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研究]色彩教案

2020-02-26 教案模板 下载本文

[文学研究]色彩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

教 案

系:艺

院 课程名称:色

彩 授课班级:人物1101——1102 授课教师:胡

2011年 8月20日

色彩教案 课程名称:色彩 课程周数:8周 学 时:64学时 授课教师:胡晓丽

《色彩》第1单元教案

课题名称:摸底考试、简单静物组合写生

(一)教学目标:对水粉写生方法步骤的控制,正确的构图和塑形能力 授课课时:8课时(摸底考试4课时;简单静物写生4课时)【教学过程】:

一、上午4课时:

(第1节课)色彩理论知识讲述

(一)色彩基础知识

1.色彩的基础理论知识有哪些内容?(1)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纯度:色彩的鲜明、饱和程度,又称饱和度。

(2)色彩的混合:一般绘画学习讲的是颜料的混合。要想调配、混合出丰富的色彩,就必须掌握色彩混合的规律与特点。(3)色彩的冷暖:

2.如何认识物体的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1)固有色:指物体本身的色彩,(2)光源色:指光的色彩,(3)环境色:物体周围环境对物体反射的色彩以及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色彩。3.如何把握色彩画面的“素描”关系?

4.水粉画的基本画法有哪些? 5.水粉画的用笔方法有哪些?

“勾”:“涂”:“摆”:“擦”:“点”:

(二)观察研究不能陷入局部孤立地观察色彩,还要回到整体以观察色彩。

(三)水粉静物写生的方法和步骤

1、构图与画轮廓

2、铺大色调

3、大体塑造

4、深入刻画

5、整体调整

6、体积表现:

7、质感表现

(四)水粉写生常见问题分析:“火”,“灰”,“脏”,“花”

(五)作水粉画中经常遇到的三个问题

1、如何控制画面的虚实程度?

2、画面用色不当会造成什么结果?

3、画面局部上的失败用什么方法补救?

(六)优秀作品欣赏

(第2——4节课)学生摸底测试

测试目的:掌握学生的整体水平,发现其中一窍不通的学生和水平较高的学生,便于在后期的教学过程中有的放矢,提高教学质量。测试形式:简单静物写生、8开素描纸

1、根据考试要求完成1幅水粉静物写生,纸张为八开。

2、练习的基本要求:

(1)对绘画工具材料的认识;

(2)找回色彩的感觉,熟悉色彩色调;(3)对水粉写生方法步骤的控制。

3、摸底考试:三个小时水粉静物写生,主要对学生的绘画能力进行测试,了解每个同学的绘画水平,在后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

4、通过此次练习,主要让同学找回色彩的感觉,控制水粉作画的步骤,使学生不要急于求成,造成后期无法刻画的局面。在刻画时基本按步骤进行:(1)勾轮廓、构图(2)定稿(3)铺大体色调

(4)从画面的亮层次开始,向深层次第进(5)从中间色层次开始向深层次和亮层次第进(6)从暗面开始向灰和亮层次第进(7)深入刻画(8)整体调整

二、下午4课时:简单静物组合写生

1.1课堂作业:根据具体情况完成1幅 1.2 基本要求:

a.对绘画工具材料的认识; b.对于色彩色调的重视; c.对水粉写生方法步骤的控制。d.物体冷暖调子的表现与塑造

【课堂指导】:

及时发现学生的不同问题,进行个别指导,中间进行总体评画,找出学生此次练习的优缺点并进行总结,避免学生再出现类似的问题。《色彩》第2单元教案

课题名称:水粉静物组合写生

(二)教学目标:不同质感不同色彩的静物组合写生 授课课时:8课时

1、【教学过程】:

1、根据摆放的静物完成1幅水粉静物写生,纸张为四开。

静物内容:花卉、火龙果、苹果、青椒、黑布朗、不锈钢水壶、瓷质的花瓶。

2、静物质感的表现:

(1)色彩训练在每个阶段有不同的要求。在较好地把握住色调关系并具备了用色彩塑造形体的能力之后,就可以把训练的重心转到各种物体的质感表现上。其实这一步应是包含在深入刻画的这一环节,因其基础不同,要求也不会相同,因此在这里重点练习,强化学生对不同质感的表现能力。

(2)在静物的写生训练中,既有质地光滑的各类瓷器、不锈钢制品、金银铜等金属器皿,也有表面粗糙的陶罐、竹木制品,还有色彩透明的各类蔬菜水果,柔和的衬布、毛皮等,所有这些物品皆因质地不同、对光线的吸收与反射不同而形成各自的固有色,也会因光源色与环境色的影响而形成独特的色彩关系。

(3)要求学生仔细分析各类物体的特性,寻找它们的共性,能较好地表现出它们的质感。

2、【课堂指导】:及时发现学生的不同问题,进行个别指导,下午进行总体评画,找出学生此次练习的优缺点并进行总结,避免学生再出现类似的问题。《色彩》第3单元教案

课题名称:水粉静物组合写生

(三)教学目标:通过玻璃器皿的绘制,加深学生对物体的固有色、环境色、光源色等色彩关系的理解 授课课时:8课时

1、【教学过程】:

1、根据摆放的静物完成1幅水粉静物写生,纸张为四开。

静物内容:陶罐、花卉、火龙果、青苹果、红苹果、桔子、青椒、矿泉水瓶、玻璃杯、白色衬布

2、通过静物组合中矿泉水瓶、玻璃杯等透明物体,加强学生对透明物体的刻画,不光要画出物体本身的质感,更要表现肉眼看不见的色彩关系,使学生不要停留在表面上,而是要思考,丰富画面的色彩。

3、玻璃器皿与环境色:玻璃杯、高脚杯等一般不是画面的主体,但往往在整张画面起着点睛之妙用,表现不佳可能会成为整幅画的败笔。

在绘制盛有透明的无色液体的玻璃杯、高脚杯画法较简单。需在画好的背景或台面上,将杯口、杯底、杯脚的边沿、高光及杯子的两侧画一下,而这些地方的颜色带有十分明显的环境色倾向,高光和反光也十分明显。学生在平时训练时要善于归纳和总结,以便在画时能更准确地表达对象。玻璃器皿的质地给人一种 6 透明而又硬朗的感觉,杯口较薄,因此画这些部位,应选择富有弹性的小笔,通过干脆、利索的用笔把它们表现出来。此外还要避免在画杯口及杯脚边沿时,把它们画得很亮,结果失去了玻璃杯的质感,因此要求学生在作画过程中加强观察,明确杯口、杯脚的边沿除了高光外,还存在较深的色素,它的色彩倾向应由周围的环境色所决定。

4、矿泉水瓶的标签与我们所见的可乐瓶相比较,没有那么醒目,用色也淡雅些,瓶内不管有水没水都是透明的,受环境色影响也很大。

5、光源色:

由于在画室画画,要特别强调关于光源色的影响,使学生不会因为早中晚不同光照的影响而无法作画。一般情况下,早晨和傍晚的日光为暖色,中午的阳光、天光为冷光。我们画静物多在室内,接受的光源多是从窗口透进的天光。一般情况下,天光多为冷色,但也有特殊情况,如朝霞、夕阳的余光,室外红墙壁反射的光线,有时也影响室内光线变暖,阳光直照室内的物体就一定是暖光源了。要注意这种光线的变化,作画时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既要尊重客观对象,又要认真分析,注重自己的感觉。但光源的直接照射是在物体环境的受光面,因而光色的冷暖也决定亮面色彩的冷暖。如光线是暖色,亮面肯定就是暖色。

2、【课堂指导】:及时发现学生的不同问题,进行个别指导,下午进行总体评画,找出学生此次练习的优缺点并进行总结,避免学生再出现类似的问题。《色彩》第4单元教案 课题名称:复杂静物组合写生 教学目标:

A、灵活运用熟悉的绘画技法表达对物体的感受; B、艺术综合地控制整体的绘画效果;

C、避免弊病出现,乱(或花)、灰、火、粉、脏 D、对变化微妙的色彩的观察分析与表现 授课课时:8课时

1、【教学过程】:

1、根据摆放的静物完成1幅水粉静物写生,纸张为四开。

2、从局部刻画再回到整体:

在此阶段,主要是考察学生对画面整体效果的调控能力。画面的每一个部分都已进入深入刻画阶段之后,各部分可能会出现与整体不谐调的现象,这样对整体会有所破坏。所以要引导学生跳出局部的小圈子,检查整个画面,做适当调整。

3、调整中的着眼点:

第一应是对空间层次的处理,前后是否能拉开距离,虚实关系是否得当。其次还要在某些次要部分或不应该过分实在的部分做减弱处理,以求虚实结合。一幅好的习作应该是用笔生动活泼,色彩明快,虚实并举,造型结实,既有丰富感人的质感,又有绚丽的色彩。

2、【课堂指导】:

及时发现学生的不同问题,进行个别指导,下午进行总体评画,找出学生此次练习的优缺点并进行总结,避免学生再出现类似的问题。《色彩》第5—6单元教案 课题名称:石膏水粉写生 教学目标: A、石膏形体的塑造

B、如何处理白色石膏像与周围环境的色彩关系 C、避免画面出现“粉气”的问题 授课课时:16课时

1、【教学过程】:

1、绘制石膏体,配合水果、彩色衬布,纸张为四开。

2、石膏形体的塑造

部分同学素描可能不太好,在用色彩表现石膏时,形体起的不够准确,在这两张作业中,要特别注意提高同学构图的能力。

3、环境色对于石膏像的影响

由于石膏属于白色静物,指导同学在画的过程中不要不敢画,不敢用重色, 暗部不要太粉气,不要有太多的白,颜色多些,要考察对于环境色、光源色的敏感度,注意虽然都是纯白的东西,但画面上的纯白色却不要太多,要偏一点光源色,底部边缘偏些环境色,譬如石膏旁边有一红色苹果,就要考虑到红色对石膏的影响。

4、用色彩处理好黑白灰的素描关系:

不仅石膏像素描要有空间关系,在用色彩表现时,也要注意空间关系的表现。用色彩拉开物体的前后关系,另外塑造石膏时一定要干净利落,不要形体不紧凑,发生走形的问题。

4、部分同学出现画面上没有色彩的问题

画完一幅石膏像,整个画面上只是用白粉来塑造形体,根本没有考虑到色彩关系。在画石膏的色彩时,更应该用心在画,而不是主观观察到的白色来表现形体。如下图:

2、【课堂指导】:

及时发现学生的不同问题,进行个别指导,下午进行总体评画,找出学生此次练习的优缺点并进行总结,避免学生再出现类似的问题。《色彩》第7—8单元教案 课题名称:色彩空间写生 教学目标:

A、空间的选景与构图

B、如何处理白色石膏像与周围环境的色彩关系 C、避免画面出现“粉气”的问题 授课课时:16课时

1、自行组织画面内容,表现画室空间,纸张为四开,例如:

2、通过让同学自己组织空间,可以锻炼同学的构图能力,培养其观察空间、组织空间的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同学自己去观察、感受、选取绘画内容,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3、色彩的空间透视:近暖远冷,近鲜明远模糊。

空间写生,因空间距离深远开阔,要注意一切物体不仅形象特征随着空间距离增大而发生变化,且色彩关系也随之逐渐消弱。不要把距离不同的物体色彩关系一样对待,指导学生不要忽视色彩的空间变化,硬是把远处物体画得色彩鲜艳明亮,那么就会毫不客气从远处跑到近处,从后面跑到前面,而失去基本空间透视效果,画面平板。

2、【课堂指导】:

及时发现学生的不同问题,进行个别指导,下午进行总体评画,找出学生此次练习的优缺点并进行总结,避免学生再出现类似的问题。

后现代主义文学研究

- 1 -- 1 -后现代主义文学研究 读后感前言时间不是没有重量的。——王岳川在前言中这样郑重的抛出了一句时间决定后现代文学的始由。不可否能作为研究学者,研究历史延续的渊......

西汉文学研究

西汉文学研究摘要:西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盛世,而这一时期文学领域里的一个突出现象就是“士不遇”文学主题的凸显。由于“不遇”文士身份的不同,其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不遇......

现代文学研究综述

作为传统学科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在新世纪的开局之年虽然并没有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巨变,却在持续地稳步前进。寻觅过去一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发展印迹,我们从其持续性的步履中......

新时期文学研究提纲

新时期文学研究一、方法:以作品带思潮二、主要研究对象:80年代文学思潮;90年代文学现象;新世纪文学冲突三、具体内容:80年代1、“重返80年代”2、复出作家的历史记忆 王蒙:《布礼......

《雪国》 文学研究

《雪国》读后感因为岛村觉得 这不过也是一种徒劳而已像这样的句子 多少次敲击我的心灵 看《雪国》不下三十遍 每一次都要感伤 薄暮的微雪 微晴的天气 清风吹拂过 还要有寒冷......

《[文学研究]色彩教案.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学研究]色彩教案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教案模板]相关推荐
[教案模板]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