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_高中地理必修一差异性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高中地理必修一差异性”。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线路中,陆地环境地域分异现象组合正确的是()A.华北到东北——河流结冰期变长 B.重庆到拉萨——夏季气温由低到高 C.淮河以南到以北——暖温带过渡到中温带 D.黄河中游到上游——河水含沙量越来越多 答案 A 解析 从华北到东北,冬季温度逐渐降低,结冰期变长。2.关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的叙述,正确的是()①自然带沿纬线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 ②由赤道到两极地域分异的产生,主要是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结果 ③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是温度和水分条件共同作用的产物 ④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仅在低纬与高纬地区表现
A.①②
C.③④
答案 B 解析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以热量为基础,也受水分条件影响。
(2012·安宜高一检测)图a为长白山望天鹅景区一角、图b为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图c为塔克拉玛干沙漠,读图完成3、4题。
B.②③
D.①④
3.从图a到图c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B.从沿海迥内陆的地域分异 C.垂直地域分异 D.非地带性现象
4.这种分异规律明显的地区是()A.北半球低纬度地区
C.北半球高纬度地区
答案 3.B 4.B 解析 第3题,图a到图c景观的差异主要是由于水分的差异引起的。第4题,北半球中纬度地区,陆地宽广,东西方向(从沿海向内陆)水分差异大。
5.同属一种自然带,但气候类型不同的城市是()A.巴黎和罗马
C.广州和开罗
答案 B 解析 北京和伦敦同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读下图,回答6~7题。
B.北京和伦敦 D.东京和华沙 B.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D.南半球低纬度地区
6.甲、乙两湖所处的自然带分别是()①温带荒漠带 ②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③热带荒漠带 ④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A.①②
C.①④
答案 A 解析 甲湖即咸海,所处的自然带是温带荒漠带,乙湖是洞庭湖,所处的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7.两湖泊面积都在缩小,主要原因是()A.跨流域调水造成甲湖面积缩小 B.周围大面积引水灌溉造成乙湖面积缩小 C.沙漠侵吞造成甲湖面积缩小 D.围湖造田造成乙湖面积缩小 答案 D 解析 甲湖缩小的原因是锡尔河、阿姆河等河流两岸地区大量引水灌溉使入湖水量减小,乙湖由于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使湖泊面积缩
B.②③
D.③④ 小。
8.下图是我国某地区略图。图中四座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谱中均有()
A.山地常绿阔叶林带
C.山地荒漠带
答案 B 解析 图中四座山地,位于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结合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由山麓到山顶,自然带的更替顺序与从赤道向两极的相似,排除A、C;图中山地最低海拔为2 338 m,依据其夏季均温,不可能存在山地冰雪带。
在理论上,垂直自然带与相应水平自然带有下图所示对应关系。读下图完成9~10题。
B.山地针叶林带 D.山地冰雪带
9.据图计算,水平方向的针叶林带分布的纬度范围约为()A.60°N~68°N
C.50°N~54°N
B.52°N~58°N D.52°N~62°N 10.从赤道向较高纬度地区,针叶林带在山地分布的海拔高度()A.逐渐升高
C.逐渐降低
答案 9.B 10.C 解析 第9题,读图可知在北纬42°附近,针叶林带分布在山地海拔1 100m~1 800m范围内,水平方向上,针叶林带应分布在距北纬42°地区1 100km~1 800km的范围内,由于纬度间隔1°的经线长约110千米,从而可推算出水平方向的针叶林带分布的纬度约为52°N~58°N,B项正确。第10题,从赤道向高纬度地区,气温逐渐降低,适合在较低温度条件下生长的针叶林带在山地分布的海拔高度逐渐降低,到55°N附近,针叶林带成为水平地带性自然带。
11.下图中数码①~⑦代表陆地自然带,“干”、“湿”表示水分状况,则图中表示的两大陆陆地自然带类型相同的是()
B.保持不变 D.变化无序
A.①与⑤
C.③与⑤
答案 C 解析 由第一幅图,自然带南北对称分布,确定为非洲大陆,所以①~④自然带依次为: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由第二幅图自然带出现东西更替,且水分少的地区自然带面积广阔,确定为澳大利亚大陆,所以⑤~⑦自然带依次为:热带荒漠带、热带草原带、热带雨林带,然后对照答案进行选择,即可确定选C。
下图是“陆地自然景观类型分布与水热条件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12~13题。
B.①与⑥ D.③与⑥
12.对自然景观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沿X方向干燥程度增加 B.沿X方向热量增加 C.沿Y方向海拔高度增加 D.沿Y方向纬度增加 答案 A 解析 由图可知,沿X方向自然景观大致由森林过渡为草原、荒漠,则与我们所学的由沿海到内陆的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类似,其主要原因是水分不断减少,故沿X方向干燥程度不断增加,即A项正确。从图中可看出,沿Y方向自然景观依次是针叶林、温带阔叶林、以及热带雨林,这又与自然带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及垂直地域规律有相似之处,故沿Y方向热量条件应越来越好,则C、D两项错误。
13.与M所表示的自然景观类型相一致的地区是()A.山东丘陵
C.刚果盆地
B.江南丘陵 D.西欧平原 答案 B 解析 依上题分析,M地自然景观应该是森林景观,且M介于热带雨林和温带阔叶林之间,根据自然带的地域规律,该地最有可能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四个选项中的AD两地都是温带沿海地区,植物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刚果盆地地处热带为热带雨林景观,惟有江南丘陵受亚热带季风影响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
(2012·唐山高一检测)读下图某山地位置及其植被—土壤垂直分布示意回答14~15题。
14.该山地分布在()A.高原山地气候区
B.温带季风气候区 C.温带沙漠气候区
D.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15.北坡比南坡()A.光照强
C.水分多
答案 14.B 15.C 解析 第14题,根据该山地的位置及山麓的植被可判断,该山地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第15题,图中北坡比南坡林地多,可推知
B.坡度陡 D.林地少 北坡降水多。
二、综合题
16.读下图,某考察队从A地出发,沿图中的航行路线进行科学考察。请回答下列问题。
(1)出发后沿非洲西海岸航行,见到沿岸大陆呈现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荒漠—热带草原—热带雨林的景观变化。这种景观变化是以________为基础的地域分异。
(2)船经过被称为“赤道奇岛”的B处,发现岛的沿海栖息着只有极地或寒带才有的企鹅和海豹,形成这种奇异现象的原因是该地受____________的影响。
(3)船出发时是冬季,三个月后到达了目的地C处,这时该地是______季。
(4)若发生厄尔尼诺现象,则秘鲁沿岸气候会发生哪些异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热量(2)秘鲁寒流(3)秋(4)气温升高,降水偏多 17.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小说《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讲述了英国公爵根据漂流瓶提供的不完整信息,乘坐“邓肯号”,率领探险队沿着南纬37°一带,搜救格兰特船长的故事。
(1)“邓肯号”于1864年8月25日离开英国格拉斯哥,经过40多天航行,绕过麦哲伦海峡于10月6日到达智利西海岸的甲地。甲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气候,所属的自然带是________带。
(2)探险队在南美大陆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活动,途经甲、乙、丙和丁四地,遭遇不同的自然灾害。其中受到高山冰雪冻害威胁的是________地;途中遇到干涸盐湖,经受缺水煎熬的是________地。
(3)在图上甲、乙、丙、丁四地区中,垂直地带性最明显的是________地,丙地所处的自然带是________带,丁地所处的自然带是________带。从丁地到丙地的自然环境的变化反映了________的地带性差异。
(4)造成四地地理环境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地中海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2)乙 丙
(3)乙 温带荒漠 温带草原(4)地形 海陆位置
从沿海向内陆
高中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说课稿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中......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及其成因。2.能够运用不同的景观图和景观分布图,说明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3.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课题: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认识课标:认识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理解自然带的形成和地域水平分异规律、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规律、世界特殊地区的自然带成因。......
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演讲稿陈利民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 非常高兴有机会和大家一起分享我对教育的理解。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
教学设计:高中地理 湘教版 必修一 第三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吕老师)
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举例说明地域存在差异现象。2、了解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分异规律,能够分析其主导因素。3、逐步提高读图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