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瑰宝—京剧》教案_中国京剧戏曲教案

2020-02-28 教案模板 下载本文

《国之瑰宝—京剧》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国京剧戏曲教案”。

《国之瑰宝—京剧》教学设计

顾璋

年级:高中一年级(人音高中新教材)课时:45分钟 教学目的:

1.通过著名京剧选段的欣赏,了解“国之瑰宝”京剧的发展历史,懂得继承祖国悠久传统文化,弘扬民族文化的意义。

2.学习京剧的基础知识,重点了解京剧唱腔的两大类—西皮.二黄,以及它们的不同的音乐风格。

重点:学习西皮.二黄两段唱腔

难点:掌握两类唱腔所表现的不同情绪 教具:多媒体音像设备.挂图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

运用直观法(在上课前十分钟里放一段京剧),请同学们辨认一下这是什么剧种?(同学们回答得很正确),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板书)国之瑰宝—京剧

你为什麽得出老师放录象的剧种是京剧的结论?你了解京剧吗?你知道京剧一些名家的名字吗?你知道京剧一些特别有影响的剧目吗?你会演唱几句京剧唱段吗?你知道京剧在世界戏剧表演领域的地位吗?如果你知道其中的一点,请你和大家交流一下好吗?请同学们将书翻到59页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艺术,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京剧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在世界剧坛独树一帜。学习京剧,了解京剧,其意义不仅是了解一个戏曲剧种,更在于加深对民族文化价值的认识,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中国戏曲经历了八百多年的革新与发展,现存剧种三百多种。京剧乃其中佼佼者。京剧不仅被炎黄子孙称为“国粹”;也被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所推崇.所热爱。以梅兰芳为代表的中国京剧表演艺术体系被誉为世界三大表演艺术体系之一。

二、新授:京剧的形成京剧是流行于全国各地的戏曲剧种之一,那么京剧是怎样形成的呢?(用说故事的方式讲述京剧的起源)

公元1790年,也就是乾隆五十五年。正值清王朝的“太平盛世”,政治安定.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又恰逢乾隆皇帝八十大寿,皇帝很高兴,决定在京城举行隆重的八十大寿庆典,与民同乐。

各地官员得知了消息,都忙不迭地开始打点礼物解送进京,参与盛典。此时有一位叫伍纳拉的闽浙总督,是一个很能体察上司意图的人,他知道乾隆皇帝很喜欢看戏,就决定选派在南方久享盛名的安徽徽戏班“三庆班”赴京祝寿。“三庆班”不负众望在北京一炮打响,新鲜的唱腔,出色的表演令人耳目一新,演出获得极大的成功并由此受到朝野的重视。

展示图片

(一)(这就是北京故宫中专供皇帝看戏的大戏台)寿期过后“三庆班”不再南返,和接踵而来的“四喜班”“春台班”“和春班”一起留在北京发展事业,这就是当时“四大徽班”进京的历史。在京都这样的政治文化中心的特殊背景下,逐渐在文学剧本.表演和音乐等方面形成一定规范,特别是吸收了各剧种的艺术精华,历经“徽秦”.“徽汉”两次合流,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剧种—京剧。

从1790年徽班进京至今,京剧的形成不过200多年的历史。1990年首都北京举行了“徽班进京二百周年”的盛大庆典,江泽民主席作了重要指示,说明中央领导对京剧的重视。

三、京剧的人物行当划分

京剧的行当分为生.旦.净.丑四个行当,每个行当都有非常严格的表演规范,一招一式都有严格的程序。请同学们看图片

生行(男性人物)

小生—扮演年轻的男性角色,不戴胡子,扮相比较英俊.清秀 老生—指戴胡须的中年男性角色 武生—扮演擅长武打技艺的男性角色

旦行(女性人物)

正旦—指融花旦.青衣两种行当于一炉的一门唱.念.做.舞并重的行当。花旦—表现活泼.开朗,诙谐.风趣的泼辣女性

青衣—多表现端庄娴静的女子,常扮贤良母一类角色 老旦—扮演老年妇女的角色 武旦—扮演擅长武艺的女性角色

净行(威武.粗犷.豪爽等特殊性格的男性人物,脸上勾画脸谱,故又叫花脸 铜锤花脸(黑头)—正净,又叫大花脸以唱功为主,如包公

架子花脸—副净,以工架(身段.花脸的招式)念白.表演为主。如鲁智深.张飞等

丑行—(反派人物或诙谐.滑稽人物,一般在鼻梁上用白粉涂抹一个或方或圆,形状不同的粉块)

文丑—扮演某些文人 武丑—扮演有武艺的丑角 丑婆—丑恶的妇女形象

旦行里,最著名的表演艺术家有: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称为四大名旦,排在四大名旦之首的是梅兰芳。(请看他们四人的照片)

在下一堂课里,我们要对京剧大师梅兰芳作专题欣赏,有关梅大师的生平这堂课不作更多的讲解。

四、京剧的唱腔:

京剧是由文学.音乐.表演.美术.舞蹈等结合在一起的综合艺术.京剧音乐在所有艺术的组成部分中占重要的地位。京剧唱腔是京剧音乐的中心,唱腔是表达和抒发人物的感情.揭示人物内心活动.展现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京剧唱腔具有旋律性强,优美抒情.富于变化和对比而深受人们的喜爱。

京剧唱腔就是我们这堂课的重点。

请同学们注意:京剧唱腔分西皮.二黄两大类。(板书:西皮.二黄)

西皮腔——西部甘肃.陕西等地的秦腔流人湖北演化而成。二黄腔——起源于南方。(有人说湖北.有人说安徽.未有定论)。两类不同的声腔有着不同的特征,反映在节奏上和所表现的情绪上。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来欣赏这两段唱腔,那就是通过两段唱腔的对比,你认为西皮腔的节奏和二黄腔的节奏有什么不同?曲调所表现的情绪有什么不同?

(播放光盘:先放西皮腔《铡美案》中包公的唱段,再放二黄腔《沙家浜》阿庆嫂的唱段。提问:

《铡美案》中,包公怒斥陈世美“杀妻灭嗣”,陈世美强 词狡辩,包公怒火满腔历数陈的罪状,此时唱段,一字一板,铿锵有力.环环相扣.步 步紧逼。节奏上应该是怎样的(紧凑明快的),曲调的情绪上应该是怎样的(高亢激昂的),哪位同学能回答?

《沙家浜》中阿庆嫂把新四军伤病员藏进了芦苇荡,引起汉奸刁德一的怀疑,并将全村的渔船扣下,阿庆嫂担心芦苇荡中伤病员的安危,而满怀焦虑的心情,这是的节奏应该是怎样的(舒缓平稳的)曲调的情绪上应该是怎样的(深沉.委婉.肃穆的)。哪位同学能回答?

通过对两段唱腔的欣赏和对比,我们可以下这样的结论。请同学们将书翻到64页,我们将今天课程的重点作打记。

二黄的旋律平稳.节奏舒缓,唱腔较为凝重.浑厚,适合于表现沉郁.肃穆悲愤.激昂的情绪。

西皮的旋律起伏变化较大,节奏紧凑;唱腔较为流畅.轻快.明朗.活泼。适合于表现欢快.坚毅.愤懑的情绪。

五、拓展与探究

为了巩固我们已学习的京剧唱腔的基本知识,加深对西皮腔的特点的印象,在今天的拓展与探究的实践中,我们选择了西皮唱腔作练习,它的曲调高亢.刚劲节奏活泼明快。曲调选自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中侦察英雄杨子荣的唱段。

请同学们将书翻到66页

1.我们学唱“甘洒热血写春秋”,我们先听两遍录音,老师再一句一句教唱,演唱的时候注意:字正腔圆.声情并茂。要把西皮腔欢快的情绪和紧凑的节奏演绎出来。京剧的唱腔强调“以字行腔”,象“写春秋”的“秋”字我们把“秋”字的声母和韵母既分又合,达到和谐的统一(示范“秋”字)。一种平常的吐字方法,一种既分又合的方法。

2.学习京剧身段:云手与山膀

这是“手”法中的一个程式动作我们来练习一下。老师示范,同学们学做。(强调精.气.神和亮相)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国之瑰宝—京剧》,了解了京剧的一些基本知识,希望通过这次京剧课的学习,使同学们更加热爱我们的“国粹”京剧。下一堂课我们将要接触的是同学们非常想了解的京剧大师梅兰芳,我们可以欣赏“梅派”的表演风格,更能够了解他的生平。我希望同学们以后多看一下中央电视台十一频道,我们可以欣赏到精彩的京剧节目,这对于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提高艺术素养是非常有益的。

第四单元国之瑰宝京剧教案

第四单元 国之瑰宝——京剧 第八节《京剧大师梅兰芳》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一)聆听《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稳睡》和《海岛冰轮初转腾》,感受梅兰芳大师的精湛表演艺术风采,体验、比......

音乐教案国之瑰宝

思南县第九中学国之瑰宝——京剧授课人:田凯丰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京剧产生、发展的简单历史,知道京剧艺术在世界戏剧舞台上的重要地位,认识了解京剧大师梅兰芳。2、聆听《看大......

国之瑰宝――长城作文

国之瑰宝――长城作文(共13篇)由网友“鉴宝大师”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整理过的国之瑰宝――长城作文,希望大家喜欢。篇1:国之瑰宝――长城作文 长城,位于它像一条矫健的巨龙,越群......

第一课 民族文化 国之瑰宝 中国画

第一课 民族文化 国之瑰宝 —— 中国画喜德中学杨燕一、教材分析及教学目标 本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绘画里的第一课《民族文化,国之瑰宝——中国画》。作为绘画分......

第一课民族文化国之瑰宝中国画

第一课民族文化,国之瑰宝---中国画教材分析: 本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绘画》的第一课。作为绘画分册的开篇之作,目的在于让学生感受祖国传统文化之博大精深,了解中......

《《国之瑰宝—京剧》教案.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国之瑰宝—京剧》教案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中国京剧戏曲教案 瑰宝 京剧 教案 中国京剧戏曲教案 瑰宝 京剧 教案
[教案模板]相关推荐
[教案模板]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