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上册品社教案第四单元_四年级上册品社教案全
小学六年级上册品社教案第四单元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四年级上册品社教案全”。
第四单元
我们居住的社区
单元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调查了解社区的基本情况,使学生感受到社区的发展与变化,从而增强学生作为社区一员的归属感,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生活环境的情感。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对自己生活的社区进行观察、调查,从而认识和了解社区的基本的特征。知识与技能:
知道社区的一些基本特点,认识社区里的各种设施,了解社区生活中多彩的活动,及为社区提供服务的人们,形成对社区的感性认识。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社会事物的能力,引导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调查活动,促进学生收集、整理、分析信息能力的提高。
单元课时安排: 建议9课时。
第一课看看我们的社区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通过了解社区的环境,使学生懂得生活环境和设施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感受社区的变化与发展,增进对于自己居住的社区的情感。
2. 培养学生初步观察社会事物的能力,引导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调查活动,促进学生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的提高。
3. 知道社区的一些基本特点,认识社区里的各种设施,了解不同社区的环境,形成对社区的感性认识。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1)了解学生对社区的认识程度,以便在教学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
(2)准备与社区有关的图片、音像资料等,比如公共设施图片、对社区环境的具体介绍资料。尤其是本地区学生比较熟悉的社区资料要有充分准备(3)准备一些不同社区的平面图。2.学生准备
主要做好调查前的准备工作,比如纸笔、照相机等。
教学过程: 活动一:社区是我家 教学目标:
1、回忆生活环境,初步培养关注社区意识。
2、通过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设计调查表。
3、知道社区基本特点,学习设计社区不同内容的调查表。设计思路:
1、出示两、三张社区照片,感知社区整体情况。
2、根据小调查,了解学生对社区感兴趣的内容。
3、启发提问,知道调查的基本方法。
4、教师引领,以合作学习的方式探究设计三种不同内容调查表。
5、引导学生比较,完善调查表。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采用调查访问的方法,使学生感受社区的变化与发展,逐步培养热爱自己生活环境的情感。
2、带领学生走进社区,采用体验的学习方式观察、访问、调查社区生活。
3、使学生了解自己周围生活的环境,对社区的基本设施、组织的活动及其为我们服务的人们有一个初步了解;初步培养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社会调查的能力。设计思路:
1、组织学生走进社区,集体参观、体验。
2、引领学生使用调查表,分组访问、调查。
3、指导学生合作学习,归纳、整理调查表。用具准备:
与社区联系、调查表格、摄像机、照相机、铅笔
活动二:方便的社区生活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社区中设施的多种多样,及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感受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激发学生热爱社区的情感。
2、利用图片、故事等创设的情景,引领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到社区中的各种设施给人们的生活创造了方便。
3、了解社区中的各种设施,懂得生活中的设施给人们带来了方便;在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设计思路:
1、播放调查录像片段,以小组为单位介绍本组了解、记录的各种设施。
2、采用体验学习方式,了解各种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3、指导学生使用调查表,提出建议,反馈社区。录像片段、设施图片、活动提示、课后反思
第二课 访社区里服务的人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社区里不同人的劳动,感受他们的劳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尊重并感谢劳动者,懂得尊重并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2.通过学生观察、了解、访问身边的劳动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交往能力。3.了解不同人的劳动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知道尊重并感谢他们。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准备与社区里服务的人有关的图片、音像资料等,比如服务场景、服务人员照片等。2.学生准备
主要做好调查前的准备工作,比如纸笔、照相机等。
教学过程: 活动1:可爱的社区服务者 教学目标:
1、继续利用调查表,感受到社区劳动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培养学生尊重劳动者的情感。
2、培养学生对调查进行归纳的能力,及其初步的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
3、了解不同人的劳动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知道尊重并感谢他们。设计思路:
1、播放录像,猜猜他们在社区中从事工作。
2、展示调查时的照片,小组介绍调查结果。
3、创设情景,体验社区不同服务者的工作。用具准备:
录像、照片、简单服装
活动2:感谢社区服务者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社区服务者的了解,培养学生尊重劳动者的情感。
2、用不同方式感谢社区服务者,初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3、了解不同人的劳动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知道尊重并感谢他们。设计思路1:
1、依据调查时的分组,确定感谢目标。
2、启发思路,设想感谢方式。
3、提供用具,实施设想。设计思路2:
组织活动,感谢社区服务者。用具准备: 白纸、彩笔 课后反思
第三课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生对社区公益活动及其他活动的了解与参与,培养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懂得对弱势群体有同情心和爱心,尊重并愿意尽力帮助他们。2. 培养学生初步参与社会活动、服务社会的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3. 懂得自己对社会有一定的责任,懂得对弱势群体的关心。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1)准备一些能反映社区丰富多彩的活动的图片、照片、音像等资料。(2)了解学生参加社区活动的情况和案例。2.学生准备
(1)收集一些自己居住的社区组织的丰富多彩的活动的图片、照片等资料。(2)举例说说自己参与活动的情况。
教学过程: 活动1:多彩的社区活动 教学目标:
1、再次利用调查的结果,使学生对社区活动有所了解,并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活动”丰富了我们的社会生活。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交往能力及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创新意识的养成。
3、懂得社区活动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我们应积极参加社区活动。设计思路:
1、教师用图表的形式出示调查活动的统计,感受社区活动的多样性。
2、提供丰富的事例,启发、感受社区丰富多彩的生活。
3、分成小组,成为小小策划者。
4、归纳整理,推荐策划方案给社区。用具准备:
录像片段(活动)、白纸、画笔 活动2:争做绿色小卫士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对社区公益活动的了解,指导学生参与社区活动,引导他们维护社区的环境卫生,自觉地爱护、美化环境,使社区成为绿色花园。
2、图片、音像资料的补充,唤醒学生的记忆,采用体验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维护社区环境。
3、懂得用实际行动爱护、美化环境,并了解自己对社会有一定的责任感;初步培养学生服务于社会的意识。设计思路:
1、出示社区环境图片,分析讨论。
2、引领学生从自身做起,谈:我能做到的3、共同设计,为社区添绿色,4、延伸生活,寻找和保护环境有关的 用具准备:
小区中拍摄的照片、讨论话题的图片 争做绿色小卫士
课后反思
我还欠缺的我要做到的 第四课我也来关心社区的事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觉关心社区的事,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区建设的意识,增强学生的公民责任感。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观察、调查、收集资料的能力。3.使学生知道在公共场所维护社区环境,遵守公共秩序,懂得社区建设需要每个人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4.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1)了解并收集一些学生关心社区的案例。(2)收集一些社区中存在的问题等资料。2.学生准备
做好调查前的准备工作。
教学过程: 活动1:请让我来帮助你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对社区设施、活动的了解,感受到社区对弱势群体的关爱,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心,及教育学生尊重并乐于帮助他们。
2、培养学生初步服务于社会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社会生活的细节,感受社会的能力。
3、使学生懂得对弱势群体的关心是我们应有的美德。设计思路:
1、创设情景,体验中感受盲人的出行困难。
2、从多种角度(无障碍通道、急救铃、便民卡等),集体交流。
3、引导从身边(学校)发现需要帮助的人,成立助残小组、制定帮助计划。用具准备: 围巾、图片、白纸
活动2:文明的社区生活 教学目标:
1、通过校园短剧等形式的学习,使学生自觉维护社区环境,遵守公共秩序,做个讲文明有教养的小学生。
2、能够在公共场所对一些人的不良行为做出自己的评价,并能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3、使学生懂得公共场所应自觉遵守公共秩序。设计思路:
1、出示校园短剧图片,每组选择一张。
2、提供范例,根据图片合作编短剧。
3、提示分工,准备表演。
4、调控表演,体验中感受并评价应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5、根据表演,设计一句话的“温馨提示”。
用具准备:图片:建议内容讨论:哭泣的绿地、人人厌恶的垃圾桶
活动3:讲文明从小做起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自觉维护社区环境,遵守公共秩序,做个讲文明有教养的小学生。
2、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谦让、协调的意识。
3、知道讲文明守秩序,懂得在公共场所遵守公共秩序。设计思路:
1、出示社区各种行为图片,判断是否文明。
2、根据图片编写童谣,了解讲文明的重要性。
3、引发讨论,说一说自己观察到的现象。
4、分成小组,续写童谣、唱响童谣。用具准备: 白纸、彩笔、板纸
活动4:愿我们的社区更美好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社区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区建设的意识,增强学生的社区责任感。
2、结合集体组织的调查和学生个体对自己生活社区的调查,以演讲、为社区设计蓝图等形式,描画未来美好社区生活。
3、通过活动,使学生知道社区建设需要每个人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设计思路:
1、出示两种调查表,各组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一。
2、引发思考,“我要(能)为社区做什么”并综合调查表中“我们的建议”的内容。
3、提供建议,不同形式描绘未来美好社区。
4、归纳建议,反馈社区。用具准备:
图标、白纸、彩笔、调查表
课后反思
第三单元腾飞的祖国1、站立起来的中国人2课时设计理念:本教学设计以体验为基点,通过了新旧社会分别在经济上与政治上的四次对比,点燃孩子体验的情感火花,使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身......
我的成长足迹第一课时教学目标:通过具体的材料,认识自己在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活中身体的变化、学习的进步以及生活经验的积累,知道自己的成长进步离不开学校生活,离不开老师的教导......
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育科学出版社第一单元:从小学创造 课 题从问题开始---你有好奇心吗 执教人:芙蓉区曙光路小学 邬剑莉总第2课时 第1课时教学目标1、增强对事物......
六 年 级 品 德 与 社 会 上 册 教 案韦跃录 2017年9月1.《社会需要诚信》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故事和互相交流,体会诚信在交往和处事中的重要价值,懂得讲诚信的人会赢得大......
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主题 你有好奇心吗教材分析及设计意图:好奇心对创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创造并不是事先能预料的,往往是在好奇心的推动下才开始的。课题从由好奇心引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