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昆虫迷 教学设计 教案_昆虫主题教学设计
14 昆虫迷 教学设计 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昆虫主题教学设计”。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对法布尔有一定的了解,教育学生学习法布尔坚持不懈的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教学难点
了解法布尔所取得的成就及其原因。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谈话揭题
师述:同学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有的人喜欢看书读报,有的人喜欢打篮球,有的人喜欢搞小发明,有的人喜欢写文章,有的人喜欢画画„„有一个人耗费一生的光阴来观察、研究“虫子”,一生专为“虫子”写出十卷大部头的书,而这些写“虫子”的书居然一版再版,先后被翻译成50多种文字,直到百年之后还会在读书界一次又一次引起轰动,这真是个奇迹。你们知道这个奇迹的创造者是谁吗?他就是今天我们要认识的“昆虫迷”。板书课题。
2.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你猜课文会写什么?
3.简介作者:叶永烈,当代著名作家。《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作者,著有《小灵通漫游未来》等。先后创作了大量科幻小说、科学童话、科学小品、科普读物。
二、新授
(一)自由读课文。
1.请同学们把书打开,借助拼音来自读课文,也可以问一问同桌。
2.同桌之间互相读,相互纠正读错的地方。
3.教师配乐朗读,学生注意听生字的读音,听听是否与自己读得一致。
4.全班齐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读后交流:从课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3.简介。
(1)亨利•法布尔(1823—1915年),法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出生于农民家庭,从小生活极其穷困,做过中学教师。靠自修,取得大学物理、数学学士学位,两年后又取得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又过一年,31岁的法布尔获得自然科学博士学位。达尔文称他是“难以效法、无与伦比的观察家”。他是第一位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他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与实验,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著成了昆虫学巨著《昆虫记》。
(2)《昆虫记》:十大册,每册包含若干章,每章详细、深刻地描绘一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蝉、甲虫、蟋蟀等等。1879年,第一卷问世。1910年,第十卷问世。这部昆虫学巨著不仅在自然科学史上,而且在文学史上都有着极高的地位,是科学与文学结合的典范。《昆虫记》不仅仅浸淫着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蕴含着某种精神。那种精神就是求真,即追求真理,探求真相。周作人是这样评价的:《昆虫记》所记录的是作者在昆虫世界的漫游历程,与其说他是介绍知识,不如说他是在描述体验。3.指名读课文,检查正音。注意以下生字的读音。
隧(suì)侣(lǚ)擅(shàn)耙(pá)弦(xián)肺(fâi)4.你从课文中积累了哪些词语?理解词语意思。
专心致志:集中精力,专心做一件事。致:集中(心思)于某一方面。志:心思。如痴似迷:形容专心到了入迷的程度。
成年累月:形容时间长久。成年:整年。累:重叠,堆积。
感人肺腑:使人的内心深受感动。形容感人至深。肺腑:内脏,指内心深处。
(三)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1.自由读课文。
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叙述顺序是怎样的? 2.讨论交流。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先写法布尔观察蚂蚁搬死苍蝇、蜘蛛捕食蚊子、蜈蚣产卵、蜣螂活动的具体事例;接着介绍法布尔的生平经历和他取得的成就。)
(2)给课文划分结构。
第一部分(第1-6自然段):法布尔是个昆虫迷。
第二部分(第7-18自然段):法布尔的生平经历和他取得的成就。
(3)分段读课文。
(四)自学生字词
提醒学生“健”中间的“廴”不要写成“辶”,“肺”字右边不要写成“市”。
三、练习 练习写生字。
四、总结
课文先写法布尔观察蚂蚁搬死苍蝇、蜘蛛捕食蚊子、蜈蚣产卵、蜣螂活动的具体事例;接着介绍法布尔的生平经历和他取得的成就。
五、作业 1.抄写生字词。2.朗读课文。
课后习题
《昆虫迷》习题——第一课时
一、基础题
1.唱反调。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1)贫苦——()(2)偏僻——()(3)刻苦——()
2.这位“怪人”是谁呢?他就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
二、综合题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你会给课文划分结构吗?并且概括出各部分内容。
三、提高题
1.你能写出5个含有动物的成语吗?试试看吧,你一定行的。2.阅读题。《昆虫如何过冬》
①昆虫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目前人类已经知道的有100多万种,而实际数量可能还远不止这些。昆虫数量如此之多,所以温暖的夏季我们到处都能发现昆虫的身影,它们在我们面前飞来飞去,爬来爬去。可是到了冬天,它们却似乎从世界上消失了——我们很少看到它们。那么,寒冷的冬天它们都去哪了呢?没有羽毛也没有皮毛的它们,是如何挨过漫长的冬天迎来下一个春天的? ②昆虫种类繁多,因此它们抵御寒冷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所谓各有各的妙招。虽然我们不可能将其一类类地详尽叙述,但我们却能大致将它们的“过冬技巧”归为几类:一类是“盖房”,即为了过冬而搭建栖身的地方,大多数以幼虫形态过冬的昆虫是这么做的,这种做法比较辛苦;一类是“找房”,即寻找温暖的地方来过冬,这是大多数以成虫状态过冬昆虫常用的“伎俩”,相对容易;而另一类则是制造防冻剂——要想在寒冷的冬天在户外蹦蹦跳跳,防冻剂是必须具备的o ③“盖房”过冬的昆虫都比较勤奋,蜂类是这一类的代表。例如,切叶蜂会把成叠的椭圆形叶子运到地下或者空心木头里面筑成一排排蜂房产卵过冬,而且蜂房里还备有用于过冬的花蜜或者花粉,“过冬装备”十分齐全。通常,造蜂房需要一千片左右的叶子,工程十分浩大,但辛苦是有回报的,在这样温暖的房中,它们可以安心过冬了。除了蜂类,蛾类的幼虫也是这类杰出的代表,它们能在冬天来临之前钻入地下,盖出一座座坚固的土房子,并且,它还会从嘴里吐出黏液来对墙壁进行粉刷,使小房子变得更加光滑和美观。
④“盖房”过冬的不少,“找房”过冬的也很多。双翅目中的蚊、蝇都是“找房”来过冬的,冬天将要来临的时候,它们就钻到石洞、菜窖、空房、畜舍等阴暗挡风的角落里躲藏起来。
⑤一般地,有了“房”过冬的昆虫基本上就闭门不出了,这也是我们冬天很少看到它们的主要原因。不过,尽管冬天出来的昆虫少了,但并不是所有的昆虫都会躲起来,一些昆
虫在冬天仍然很活跃。比方说,温度降到零下7℃,你仍然能看到雪跳蚤(雪跳蚤是一种比较原始的无翅昆虫,并不是真正的跳蚤,不过它们能够在身体的帮助下像跳蚤一样跳得非常远)在雪堆上蹦蹦跳跳。因为雪跳蚤在冬天体内能产生防冻蛋白,所以它们并不畏惧寒冷的冬天。
⑥防冻剂是越冬必备品?没错,要知道,对生命具有真正威胁意义的不是低温,而是结冰。因为身体和细胞主要由水组成,所以结冰是致命的。结冰会破坏细胞内液体和细胞外液体的平衡,导致细胞萎缩,还会对器官组织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而有了防冻剂,就有了内部保护,所以再冷点也无所谓了。此外,能够产生防冻蛋白的昆虫也不止雪跳蚤一种,阿拉斯加甲虫、飞蛾也能够制造防冻剂,而且,它们的防冻蛋白属于不同的类型。在防冻剂的帮助下,阿拉斯加甲虫不仅能安然过冬,甚至能在零下70℃的环境下存活下来。
⑦雪跳蚤有如此高强的抗寒本领,这不得不说是个奇迹。也许,我们可以从雪跳蚤身上学到更多。如果未来人类也在昆虫的启示下获得这个能力,那么在南极这样寒冷的地方建立大都市就不再只是个传说了。
(摘编自《百科新说》2014年期
(1)下列对文章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第②段使用了“不可能”“大致”“大多数”“比较”“相对”等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表达准确严密的特点。B.第③段介绍“盖房”过冬的昆虫在地下或空心木头里面盖房的种种行为,用以说明
它们对居住条件的高要求。
C.防冻剂是所有昆虫越冬的必备品,它既能促使昆虫细胞内和细胞外液体保持平衡,又能保护昆虫的器官组织。
D.文章采用了拟人手法来介绍昆虫如何过冬,赋予昆虫以人的特征,亲切可感,体现
了作者对昆虫的关爱之情。
E.本文先总说昆虫的“过冬技巧”,然后分别介绍不同种类的昆虫“盖房”“找房”“制造防冻剂”的过冬方法。
(2)文章第⑤段使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分析其中一种的作用。
(3)昆虫的“过冬技巧”对人类有什么启示意义?请简要探析。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1.富有
繁华
懒惰 2.设问
二、综合题
1.先写法布尔观察蚂蚁搬死苍蝇、蜘蛛捕食蚊子、蜈蚣产卵、蜣螂活动的具体事例;接着介绍法布尔的生平经历和他取得的成就。2.第一部分(第1-6自然段:法布尔是个昆虫迷。
第二部分(第7-18自然段:法布尔的生平经历和他取得的成就。
三、提高题
1.飞蛾扑火
金蝉脱壳
积蚊成雷
蟾宫折桂
蚕食鲸吞
蜻蜓点水
螳臂当车
蛛丝马迹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2.
(1)BC(B.“对居住条件的高要求”说法有误,此段文字是用以说明捆成盖房的勤奋和辛苦。C.“防冻剂是所有昆虫越冬的必备品”说法错误,“盖房”、“找房”过冬的昆虫并不需要防冻剂)
(2)作诠释。雪跳蚤是人们不太熟悉的昆虫,作者对这种无翅昆虫的特点加以具体形象的解释,使说明更通俗易懂,便于读者认识。
(3)①有付出一定有回报。蜂类、蛾类的幼虫在冬天来临之前辛勤工作,而后在舒适的房中过冬。②善于借助现成条件。蚊、蝇在冬天来临之时,钻到石洞、菜窖等阴暗挡风的角落里,安稳地过冬。③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雪跳蚤、飞蛾等在雪堆上仍然很活跃,因为它们体内能产生防冻蛋白,实行内部的自我保护。
板书 昆虫迷
一、注意以下生字的读音。
隧(suì)侣(lǚ)擅(shàn)耙(pá)弦(xián)肺(fâi)
二、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第1-6自然段):法布尔是个昆虫迷。
第二部分(第7-18自然段):法布尔的生平经历和他取得的成就。
《昆虫迷》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根据教材编写意图,新课标的教学要求,结合六年级学生思维情感、认知发展的需要和教学实际情况,确定了以下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昆虫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动物类群之一,也是学生比较熟悉和感兴趣的一类动物,本节内容,以蝴蝶、家蚕、蝗虫三种动物为例,介绍了三个概......
《昆虫迷》教学设计 澧县九澧实验学校田娟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2.理解课文内容,增加学生对法布尔的了解,知道他所取得的成就是与他对科学的热爱、......
语文A版六年级上册《昆虫迷》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知道法布尔所取得的成就是与他对科学的热爱、坚持不懈的精神分不开的。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
昆虫迷教案六 .二 班 朱勋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具体事例增加学生对法布尔的了解,体会他对科学的热爱、坚持不懈的精神。教学重点: 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