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3[1].3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①(教案)1_自然环境整体性湘教版

2020-02-27 教案模板 下载本文

(湘教版)3[1].3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①(教案)1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自然环境整体性湘教版”。

课题:教学设计——必修Ⅰ

3.3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是普遍存在的。

2.学会分析地域分异基本规律的表现及形成原因。

3.认识世界主要自然带的基本类型、分布,能描述其基本特征。

4.了解地域分异规律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利用景观图片认识并分析自然环境的差异性。

2.探究与活动,理解地理环境的区域分异规律。

3.自主学习,读图分析陆地自然带的景观特征及成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自然环境的和谐美,激发探究地理环境要素内在规律的兴趣;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意识,树立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无处不在的观念,因此在利用自然中要做到因地制宜。教学重点

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变化规律;地域差异的规律应用。

教学难点

陆地环境的地域性分异规律;将地域差异的规律应用于不同的地理区域,并能解释区域地理现象产生的原因。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地图册、相关的景观图片及资料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课题:教学设计——必修Ⅰ

【生】胡杨林生长在干旱地区,我国的胡杨林主要在西北地区;椰子树是热带的树种,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海南;雪莲生长在寒冷、土质贫瘠的冰山地区,主要分布在我国新疆的天山;荷花适宜生长在气候温暖的水湿环境中。

板书:

一、地球表层差异性的表现

【师】这四个地区的自然环境为什么会存在差异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地理上不同的地区,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不同,水热状况及其组合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代表性植被和土壤,并在地球上呈带状分布,构成自然带。自然带往往以植被类型命名,因为自然植被是自然环境的一面“镜子”。投影:“合成卫星影像所显示的地球表层差异性图” 【师】(提问)1.地球陆地表层有哪些主要的自然带类型?

2.图中大箭头所指示的各是哪一种典型自然地带?

3.在各自然带内部是否还存在着差异,举例说明。

【生】(自主探究)1.地球陆地表层主要的自然带类型有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温带森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冰原带。

2.箭头所指是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

3.各自然带内部还存在着差异。如热带草原带内部还存在着差异,有热带草原、热带稀树等景观的差异。

【师】地球表层的差异性,既有大尺度的,如地球陆地表层的主要自然带的差异;也存在小尺度的差异,如非洲、大洋洲、南美洲热带草原景观是有差异的,非洲热带草原上是高大的波巴布树,大洋洲是桉树,南美洲是纺锤树。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无处不在,但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还是有章可循的,这个“章”就是地域分异规律。

板书:

二、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将全班同学分三个小组进行合作探究,老师在屏幕上投影各小组的任务)投影:

A组:

1.如果从海南岛出发,经琼州海峡,陆路旅行到黑龙江漠河,沿途自然景观将有 什么变化?为什么?

2.反映的是哪一种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3.这种地域分异的基础是什么?

B组:

1.分别沿两条路线依次找出自然带:(1)在我国沿北纬40°纬线,从沿海向内陆;(2)从欧洲西海岸出发,沿45°N向东到中亚。

3.3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①

课题:教学设计——必修Ⅰ

2.引起上述两条路线自然带有规律更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干湿地带分异在什么地区表现最明显?

C组:

1.珠穆朗玛峰南北坡自然带的分布存在什么差异?

2.山地垂直地域分异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山地自然带的发育程度受哪些因素影响?

【师】好,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我们对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下面就请你们谈谈对老师所提问题的讨论结果。A组同学先来回答。

【生】从海南岛到漠河,自然景观大致依次为:热带季雨林一常绿阔叶林一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一温带落叶阔叶混交林一亚寒带针叶林。这反映了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原因是从海南岛到漠河,太阳辐射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减少。这种地域分异的基础以热量为主。

【师】纬度地带分异主要是太阳辐射受地球球体形状的影响,随着纬度发生变化,导致热量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形成不同的热量带: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植被、土壤等也呈现出相应的变化。热量条件是产生这种分异的基础,水分条件对这种分异的产生也有影响。下面再来看B组同学的讨论结果。

【生】1.从欧洲西海岸出发,沿45°N向东到中亚,自然带依次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一温带草原带一温带荒漠带。

2.这两条路线自然带的变化规律是一样的,都体现了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这种规律形成的主要因素是水分,由于受海陆位置的影响,从沿海向内陆降水量由多到少。

3.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在中纬度地区表现显著。

【师】(提问)1.纬度地带分异,为什么在低纬度和北半球高纬度地区表现明显?

2.干湿度地带分异,为什么在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表现明显?

(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归纳)

【师】1.低纬度地区和高纬度地区纬度地带分异规律表现最为明显。这是因为高纬度地区气温低,蒸发量少,相对湿度大,东西方向上的水分条件差异小;低纬度地区则因地处赤道低气压带,降水普遍较多,水分条件的东西差异也很小。

2.中纬度地区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表现尤为显著。这主要是因为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既有面积广大的陆地,又有面积辽阔的海洋。大陆西岸通常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大陆东岸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降水从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从而形成自然景观和自然带从沿海到内陆的由森林带到草原带再到荒漠带的依次更替。

(教师投影表格内容,提示学生阅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分析回答)投影:列表比较纬度地带分异规律与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3.3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①

课题:教学设计——必修Ⅰ

(承转)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和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都是水平方向的分异规律。在地球表面上有许多高大的山岭,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差异很大,从而形成山地垂直气候带,自然景观也相应地呈现出垂直分异规律。下面我们看看C组对垂直分异的讨论状况。投影:“珠穆朗玛峰地区垂直自然带图” 【师】珠穆朗玛峰南坡的山麓地带生长着什 么植被?

【生】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师】这说明珠穆朗玛峰位于什么热量带? 【生】亚热带。【师】随着山体的升高,南坡依次出现了哪些自然带? 【生】常绿阔叶林带一针阔叶混交林带一寒温性针叶林带一寒性灌丛草甸带一寒冻草甸垫状植被带一寒冻冰碛地衣带一高山冰雪带。

【师】垂直分异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生】在有一定高度的山区,随着高度上升,温度降低,降水增加,水热组合的变化引起地表景观随高度发生有规律的更替。造成这种分异的主要原因是水分条件、热量状况及其组合的垂直变化。【师】这种垂直方向的演变规律和我们上面学过的哪一种地域分异规律极为相似? 【生】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投影:“垂直分异与纬度地带分异的关系图” 【师】该图显示温带地区的高山自然景观与纬度地带分异有怎样的关系?

【生】温带地区的自然景观与从温带到寒带所看到的景观有些相似。

【师】这两种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原因是否相同?

【生】不完全相同。纬度地带分异

规律是由于纬度的变化导致了热量的变化,而垂直分异规律是由于海拔高度的变化引起了水热及其组合的垂直变化。

【师】出现垂直分异的山区处在一定的纬度和干湿度地带上,必然受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和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的制约,因而垂直分异与纬度分异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差异。正如下面这句话:“赤道附近的最高山岭,自然带垂直分异与从赤道到两极所出现的水平自然带有些相似,但并不完全相同。”

【师】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分布和发育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生】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发育程度与山体所在的纬度、山体的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都有关,通常是纬度越低,山体越高,自然带越丰富。

3.3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①

课题:教学设计——必修Ⅰ

【师】我们再来比较一下,珠峰南北坡自然带的差异。

(问题探究)

1.北坡的基带是什么自然带?

2.珠峰南北坡的山麓地带为什么自然带不同? 【生】1.北坡的基带是高原寒性半干旱草原带。

2.南侧山麓的海拔低,在2000米以下,而北侧山麓海拔高度达4000米;南侧年降水量多,为2000~2500 mm,年均温高,为10~15℃;北侧年降水量少,仅有200~300 mm,年均温较低,为3~4℃;南侧处于北印度洋夏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而北侧处于背风坡;南侧处于阳坡,北侧处在阴坡,南侧光热条件优于北坡。

【师】珠穆朗玛峰南坡出现的自然带谱比北坡复杂,还有哪些原因?

【生】北坡相对高度小,而南坡相对高度大,水热变化的空间南坡较大。综合以上原因,所以南坡自然带谱比北坡复杂。【师】以上我们认识了三种不同的地域分异规律,同学们能否用一幅简略图表示出这些地域分异规律之间的关系呢?

【生】自主探究或合作讨论。【师】(归纳)

投影:

【师】除了上述较大尺度的地域分

异外,还存在较小尺度的地域分异——地方性分异。

【生】阅读教材“华北平原的地方性分异”。

【师】华北平原的地貌存在哪些差异?各地貌单元在哪些方面存在地方性差异? 【生】(回答)从山麓到滨海依次为洪积一冲积平原、冲积平原、滨海平原。其间还有两个过渡性的低洼区;地表组成物质、地表水系、地下水位和矿化度、土壤肥力等方面均有差异。【师】洪积一冲积平原,又称缓斜平原,位于平原的西部地区,主要分布在燕山和太行山麓,由许多大小不等的扇形地连接而成。地下水埋藏深度为4~l0米,矿化度小,水质好,水量丰富,排水良好,土壤不易盐碱化,而且养分高,较肥沃。冲积平原是黄淮海平原的主体部分,这里河流密度较大,有缓丘和洼地,多为黏土沉积物质,地下水的矿化度较高,且地下水位较高,夏季多积水,土壤有不同程度的盐碱化现象。滨海平原分布于沿海地带.地势极低平,组成物质以黏土为主,由于受海水浸渍作用的影响,地下水矿化度高。土壤为盐土,只能生长盐生和耐盐性强的植物。【师】地方性分异有什么规律吗?

【生】常表现出有序性和重复性的规律。

【师】阅读教材P82,回答什么是有序性和重复性。【生】有序性是指在地形的影响下,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部分及其组合沿一定梯度有规律地更迭;重复性表现为有相同发育历史的自然单元在相邻一个小区域的重复出现。【师】什么是最重要的小尺度地域分异?小尺度地域分异的重要原因还有哪些? 【生】坡麓、坡面、坡顶的地貌部位差别;岩性和土质的差异。【师】谁能举例说明?

【生】华北的石灰岩山坡,土壤呈碱性,多生长柏树;花岗岩风化的山坡,土壤呈酸性,多生长油松。

3.3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①

课题:教学设计——必修Ⅰ

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自然地理环境有地域差异,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具有规律性。请大家用一幅简略图总结本节的知识结构。

板书设计

3.3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教案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及其成因。2.能够运用不同的景观图和景观分布图,说明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3.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课题: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认识课标:认识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理解自然带的形成和地域水平分异规律、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规律、世界特殊地区的自然带成因。......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演讲稿陈利民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 非常高兴有机会和大家一起分享我对教育的理解。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地理教案

【导语】刀豆文库的会员“华佗21CN”为你整理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地理教案”范文,希望对你的学习、工作有参考借鉴作用。《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地理教案1一、教......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说课稿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说课稿南大港中学:张惠娟一.教学理念以新课程理念为指针,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模式来设计本节教学活动。华东师大聂幼犁教授......

《(湘教版)3[1].3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①(教案)1.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湘教版)3[1].3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①(教案)1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自然环境整体性湘教版 自然地理 差异性 教案 自然环境整体性湘教版 自然地理 差异性 教案
[教案模板]相关推荐
[教案模板]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