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3.1力的相互作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_高中物理必修1教案全
高中物理 3.1力的相互作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高中物理必修1教案全”。
超重与失重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超重现象和失重现象的概念。
(2)理解超重现象和失重现象的原因。2.过程与方法
(1)观察并感受失重和超重现象。
(2)经历探究产生超重和失重现象条件的过程,理解物理规律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增强自信心。(2)用科学的观点解释身边的物理现象。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是本节的重点,要了解什么是超重现象以及失重现象并能在实例中找出。2.“掌握超重和失重现象的产生条件”是本节的难点,要理解超重和失重现象的产生与加数度a的方向有关,而与速度v无关。
三、教学方法
1.通过相关的视频结合生活实例引出学习主题-超重和失重。2.通过观察与记录人在电梯中上楼以及下楼过程和状态,再结合二力平衡及牛顿第三定律的分析引出超重与失重的概念。3.通过牛顿第二定律并结合总结、归纳的方法找出物体产生超重现象和失重现象的条件,强调超重和失重现象的产生与加数度a的方向有关,而与速度v无关。
四、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老师提问:生活中我们用弹簧秤等工具测量重力的物理原理是什么 学生分析讨论:测量重力的原理,引入视重的概念 视重:重物对支持物的压力或支持物对重物的支持力。
2、超重、失重的概念
学生活动:观看电梯从1楼到6楼的视频,观察测力计的示数怎样变化。结合生活实际分析电梯上升经历的运动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超重失重的概念
超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重力; 失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重力。
3、超重、失重的条件
学生活动:观看电梯从6楼到1楼的视频,观察测力计的示数怎样变化,结合生活实际分析电梯下降经历的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判断超重和失重的条件
超重,F>G,加速度向上,速度方向可以向下也可以向上 超重状态:向上加速或者向下减速
失重,F
1(1)、关于超重和失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超重就是在某种情况下,物体的重力变大了 B、物体向上运动一定处于超重状态 C、物体向下减速运动,处于超重状态 D、物理具有向下的加速度时出于失重状态(2)、一质量为40kg的小孩站在升降机中的体重计上。(1)当升降机以
0.5m/s2加速上升时,体重计的读数为()N。(2)当升降机以0.5m/s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时,体重计的读数为()N4、完全失重 教师引导:如果物体向下的加速度增大,它对支持物的压力将怎样变化?
学生讨论:压力将减小 创设情境:如果将重物和台秤一起自由释放,台秤的示数将如何
实验:用水和瓶子演示完全失重,并播放视频 完全失重:当物体向下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g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者悬挂物的拉力为0,称为完全失重。
教师学生一起观看空间站宇航员的生活视频。
五、小结
超重和失重的概念 判断超重和失重的条件
3.1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一、教材分析 这一节首先从力的概念入手进行研究,“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这个表达是抽象的,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教学中要从生活中的具体例子出发,说......
第三章相互作用1 重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发生改变。2.知道力的三要素。3.知道重力产......
(新课标)高中物理 3.1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定稿)
第一节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的三要素;2.正确理解重力的概念,知道物体重心的含义及位置; 3.了解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二)过程与方法1.知道认识......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最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说课稿:《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武威第五中学韩明教材分析:这一章教材通过分析生活和生产中大量的实际问题(如运动员踢球、守门员接球、压锯条、物体落向地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