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利敏《埃及金字塔》教案_埃及的金字塔教案
周利敏《埃及金字塔》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埃及的金字塔教案”。
《埃及的金字塔》教学设计
教学来源: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 内容来源: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 课
题:埃及的金字塔 课
时:共2课时 授课对象:五年级学生 设 计 者:周利敏 目标确定的依据
1、基于课程标准的思考
《埃及的金字塔》是一篇说明文,说明文内容科学、条理清晰、语言准确。如何把理性的说明文上出点情趣来是我所思考的。本课我采用以读促悟,紧扣关键字词的方法引导学生抓住说明事物的特征,并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2、教材分析
本文着重介绍了埃及金字塔的形状及其建筑历史,写出了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以及建造金字塔所采用的办法,热情赞颂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和超人的才干。
3、学情调查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但由于学生对埃及的金字塔知之甚少。因此,课前我让学生查阅资料来促进他们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切实有效地提高语文素养。教学目标:
1、走进文本,细细咀嚼感知金字塔工程宏伟、精巧的特点。体会作者是如何将金字塔宏伟、精巧的特点写具体生动的。
2、凭借语言文字材料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3、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深入语言文字,体会作者是如何将金字塔工程雄伟、精巧的特点写具体生动的。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埃及金字塔的资料; 教师: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播放名胜古迹的图片,导入课题
师:今日的课堂老师带来了一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看着图中的景物你能说出它的名字吗?
万里长城
秦兵马俑
故宫
龙门石窟
师:这些景物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名胜古迹(板书)现在,让我们乘着时光快车来到素有“文明古国”之称的埃及,置身在埃及首都开罗西南面的沙漠中,会看到一座座这样的建筑物,它们是—— 生:埃及的金字塔
师:我把它的名字写在黑板上——埃及的金字塔
二、生观察金字塔图片,说特点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生字并理解词语意思
重点指导“曝晒”中的“曝”字,“摩天大厦”的“厦”字及巍然屹立、傲对碧空的意思。
【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
师:埃及的金字塔巍然屹立于沙漠之中,欲与天公试比高,让我们通过朗读,读出你的理解来。四.精读课文,品读感悟
1、思考:这是一座座()的金字塔呢?生默读全文
2、出示学习提示
3、生汇报
要求:先摆明观点,再说理由,做到有理有据。【根据学生的汇报内容,师抓住关键词相机板书 】 学习第三段
师:这段资料在表达上有一个显著的特点,你发现了吗? 生:数字说明
用数据说明,向读者提供最真实、准确的数据与信息是说明文中最典型的说明方法。
师:从这一个个数字中,你读懂了什么? 师生交流
1、高: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
师:前面描写胡夫金字塔,怎么后面又写到摩天大厦了,作者用意何在? 生:作比较
师:从146米这个数字感受到了高,再和四十层摩天大楼来作比较。感受就更形象真切了。
师:当你站在胡夫金字塔下面,需要怎样看才能看到它真实的高度? 生:仰视
师:把这种感觉带进去读一读!
2、大: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一千米的路程。
你是怎么体会到的?【板书:大】从绕一周,要走一千米感受到了金字塔占地面积之大。
3、重: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
怎么感受到的?每块就重达2.5吨,像这么重的石块有多少?
【出示句子】230万块,你能想象出来有多少吗?我们都想象不出来,所以作者接下来又写道——你来读,有人估计,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60万个车皮。
师引导:在这句话里作者已经告诉我们石块有230万块,每块重2.5吨了,为什么还要写这样的一段话呢? 生:这样写使句子更加具体了?
师:高大厚重的金字塔,它们穿越千年,矗立在起伏的黄沙之中,巍然屹立、傲对碧空,真是宏伟壮观呀。
金字塔除了宏伟之外还有什么特点?
1、【出示句子】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契合的很紧密……插不进去。
2、你是怎么感受到的?【板书:精巧】
3、“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刀片”点红】。刀片多薄多锋利啊,可见石块与石块之间的缝隙是多么的小。当你再把“几千年”【“几千年”点红】和“刀片”联系到一起的时候,你又有了怎样的感受?(金字塔的结构精巧令人叹为观止,不愧为八大奇迹之一。埃及人民真是太了不起了。……)
4、激情: “几千年”啊,相当于从我国的夏王朝一直到现在,在漫长的岁月里,肆虐的风沙啃噬着它们,它们却依然砌合的那么紧密,你瞧——(一生读)
岁月的长河吞噬了多少人类文明,保存至今也恐怕千疮百孔、甚至只是遗迹,而它穿越千年还是那样精巧无比。——(一生读),我们一起读。
5、【出示最后两句话】读读这两句话,关注一下这两个词,你体会到什么?(时间长、人力多)
师;为什么这么多人,这么长的时间来建造这座金字塔?
如果不宏伟,怎会耗费这么多的人力,如果不精巧,又怎会花费30年的时间!
师:面对这些宏伟精巧的金字塔,你想说些什么?
它们是古埃及劳动人民用血汗和智慧凝结而成啊,怎么不举世闻名呢!这就是——(生读题)。
6、体会写法的妙:作者在介绍金字塔特点的时候,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的方法和生动的语言让我们形象真切的感受到了金字塔的宏伟精巧。
7、细心的同学读书时会发现,课文中有一句话概括了金字塔的这一特点?有没有找到?
这句话在这里起什么作用?(承上启下)哪一句是对上文的概括?后半句就是为了引起下文。
师:如此宏伟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我们下节课再来讨论。
第二课时
——探究金字塔建造之谜
一、阅读要求:
1、大胆设想:在当时科学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要完成这样一项浩大的工程,埃及人民会遇到哪些困难呢?
2、思考:埃及人民想到了哪些科学的方法? 默读课文4—5段
【师组织交流,引导想象,指导朗读,加深理解】
过渡:对于埃及人在建造金字塔的一系列做法,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师生交流 师:古埃及人正是凭着自己的勤劳与聪明、辛苦与坚持,历时三十年啊,才建造成这一座座宏伟而精巧的金字塔,难怪世人这样评价
——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师:金字塔不仅属于埃及,也属于全世界,让我们自豪地说——
金字塔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也是全世界人民力量与智慧的象征!
二、课外延伸、丰富积累。
师:同学们,今天的学习只是为你们打开一扇窗,世界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的万里长城、埃及的金字塔、印度的宗教石窟艺术等等,它们都是世界文明艺术的瑰宝!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主动地探索、积极地发现,把来自民族的、世界的文明传承开来!
三、拓展阅读 :《世界文明史》。板书:
15、埃及的金字塔
外形宏伟 结构精巧
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埃及金字塔》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过程与方法: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工程宏伟、精巧的特点及作者描写的方法。 3.德育目标:从本课语言......
埃及金字塔教案[教学要求] 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工程宏伟、精巧的特点及作者描写的方法。 2.从本课语言文字材料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埃及金字塔》教案一、教学目标:1、正确、顺畅地朗读课文2、本课的7个生字认识并会写,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3、懂得作者是怎样写工程的宏伟与精巧的,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埃及金字塔》教案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埃及金字塔》教......
《埃及的金字塔》教案[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工程宏伟、精巧的特点及作者描写的方法。3、从本课语言文字材料中感受古埃及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