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教师节的诗配画教案
有关教师节的诗配画教案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诗配画》教案,欢迎来参考!
教学目标:
1、 通过欣赏画家们的作品,让学生感受到诗配画的意境美,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2、 了解诗配画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3、 为喜欢的诗词进行诗配画。
教学重难点:
1、 了解诗配画的基本要素和方法。
2、 合理布局画面,适应诗词内容。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一张诗配画图片,老师准备一些诗配画相关图片欣赏资料(教师范画一幅及其他优秀诗配画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 导课:欣赏图片(2~3分钟)
(介绍画面内容,介绍画的作者及相关知识。)
二、 (欣赏完毕)教师提问:
1、 刚才欣赏的这些画与平时看到的一些画有什么不同呢?
2、 画中的诗句和图片是否有什么联系?
3、 画面是如何表达诗的意境及情感的(从诗的角度出
发,感受诗所表达的情感,从何联系画面中的景物与诗的联系)?
(学生自由讨论,用自己的语言表述)
三、 揭题,教授新知识
苏东坡曾经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当同学们读到一首好诗时,眼前所呈现的画面也就是你所感受到的诗的意境,这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诗配画。(出示课题“诗配画”。)
四、 讲授新课(配合课件):
以《送元二使安西》为例,讲解创作诗配画的过程: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客舍周围青青的'柳树格外清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老朋友请你再干一杯饯别酒吧)
西出阳关无故人 (出了阳关西路再也没有老友人)
(在创作一幅诗配画之前,我们要先诵读这首诗,了解这首诗的简单背景,然后慢慢感受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最后根据你的感受创作一幅属于你的“诗画”。)
这首《送元二使安西》是王维晚年之作,其创作年代在“安史之乱”以后。当时的社会,各种民族冲突加剧,唐王朝不断受到了来自西面吐蕃和北方突厥的侵扰。“安史之乱”暴发后,兵力大量外调,而此诗约作于作者送友人即将奔赴安西之时。 诗的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为送别创造了一个愁郁的氛围。三四两句写惜别,是一个整体。
注意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为:愁郁,依依惜别,(对远行者的)关心、祝愿。
五、 鼓励创新,即兴“创作”
不同的人画同一首诗会有不同的诗意画出现,因为每个人对诗的理解不同,表现方法也有所差异。请同学们挑选一首自己喜欢的诗,给大家讲一讲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如果你是一位画家,你要如何去将这种情感在画面中表现出来。
课堂小结
本节课大家学习了用诗配画的方式来表现诗歌中所包含的情感,通过对这种绘画形式的学习,更加深刻地理解和喜
欢一首诗,生活中每一样事物都是想通的,每一处景色都会激起我们无穷的想象力,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画笔去表达你的心情,你喜欢的事物,用绚丽的色彩描绘一个美好的世界。
教师节的诗配画教案(精选20篇)由网友“若近若离@”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给各位读者分享的教师节的诗配画教案,欢迎大家分享。篇1:教师节的诗配画教案 有关教师节的诗配画教案教学......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
《诗配画》教案苏教版美术第十册第二十课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画家们的作品,让学生感受到诗配画的意境美,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2、了解诗配画的......
教学内容:掌握给古诗配画的基本步骤、方法和技巧,学习创作。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文学语言与绘画之间的联系。2、用单幅水墨画或者彩墨的方法给古诗配画,让学生在初步掌握传......
诗配画----小学信息技术教案作者:周旭初单位:浙江省诸暨市实验小学 邮编:311800(“诗歌乐园”:/syxx/zxc/shigeleyue/index.htm)教学内容:卡通画库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操作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