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教案_望岳优秀教案
《望岳》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望岳优秀教案”。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作者杜甫的文学常识,正确朗读全诗,理解诗句的含义。
2、朗读、背诵全诗,学习使人积极向上的精神。
3、在理解字面意思的基础上,结合历史背景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目标1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国家山河秀丽,景色优美,名胜古迹数不胜数。单说山,就有很多,但在群山之中,谁最有名呢?因为有语云:“五岳归来不看山”。那在五岳之中谁的名气最大呢?泰山——五岳之首,“泰山归来不看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一下杜甫笔下的泰山是如何一番景色?
2、介绍泰山:
泰山,有“天下第一山”之美誉,它位于山东省中部,从东平湖东岸一直延伸到淄博市南,长约200公里。
二、朗读课文、初次品味诗歌
1、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祖籍湖北襄阳。杜诗现从1400多首,其诗歌主题多以反映唐王朝由盛转衰这一转折过程的种种社会现象,展现出广阔的生活画面,被称为“诗史”。他的诗思想性、艺术性有很高的成就,被尊为“诗圣”。作品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以及“三吏”“三别”等。
2、写作背景:
杜甫的《望岳》诗共三首,分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这一首是望东岳泰山。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年轻的诗人离开长安(736)到兖州(今山东)去省亲,当时父杜闲任兖州司马。此后大约三四年内,他一直在山东、河北一带漫游,结交了不少朋友,这首是就是在这期间写的。是现存杜诗中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
三、课文讲解
(一)、题解:
这是杜甫早期的作品,诗歌以“望”字统摄全诗,结构严谨,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热情的赞美了泰山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望”:是远远地看,“岳”:指高大的山,本文指泰山。
(二)、范读诗句,强调拼音、字词:
岱()了()曾()眦()
(三)、逐句诠释:
1、岱宗夫如何?(岱宗:对泰山的尊称。夫:发语词,无实在意义,强调疑问语。泰山到底怎样呢?本句以设问起句,写了望见泰山时的那种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齐鲁青未了。(齐,指泰山以北地区,鲁:指泰山以南地区。青:指山色。末了:不尽。苍翠的山峦在齐鲁大地连绵不断望不到尽头。这句以距离远来烘托泰山之高。)——这两句写远望中所见泰山的高大形象。
2、造化钟神秀,(造化指天地、大自然。钟:聚集。意思是大自然聚集成神奇秀丽的景色。)阴阳割昏晓。(阴,山的北面。阳,山的南面。意思是山南山北晚上早晨不同。)——这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形象。
3、荡胸生层云,(当胸:心胸摇荡。曾:通“层”。意思是望着层云叠起,不禁心胸激荡。)决眦入归鸟。(决眦:眼角要裂开。这是由于极力张大眼睛远望归鸟入山所致。眦,眼角。意思是目送归鸟入巢,眼眶几乎睁裂。)——这两句通过虚实结合写了细望之景,蕴含了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会当:终当,终要。凌:登。览:俯视的。意思是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那是四周的山峦看起来都会显得矮小。)——这两句用俯视描写由望岳而产生登岳的意愿。
四、结合整首诗,进一步感悟诗人的情感:
1、这首诗可以分为几层,主要写了什么?
(两层:前两联为第一层,着力写泰山的整体形象。后两联为第二层,着力表现的是诗人的感受。)
2、这首诗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从哪些诗句中可以看出来?
(齐鲁青未了——泰山地域广阔
造化钟神秀——泰山景色秀美
阴阳割昏晓——泰山山势之高。)
3、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热情赞美了泰山的神奇秀丽,流露出了对祖国河山的而爱之情。尤其是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魄,以及卓然不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五、主题思想:
《望岳》从不同角度描绘了泰山的崇高雄奇,以泰山和诗人的思想做对比。以山之雄伟反衬诗人之志远大,表达了一种高瞻远瞩的气魄,体现了诗人青年时代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六、写作特色:
这是一首五言古体诗。一二句作者自问自答,从远望角度描绘了初见泰山时的惊异情状;三至六句,从不同角度反复描绘仰望泰山所见的雄伟,壮美和磅礴的气象,侧面烘托其高达和生意盎然的特点;最后将群山与泰山对照,进一步刻画出它的高大雄伟,并抒发自己登临绝顶的决心和壮志,表现出一种高瞻远瞩的气魄。
七、作业:
背诵全诗,并搜集一些有关描写泰山的诗句
《望岳》教学设计活动目标1.初步感受泰山的巍峨雄壮。 2.了解泰山成为“五岳之首”的原因。3.熟悉本次活动的古诗原文。了解汉字“鸟”的字源故事。活动准备1.教学DVD、教学......
长春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六版块第一课 《望岳》教学设计镇赉县坦途镇第一小学王弘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对照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2.过程与方法: 能结......
望岳 渠县第三中学向超一、教学目标: a、领略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 b、感悟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二、教学重点: a、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 b、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三......
《望岳》是杜甫早期作品,诗中透出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春望》与《石壕吏》是诗人在“安史之乱”年间的作品,《春望》集中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
2013年度县级公开课《望岳》教案秘如飞【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了解诗人有关情况。 2、通过朗读,认识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象。3、合作探究,理解并学习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