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思维方法 教案()_话题作文审题立意教案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思维方法 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话题作文审题立意教案”。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思维方法教案
鹿邑县高中王 萍
学习目标
1、在审题立意训练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鼓励学生深刻透彻、有创新地表达
3、增强学生写好高考作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
审题立意的思维技巧方法训练
教学难点
养成深入思考的习惯,形成触类旁通的能力。
知识整合(一课时)
一、新材料作文命题趋势
新材料作文顾名思义是在材料作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作文样式,这种命题形式从本质上讲,是材料作文,但是从表现形式上讲,又是话题作文;它给定材料,但不给定话题,要求既不像材料作文那样“过死”,也不像话题作文那样“过宽”。它既继承了材料作文的一些优点,又弥补了材料作文的缺陷。
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命题比较热衷于材料作文。材料作文相比命题作文更加具有灵活性、新鲜性和开放性,这样一来,更能发动考生的主动性,不至于没有话写,也不至于瞎编乱造,写一些陈腐刻板的东西。
二、立意的要求
1、正确
所谓“正确”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想内容正确,能准确全面地揭示客观事物所蕴含的意义;二是文章的立意要符合题意的要求,即切题。
2、深刻
一能够透过现象深入本质;二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三观点具有启发作用。3、集中
只有一个主题,中心突出。
4、新颖
新的观念、新的见解、新的思考角度,能充分揭示事物的本质与规律,给人新的启迪、新的联想。
三、立意的方法
结合历年高考试题探讨方法
例1:2008年北京卷作文题
课堂上,老师说:“今天我们来做个小实验。”随后,拿了一个装满石块的玻璃广口瓶,放在讲台上,问大家:“瓶子满了吗?” 所有学生回答:“满了。”“真的?”老师从桌下拿出一小桶沙子,慢慢倒进去,填满石块的间隙,“满了吗?”学生若有所思。老师又拿过一壶水倒了进去,直到水面与瓶口齐平。“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老师问道。课堂活跃起来。
一学生说:“很多事看起来达到极限,实际还存在很大空间。”
一学生说:“
一学生说:“对。有些分量重的东西就得优先安排。”
一学生说:“也不一定,先放沙子和水就一定不行么?”
……
请就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作,题目自拟,立意自定。
学生讨论,代表反馈讨论结果。
教师总结
从每个学生的观点都可进行立意
立意示例
“满”与“未满”,要善于探寻未
知的空间。
要的部分,沙子和水是次要的部分,在生活中应分清主次,集中先做最重要的事情;
有的题目就很醒目准确,如:“生命之瓶,容量永无止境”、“转换思维去看,事事皆有空间”、“发挥最大潜能,探索未知空间”、“超越极限,蝴蝶也能征服沧海”、“顺序不可乱”、“做事应分主次”等等。
方法之一:重点突破法
例二2010·全国课标卷
有一种热带观赏鱼,在小鱼缸里不管养多长时间只能长到三寸来长,然而把它放在大水池里,不到两个月就能长到一尺长。
狼是一种好奇心很强的动物,它们对周围环境总是充满好奇,从而不断体验,发现食物,躲避危险,顽强地生存下来。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随机挑出一批学生作为“最有前途者”,然后将名单交给班主任,由于老师对这些学生寄予更大期望,八个月后,学生的成绩有明显提高。
以上现象启示人们认识到,人才成长是有一定规律的。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学生讨论,代表反馈讨论结果。
教师总结
【解析】第一则材料写一条热带鱼,点明了环境的巨大作用,即环境可以造就人。第二则材料写狼具有极强的好奇心,不断体验,从而顽强生存下来,强调了内在动力的重要性。第三则材料写的是外在评价对人成长的重要性。我们可以围绕“环境”“内在动力”“外在评价”三个方面分别立意,分别谈三者对人的成长的影响或作用。也可以把材料看做一个整体,谈人才成长要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如环境、内在动力、外在评价方面,不能单独强调某一方面或忽视某一方面。
方法之二:综合分析法
例3:2008年福建卷作文题
三个人进商店,分别买饮料。一个人说,我喜欢喝果汁,味道是甜的;另一个人说,我喜欢喝咖啡,苦中带甜;还有一个人说,我喜欢矿泉水,味道是淡的。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学生讨论,代表反馈讨论结果。
教师总结
立意指导
作文材料涉及的是关于味觉审美的素材,是一个独特的审美领域。在生活中,它离我们最近;在思辨中,它却离我们最远。所以读此文本时,我们既要入乎其里,又要出乎其外。入乎其里就是从三个人对饮料的喜好不同入手,出乎其外就是要不拘泥于材料,由浅入深,发掘其深刻的内涵。
1、倘若从材料中“三人”个人的角度,可以这样立意:
A 买果汁,喜欢甜的。——生活是甜的/感受、珍惜幸福的生活;带着享受的态度来活着,人生就会长久、有韧性、有滋有味。
B 买咖啡,喜欢又苦又甜的的滋味。——生活本来有顺境有逆境/正确对待生活的欢笑与眼泪/领悟甘苦参半的人生真谛/痛并快乐着。
C 买矿泉水,喜欢淡淡的。——平平淡淡才是真,真水无香、平淡真实的人生态度/从绚丽多彩到返璞归真/历经风雨后的平淡/淡淡的母爱/君子之交淡如水/平淡:艺术之趣味。
2、如果将材料中三个人联系起来,当作一个整体,可以这样思考:
人生的历程不正是这样:幸福的童年、拼搏的中年、淡泊的晚年/人各有所爱,生活是多元的/人各有所好,众口难调——坚持自己的个性/因不同个性而丰富多彩/人生三境/人生三味/选择适合自己的/选择自己喜欢的/选择反映生活态度/心态决定存在/和而不同。
3、从逆反思维的角度,也可以这样构思:
甜蜜的生活不利于青少年的成长。
方法之三:挖掘寓意法
审题立意方法小结:
1、重点突破法;
2、综合分析法;
3、挖掘寓意法;
实战演练:
例: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这句名言表达形象,意义深刻,它会引发我们不同的联想或感悟。
请结合这句名言,选择一个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自的文章。
立意指导
正面立意:
在“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这句话是名言,要在这句话的内
涵上狠下功夫,仔细琢磨。
有些材料,特别是寓言和名言型材料,其含义常常含而不露,具有很强的隐喻性或象征性。如果就事论事,就只能触及皮毛,得到一个肤浅的认识。想要参透其中深层的哲理,就要善于类比,巧抓“事”与“意”的相似点,深入挖掘内在涵义。
反向立意:可以对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观点进行辩证思考反向求新,沿着这个思路不断追问:凭什么只能在地面上步行,而不能在云端舞蹈呢?然后拟制出这样的题目《既要贴地而行,更要云端舞蹈》《云端的舞步》等,这些立意比正向立意更具新意,更能彰显学生的思维品质。他们在立意时,已然跳出了材料的桎梏,而是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俯视材料,然后得出不俗的立意。
佳作展示:
漫舞云端
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我们不妨把这理解成一种对生命姿态的抉择。哲学家喜欢踏实,他选择步行,而我觉得,华美的姿态亦能使生命臻于完美——即使它落脚于云端。
想到了吉尔伽美什,那个古希腊神话里的英雄王。尊贵的身份注定了他须傲视一切,包括自己。他战斗,为了国家。他嗜血,为了光明。结束战争的唯一方式还是战争。就那么普通的一把剑,他把它发挥到了极致。作为王中的王,他累了一生。到死也没有休息过。一皱眉头,就是低沉的一吟,一歪脑袋,就是寂寥。有哪些是与生俱来的,抛也抛不掉。直到舞动的身姿停在半空,微扬的嘴唇僵在嘴角,背景是久违的治世。
天空没有痕迹,但鸟儿已经飞过。吉尔伽美什的一生虽不能称作经典,但也华丽得让人眩目。
同样令人震撼的,是那个古老的民族——波西米亚。这是一群舞动的灵魂,流浪的灵魂,纯洁的灵魂。他们热血、激情、“不老实”。他们随风迁徙,逐水而居,安身在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你可以说他们没有国家——他们四海为家。
他们舞动的身躯,挪动的脚步变成一阵旋风席卷天下。尽管被忽视、被嘲弄、被排挤,但这都是曾经的事情。如今全人类的思想在波西米亚的怀里得到片刻的归依。那是源于人类最原始的渴望——逃离!逃离自己给自己画的牢,到外面去跳舞。恣意地挥洒属于自己的热情。将自由的舞姿从这个山头蜿蜒到那条河流。雪花落下,天地一片纯白。
波西米亚的华丽以流浪为载体,整个过程震人心魄。它的存在乃是所谓生命的永恒的奇迹。
人的一生,可以选择贴在地面步行,踏实地走完每一步。让每一个脚印都留下自己或努力或喜悦或挣扎或愤怒的情感,那自己的一生也不枉白活一场。但也不妨换个方式。野性扬眉剑出鞘。放荡的激情恣意挥洒,将人生置于云端,充满力量与技巧地扭动每一步。水火交融的热情亦可呈现出生命的另一种风度,另一种风采。
只要能够舞蹈——立于云端又何妨?
简评:本文敢于反向立意,而且在文首亮出观点:华美的姿态亦能使生命臻于完美——即使它落脚于云端,切入话题快。接着在述例上选取的材料新颖,给读者眼前一亮的感觉,也彰显了作者广阔的阅读视野。最后,作者在文尾再次追问,直扣话题,前后呼应,浑然一体。
课后练习
博大精深的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文明与智慧的象征。然而随着电脑的逐渐普及,越来越多的国人离开电脑就不会写字了,一遇到结构稍微复杂点儿的汉字就提笔忘字,甚至写错别字。有人认为这种现象值得忧虑;也有人觉得这种担忧不必要,对技术的发展应顺其自然……
读了这段文字,你有何感想?请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命题作文审题立意的思维方法教学目标:1、了解命题作文审题立意的基本方法,学会正确理解命题作文的题意2、学会在考试中运用 教学重点:掌握命题作文的审题方法教学难点:增强学生......
作为高考作文的题型样式,倘若不是事先已有接触、曾经操练的话,材料作文是最能考量考生的真实水准的。因为在考你写作能力之前,首先考你的阅读能力,即对材料的理解、把握能力。较......
命题作文审题立意的思维方法从结构上来说,命题作文有三种类型: 1.词语式命题作文命题是一个是词语。如《肩膀》《他们》《季节》等等。 2.短语式命题作文命题是一个短语,该短语可......
职高三年级语文教案高考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祁阳县职业中专语文组柏莹娟【学习目标】1、通过分析高考试题,寻求规律,掌握考查的重点和难点。2、了解新材料作文的特点,学会多角......
高三审题立意训练一、寻互补法 【材料】①佛罗伦萨诗人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②波兰谚语:“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分析】材料①“走自己的路”强调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