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书法练习指导教案_五下书法指导练习教案
五年级书法练习指导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五下书法指导练习教案”。
五年级书法教学计划 三龙小学
陈树华
一、指导思想
写字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把汉字写得正确、工整、美观,可以提高运用汉字这一交际工具的准确性和效率。对小学生进行写字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写得一手好字,更是对学生进行道德素质、意志毅力、智能素质、审美情操的培养。小学写字教育主要包括写字教学与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及写字教育与学生自主性的关系。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本学期要加强写字教学,增强学生的写字兴趣,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二、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经过几年的写字学习,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写字习惯,能熟练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学生的书写工整率还算可以,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不正确,个别学生的书写比较潦草,书法基础较差,有待加强。
三、教学目标
1.学生人手一本字帖,进一步了解汉字的结构特点,特别是各种不同的偏旁或同一偏旁在字形不同位置所占的空间大小及笔画的变化。
2、掌握汉字的间架结构,体会中国汉字各种结构的常见写法,并能总结一般性的规律。汉字的间架结构,有如下六种独体字、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半包围结构、全包围结构、品字形结构。
汉字的结体方法一般有穿插、避让、收、放等。
3、能掌握独体字和合体字在写法上的不同。学生人手一本字帖,模仿字帖练习书写。
4、对小学生的写字提出要求,那就是六个字规范、端正、整。5.写字时做到字迹工整、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6.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审美能力和良好的写字习惯。7.培养学生认真写字和爱惜写字用具的习惯。
8.激发学生和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提高学生对汉字书法的鉴赏能力。
四、具体措施
1、教给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认真上好每周一节的写字指导课,优化写字课堂教学,在教学中要做到训练有度,在教学内容上注意由简到繁,由易到难,使学生体验到书写的乐趣,树立信心。
3.重视写字课教学,先讲后练,提示注意点,再让学生去练习,使学生的练习能够有章可循,从而提高写字水平。语文教师要不折不扣上好写字课,要认真作写字方面的指导。教师的讲解不超过10分钟,学生练习不少于10分钟。
4.要做到课堂指导和课后练习相结合;处理好写字与识字的关系; 关注学生的作业习惯、书写习惯,各科教师取得配合,共同督促学生的写字姿势。培养学生提笔即是写字时的意识。
5.培养和发展学生们的书法兴趣和特长,带动全班同学参与到写字活动中,进一步提高写字水平。展开竞赛。以班为单位举行竞赛,强化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概念
6、发动同学互相督促,互相检查写字姿势。
7、教师做好表率,自己要有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的书写习惯,教师的板书要给学生一种写规范,写漂亮的印象。
8、班内开辟书法展览角,定期展览学生的书法作品,给每个人展示自己的机会。
第十三课 走之底与走字旁 教学目标
1.掌握走之底与走字旁的书写方法, 了解带有这两种偏旁的字的书写规律。2.能临写好“近、通、起、超”,要求写得正确、端正, 结构比例适当。
3.感受中国书法结体变化的美感, 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和对中国汉字的热爱之情。教学分析 1.教材编写分析
《走之底与走字旁》是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二课。本课板块包括了“要领图解、我来动笔、练一练、比一比、临习指导、知识链接”六部分, 要求学生掌握走之底与走字旁这两种偏旁的书写笔顺、笔法, 并了解带有这两种偏旁的字的书写规律。
2.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初步掌握走之底与走字旁的书写要领。难点:掌握带有这两种偏旁的字的书写规律。教具准备
笔、墨、纸、砚、垫毡、多媒体、视频展台等。板书设计 走之底与走字旁
走字底轻重适宜, 捺画平而舒展
走字旁两短横向左伸展, 撇细短, 捺平而舒展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整体感知:用幻灯出示“近、造、起、赵”,请学生说说这四个字分别是什么偏旁。2.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出示本课课题:《走之底与走字旁》
二、学习新知
1.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走”字的字形演变。
同学们, 你们知道吗? 今天我们所书写的汉是经过了几干年的演变而来的。在古代,“走”不是“走路”的意思, 而是“跑”的意思。金文中可以看到上半部分是一个奔跑的“人”,下半部分是一个“止”字, 代表一只脚。隶书中上面的“人”变成了“土”,下面的“止”也改变了形象。慢慢演变成我们现在书写的楷体字——走。
3.学习书写走字旁。出示“赵、起”。
这两个字认识吗? 看看这两个字中的“走”,你有什么发现? 带有走字旁的字都是左下半包围。写走字旁的时候, 有什么要注意的? 走字旁先写“土”,再写竖和短横, 最后写撇和捺, 撇短呈纵势, 捺长取横势。
4.学习书写走之底
教师分析走之底的结构, 讲解走之底的书写要领:点的位置、横折折撇的写法(分解练习, 书空练习)、捺的写法。走之底点取平势, 横折折撇短小呈纵势, 平捺上平下斜。
4.请学生用铅笔或钢笔先双钩再填写“近、造、起、赵的偏旁, 看看位置是否合理。5.请学生观察“近、造、起、赵”四个字走之底与走字旁的特征, 并说一说, 然后自己练一练。走之底由点、横折折撇、捺组成, 重点注意横折折撇的写法, 要轻重适宜, 捺画平而舒展。走字旁上两横上短下长, 左边参差, 右边较齐, 撇细短, 捺平而舒展。“近”字为半包围结构, 走之底的捺画向右伸展, 托起“斤”;“斤”部的首笔短撇起笔略高于走之底的点。
“造”字为半包围结构, 走之底的点和横折折撇窄长, 撩画右伸展, 托起“告”部;“告”部高于右边走之底。“起”字为半包围结构, 走字旁的上两横上短下长, 向左伸展捺画向右伸展, 托起“己”部;“己”部较小, 末笔为竖折。
“赵”字为半包围结构, 走字旁的两短横上短下长, 向左伸展捺画向右伸展, 托起“肖”部,“肖”部与走字旁紧凑。
学生练习书写这四字, 教师巡视指导, 有针对性地对字体结构、用笔进行重点指导。6.观察比较。
观出示不同书法家书写的“道, 起”,请学生感受并说一说不同书法家书写走之底与走字旁的特点。
三、自主练习
1.说一说特点:观察“通、遂、超、赵”四个字的结构特点
“通”字走之底横折折撇粗细分明,“甬”的起笔高于走之底,末笔为垂露竖, 不碰到走之底的捺画。
“遂”字走之底横折折撇粗细分明;“家”部上两点起笔高于走之底的点, 末笔为反捺, 不超过走之底捺画的长度。
“超”字走字旁的两短横上短下长, 向左伸展, 捺画向右伸展托起“召”部;“召”部笔画紧凑。“赵”字走字旁的两短横上短下长, 向左伸展, 第四、五笔分别为点、撇, 捺画向右伸展, 托起“肖”部;“肖”部与走字旁紧凑。
2.写一写范字:学生试写四个范字各两遍, 初步感知体验两部分的比例关系。3.找一找规律:总结出半包围结构两部分所占的位置比例有大小之分。4.评一评作业:对学生的书写作业进行点评。5.学生再次书写四个范字各三遍。6.学生课堂作业展示。
四、整理反思
1.师问生答:今天学习了哪些内容, 书写过程中我们最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2.教师小结:通过本课时的学习, 我们知道走之底由点横折折撇、捺组成, 重点注意横折折撇的写法, 要轻重适宜, 捺画平而舒展;走字旁上两横上短下长, 左边参差, 右边较齐, 撇细短, 捺平而舒展。
3.清洁、整理学具。
第1课 运笔的提按教学目标:1.学习运笔提按的写法。2.了解不同书法家运笔的提按变化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写好提按 教学过程:一、激励导入二、学习“提”和“按”提按是学习书......
1、独体字—以横笔为主一 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以横笔为主的独体字的书写要领。 2.了解以横笔为主的独体字的一般书写规律。 3.写好例字,要求写得正确、端正,结构比例恰当。 二 教......
书法练习指导练习书法时须注意,怎样落笔、如何写出各种笔画、表现出不同书法的各类书风,其间变化多端,像落笔与起笔的方式,行笔的轻重缓急,笔画或字之间的连与断,以及转折的方式,笔......
三年级书法练习指导教案课 题 1.文房四宝教学目标 知道文房四宝分别是什么以及它们的用途。 教学重点 知道文房四宝分别是什么? 教学难点 知道文房四宝的用途。教 学 过 程......
第一课独体字(1)教学目标: 1、掌握独体字结构中平衡中求变化的字的书写要领。2、练习书写独体字。3、培养学生热爱书法文化的情感。教学重难点:平衡中求变化。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