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力计弹簧教案

2022-09-29 07:28:22 教案模板 下载本文

测力计弹簧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测力计弹簧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测力计弹簧教案1

目的、任务要求:

1.知道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知道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都是弹力.

2. 通过探究物体形变大小与外力的关系,领悟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3. 通过观察和比较,认识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4. 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重难点:

重点:弹力的产生条件及方向的判定。难点:两物体接触时是否有弹力的判定方法。弹力方向的确定。

过程:

探究新知:

一、弹力的学习:

1. 实验:用橡皮筋、弹簧、钢尺做实验,通过试验可感受到物体具有__ __。

2. 看课本“弹力部分,结合以上实验,得出:(1) 叫做弹性, 叫做塑性,物体由于 而产生的力叫弹力。(2)弹力的形成原因为 。弹力的施力物体是 。⑶ 越大,弹力就越大; 消失,弹力就随之消失。

二、弹簧测力计的学习:

1、观察实物与看课本了解弹簧测力计的构造:由刻度盘、_ ___、___ __、挂钩、外壳、挂环构成。

2、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1)看课本“弹簧测力计”的第二自然段,明确:测力计使用前要观察______和________。

(2)【体验】用手拉测力计的挂钩,使指针指到1N、5N、I0N,观察弹簧测力计长度的变化,感受1N、5N、10N的力。

把一根头发拴在弹簧测力计上用力拉头发,(用力均匀,使弹簧拉力计弹簧逐渐增长)读出头发拉断 时拉力大小。

基础练习:

1.下列事例中,不是应用弹力工作的是( )

A、撑杆跳高

B、跳远

C、玩具弹簧枪射击子弹

D、守门员用力扑住射向球门的足球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

B、弹簧测力计的刻度可以用cm、mm等做单位

C、弹簧测力计不能测量各种力

D、能发生形变的弹簧只有拉伸时才能产生弹力

3.下列关于弹簧测力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均匀的

B、弹簧测力计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拿来使用

C、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应轻轻地拉挂钩,以防卡住

D、使用弹簧测力计时,挂钩不能与外壳相碰

4.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时,发现指针在零刻度线以上,用这个测力计测出一个力是4N,则该力的大小实际是( )

A、大于4N B、等于4N C、小于4N 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

1、 弹力是物体由于__________而产生的

2.弹簧测力计是一种常用的测量_______的大小的工具,它是根据弹簧在一定的弹性范围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

3.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方法是:

(1)测量前要了解弹簧测力计的______________,要明确____________,还必须要_________。

(2)在实际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跟___________方向一致。

(3)读数时,眼睛观察指针的视线应与弹簧测力计的刻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记录结果时,既要记录_______________,还要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4.弹簧测力计上最大刻度值就是弹簧测力计的___________,用弹簧测力计所测量力的大小___________超过这个值(选填“能”或“不能”)。

自我检测

1、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__________ ;实验室里常用测量力的仪器是_________。

2、弹簧秤的刻度是均匀的,这是因为在弹簧秤的测量范围内,弹簧的__________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3、 甲、乙两位同学各用200牛顿的力沿相反的方向拉测力计,测力计的示数为:( )

A、400牛顿; B、200牛顿; C、100牛顿; D、0牛顿。

4、下列物体的重最接近20N的是 ( )

A、一个小学生 B、一辆汽车 C、一支钢笔 D、一只公鸡

5、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面必须注意的几点中不正确的是 ( )

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

B、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指零

C、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

D、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允许超过它的量程

6、重约600N的物体可能是下列中的哪一个?( )

A、一头耕牛 B、一头大象 C、一个成年人 D、一只鸡

测力计弹簧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学会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2.通过测量,提高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3.在测量的过程中,养成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体会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弹簧测力计的实验原理及使用方法。

【难点】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注意事项。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演示用不同大小的力捏橡皮泥的实验,提问学生现象及原因,学生能够得出:第二次橡皮泥形变更大,是因为第二次的握力较大,作用效果更明显。教师继续提问:力的大小不同,作用效果就不同,那么如何测量力的大小呢?激疑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二)新课讲授

1.仪器使用原理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什么?

学生拿出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增强对弹簧拉力,观察弹簧的伸长量。学生不难答出弹簧测力计的原理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

2.仪器构造

教师出示弹簧测力计,提问弹簧测力的构造有哪些?分度值和量程是多少?

学生观察后得出构造(弹簧、指针、挂钩、刻度盘、吊环)、分度值和量程。

3.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引导学生思考,与直尺的使用方法进行对比,思考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得出:首先看清楚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能超过不允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否则会损坏弹簧测力计,并认清每个小格代表多少牛;其次检查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到零刻度上,测量前应该把指针调节到零刻度上。

学生分别动手操作,用手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分别使指针指到1N、3N、5N的位置,感受1N、3N、5N的力,并测量文具袋对弹簧测力计向下的拉力和水平的拉力。

4.常用的几种测力计

教师直接提问,测量力大小的工具除了弹簧测力计以外还有什么测力计可以测量力呢?

通过多媒体展示生活中较常用的测力仪器图片和使用视频,学生观看后能回答还有握力计、拉力器等。

(三)巩固提高

引导学生分析弹簧测力计测量不准确的原因:可能是指针未置于零刻度线、未沿弹簧轴线拉动,摩擦力较大、时间长,弹簧磨损等。

(四)小结作业

1.小结:教师结合板书归纳本节主要内容。

2.作业:测量其他物品对弹簧测力计向下的拉力和水平拉力。

四、板书设计

测力计弹簧教案3

教学目标

1.在常见的力现象中,知道哪些力是弹力;知道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

2.了解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3.经历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实际过程,通过实际操作学会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让学生经历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过程。

(2)掌握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正确方法。

2.难点

(1)微小形变。

(2)弹簧测力计原理。

教学方法

实验法、观察法、讨论、交流法。

教具准备

学生分组实验:弹簧测力计、钩码若干个、几条橡皮筋、一块硬纸板、一个瓶盖、一个回形针、绵线。

演示实验:大号墨水瓶、红玻璃管、红墨水、弹簧拉力器。

教学过程

一、新课内容

1.弹力。

演示实验:当用手拉(或压)弹簧时,弹簧受力发生形变,这时,弹簧对手也产生一个拉(或推)的力。

举例:跳水运动员向下压跳板时,跳板受压后变弯,发生形变。同时,变弯的跳板也在向上推运动员。

师:当物体发生形变时,会产生一个力的作用。

这种因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师:你还知道哪些物体在哪种情况下产生弹力?

生甲:撑杆跳高运动员在撑杆跳时,将杆压弯,杆会产生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弹力。

生乙:我将手中的尺子压弯时,尺子对手有力的作用,这个力也是弹力。

生丙:射箭运动员射箭时,将弓拉弯,被拉弯的弓对手也有力的作用,这个力就是弹力。

生丁:我将手中的橡皮筋拉长,橡皮筋也会产生弹力。

生戊:打篮球时,球与地面挤压(或碰撞),也会产生弹力。

师:以上同学都说得很好,生活中产生弹力的例子还很多,例如我们通常所说

的压力、支持力,其实质都是弹力。

举例:把手指压在桌面上,手指发生形变,对桌面有一个力(弹力)的作用,同样,桌面发生形变,对手也有力(弹力)的作用,手对桌面的弹力就是压力,而桌面对手的弹力就是支持力。

师:对这个问题同学们有疑问吗?

生:桌面发生形变我们都看不出来。

师:我们来看一个演示实验。

关于物体微形变的演示实验:

演示玻璃瓶的形变。如图5.3一l所示,找——只横截面为椭圆的大号墨水瓶,在瓶口所加的橡皮塞中穿入一根两头开口的细玻璃管(半径1~2mm,长约30cm)。向瓶内灌满红水,使水柱在管中有适中的高度,再在管的背面衬以带刻度的白纸板。

演示时,先用教鞭(或钢笔杆)轻敲瓶壁,让它发出清脆的响声,(表示玻璃比较硬)。然后用手指沿横截面的短轴方向紧压瓶子。因瓶子受到这样的按压后容积变小,管中水柱明显上升(如图9)。当放开手后,水柱液面就恢复到原

来的位置。再沿瓶横截面的长轴方向压瓶,则由瓶的容积变大,水柱就明显下降(如图b)。这说明玻璃受力要发生形变的。同理,桌面受力也是要发生形变的,只是形变很微小我们肉眼看不出来而已。

师:归纳以上例子及实验现象,你可得出什么结沦?

生:物体发生形变时,会产生一种力,这种力叫弹力。

板书:因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

2.弹簧测力计。

师:要知道力的大小,我们就要用专门的仪器进行测量,测量力的仪器叫测力计,实验室用的测力计叫弹簧测力计。

教师出示弹簧测力计,请大家观察桌面上的弹簧测力计的构造。

师:请一位同学说说弹簧测力计的构造。

生:弹簧测力计的构造有:刻度盘、弹簧、指针、挂钩、挂环。

师:你观察很仔细、很全面、讲得很好,弹簧测力计主要构造是:刻度盘、弹簧、指针。

板书:2.弹簧测力计

构造:刻度盘、弹簧、指针

师: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生: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伸长就越长。

师:这里请大家注意,弹簧受到的拉力能不能无限制地增大?弹簧会不会无限制地伸长?会出现什么情况?

生:不会,当拉力增加超过某个限度时,弹簧会被拉断。

师:对。弹簧要在一定的弹性范围内,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就越长,弹簧测力计就是根据弹簧这个特性来量度力的大小的。

板书:工作原理:在一定的弹性范围内,弹簧受力越大,伸长越长。

师:你们还知道哪些测力计?

生甲:握力计。

生乙:拉力计。

师:下面请大家阅读课本P84的内容弄清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并请一位同学说说。

生: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1)了解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量程),不要测量超过它量程的力;

(2)明确分度值: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每一大格表示多少牛,每一小格表示多少牛;

(3)校零:测力前要使指针对准零刻度线,如果有偏差,要调节到两者对准为止;

(4)测力时,要使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一致,弹簧不要靠到刻度盘上。

师:说得很好,很全面,下面请大家观察桌面上的弹簧测力计,针对这只弹簧测力计,再请一位同学说说如何正确使用?

生:①桌面上这只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0~5N,不要测量超过5N重的物体。

②这只弹簧测力计每一大格表示1N,每一小格表示0.2N,即分度值是0.2N。

③这只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已校零。

④测力时,要使测力计的弹簧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一致,并让弹簧不要靠在刻度盘上。

师:你也说得很好,下面大家思考几个问题?

①如果所测的力超过5N,会出现什么情况?

②指针如何校零?

生甲:如果所测的力超过5N,弹簧被拉长后不会恢复原状,甚至被拉断。

师:正确。

生乙:如果弹簧测力计不测力时,指针不在零刻线处,只要上下移动指针即可。

师:使用前还要上下拉动弹簧,看看弹簧是否靠在刻度盘上或指针是否被刻度盘卡住,如果力的大小是不变的,要等指针稳定后读数才准确,如果力的大小是变化的要抓住瞬间读数。下面分组实验,请用弹簧测力计做测力的小实验:

①用手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使指针指到1N、5N、10N,感受一下1N、5N、10N的力有多大。

②把一根头发拴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用力拉头发,读出头发被拉断时拉力的大小;

③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在水平方向上互相拉,看看谁的拉力大些,想想为什么?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检查,督促每个学生动手、参与。

师:请各组把你们所测的头发被拉断时的拉力大小,两个弹簧测力计对拉时拉力大小互相交流一下,看看有什么发现。

生甲:交流后得出:不同组头发被拉断时拉力不同。

师:正确,因为不因人的头发硬度不同。

生乙:交流后得出:两个弹簧秤对拉,稳定时拉力大小相同。

师:正确,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生乙: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大小是相等的。

师:你对力的概念掌握很好,希望以后继续努力,下面请大家将课前准备好的器材摆在桌面上,按照课本P84图5—17,制作橡皮筋测力计。比比看谁做得又快又好,发现问题可及时提出来。

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检查,指导。

生:老师,手边没有1N、2N、3N……的重物,怎么标刻度线?

师:可以用硬币,这时的刻度不是1N、2N:3N……而是一个硬币重,两个硬币重……当然,也可以用标准的弹簧测力计来与橡皮筋测力测互拉(平行于刻度板一条直线互拉),通过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来作刻度为了增大橡皮筋测力计的测量范围,可以把几根橡皮筋并在一起使用。

生:为什么橡皮筋测力计的刻度是不均匀的?

师:因为橡皮筋越拉长,直径越小,伸长与弹力不成正比。

请做好的同学拿到讲台上,请代表上台评比。

学生代表上台评比,比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10名。

教师将获奖的橡皮筋测力计保存在实验室,并向每人颁发奖品,以示鼓励,请全班同学掌声祝贺。

二、归纳及学习过程评估

师: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通过本节课学习,我们学会制作橡皮筋测力计,学习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知道了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及弹力。

师:你归纳得很好,很全面,全班同学以掌声鼓励。

师:下面每位同学都对自己在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三、课后练习

l、课本P85,作业1、2、3。

2.选用课时作业没计。

四、板书设计

第三节弹力与弹簧测力计

1.弹力:因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

2.弹簧测力计。

(1)构造:刻度盘、弹簧、指针。

(2)正确使用方法P84。

a、了解量程。

b.明确分度值。

c、校零。

d.测力时,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一致,弹簧不要靠在刻度盘上。

五、课后反思

测力计弹簧教案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2.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3.知道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

4.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

2.经历选择材料自制弹簧测力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具有积极探索制作和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意识。

2.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具有保护仪器的意识。

教学重点

1.理解弹簧的伸长跟所受的`拉力成正比的关系

2.让学生经历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过程。

3.掌握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正确方法。

教学难点

1.形变、弹力

2.物体形变大小与外力大小的定量关系

教具准备臂力器,体重秤,弹簧秤,握力器,拉力器,气球

分组实验:弹簧、铁架台、刻度尺(30cm)、钩码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跳水运动员在跳板上跳水的比赛录象,创设轻松的学习环境。

(二)进行新课

一、弹力

演示实验:当用手拉(或压)弹簧时,弹簧受力发生形变,这时,弹簧对手也产生一个拉(或推)的力。

举例:跳水运动员向下压跳板时,跳板受压后变弯,发生形变。同时,变弯的跳板也在向上推运动员。

师:当物体发生形变时,会产生一个力的作用。

这种因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师:你还知道哪些物体在哪种情况下产生弹力?

生甲:撑杆跳高运动员在撑杆跳时,将杆压弯,杆会产生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弹力。

生乙:我将手中的尺子压弯时,尺子对手有力的作用,这个力也是弹力。

生丙:射箭运动员射箭时,将弓拉弯,被拉弯的弓对手也有力的作用,这个力就是弹力。

生丁:我将手中的橡皮筋拉长,橡皮筋也会产生弹力。

生戊:打篮球时,球与地面挤压(或碰撞),也会产生弹力。

师:以上同学都说得很好,生活中产生弹力的例子还很多,例如我们通常所说

的压力、支持力,其实质都是弹力。

举例:把手指压在桌面上,手指发生形变,对桌面有一个力(弹力)的作用,同样,桌面发生形变,对手也有力(弹力)的作用,手对桌面的弹力就是压力,而桌面对手的弹力就是支持力。

师:对这个问题同学们有疑问吗?

生:桌面发生形变我们都看不出来。

师:我们来看一个演示实验。

关于物体微形变的演示实验:

演示玻璃瓶的形变。如图5.3一l所示,找——只横截面为椭圆的大号墨水瓶,在瓶口所加的橡皮塞中穿入一根两头开口的细玻璃管(半径1~2mm,长约30cm)。向瓶内灌满红水,使水柱在管中有适中的高度,再在管的背面衬以带刻度的白纸板。

演示时,先用教鞭(或钢笔杆)轻敲瓶壁,让它发出清脆的响声,(表示玻璃比较硬)。然后用手指沿横截面的短轴方向紧压瓶子。因瓶子受到这样的按压后容积变小,管中水柱明显上升(如图9)。当放开手后,水柱液面就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再沿瓶横截面的长轴方向压瓶,则由瓶的容积变大,水柱就明显下降(如图b)。这说明玻璃受力要发生形变的。同理,桌面受力也是要发生形变的,只是形变很微小我们肉眼看不出来而已。

师:归纳以上例子及实验现象,你可得出什么结沦?

生:物体发生形变时,会产生一种力,这种力叫弹力。

板书:因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

二、弹簧测力计

师:要知道力的大小,我们就要用专门的仪器进行测量,测量力的仪器叫测力计,实验室用的测力计叫弹簧测力计。

教师出示弹簧测力计,请大家观察桌面上的弹簧测力计的构造。

师:请一位同学说说弹簧测力计的构造。

生:弹簧测力计的构造有:刻度盘、弹簧、指针、挂钩、挂环。

师:你观察很仔细、很全面、讲得很好,弹簧测力计主要构造是:刻度盘、弹簧、指针。

板书:2.弹簧测力计

构造:刻度盘、弹簧、指针

师: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生: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伸长就越长。

师:这里请大家注意,弹簧受到的拉力能不能无限制地增大?弹簧会不会无限制地伸长?会出现什么情况?

生:不会,当拉力增加超过某个限度时,弹簧会被拉断。师:对。弹簧要在一定的弹性范围内,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就越长,弹簧测

力计就是根据弹簧这个特性来量度力的大小的。

板书:工作原理:在一定的弹性范围内,弹簧受力越大,伸长越长。

师:你们还知道哪些测力计?

生甲:握力计。

生乙:拉力计。

师:下面请大家阅读课本P84的内容弄清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并请一位同学说说。

生: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1)了解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量程),不要测量超过它量程的力;

(2)明确分度值: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每一大格表示多少牛,每一小格表示多少牛;

(3)校零:测力前要使指针对准零刻度线,如果有偏差,要调节到两者对准为止;

(4)测力时,要使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一致,弹簧不要靠到刻度盘上。

师:说得很好,很全面,下面请大家观察桌面上的弹簧测力计,针对这只弹簧测力计,再请一位同学说说如何正确使用?

生:①桌面上这只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0~5N,不要测量超过5N重的物体。②这只弹簧测力计每一大格表示1N,每一小格表示0.2N,即分度值是0.2N。③这只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已校零。④测力时,要使测力计的弹簧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一致,并让弹簧不要靠在刻度盘上。

师:你也说得很好,下面大家思考几个问题?

①如果所测的力超过5N,会出现什么情况?

②指针如何校零?

生甲:如果所测的力超过5N,弹簧被拉长后不会恢复原状,甚至被拉断。

师:正确。

生乙:如果弹簧测力计不测力时,指针不在零刻线处,只要上下移动指针即可。

师:使用前还要上下拉动弹簧,看看弹簧是否靠在刻度盘上或指针是否被刻度盘卡住,如果力的大小是不变的,要等指针稳定后读数才准确,如果力的大小是变化的要抓住瞬间读数。下面分组实验,请用弹簧测力计做测力的小实验:

①用手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使指针指到1N、5N、10N,感受一下1N、5N、10N的力有多大。

②把一根头发拴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用力拉头发,读出头发被拉断时拉力的大小;

③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在水平方向上互相拉,看看谁的拉力大些,想想为什么?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检查,督促每个学生动手、参与。

师:请各组把你们所测的头发被拉断时的拉力大小,两个弹簧测力计对拉时拉力大小互相交流一下,看看有什么发现。

生甲:交流后得出:不同组头发被拉断时拉力不同。

师:正确,因为不因人的头发硬度不同。

生乙:交流后得出:两个弹簧秤对拉,稳定时拉力大小相同。

师:正确,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生乙: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大小是相等的。

师:你对力的概念掌握很好,希望以后继续努力,下面请大家将课前准备好的器材摆在桌面上,按照课本P84图5—17,制作橡皮筋测力计。比比看谁做得又快又好,发现问题可及时提出来。

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检查,指导。

生:老师,手边没有1N、2N、3N……的重物,怎么标刻度线?

师:可以用硬币,这时的刻度不是1N、2N:3N……而是一个硬币重,两个硬币重……当然,也可以用标准的弹簧测力计来与橡皮筋测力测互拉(平行于刻度板一条直线互拉),通过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来作刻度为了增大橡皮筋测力计的测量范围,可以把几根橡皮筋并在一起使用。

生:为什么橡皮筋测力计的刻度是不均匀的?

师:因为橡皮筋越拉长,直径越小,伸长与弹力不成正比。

请做好的同学拿到讲台上,请代表上台评比。

学生代表上台评比,比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10名。

教师将获奖的橡皮筋测力计保存在实验室,并向每人颁发奖品,以示鼓励,请全班同学掌声祝贺。

课堂

师: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通过本节课学习,我们学会制作橡皮筋测力计,学习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知道了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及弹力。

师:你归纳得很好,很全面,全班同学以掌声鼓励。

师:下面每位同学都对自己在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板书设计

第三节弹力和弹簧测力计

一、弹力因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

二、弹簧测力计

1、构造

2、使用方法

布置作业

l、课本P87,作业1、2、3。

2、同步学习与探究本节的开放性作业部分。

测力计弹簧教案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测力计弹簧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弹簧测力计教案

弹力 弹簧测力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2.能正确使用弹力测力计。3.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

弹力 弹簧测力计 教案

弹力 弹簧测力计 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2.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3.知道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 4.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过程与方......

弹力_弹簧测力计教案

第二节弹力弹簧测力计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2、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构造和使用方法。二、过程和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

弹力和弹簧测力计教案

弹力和弹簧测力计教案杨婷婷知识与技能:1.了解弹性、塑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研究弹簧伸长长度与拉力的关系 3.探究弹簧秤的制作方案,并学会它的制作及使用 过程与方法:1.经历弹......

《测力计弹簧教案.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测力计弹簧教案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教案模板]相关推荐
[教案模板]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