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小学信息技术第三册(上)教案_广东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2020-02-28 教案模板 下载本文

广东省小学信息技术第三册(上)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广东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信息技术五年级(上)教案

第1课 走进机器人世界

一、教学内容

知道机器人的定义与结构,了解机器人的用途

二、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知道什么机器人 2.知道机器人的组成部分 3.了解机器人的应用(技能性目标)

能够分清楚机器人的各种部件属于哪个部分(情感性目标)

在了解了机器人的基本知识后对机器人产生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什么是机器人;知道机器人的组成部分 难点:知道机器人的组成部分

四、教学过程

1.观看关于机器人的高科技幻想电影片段《I,Robot》,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说一说你认为机器人是什么样的3.知道什么是机器人,了解机器人的基本知识

4.教室举智能感应灯的例子,让学生明白机器人形态上不一定要像人而是具有像人一样的智能活动

5.知道机器人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的作用,认识乐高机器人中各个部分的形态 6.由智能感应灯的例子,思考机器人智能活动与人类的相似之处,并进行比对 7.了解生活中的机器人应用 8.设计一个机器人(写出计划书)

五、作业与课外练习

在网上查找机器人的相关知识,加深对机器人的了解

第2课 机器人的搭建

一、教学内容

知道机器人的组件,学会搭建机器人

二、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

1.认识机器人的各组件的名称及作用 2.掌握用部件搭建机器人的方法 3.通过使用传感器,能组装出创意机器人(技能性目标)学会搭建机器人(情感性目标)

对机器人的搭建产生兴趣,在搭建机器人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意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机器人的各组件的名称及作用;掌握用部件搭建机器人的方法 难点:掌握用部件搭建机器人的方法;通过使用传感器,能组装处创意机器人

四、教学过程

1.教师展示已经搭建完毕的教育机器人

2.认识机器人的组件,知道重要组件的用途及属于机器人的哪个部分 3.教师教授示范如何搭建机器人的“身体” 4.学生尝试搭建机器人的“身体” 5.教师讲解不同部件与端口的连接方法

6.学生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传感器与微电脑组合,搭建出不同功能的机器人 7.学生尝试搭建创意机器人

五、作业与课外练习

用不同的传感器搭建创意机器人

第3课 忠实的巡逻兵

一、教学内容

认识机器人编程界面,能编写简单程序

二、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

1.认识RC编程软件的主界面和仿真环境 2.会调用已有的机器人程序 3.会自己编写简单程序并能仿真检测(技能性目标)

掌握调用和编写程序的方法(情感性目标)

体会到警察叔叔巡逻的辛苦;明白机器人的巨大作用;对科技产生兴趣,运用科技解决生活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会自己编写简单程序并能仿真测试

四、教学过程

1.观看警察叔叔巡逻的视频,思考如何让机器人像警察叔叔那样巡逻 2.知道机器人的巡逻任务

3.认识RC诺宝编程软件,了解RC各部分的位置和功能 4.学会打开机器人程序

5.知道流程图中各种框的名称及使用方法 6.认识机器人仿真界面,学会仿真程序

7.掌握“画笔”模块、“直行”模块和“转向”模块的使用方法 8.能够移动游标的位置

9.试着设计一个沿正八边形路线巡逻的机器人

五、作业与课外练习

试着设计一个沿五角星路线巡逻的机器人

第4课 聪明的巡逻兵

一、教学内容

简化“正方形机器人巡逻兵”程序

二、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1.会使用“多次循环”模块编写程序 2.会将程序下载到机器人上(技能性目标)

学会“多次循环”模块的使用方法(情感性目标)学会如何精简程序

三、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会使用“多次循环”模块编写程序

四、教学过程

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程序中有重复的地方,思考让程序变简单的办法 2.认识多次循环

3.理解循环的意义,会设置多次循环的次数 4.教师演示如何操作,简化程序

5.学生上机操作,用“多次循环”结构简化“正方形巡逻兵”程序 6.学会删除多余的模块(操作)

7.学生上机操作,利用多次循环模块简化“八边形巡逻兵”程序 8.下载程序到电脑上 9.调试机器人

10.思考课本P34问题:机器人为什么会偷懒?该如何解决?

五、作业与课外练习

利用多次循环结构简化“五角星巡逻兵”程序

第5课 自动避障机器人

一、教学内容

编写程序让机器人能够自动避开障碍物

二、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

1.了解红外避障传感器的组成2.会应用红外避障传感器 3.会用“永久循环”模块编写程序 4.会用“条件判断”模块编写程序 5.会在仿真环境中设置障碍物(技能性目标)

掌握“永久循环”模块的使用方法(情感性目标)学会调试机器人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用“永久循环”模块和“条件判断”模块编写程序 难点:会用“条件判断”模块编写程序

四、教学过程

1.提出问题:你是怎么走路的?如何判断有没有障碍物?有障碍物的话怎么办? 2.认识红外避障传感器——机器人的“眼睛” 3.了解红外避障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4.教师讲解并演示“永久循环”模块和“条件判断”模块的使用方法,重点讲解“条件判断”中表达式的意义以及如何设置

5.教师讲解如何编写避障机器人程序,学生上机操作 6.掌握“输入输出框”、“判断框”的使用方法 7.会在仿真界面中添加障碍物 8.模拟仿真机器人避障

9.让机器人走迷宫,看看它能从哪一个迷宫走出来,并思考为什么

五、作业与课外练习

对设计好的程序进行改编,让机器人能从另一个迷宫走出来。

第6课 寻光机器人

一、教学内容

学习编写程序让机器人自动寻光

二、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1.会添加光敏传感器病选择变量及端口

2.掌握条件判断表达式中的“光敏变量==1”表示什么 3.会用光敏传感器制作判断光线强弱的机器人(技能性目标)

掌握光敏传感器的使用方法,能将光敏传感器与光感传感器区分开来(情感性目标)

了解“夸父逐日”的精神并在制作寻光机器人的过程中领悟这种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用光敏传感器制作寻光机器人 难点:区分光敏传感器与光感传感器

四、教学过程

1.讲述“夸父逐日”的故事,思考如何让机器人也追着太阳跑 2.认识光敏传感器

3.了解光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4.编写寻光机器人程序

5.明白光敏传感器与微电脑的端口连接该如何选择 6.明白光感变量的取值的意义 7.模拟仿真机器人寻光 8.搭建与调试机器人

9.掌握光敏传感器与光感传感器的区别

五、作业与课外练习

讨论并思考:如何制作一个能带领探险队员寻找洞口的机器人或者代替消防员寻找火源的机器人

第7课 会听声音的机器人

一、教学内容

编写程序让机器人会听声音

二、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1.会添加声音传感器病选择变量端口

2.掌握条件判断表达式中的“声音变量==1”表示什么 3.会用声音传感器创作听话的机器人作品(技能性目标)掌握声音变量的取值方法(情感性目标)

能利用机器人会听声音的思维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并进行创新

三、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掌握声音变量的取值意义

四、教学过程

1.由“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的故事中听到声音自动打开的大门引入。2.认识声音传感器——机器人的耳朵 3.了解声音传感器的组成部分及工作原理 4.编写会听声音的机器人

5.知道“电机停止”模块的使用方法

6.模拟仿真机器人听声音,仿真的技巧:分机器人在声源内和声源外进行仿真 7.搭建与调试会听声音的机器人

五、作业与课外练习

讨论并思考如何制作声音控制开关和报警机器人

第8课 自动控制温度的机器人

一、教学内容

编写程序让机器人能自动控制温度

二、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

1.会添加温度传感器并选择变量及端口 2.理解条件表达式“温度变量>0”的含义 3.会用温度传感器创作判断环境温度的机器人作品

(技能性目标)

掌握温度传感器的使用方法(情感性目标)

能在机器人自动控温的思维中得到启发,并把类似的控温机器人运用到生活中去

三、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理解温度变量的取值及意义

四、教学过程

1.由企鹅馆的故事引入,思考如何控制企鹅馆的温度? 2.认识温度传感器

3.了解温度传感器的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 4.了解“LED显示”模块的使用方法 5.编写控温机器人程序

6.模拟仿真机器人控温,分两种情况:接触火源和未接触火源 7.搭建与调试控温机器人

8.将控温机器人程序进行改写成:灭火机器人程序

五、作业与课外练习

思考如何将类似的控温机器人运用到我们日常生活中去?比如,当机器人检测到某个温度超出某个数值时,就会开启某个装置。

第9课 沿轨迹行走的机器人

一、教学内容

编写程序让机器人沿轨迹行走

二、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

1.了解轨迹识别传感器的组成部件及其作用 2.初步掌握轨迹的绘制方法

3.能编写简单的程序让机器人沿轨迹行走 4.初步掌握循迹机器人的搭建和调试方法(技能性目标)

掌握让机器人沿轨迹行走的方法(情感性目标)

将机器人沿轨迹行走的思想运用到生活中来

三、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理解机器人沿轨迹行走的原理

四、教学过程 1.机器赛车游戏导入

2.认识轨迹识别传感器——机器人认路的眼睛

3.掌握轨迹识别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知道机器人如何判断机器人跟轨迹的位置相对关系 4.编写机器人循迹程序 5.学会绘制轨迹

6.掌握机器人沿轨迹行走的原理

7.仿真测试:改变机器人的起始位置和轨迹的形状进行多次仿真 8.教师通过简单动画讲解轨迹变量的不同取值的意义 9.多种方法实现机器人循迹 10.搭建与调试循迹机器人

五、作业与课外练习

试用轨迹识别传感器和LED显示器搭建循迹机器人,编写程序指挥机器人按圆环轨迹行走。

第10课 机器人生日表演

一、教学内容

会编写程序让机器人进行生日表演

二、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

1.会添加声音传感器、红外避障传感器并选择变量及端口 2.会使用条件判断多层嵌套结构进行创作机器人作品 3.会进行音乐模块乐谱编辑,让机器人学会唱歌(技能性目标)

掌握音乐模块中乐谱的编写方法

(情感性目标)

会把机器人的相关知识运用到生活娱乐中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进行音乐模块乐谱编辑,让机器人学会唱歌 难点:会使用条件判断多层嵌套结构进行创作机器人作品

四、教学过程

1.观看《机器人总动员》动画引入

2.让机器人识别生日蛋糕,编写机器人识别蛋糕的程序,思考“蛋糕可以看成什么” 3.在仿真平台上添加3D仿真蛋糕,在仿真平台上试着移动蛋糕,看机器人的眼睛是否发光

4.让机器人“听到”声音

5.认识“音乐播放器”及其工作原理 6.掌握如何在音乐模块中编写乐谱的方法 7.编写机器人唱生日歌的程序 8.将程序下载的机器人上 9.搭建与调试机器人

五、作业与课外练习

试着制作调试机器人用的模拟生日蛋糕,并对程序进行修改然后仿真

第11课 机器人侦察兵

一、教学内容 编写机器人侦察兵程序

二、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

1.掌握轨迹识别传感器和光感传感器的用法 2.了解do条件循环的使用方法(技能性目标)

1.初步掌握时间检测模块的使用方法 2.初步掌握赋值语句的使用方法

(情感性目标)

能进行任务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掌握时间检测模块的使用方法 难点:初步掌握赋值语句的使用方法

四、教学过程

1.问题导入:那条路更近? 2.分析任务,确定方案 3.掌握时间检测模块的使用方法 4.确定方案的实施步骤 5.分步实施,编写程序

6.了解“do条件循环”的使用方法 7.初步掌握赋值语句的使用方法 8.模拟仿真,完成任务

五、作业与课外练习 用其它方法实现侦察兵程序

广东省小学课本信息技术第三册(下)教案

第一课 认识小海龟—初识Logo语言一、教学内容熟悉Logo软件的窗口,了解基本功能,并进行一些基本操作。二、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熟悉Logo的窗口和菜单栏。(技能性目标)会输入操作,......

广东省小学课本《信息技术》第三册(下)教案

第一课 认识小海龟—初识Logo语言一、教学内容:熟悉Logo软件的窗口,了解基本功能,并进行一些基本操作。二、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熟悉Logo的窗口和菜单栏。(技能性目标):会输入操作,......

广东省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上)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上)教案(1)第1课 认识计算机【教学内容】本课为四年级第一课,主要介绍了信息与计算机、计算机的组成、计算机的应用和使用计算机的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

泰山版小学信息技术第三册上教案

泰山版小学信息技术第三册上教案第一单元多媒体素材的采集与处理一、单元概述本单元是多媒体作品制作的基础,目的是让学生系统地了解多媒体素材的采集与处理方法,对已掌握的采......

(泰山版)信息技术第三册上教案

泰山版小学信息技术第三册(上)教学计划一、学生基本情况本计划针对本校六年级,六年级有4个教学班。通过上期的学习,学生对WORD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提高,但是由于每一学期信息技术......

《广东省小学信息技术第三册(上)教案.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广东省小学信息技术第三册(上)教案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广东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信息技术 广东省 教案 广东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信息技术 广东省 教案
[教案模板]相关推荐
[教案模板]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