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东三峡》教案_巴东三峡详细教案
《巴东三峡》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巴东三峡详细教案”。
巴东三峡 教学目标:
1、利用工具书熟练掌握生字,翻译、理解课文内容。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反复朗读中形成初步的语感,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丰富其文学素养。
3、学习本文抓住特点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
4、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抓住特点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教学难点: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反复朗读中形成初步的语感,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丰富其文学素养。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方式:活动式、研讨激发式。教学内容、过程:
教师准备:制作“长江三峡简图”,标明主要景点,让学生了解旅游景点的方位。教学方法:图片演示法、问答法、讨论法、点拨法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师:长江从源头至入海口,全长6300余公里,是我国第一大河,三峡更是其中的盛景。三峡西起„„(用小黑板展示教师设计的“长江三峡简图”,指出各个旅游景点的方位)2组织课堂发言。
师: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请同学们根据搜集到的资料,描述一下自己心目中的三峡,然后我们再来阅读《巴东三峡》,看看与大家所描述的有何区别,又有何相似之处。
根据自己搜集到的资料,讲述自己心中的三峡。注意尽量进行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描述,如讲一些关于三峡的民间故事等。通过课堂讲述,建立对三峡的感性认识。
二、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要求学生朗读课文,划分段落,总结各部分大意。2抽学生发言。3小结: 第一部分:(1~2自然段)总述三峡景观。第二部分:(3~9自然段)分别描写西陵峡、巫峡和瞿塘峡的景色。第三部分:(10自然段)写走完三峡后的心情。
4总结出作者的游踪顺序(见板书设计1)1朗读课文,在书上划分段落,并归纳段意。2发言。有不同意见者积极补充。3师生一起理清文章结构。4理清作者游踪顺序。
三、字词积累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通过注音、释义、造句等检查学生对疑难字词(见板书设计2)的掌握情况。跟随教师的活动掌握疑难字词。板书设计:
1作者的游踪顺序(首先要搞清作者是由宜昌到重庆逆流游览三峡)
宜昌——西陵峡(黄猫峡、灯影峡[中有黄陵庙]、崆岭峡[中有牛肝马肺峡、崆岭滩]、米仓峡、香溪)——秭归、巴东——巫峡——瞿塘峡(白帝城、孙夫人庙、八阵图)——夔府的江岸
2疑难字词
浣(huàn)妆(zhuāng)滟(yàn)滪(yù)堆(duī)凝(níng)望(wàng)玲(líng)珑(lóng)险(xiǎn)峻(jùn)悬(xuán)崖(yá)绝(juã)壁(bì)古(gǔ)褐(hâ)苍(cāng)苍(cāng)第二课时
一、分析描写巫峡所用修辞手法及作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师:作者在巫峡描写时运用了很多修辞手法,请在文中找出相关例句。
2抽学生朗读他所划的句子。
3指导学生分析文中的修辞手法,并体会其作用。1阅读7、8自然段,划出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
2朗读所划的句子,并指明其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3体会文中所用修辞手法的作用。
二、比较阅读,讨论作者的写作特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引导学生将这两个段落与描写西陵峡和瞿塘峡的段落作比较,体会作者根据景物特点而采用的不同的描写方法。2师总结:本文介绍三峡景物能抓住特色,详略安排得当,根据景物的特点来调整描写手法,如西陵峡山势的高低,水势的急缓各不相同,作者介绍得简明扼要而又刻画精准,记叙巫峡,则侧重描写其山水的奇险和美丽,同时涉及了闻名遐尔的巫峡山云雨;记叙瞿塘峡,则侧重介绍了两岸的人文景观,既避免了重复,又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内涵。1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提出意见,互相商讨,也可一人提问,大家讨论,解决问题。2在老师点拨下感受作者写作特点。
三、分析文中诗句、谚语和典故的作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师:作者在描写三峡景物时引用了诗句、谚语和典故,请大家阅读课文,找出相关例句。2抽学生朗读其所划例句。
3抽学生分析它们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小结:能收到画龙点睛之效,言简意赅,渲染气氛,使游记增添了文化内涵和韵味。1阅读课文,划出文中的诗句、谚语和典故,思考其作用。2朗读例句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古乐府诗)青滩叶滩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谚语)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三)3分析它们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四、细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师:作者在游历过程中的心理是不断变化的。请大家细读课文,在文中找出表现作者心理的句子,并分析它表明了作者的什么心理。2抽学生朗读所划语句,进行小结。3师:作者在写三峡的自然景色同时也关注两岸的人文景观,他到底讲到了哪些人文景观呢? 4师:这些人文景观大大增强了三峡之美的丰富性。1细读课文,找出体现作者心理的句子,并加以分析。
2朗读所划语句,稍作分析。
3生:黄陵庙、王昭君故里、刘备托孤„„ 4听教师介绍文中的人文景观,拓展知识面。第三课时
一、通读全文,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辞的精彩。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范读《巴东三峡》,再让几位学生朗读课文,要求读出感情。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大声朗读,听教师和其它学生朗读,感受文章中作者对三峡所寄寓的思想感情并体会文章中文辞的精彩。2要学生散读课文,摘抄词句,体会作者的学识和才思。1朗诵课文,感受文章中作者情绪的变化发展,感受作者对三峡所寄寓的思想感情并体会文章中文辞的精彩。
2散读课文,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进行词汇的积累和语料的储备,同时体会作者在娓娓道来时所表现出的渊博的学识和过人的才思。
二、比较阅读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要求学生将本篇课文与七年级(上)已学过的郦道元《三峡》进行比较阅读,体会二者之间的区别。
2抽学生发言。总结:了解《巴东三峡》为游记,作者置身其中,有时直接抒发自己的情感,而《三峡》一文则多为客观描绘。《巴东三峡》写景物常渲染、铺叙,《三峡》的记叙文字则十分洗练。1将两篇课文进行比较阅读,讨论其不同点。
2发表意见,在教师指导下了解两篇课文的不同处,进一步了解游记与记叙文的不同处,在区别中把握游记的特点。
三、作文训练(作业布置)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现在我国正在建设三峡大坝,让学生根据自己搜集到的资料,结合本篇课文的学习,充分发挥想像力,写一篇200——300字的小文章,描述大坝建成后三峡的壮观景象。2请学生朗诵。3评价。1根据资料,发挥想像,当堂完成作文。2朗读
3吸取有益建议,总结经验,增强描写能力。
《巴东三峡》教案石狮八中 蔡锵锵教学目标:1.积累字词,了解作者。2.通读课文,掌握作者游踪顺序。3.比较对三峡不同景物所描写的方法有何不同。4.将本文与郦道元的《三峡》相对......
《巴东三峡》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A、通过学习,初步了解三峡的具体方位,在头脑中形成总的印象。B、让学生掌握游踪顺序。C、作者对三峡三处景点的介绍方法并不相同,比较三......
第一课时目的要求:1.理清文章思路,了解巴东三峡的壮丽景色。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热情。重点:理清文章思路,了解巴东三峡的壮丽景色。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巴东三峡》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三峡是万里长江上游最雄伟壮丽的峡谷。它西起重庆奉节白帝城,东至宜昌南津关,全长193公里,被游人誉为“山水画廊”。七年......
巴东三峡教案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巴东三峡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