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3.1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_高中物理必修1教案全
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3.1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高中物理必修1教案全”。
第三章
相互作用重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2.知道力的三要素。
3.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及其定义。
4.知道重力的方向以及重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能用重锤线检验一条线或一个面是否竖直或水平。
5.知道物体重心的含义。6.了解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知道人类认识力的作用是从力的作用产生的效果开始的。
2.能通过探究活动体验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因素有关。3.能通过多个实验现象归纳得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通过观察和亲身感受以及对初中知识的回顾,概括出重力的产生、方向及大小与什么有关,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以及认真阅读教材的习惯。
5.通过“重心”概念的引人渗透“等效代换”的物理学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例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激励探索与创新的意识。
2.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和与他人交流的愿望,敢于质疑,勇于修正。
3.通过介绍“神五”发射升空过程,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了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和社会所起的巨大推动作用。
【教学重点】
1.重力的方向以及重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2.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教学难点】
1.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因素有关。2.重心的概念。[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我们在初中已经学过力的有关知识,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力的知识。
二、进行新课
1.对“力和力的图示”的学习
教师活动:利用多媒体投影播放“运动员踢球、守门员接球、运动员用头顶球”等录像资料。教师提出问题,启发引导学生讨论解释现象
学生活动:学生观看,讨论现象的共同点,教师引导,得出结论
点评:通过实际问题以及现象的分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教师活动:演示用手压锯条、拉橡皮条等等,提出问题; 1.类似这些你还能举出哪些生活实例? 2.所有这些现象说明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讨论列举实例,概括总结自己的结论。点评:通过生活实例,激发兴趣,完成力的定义的教学。教师活动:教师提出问题:
1.用手指推长方形小木块,你能看到几种不同的现象?
2.比较几种不同的现象,你能说出力的作用和它所产生的效果之间的关系吗? 3.说出你的结论。
学生活动:学生实验推木块。操作参考:
l.用大小不同的力推木块靠近桌面的地方。2.用大小相同的力推木块的不同侧面。
3.用大小相同的力推距离桌面不同高度的地方。学生叙述现象,讨论交流得出结论。
点评:通过实验分析现象,培养学生利用物理语言叙述实验现象、抽象概括总结物理问题的能力。
教师活动:总结、点评、提出问题: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力也是一个矢量。
1.我们学过的物理量中,有哪些是矢量?
2.我们怎样用数学方法来表示力?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观看课件《力的图示作图法》,完成对力的图示的教学。学生活动:思考问题、阅读教材,观看课件。2.对“重力”的学习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神州五号升空录像,带有苹果落地、航天飞机绕地飞行、人抛出物体、月球绕地运行的图片。教师提出问题:
1.发射卫星或飞船为什么用那么大的火箭?
2.苹果落地、航天飞机绕地飞行、人抛出物体落向地面、月球绕地运行说明了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观看录像和图片,感受人类探索自然的成就感,交流讨论得出结论。点评:进一步分析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科学并勇于探索科学,得出重力的定义。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用弹簧秤测已知质量的物体的重力,提出问题: l.通过测量不同质量物体的重力,你能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吗? 2.关于重力与哪些因素有关,你的结论是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实验测量,交流讨论,得出结论
点评:通过实验探究重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物理问题的能力。教师活动:教师提出问题:重力的方向是怎样的?演示不同情况下的重锤线。学生活动:学生猜想、观察、分析得出重力方向的结论。
点评:通过演示实验的观察,培养学生分析观察概括总结的能力。教师活动:教师提出问题:
l.你能用一支铅笔将一个刻度尺水平支起来吗?做做看。2.根据二力平衡,你能找到刻度尺的重心吗?
3.根据刻度尺的重心的位置,猜想质量均匀分布的物体的重心在哪里?
4.你的猜想正确吗?你该怎么做?
5.若在刻度尺的一端放上一块橡皮,刚才支点的位置改变了吗?说明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动手做实验: l.平衡刻度尺
2.确定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金属板的重心并实验验证
点评:通过实验验证质量均匀分布的物体重心的位置.培养学生实验能力。3.对“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的学习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四种基本相互作用”,提出回答: l.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分别是什么?
2.质子带正电,但质子(与中子一起)却能聚在一起构成原子核,请猜测原因可能是什么?
3.假设重力不存在了,会发生什么现象?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学生解答;交流讨论,发表见解。
点评:阅读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提取物理信息的能力。
三、课堂总结、点评
这节课重点是对重物牵引下小车的运动进行探究,在探究过程中,涉及到了实验的设计、操作以及作图像的方法、原则,很好地提高了大家各方面的能力,同时又为后面学习这种匀变速运动打下了基础。
3.1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一、教材分析 这一节首先从力的概念入手进行研究,“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这个表达是抽象的,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教学中要从生活中的具体例子出发,说......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高中物理《重力基本相互作用》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高中物理《重力基本相互作用》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认识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2.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画力的......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认识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2.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画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3.知道重力的方向......
(新课标)高中物理 3.1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定稿)
第一节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的三要素;2.正确理解重力的概念,知道物体重心的含义及位置; 3.了解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二)过程与方法1.知道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