意义
3、会根据一幅图2个减法算式
4、养成良好书写习惯
教学重难点:看图写2个减法算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2、()-(—)=()
二、出示图
1、看见图,你会说什麽
(1)白兔3只,灰兔2只,一共有几只?(2)一共有5只兔,白兔3只,灰兔有几只?(3)一共有5只兔,灰兔2只,白兔有几只? 2、写算式
3、3、引导学生说算式的意义 4、小结方法
先看一共有几只。遮住左边,看右边。遮住右边,看左边
三、课堂活动 20页3
四、练习 22页5、6 2、夺红旗比赛 3、23页8、9 课后记
第10课时
教学内容:24页例1——例3,课堂活动1,练习三 教学目的:
1、对6——10没的感性认识
2、培养良好习惯
体验数学来源与生活,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
1、8的书写
2、抽象出数表示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有谁知道现在是什馍季节?
下面来看图,你说是什麽季节?请你用有数字的话说你看到了什麽? 老师板书:6、7、8、9、10 2、教学例2(1)学生对立用小棒摆6——10(2)学生上台摆 3、教学例3(1)问:你会用手指表示6——10吗?(2)涂方格表示6——10 观察方格,你知道了什麽?让学生感悟依次多1(3)读数,并用手指表示(4)书写 老师示范 学生书空 在书上写
二、课堂活动
1、引导学生读题 理解题意思后在完成2、根据方格图写10 的组成和分解
三、课堂练习 32页2、4 课后记:
第11课时
教学内容:25——26页例4,例5,课堂活动2、3、4、5、练习三1、3 教学目的:
1、初步感受几个和第几个。3、能正确在直尺上,数轴上按顺序填数 4、能实际应用
教学重难点:确定物体位置是第几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春天到了,森林的小动物门在开运动会,下面就请小朋友看看他们都是谁?他们在比赛什麽?谁跑在最前面?出示图 2、学生看图说,并且把结果填在书上 3、全班依次说第一是、、、、、、、、、4、教学例5(1)0在直尺上表示什麽?(2)请你把直尺上的数填完(3)顺数0——10 倒数10——0(4)引导学生观察,从左往右你发现了什麽?
(5)老师指任意一个数,学生说他的位置
二、课堂活动 1、26页2 依次连线,完成后,观察,你发现了什麽? 2、27页4 学生独立完成 3、27页5 观察:这幅图说了什麽?有谁知道发射火箭是怎样数数? 为什麽倒数?
三、课堂活动 32页1、2 第12课时
教学内容:28页例1——例3,29页课堂活动1、2、3 教学目的:
1、进一步巩固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
2、进一步巩固看一幅图写两个加法算式 4、正确计算6、7的加法 5、培养良好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对口令
二、新授 1、教学例1 出示图
抽学生说图的意思
问:怎样列式?板书:4+2=6
你怎样算的?
(1)同桌说(2)小组交流(3)全班交流 2、教学例2(1)用小棒摆
左边4根,右边2根,可以算什麽? 用什麽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4+3 3+4 你怎样算? 3、出示葵花图(1)学生说图的意思(2)可以怎样写算式? 学生填在书上。1+6=7 7=()+()第二种学生讨论后填
(3)观察,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麽? 老师:第二个是把得数写在左边
三、课堂活动 1、29页1 引导学生读懂题意,看懂图,有几个要求:写加法算式,得数是7(1)先连线,在填算式 2、游戏
对手指,合起来是7(1)师生对(2)同桌对 3、29页3 引导学生看懂兔的意义,先画再填
特别是第二幅图让学生探索多种画法,从而对应多种算式 课后记:
第13 课时
教学内容:30页例4、5、6,31页课堂活动1——3 教学目的:
1、进一步巩固减法意义
2、进一步理解掌握看图写两个减法算式方法 4、自主探索计算方法 5、正确计算
教学重难点:
1、自主探索计算方法多阳性
2、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对口令
二、新授 1、教学例4(1)出示图
学生观察,并且用3句话说(2)还剩多少匹马?怎样列式? 板书:6-2(3)你怎样算6-2? 自己想,小组交流,全班汇报(4)老师让学生说方法 2、教学例5
(1)学生拿5个黄圆,2个红圆摆一排(2)学生根据摆的圆与两个减法算式 7-2 7-5 问:7-5你怎样计算? 3、教学例6(1)出示图,看了以后说3句话(2)自由说,全班交流
(3)怎样写算式?学生说一种图的意思,就写一个算式。板书:4+3 7-4 7-3 观察:3个算式有什麽相同和不同? 小组交流后全班讨论
老师小结:根据一个加法算式可以写2个减法算式
三、课堂活动 1、分一分,读一读
(1)引导学生读题,理解有几个要求(2)学生独立完成(3)全班交流
2、看图填空,学生独立完成 3、对口令游戏
(1)老师说加法算式,学生说两个减法算式(2)学生互相说(3)看卡片说得数 课后记:
第14课时
教学内容:32——33页5——9 教学目的:
1、进一步巩固加减法算式的联系
2、通过学生主动探索,发展学生思维 4、培养学生具有辨证发展思想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对口令 2、看图写算式 △△△ △ △△ △
()+()=()()—()=()□ □ □ □ □ □ □()○()=()
二、练习指导 1、32页5 引导学生理解题目要求
2、定时练习,夺红旗,33页6 3、33页8 学生独立看图列式,4、33页8 出示图,春天到了,森林里有许多蘑菇,小白兔,小灰兔可高兴了,他们要去才蘑菇,现在一共采了几朵?你猜小白兔采了几朵,小灰兔呢?(1)自己猜,填在书上(2)全班交流 5、33页9 猫博士出了一道题,把小名难住了,你能帮他想想办法吗?
自己想,小组交流在全班交流 课后记:
第15课时
教学内容:34页例1、2,35页课堂活动1——4 教学目的:
1、初步学会一图四式 3、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之间的联系 4、正确计算8、9的加减法 5、进行安全教育
教学重难点:
1、一图四式的方法
2、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一、新授 1、教学例一
出示图,说说这些小朋友在干吗?游泳池由个字,认识吗?(浅水区)老师:小朋友门小,开始游泳的时候在浅水区安全一些,你们游泳最好和父母一起,不能自己到河边去,那是安全的。
(2)看动图意义,并说,根据自己说的意义写算式 板书5+3=8 3+5=8 8-5=3 8-3=5(3)说计算方法(4)小结一图四式的方法 2、教学例2(1)分小组合作学习,拿9个圆分2堆,可以怎样分?(2)根据不同的分发,看书34页,填书 老师写9的加法减法算式
(3)学生读
二、课堂活动 1、对口令 2、35页2 3、35页3,引导学生观察,认识“?”就是我们要求的问题,学生看图后说图的意义,在列算是 4、35页4 指导涂的方法 课后记
第16课时
教学内容:36页例1、2,37页课堂活动1、2、3 教学目的:
1、进一步巩固一图四式
3、通过实践操作,掌握10以内的组成和分解 4、感悟凑10 5、正确计算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操作发展学生思维
2、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一、操作感知
请小朋友拿10只小棒,分成2堆,有几种方法?
二、新授 1、教学例1(1)出示例1图
引导学生用3句化说图的意义
(2)学生用小棒代替笔,摆一摆,说一说(3)写算式:3+7 7+3 10-7 10-3(4)看书例1右图怎样填,并说算式意义(5)全班交流 2、教学例2(1)出示图,学生看图,理解图的意义(2)摆一摆,学生用10个圆,分成2组 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
(3)论:这样分有什麽好处?(4)划一划,写一写 独立完成,小组交流
9+1=10 1+9=10 10-9=1 10-1=9 „„„观察,你发现了什馍? 齐读
三、课堂活动 1、37页1 2、2、找朋友游戏
凑10,学生拿卡片,看和谁凑10 3、37页3 课后记
第17课时
教学内容:38——40页练习四
教学目的:
1、巩固10以内的加减法 3、联系生活实际发展数学思维 4、养成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对10 的口令
二、练习指导
1、出示38页1的图
(1)(2)两图根据算式中给的一个数,在说意义(30图有四种图意
(5)图告诉了什麽?要求什麽?学生交流后列算式 全班说四图的图意和算式 2、39页2、4 定时计算 3、39页3 引导学生有顺序的数后再比较 4、40页5 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问:5+(—)=10 10-()=4()-9=1 你是怎样想的? 5、出示40页6题图
(1)老师引导学生看懂图的意思(2)老师示范,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课后记:
第18课时
教学内容:41页例1,课堂活动1、2,练习五1 教学目的:
1、通过情景教学说明连枷的意义
2、通过操作感悟体会连枷的计算方法 4、培养思维多样性。教学重难点:连枷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〇 〇 〇 〇〇 学生看图说图的意思,并且写算式
○ ○ ○ 把5 和3 合起来用什麽方法?着是几个数相加?
二、新授 1、出示情景图
学生口述图的意思,问:要求共有多少只?怎样列算式? 学生说,板书:2+3+4 4+2+3 2、观察这些算式与复习的有什麽相同和不同 根据学生回答,得出连加 这里的连加是几个数相加? 3、学生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 4、全班交流
三、课堂活动 1、43页1题 引导学生摆小棒
2、用这种方法看算式画,再计算。学生独立完成四、课堂练习 45页1
课后记:
第19课时
教学内容:42页例2,43页课堂活动3,45页练习2、3、8 教学目的:
1、通过情景图理解连减的意义 ]
2、通过操作感悟体会连减的计算.方法 3、培养思维连贯性
4、联系生活实际感悟连加,连减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1、连减的计算方法
2、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小朋友们和爸爸妈妈一起买过菜吗?你们看见有什麽蔬菜?
2、刺猬的妈妈在春天里种下了南瓜,现在是收获的季节,刺猬兄弟半妈妈在南瓜,出示例2图,学生根据图的意思说 要求 还剩多少个?怎样列算式?9-2-3 减了几次?板书:连减
3、学生自主探索9-2-3的计算方法(1)独立计算(2)同周交流(3)全班交流
二、课堂活动 1、43页3 2、44页6 三、练习
1、45页2 2、45页3,定时计算 3、47页8 课后记:
第20课时
教学内容:42页例3,44页课堂活动4、5。46页——47页4、5、6、7、9 教学目的:
1、通过情景图理解加减混和的意义 3、通过操作感悟体会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 4、正确计算 教学重难点: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3 1、出示图 学生口述图的意思 2、怎样列算式? 6-2+3 6+3-2 观察:算式中有几中计算方法? 这样有加法又有减法叫加减混合 3、你怎样计算? 同桌说后全班交流 4、观察运算顺序
得出加减混合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三、课堂活动 1、44页4
2、44页5
四、练习
1、46页4,强调斜行 2、47页5 认识出口,入口 3、46页6定时计算 4、47页7 5、47页9,分组讨论 课后记:
第21课时
教学内容:48——49页整理和复习1——5 教学目的:
1、进一步掌握1——10 的大小顺序,区别基数和序数 3、巩固比较方法,正确比较多少,会熟练应用〈,〉、= 4、熟练掌握一图四式
5、初步感知整理和复习的重要 教学重难点:
1、基数和序数的区别
2、看图写算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我们已经学完了一单元,这节课我们就来回忆复习一单元的内容。2、带领学生回忆
3、小朋友认识了哪些数?你们会顺数和倒数吗?抽学生数后全班练习 4、48页1,填完后,引导学生观察每组数的规律
5、49页2,独立完成 6、49页3,独立完成7、小朋友会比较大小,什麽时候用〈,〉、=呢? 完成48页4
二、练习
()○()=()
△△△ △△
△△△ △△()○()=()
○○○○○○○()○()=()
□□□□□□□□□()○()○()=()
★★★ ★ ★★()○()○()=()★ ★ ★ 课后记:
第22课时
教学内容:49页——51页6、7、8、9、10 教学目的:
1、通过亲身经历,探索,感悟10以内的加减法的整理方法
2、观察发现加减法表的一些规律 4、熟练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 5、培养小组合作精神,教学重难点:
1、观察发现规律
2、初步学会整理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发整理的欲望
我们已经学习了0以内的加减法,谁来说说你辉酸10 以内的哪些加减法题? 学生说,老师板书
老师:看了这些算式,你想说什麽? 那我们今天就来整理10 以内的加减法。
二、经历整理的过程 1、给黑板上的算式分类 2、整理加法表
(1)分小组合作完成,按一定的顺序排列(2)交流
(3)学生填49页6(4)出示加法表
观察:横看,你发现了什麽? 竖看,你发现了什麽? 除此以外,你还发现了什麽?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横看:得数分别是1、2、3、„„„ 竖看:几+1 几+2„„„„„ 1+9 9+1 等只是交换了位置
于是我们把45个加法算式分成两部分,是左边25道,右边20道,我们只要记住左边25道就可以了 3、整理减法表(1)50页学生填
思考:横看,你发现了什麽? 竖看,你发现了什麽? 你还发现、了什麽? 讨论后交流
横看:2-几 „„„„„.10-几 竖看:几-1 „„„„„..几-9 于是把减法表也分成两部分
三、练习 1、50页7 2、51页9 3、51页8、10 课后记:
二单元 分类,认识物体
教学目标:
1、经历根据色彩,形状,用途等物体进行简单的分类,初步形成有条理整理事物的习惯
2、能对简单的几何形体和图形分类
4、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形,正方体,圆柱体和球等立体图形
5、借助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等立体图形进行简单的拼图,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时间:3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54——57页。练习6 教学目的:
1、通过实际操作感悟分类的方法
2、感悟在生活中的应用 4、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实际操作感悟分类的方法
2、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出示54页图 1、这幅图是什麽意思? 2、你准备怎麽办?
3、出示小猴整理后的房间,问:小猴整理得如何?
二、谈话引入
1、在生活中常常需要根据需要把一些东西分类,板书:分类 2、新授
(1)那出6个三角形,5个圆,请你分一分,想怎样分?学生活动,动手分,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并扮演 :按颜色 按形状 既按颜色又按形状
(3)每个小组把所有的铅笔放在一起,分一分 说说你的方法
二、课堂活动 1、53页1 2、小朋友的书包是怎样整理的?(1)学生整理自己的书包(2)学生说方法(3)同桌交流
三、课堂练习 56——57页1——6 课后记:
第2课时
教学内容:58页例1例2,59页——60页课堂活动1、2、3,练习七1、3 教学目的:
1、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和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 3、对简单的几何形体进行分类 4、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教学重难点: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请小朋友把课前准备的各种盒子拿出来,前面我们学习了分类,可以按颜色分,可以按形状分,„„„.今天,我们再来分一分,好吗?你可以自己分,也可以同桌,还可以小组分
二、探索
1、教学例1,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1)出示教具
问:能将这些物体分成两堆吗? 学生上台分
(2)讨论:他门是按什麽形状分的?
(3)你知道他们是什麽形状?板书:长方体,正方体(4)老师画长方体和正方体图形(5)联系实际,巩固认识
你们带的里面有没有长方体,正方体? 生活中还有那些是长方体?正方体?(6)课堂活动1 学生先说每个图形的名称,在连线
(7)学生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看一看,摸一摸,问:你如何辨认他们?(8)回忆长方体,正方体的形状 2、教学例2(1)出示例2教具,学生分成两堆(2)讨论:他们按什麽分类的?
(3)他们是什麽形状?板书:圆柱体,球(4)老师画圆柱体和球 联系实际,巩固认识
你们有圆柱体吗?有球吗?生活中还有哪些是圆柱体,球?(5)再观察圆柱体,求的形状,3、小结 今天学习了什麽?
三、课堂活动 练习七1、3 课后记
第3课时
教学内容:59页,例3,练习七2、4、5 教学目的:
1、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求 3、利用这些物体搭积木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根据不同的形状,搭出不同的积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长方体,正方体,求和圆柱体 学生辨认
2、分小组,把带来的物体分类 3、用橡皮泥做这些物体
二、教学例3 1、老师:我们手中有各种各样的物品,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来塔各种物体 2、老师示范 3、分小组活动 4、全班展示
三、课堂活动 1、60页2 2、61页4(1)猜用几个小的正方体可以把一个大的正方体(2)小组交流(3)全班交流 课后记:
三单元 11——20各数的认识
教学目的:
1、通过对单元主题图的观察和小棒数数等实践活动,让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丛中体会11——20各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3、认识计数单位十和一,初步知道十位和个位,知道11到20各数的组成 4、能认读写11——20各数,用11——20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5、能用大一些,小一些,大得多,小的多等语言描述11——20个数。6、能熟练口算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7、知道一个加法或减法有不同的计算方法,能于同伴合作进行计算方法的探索,在探索过程中获得数学学习的成功体验,从中产生主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时间:7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62——63页例1——例3,课堂活动1——3,练习八1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认识11——20各数
2、认识感悟10个一是10 4、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 5、会读11——20各数 6、理解个位,十位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1、认识10个一是02、理解个位十位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你看到了什麽? 初步认识11-20
二、新授
1、学生那10根小棒,捆在一起,问:这捆小棒有多少跟? 10跟小棒叫做一个十
齐读:10个一是十,一个十就是10个一 2、教学例1(1)学生数12、13根小棒(2)捆小棒
怎样捆才能看出是多少根小棒呢? 学生操作(3)写12(4)认识数位 出示计数器
1捆小棒是10根,就是一个十,在十位上拨一个珠子 这个珠子表示多少?
还有几跟没有捆?怎样在计数器上表示?学生操作 个位的2表示什麽?合起来是多少? 读12 根据小棒写算是10+2=12(5)同理教13 3、教学例3(1)学生拿15、18根小棒,并捆一捆(2)在计数器上画
(3)问:十位,个位上的珠子表示什麽?(4)写15、18(5)填算式
(6)观察计数器图,你发现了什麽?小组讨论
老师:从右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各位表示几个一,十位表示几个十
4、教学例3
(1)学生拿1捆和一根小棒,问: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一个十和一个一合起来是11,学生填算式
观察11,你发现了什麽?十位的1表示什麽。各位呢?(2)学生独立填16、17、19的算式(3)出示20根小棒
学生数,有多少根?有几个十?
在计数器上拨20,问:十位的2表示什麽/ 写算式10+10=20 5、齐读11——20 的组成三、课堂活动 1、66页1 2、67页2、3 练习八1 课后记
第2课时
教学内容:66页例4例5,练习八2——5、9、12 教学目的:
1、进一步认识11——20各数 3、知道这些数的顺序和大小 4、正确书写11——20 5、进一步掌握11---20各数的组成 6、巩固数位顺序
教学重难点:
1、知道这些数的顺序和大小
2、实际应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出示卡片11——20各数 看卡片说数的组成一个十,6个一 9个一1个十 一个十 3个一1个十 14个一
二、新授
(一)、教学例4 1、出示放大的直尺图 看图读0——20 2、问:0表示什麽? 3、观察:你发现了什麽? 小组讨论
(1)从左往右,依次多1(2)15 在14 的后面,在16 的前面 „„„„„„„„„„
(二)教学11——20各数的书写 1、描红 2、]田字格写
三、课堂练习 练习八2——
5、9 第3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八6——13 教学目的:
1、进一步巩固掌握11——20各数的组成 3、巩固掌握数位的意义 4、联系生活应用
5、增进学习的兴趣几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
一、基训 对口令,说数和数的组成二、指导练习 1、69页7 看数画珠子,并且说个位,十位表示什麽 2、69页8 出示图
小猪家新修了一座房子,小熊也修了一座房子,他门请自己的好朋友来完,小猪的好朋友小于13,小熊的朋友大于15,你能帮他们找朋友吗? 学生练习
3、69页10(10 分钟)4、70页11 看图,弄懂图的意思 5、70页12 学生独立完成 6、出示图
小动物门出去玩,他们排着队伍,你知道山羊排第几吗? 你还能提那些问题(1)房子里有几个动物(2)房子外面有几个动物(3)一共有几个动物 可后记:
第4课时
教学内容:71——72页例1——例3,72页——73页课堂活动1、2 教学目的:
1、通过学生自主探索,感悟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2、认识加减法各部分名称 4、正确计算
教学重难点:计算方法多样化 教学过程:
一、复习 3+2 5-2 10+7 10+9+ 学生说计算方法
二、新授
(一)教学例1 1、出示小棒图 2、看图写算式 3、认识各部分名称
我们每个人有自己的名字,加法算式也有自己的名字 板书:加数 加数 和
4、学生用小棒计算13+2,同桌交流,(1)把3喝合起来再加10(2)从13 接着往后数 „„„„„„„„„„„„..(二)教学例2 1、出示小棒图,学生说图的意思 列算式 15-2 2、认识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板书:被减数 减数 差
3、学生用小棒计算15-2,同桌交流(1)先算5-2,再算10+3(2)因为13+2=15,所以15-2=13 „„„„„„„„„„„„„
(三)教学例3 1、学生蓝图写算式 2、小组交流计算方法 3、全班交流
三、课堂活动 1、72页1 2、口算卡片 课后记:
第5课时
教学内容:73页——76页1——9 教学目的;
1、进一步巩固算法 3、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73页1题 2、73页2
二、指导练习 1、74页3题
学生先填空,在观察,你发现了什麽?小组讨论
得出:不进位加,个位相加,十位不变 不退位减,个位相减,十位不变 2、74页4 3、找朋友游戏 老师准备算式和数字卡片 学生游戏
如:那到14的学生说,我的朋友在那里,拿10+4的小朋友就说,你的朋友在这里
全班齐读:10+4=14 4、游戏:过河
(1)6+4 +8-7 +5-4 +6(2)19-9 +7-5 +6-4 +3 5、76页7 6、76页8 7、76页9 先引导学生看图,明白图的意思 问:可以怎样租船? 小组讨论 课后记
第6课时
教学内容:77页整理和复习1——6 教学:目的:1|进一步巩固11——20各数的认识 3、能按一定的顺序数数
4、巩固个位,十位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看书,回忆本单元内容
二、复习
1、出示小棒,知道10个一是10 2、77页1 3、学生按顺序数数 一个一个数 两个两个数 五个五个数 4、77页2 出示图,学生独立完成5、在圈子里填20以内的数 十位是1的数 个位是0的数
5、78页5 6、78页6 学生填空,你发现了什麽? 课后记
第7课时
教学内容:79页7、8、9 教学目的:
1、进一步巩固不进位加法和不进位减法的计算过程
2、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一、对口另 11——20各数的组成 而、出示图
()○()=()
()○()=()
2、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怎样算嘴快? 4、79页7 5、出示卡片 如:一个十和4个一
学生答:一个十4个一组成14 10+4=14 4+10=14 14-4=10 14-10=4 6、79页9 学生拿1分,2分,5分币,小组合作,要1角2分,可以怎样拿? 可后记:
第四单元
教学目的:
1、结合具体情景,体会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意义,2、能熟练口算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3=积极参与合作学习,探究计算方法
5、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能获得一些初步的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 6、能克服困难,获得成功体验,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时间:15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82——84页例1——例2,85页课堂活动1 教学目的:
1、通过实践操作,探索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
2、感悟凑十法是一种比较简便的方法 4、正确计算
教学 重难点:多种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出示情景图
1、2001年7月13日我国在体育方面有一件大事,谁知道?
这些小朋友正在刻苦锻炼,争取在2008年的奥运会上为国家争光,大家能不能提一些数学问题?
2、引入课题9加几 3、准备题
(1)卡片:10=5 10+7 10+8 10+3 10+4(3)83页填空 集体订正
二、新授
1、先出示3个娃娃,数数几个?再出示9个娃娃,数数几个? 要吧3个娃娃和9个娃娃合起来,怎样列算式? 2、谁会酸9+3 3、学生用小棒代替娃娃,自己摆一摆,可以怎样计算? 自己摆后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4、引导看书,观察你和的方法一样? 5、课堂活动85页1
(二)教学例2 1、处事例2图,学生说图的意思 怎样写算式?9+5 2、学生自己说 计算的饿方法,在交流
三、课堂活动 1、86页1 2、86页2,计算后观察,你发现了什麽?
五、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麽? 课后记:
第2课时
教学内容:85——86页例3——例4,85页课堂活动2、3,87页——88页3、4、5 教学目的:
1、进一步探索9加几的计算方法
3、通过自制9加几的卡片,初步感悟有规律的排列 4、进一步巩固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便的规律 教学重难点: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小朋友们每天看动画片吗?什麽时候看呢?可要合理的安排时间,商店里的电视机真多,来,我们看看有多少台?
二、出示例3图 1、学生口述图的意思 2、怎样列算式? 7+9 3、想:7+9怎样计算 ? 小组交流后全班汇报
4、你决的那种方法好?为什么? 5、教学例4 学生自己独立计算,6、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三、课堂练习 1、86页3 计算后观察每一组算是,你发现了什么? 得出: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87页4 3、85爷2、3
国旗国旗真美丽教学目标1.知道国歌、国旗的象征意义; 2.能以崇敬的心情聆听《国歌》,能用自然亲切的声音背唱《国旗国旗真美丽》; 3.能够从聆听《国歌》和背唱《国旗国旗......
一、万以上数的认识 万以上数的读写第1课时 万以上数的读法(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4页例1,第5页课堂活动第1题,练习一第1~3题。 【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数学上册全册教案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欢迎大......
一年级数学全册教案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