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溶液的形成_教学设计_教案_溶液的形成1课教案
课题1 溶液的形成_教学设计_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溶液的形成1课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了解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能识别常见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激发探究兴趣,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溶解性影响因素的探究。难点:溶液概念的建立;溶解与乳化的区别。
3.教学用具
多媒体;实验仪器,试剂,准备蔗糖溶液、食盐水、果汁各一杯
4.标签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播放海洋图片,由海洋中蕴藏着大量的物质,而我们又看不见他们的存在入手,引入我们要探究的课题—《溶液的形成》。
1、探究实验一:老师演示蔗糖分子溶解的全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这些固体跑哪里去了?观看物质溶解的微观模型图,相互讨论。
设计意图:设置真实的情景,由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入,学生亲身体验,并设置悬念,激发好奇心。
师生互动1:
(1)请三位同学上来品尝三种液体,说出液体名称,上、中、下三处的味道如何;老师总结溶液体现的特征;
(2)观察溶液是否分层,得出溶液的另一个特征;(3)问:形成的溶液是否还能溶解其他物质? 答:能(不能)老师给出答案并说明原因
(4)问:此时的液体是混合物还是纯净物? 答:混合物
总结:通过上述探究得出溶液的定义、特征、组成。思考:如何判断一种液体是溶液?
溶液概念的建立,注意了学生生活经验的体验,渗透了科学探究的思想,遵循了由宏观到微观、由个别到一般的认知规律。
师生活动2:建立溶质、溶剂的概念;总结出溶液、溶质、溶剂三者之间的关系。设计意图:强化对溶液特征的理解。感性认识向理性知识的过渡。师生活动3:探究物质溶解性的影响因素
学生根据实验桌上准备的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填写表格,得出结论(老师巡回指导)。
设计意图:学习对比实验方法。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手段。
师生活动4:引导学生发现——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常见的溶剂;两种液体(不包括水在内)互溶时,将量多的作为溶剂,量少的作为溶质等内容。
设计意图:把握溶质、溶剂判断的基本方法,认识到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液中充当的角色可能不同。
师生活动5:既然已经知道某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区分,再引导学生进行溶液命名的探究,说出命名的原则,根据原则让学生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练习与学习相结合,使学生更容易掌握学习内容。
2、巩固练习: 课堂小结
学生回忆,这节课学到了什么?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适当的补充与总结。
课后习题
3、回去以后相互交流一下这节课所探究的内容。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等概念。知道水是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2、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3、探究几种......
第1篇:溶液的形成教学设计课题一溶液的形成二、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引入】图片:我国宇航员在太空首次种植蔬菜讲解:土壤与地面上不同,使用蛭石,因为蛭石的吸水能力强,引出营养......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溶液的形成》化学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溶液的形成》化学教学设计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
初三化学溶液的形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了解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2.初步了解溶液的重要应用。3.能识别常见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4.知道乳浊液及乳化现象。5.探究溶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