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地球与地球仪教案_地球与地球仪教案
第一节地球与地球仪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地球与地球仪教案”。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知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大致过程
2、用相关数据说明地球大小
3、了解地球基本形状
4、建立地理空间概念,学会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纬线、经度、纬度的特点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
1、观察地球仪,2、经线、纬线的意义及其特点
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4、东西半球划分
难点:
1、观察和使用地球仪
2、经线、纬线、经度、纬度的判定
三、教学准备:
教学地球仪
四、课时安排:
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
同学们,在晴朗的白天,我们能够看到太阳像一个明亮的圆球;在十五的晚上,我们可以看到月亮像明亮的圆盘。但是,我们自己居住的地球到底是什么形状?我们自己却不容易地球的整体面貌。古人如何认识地球呢?我们现在呢? 板书: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一、地球的形状、大小(1)地球的形状 展示地球仪
提问:地球是什么形状?(是一个球体)引导:
地球是一个球体,在今天已经得到肯定,不过这个问题在古代却是有许多的争论。人类对地球的认识,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提问: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根据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能完全反映事实(地球真实形状)吗?(不能)引导:
可是,我们却能够从某一些方面推出事实。好像比如。。(举出远处船只、发生月偏食的例子并做出必要解释)其中,我们地球仪和麦哲伦环球航行更可以证明地球是圆形的除了以上方法,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证明地球是球形?(小组充分讨论)
总结:最能准确、科学反映的就是太空员在太空拍下的地球卫星图片 讨论:从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中,你领悟到什么?
总结:如何一个真理的发现都不是轻而易举,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甚至生命
过渡:我们看上去地球是圆的,那么地球真的是一个完全、精确的圆形吗?(不)板书:(2)地球的大小
让学生读出地球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地球周长4万千米)讲解:
精确测量表明,从地心到北极的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赤道半径的长度比北极半径的长度多21千米。所以说,地球其实是一个中间略扁的椭圆的球体。不过这些差别同巨大的地球来比是微不足道的。如果把地球缩小到地球仪那样大小,这个差别就看不出来了,通常我们就用平均半径来表示。
展示地球仪:
提问: 观察地球仪,请同学们想象一下:(1)地球仪和真实地球的原貌有什么差别?
(凹凸、国界、地轴、经纬线等等)(2)地球仪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定位、绘制国家边界、地理事物的总体观念、分辨地理事物)小组讨论
板书: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总结 特点:
(1)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
(2)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这样可以方便我们了解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3)地球仪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实际不存在的地理事物,例如,用于确定地理事物的方向、位置的经纬网和经纬度。
(4)地球仪上还有一个能使地球模型转动的地轴,而这个地轴在地球上却没有。(5)读图识图:
地球仪上的点和线,尝试画出地球仪标出地轴、南北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经线、纬线。
作业:绘制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第一章地球和地球仪备课时间:2010.3.5上课时间:2010.3.8 教学思路培养学生以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共同探究为基础的“探究式”学习方式,改变过去的死记硬背、机械接受的学习方......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地球的形状、大小。(2)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知道地轴、两极、本初子午线和赤道,知道经线和纬线的特征。过程与方法:(1)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
高二地球与地球仪教案教学目的:1.使学生学会观察地球赤道半径与极半径示意图;知道地球的形状、地球的极半径和赤道半径,记住地球的平均半径和赤道周长。2.使学生知道地球仪是地球......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高二地球与地球仪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一课时 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大致过程,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2、知道地球和地球仪的有关基础知识。教学要求:1、能够用事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