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_高中地理必修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高中地理必修教案”。
应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高一地理教案
湘教版必修一
沁阳永威学校高一、二地理备课组
二O一三年元月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0.5分钟左右)
㈠、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一章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㈡、板书课题:地球的宇宙环境
二、出示目标:(0.5分钟左右)㈠、讲述: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㈡、出示目标:
1、天体系统的层次及太阳系的主要成员。
2、地球是宇宙中既普通又特殊的天体,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㈢、讲述:达到学习目标靠同学们细致、认真的自学。
三、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6--11页的内容,对照思考题,找出答案,10分钟后提问检测,看谁答得既快又准确。
1、什么是宇宙?
2、从大到小列出天体系统的层次。
3、距太阳由近到远排出八大行星的顺序,并能按不同标准分类(地内、地外、类地、巨、远日)
4、八大行星绕日工转有什么共同特征?(同向、近圆、共面)
5、为什么说地球是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有哪些?
四、后教
检测(15分钟左右)方法:指名学生回答
㈠、更正:当学生回答不对或不完整时,启发其他同学更正或补充。
㈡、讨论:提问,先由差生回答,如答错了,组织其他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五、当堂训练
作业:
(一)作业本上做检测题第2、5题
(二)背会检测题3、4题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0.5分钟左右)
㈠、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一章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㈡、板书课题: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二、出示目标:(0.5分钟左右)㈠、讲述: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㈡、出示目标:
1、了解: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环境和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2、理解识记:太阳活动的类型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电离层、磁场和气候的影响。㈢、讲述:达到学习目标靠同学们细致、认真的自学。
三、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12--15页的内容,对照思考题,找出答案,15分钟后提问检测,看谁答得既快又准确。
1、什么是太阳辐射?太阳的能量来自哪里?太阳辐射中有那几种光?太阳能集中的是那种光?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占总量的多少?
2、太阳辐射对地球有什么影响?
3、什么是太阳活动?太阳活动有哪些主要类型?分别发生在哪几层?各有什么特征?对人类有何影
四、后教
检测(15分钟左右)方法:指名学生回答
㈠、更正:当学生回答不对或不完整时,启发其他同学更正或补充。
㈡、讨论:提问,先由差生回答,如答错了,组织其他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五、当堂训练
作业:
(一)背会自学指导各题。
(二)做辅导材料相应习题。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自转)
第1课时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0.5分钟左右)
㈠、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㈡、板书课题:地球的运动
二、出示目标:(0.5分钟左右)㈠、讲述: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㈡、出示目标:
识记:
1、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周期,区分恒星日和太阳日。
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㈢、讲述:达到学习目标靠同学们细致、认真的自学。
三、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16--18页的内容,对照思考题,找出答案,10分钟后提问检测,看谁答得既快又准确。
1、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周期分别是什么?恒星日和太阳日有什么区别?
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有哪些?
四、后教
检测(15分钟左右)方法:指名学生回答
㈠、更正:当学生回答不对或不完整时,启发其他同学更正或补充。㈡、讨论:提问,先由差生回答,如答错了,组织其他学生讨论。
㈢、教师通过多媒体、地球仪进行演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恒星日和太阳日,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五、当堂训练
作业:
(一)背会自学指导各题。
(二)完成辅导材料相应习题。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自转)
第2课时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0.5分钟左右)
㈠、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㈡、板书课题:地球的运动
二、出示目标:(0.5分钟左右)㈠、讲述: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㈡、出示目标:
理解掌握:1.地方时、时区、区时和日界线(人为日界线即国际日期变更线和自然日界线)2.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
㈢、讲述:本节课难度较大,也是本章的重点,相信同学们通过细致、认真的自学,一定能达标。
三、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18--20页的内容,对照思考题,找出答案,10分钟后提问检测,看谁答得既快又准确。
1、什么是地方时、时区和区时?
2、怎样区分自然日界线和国际日期变更线及日界线两侧的日期变换。
3、怎样计算地方时和区时?
四、后教
检测(15分钟左右)方法:指名学生回答
㈠、更正:当学生回答不对或不完整时,启发其他同学更正或补充。
㈡、讨论:提问,先由差生回答,如答错了,组织其他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五、当堂训练
作业: 完成辅导材料相应习题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第3课时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0.5分钟左右)
㈠、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㈡、板书课题:地球的运动
二、出示目标:(0.5分钟左右)㈠、讲述: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㈡、出示目标:
1、识记地球公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
2、理解识记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㈢、讲述:达到学习目标靠同学们细致、认真的自学。
三、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21--23页的内容,对照思考题,找出答案,10分钟后提问检测,看谁答得既快又准确。
1、地球公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分别是什么?
2、恒星年和太阳年有什么区别?
3、什么是近日点和远日点?
四、后教
检测(15分钟左右)方法:指名学生回答
㈠、更正:当学生回答不对或不完整时,启发其他同学更正或补充。㈡、讨论:提问,先由差生回答,如答错了,组织其他学生讨论。㈢、教师通过多媒体演示进一步让学生掌握。
五、当堂训练
作业: 当堂背会自学自导上的问题。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第4课时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0.5分钟左右)
㈠、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㈡、板书课题:地球的运动
二、出示目标:(0.5分钟左右)㈠、讲述: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㈡、出示目标:
1、理解掌握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2、学会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㈢、讲述:达到学习目标靠同学们细致、认真的自学。
三、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21----24页的内容,对照思考题,找出答案,10分钟后提问检测,看谁答得既快又准确。
1、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有哪些?
2、什么是正午太阳高度?怎样计算?
3、正午太阳高度与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4、什么是晨昏线?特点有哪些?
四、后教
检测(15分钟左右)方法:指名学生回答
㈠、更正:当学生回答不对或不完整时,启发其他同学更正或补充。㈡、讨论:提问,先由差生回答,如答错了,组织其他学生讨论。
㈢、教师通过多媒体演示,让学生掌握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
五、当堂训练
作业: 完成辅导材料相关习题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第四节
地球的结构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0.5分钟左右)
㈠、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一章第四节“地球的结构”。㈡、板书课题:地球的结构
二、出示目标:(0.5分钟左右)㈠、讲述: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㈡、出示目标:
掌握地球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结构的划分。
㈢、讲述:达到学习目标靠同学们细致、认真的自学。
三、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25--27页的内容,对照思考题,找出答案,10分钟后提问检测,看谁答得既快又准确。
1、什么是地震波?分为哪两种?各有什么特征?
2、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各个圈层有什么特点?
3、地球的外部圈层有哪些?
四、后教
检测(15分钟左右)方法:指名学生回答
㈠、更正:当学生回答不对或不完整时,启发其他同学更正或补充。
㈡、讨论:提问,先由差生回答,如答错了,组织其他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五、当堂训练
作业:
(一)背会自学自导的思考题。
(二)做辅导材料相应习题。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一节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0.5分钟左右)
㈠、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二章第一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㈡、板书课题: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二、出示目标:(0.5分钟左右)㈠、讲述: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㈡、出示目标:
1、掌握地壳的物质组成。
2、理解掌握地壳的物质循环。
㈢、讲述:达到学习目标靠同学们细致、认真的自学。
三、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30--34页的内容,对照思考题,找出答案,10分钟后提问检测,看谁答得既快又准确。
1、什么是矿物?有哪三种基本存在形式?与矿产有什么区别?
2、矿物的类别有哪些?怎样识别常见的矿物?
3、什么是岩石?分为哪三大类?
4、沉积岩有哪两个突出特征?
5、三大类岩石是如何让转化的?
6、什么是地质循环?其能量来源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四、后教
检测(15分钟左右)方法:指名学生回答
㈠、更正:当学生回答不对或不完整时,启发其他同学更正或补充。
㈡、讨论:提问,先由差生回答,如答错了,组织其他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五、当堂训练
作业:
(一)背会自学自导的思考题
(二)完成教材34—35页的活动题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
第1课时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0.5分钟左右)
㈠、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二章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㈡、板书课题:地球表面形态
二、出示目标:(0.5分钟左右)㈠、讲述: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㈡、出示目标:
掌握板块运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㈢、讲述:达到学习目标靠同学们细致、认真的自学。
三、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36--38页的内容,对照思考题,找出答案,10分钟后提问检测,看谁答得既快又准确。
1、导致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力量来自哪两个方面?
2、六大板块的名称、位置和范围分别是什么?
3、板块运动形成了板块之间的两种基本关系是什么?
4、37---38页的活动题?
四、后教
检测(15分钟左右)方法:指名学生回答
㈠、更正:当学生回答不对或不完整时,启发其他同学更正或补充。
㈡、讨论:提问,先由差生回答,如答错了,组织其他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五、当堂训练
作业: 背会自学自导的问题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
第2课时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0.5分钟左右)
㈠、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二章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㈡、板书课题:地球表面形态
二、出示目标:(0.5分钟左右)㈠、讲述: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㈡、出示目标:
1、掌握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2、掌握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㈢、讲述:达到学习目标靠同学们细致、认真的自学。
三、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38--42页的内容,对照思考题,找出答案,10分钟后提问检测,看谁答得既快又准确。
1、什么是褶皱?其两种基本形态是什么?怎样区分?
2、教材39页活动题?
3、世界两大地震带是什么?
4、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哪些?它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与内力作用有什么不同?
四、后教
检测(15分钟左右)方法:指名学生回答
㈠、更正:当学生回答不对或不完整时,启发其他同学更正或补充。
㈡、讨论:提问,先由差生回答,如答错了,组织其他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五、当堂训练
作业:
(一)背会自学自导的思考题
(二)完成辅导材料的相应习题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第三节
大气环境
第1课时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0.5分钟左右)
㈠、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环境”。㈡、板书课题:大气环境
二、出示目标:(0.5分钟左右)㈠、讲述: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㈡、出示目标:
1、掌握大气的垂直分层。
2、识记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㈢、讲述:达到学习目标靠同学们细致、认真的自学。
三、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43--44页的内容,对照思考题,找出答案,10分钟后提问检测,看谁答得既快又准确。
1、大气垂直分层有哪三层?各有什么特征?
2、教材43页的活动题?
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有哪几种形式?为什么晴朗的天空多呈现蔚蓝色?
4、太阳辐射的波长范围?其能量主要集中在哪一部分?
四、后教
检测(15分钟左右)方法:指名学生回答
㈠、更正:当学生回答不对或不完整时,启发其他同学更正或补充。
㈡、讨论:提问,先由差生回答,如答错了,组织其他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五、当堂训练
作业:
(一)背会自学自导的思考题
(二)完成辅导材料相关习题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第三节
大气环境
第2课时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0.5分钟左右)
㈠、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环境”。㈡、板书课题:大气环境
二、出示目标:(0.5分钟左右)㈠、讲述: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㈡、出示目标:
1、掌握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
2、理解大气的温室效应和保温作用。
㈢、讲述:达到学习目标靠同学们细致、认真的自学。
三、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44--47页的内容,对照思考题,找出答案,10分钟后提问检测,看谁答得既快又准确。
1、什么是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
2、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之间的关系如何?
3、教材45页的活动题?
4、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5、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是怎样形成的?
四、后教
检测(15分钟左右)方法:指名学生回答
㈠、更正:当学生回答不对或不完整时,启发其他同学更正或补充。
㈡、讨论:提问,先由差生回答,如答错了,组织其他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五、当堂训练
作业:
(一)背会自学自导的思考题
(二)完成辅导材料相应的习题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第三节
大气环境
第3课时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0.5分钟左右)
㈠、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环境”。㈡、板书课题:大气环境
二、出示目标:(0.5分钟左右)㈠、讲述: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㈡、出示目标:
理解掌握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㈢、讲述:达到学习目标靠同学们细致、认真的自学。
三、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47--52页的内容,对照思考题,找出答案,10分钟后提问检测,看谁答得既快又准确。
1、什么是热力环流?
2、大气的水平运动是如何形成的?
3、全球气压带和风带是如何形成的?
4、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有什么规律?
四、后教
检测(15分钟左右)方法:指名学生回答
㈠、更正:当学生回答不对或不完整时,启发其他同学更正或补充。㈡、讨论:提问,先由差生回答,如答错了,组织其他学生讨论。
㈢、教师通过多媒体演示、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气压带与风带的形成与移动规律。
五、当堂训练
作业:
(一)理解、背会自学自导的思考题
(二)做辅导材料相应的习题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第三节
大气环境
第4课时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0.5分钟左右)
㈠、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环境”。㈡、板书课题:大气环境
二、出示目标:(0.5分钟左右)㈠、讲述: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㈡、出示目标:
掌握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㈢、讲述:达到学习目标靠同学们细致、认真的自学。
三、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52--54页的内容,对照思考题,找出答案,10分钟后提问检测,看谁答得既快又准确。
1、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形成了哪些大气活动中心?它们对气候有什么重大影响?
2、季风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环流的形成原因和风向有什么不同?
四、后教
检测(15分钟左右)方法:指名学生回答
㈠、更正:当学生回答不对或不完整时,启发其他同学更正或补充。
㈡、讨论:提问,先由差生回答,如答错了,组织其他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五、当堂训练
作业:
(一)理解、背会自学自导的思考题
(二)完成辅导材料的相关习题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第三节
大气环境
第5课时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0.5分钟左右)
㈠、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环境”。㈡、板书课题:大气环境
二、出示目标:(0.5分钟左右)㈠、讲述: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㈡、出示目标:
掌握常见的天气系统与天气的关系。
㈢、讲述:达到学习目标靠同学们细致、认真的自学。
三、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54--58页的内容,对照思考题,找出答案,10分钟后提问检测,看谁答得既快又准确。
1、什么是气团?分为哪两大类?
2、什么是冷锋和暖锋?其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状况如何?
3、什么是低气压与高气压系统?其控制下的天气状况如何?
4、锋面气旋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况如何?
四、后教
检测(15分钟左右)方法:指名学生回答
㈠、更正:当学生回答不对或不完整时,启发其他同学更正或补充。㈡、讨论:提问,先由差生回答,如答错了,组织其他学生讨论。
㈢、教师通过多媒体演示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冷锋、暖锋、低气压系统、高气压系统与天气的关系。
五、当堂训练
作业:
(一)理解、背会自学自导的思考题
(二)完成教材58页的活动题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第四节
水循环和洋流
第1课时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0.5分钟左右)
㈠、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二章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㈡、板书课题:水循环和洋流
二、出示目标:(0.5分钟左右)㈠、讲述: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㈡、出示目标:
掌握全球水循环的过程。
㈢、讲述:达到学习目标靠同学们细致、认真的自学。
三、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59--61页的内容,对照思考题,找出答案,10分钟后提问检测,看谁答得既快又准确。
1、什么是水循环?其能量来源是什么?
2、水循环有哪三种主要形式?目前人类活动主要通过什么方式对水循环产生影响?
四、后教
检测(15分钟左右)方法:指名学生回答
㈠、更正:当学生回答不对或不完整时,启发其他同学更正或补充。
㈡、讨论:提问,先由差生回答,如答错了,组织其他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五、当堂训练
作业:
(一)背会自学自导的思考题
(二)完成教材60页活动题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第四节
水循环和洋流
第2课时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0.5分钟左右)
㈠、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二章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㈡、板书课题:水循环和洋流
二、出示目标:(0.5分钟左右)㈠、讲述: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㈡、出示目标:
掌握世界洋流的分布及其地理意义。
㈢、讲述:达到学习目标靠同学们细致、认真的自学。
三、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61--64页的内容,对照思考题,找出答案,10分钟后提问检测,看谁答得既快又准确。
1、什么是洋流?如何分类?
2、教材62页的活动题?
3、洋流的地理意义有哪些?世界四大鱼场是什么?与洋流有什么关系?
四、后教
检测(15分钟左右)方法:指名学生回答
㈠、更正:当学生回答不对或不完整时,启发其他同学更正或补充。㈡、讨论:提问,先由差生回答,如答错了,组织其他学生讨论。㈢、教师通过多媒体演示让学生掌握洋流的形成与分布。
五、当堂训练
作业:
(一)理解、背会自学自导思考题
(二)完成教材63页的活动题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复习课1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导入:同学们,我们今天复习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请看这节课的复习目标。
(一)复习目标:理解背会第一章全部知识点。
(二)复习过程:
1、检测发放检测题。要求20分钟时间闭卷独立完成。
2、出示答案,同桌交换试卷对照答案并用红笔批改,给出分数。老师统计检测结果,好的表扬,差的批评。
3、学生更正讨论,对做错的题目可问其他同学或举手问老师并整理到错题集上。
4、老师根据学生的做题情况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精讲。
5、学生根据自己的做题情况对没有掌握的知识点当堂背会。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复习课2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导入:同学们,我们今天复习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请看这节课的复习目标。
(一)复习目标:理解背会第二章全部知识点。
(二)复习过程:
1、检测发放检测题。要求20分钟时间闭卷独立完成。
2、出示答案,同桌交换试卷对照答案并用红笔批改,给出分数。老师统计检测结果,好的表扬,差的批评。
3、学生更正讨论,对做错的题目可问其他同学或举手问老师并整理到错题集上。
4、老师根据学生的做题情况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精讲。
5、学生根据自己的做题情况对没有掌握的知识点当堂背会。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复习课3 考试
目标:独立完成一套试卷,时间45分钟。过程:
1、教师分发试卷,学生紧张考试,教师充当监考。
2、下课铃响,收交试卷。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复习课4 讲评试卷
目标:人人满分 过程:
1、发放教师改过的试卷,学生对照自己做错的题目,更正讨论。不会的可以问其他同学或举手问老师。
2、老师根据学生的做题情况对试卷进行分类讲解。
3、学生质疑问难。
4、学生根据做题情况对前两章的全部知识点查漏补缺。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第三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一节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0.5分钟左右)
㈠、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三章第一节“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㈡、板书课题: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二、出示目标:(0.5分钟左右)㈠、讲述: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㈡、出示目标:
1、理解生物进化对地理环境的改进作用、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识记地质史上环境变迁导致的两次生物灭绝。
3、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
㈢、讲述:达到学习目标靠同学们细致、认真的自学。
三、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66--69页的内容,对照思考题,找出答案,10分钟后提问检测,看谁答得既快又准确。
1、教材67页的活动题?
2、地质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是哪两个时期?灭绝情况如何?
3、人类活动对环境有什么影响?
四、后教
检测(15分钟左右)方法:指名学生回答
㈠、更正:当学生回答不对或不完整时,启发其他同学更正或补充。
㈡、讨论:提问,先由差生回答,如答错了,组织其他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五、当堂训练
作业:
(一)背会自学自导的思考题
(二)完成辅导材料相关习题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0.5分钟左右)
㈠、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三章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㈡、板书课题: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二、出示目标:(0.5分钟左右)㈠、讲述: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㈡、出示目标:
理解:
1、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2、自然环境要素的相互作用。识记:
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2、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
㈢、讲述:达到学习目标靠同学们细致、认真的自学。
三、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70--77页的内容,对照思考题,找出答案,10分钟后提问检测,看谁答得既快又准确。
1、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有哪些?
2、教材71页的活动题?
3、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地形、人类活动与土壤分别有什么关系?
4、根据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怎样做到资源的综合利用?
四、后教
检测(15分钟左右)方法:指名学生回答
㈠、更正:当学生回答不对或不完整时,启发其他同学更正或补充。
㈡、讨论:提问,先由差生回答,如答错了,组织其他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五、当堂训练
作业:
(一)理解、背会自学自导的思考题
(二)完成辅导材料的相关习题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第三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第1课时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0.5分钟左右)
㈠、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三章第三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㈡、板书课题: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二、出示目标:(0.5分钟左右)㈠、讲述: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㈡、出示目标:
1、了解地球表层差异性的表现。
2、理解识记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㈢、讲述:达到学习目标靠同学们细致、认真的自学。
三、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78--83页的内容,对照思考题,找出答案,10分钟后提问检测,看谁答得既快又准确。
1、什么是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2、教材79页的活动题?
3、什么是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4、教材80页的活动题?
5、什么是垂直分异规律?教材81页的活动题?
四、后教
检测(15分钟左右)方法:指名学生回答
㈠、更正:当学生回答不对或不完整时,启发其他同学更正或补充。
㈡、讨论:提问,先由差生回答,如答错了,组织其他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五、当堂训练
作业:
(一)理解、背会自学自导的思考题
(二)完成辅导材料的相关习题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第三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第2课时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0.5分钟左右)
㈠、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三章第三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㈡、板书课题: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二、出示目标:(0.5分钟左右)㈠、讲述: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㈡、出示目标:
掌握主要陆地自然带的分布。
㈢、讲述:达到学习目标靠同学们细致、认真的自学。
三、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83--86页的内容,对照思考题,找出答案,10分钟后提问检测,看谁答得既快又准确。
1、森林自然带一般分布于什么地区?可分为哪些种类?
2、草原自然带一般分布于什么地区?分为哪些种类?
3、荒漠自然带一般分布于什么地区?有哪些种类?荒漠带的生态系统有什么特征?
4、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对人类活动有什么意义?
四、后教
检测(15分钟左右)方法:指名学生回答
㈠、更正:当学生回答不对或不完整时,启发其他同学更正或补充。
㈡、讨论:提问,先由差生回答,如答错了,组织其他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五、当堂训练
作业:
(一)理解、识记自学自导的思考题
(二)完成辅导材料的相关习题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第四章 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一节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第1课时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0.5分钟左右)
㈠、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四章第一节“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㈡、板书课题: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二、出示目标:(0.5分钟左右)㈠、讲述: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㈡、出示目标:
掌握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㈢、讲述:达到学习目标靠同学们细致、认真的自学。
三、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88--90页的内容,对照思考题,找出答案,10分钟后提问检测,看谁答得既快又准确。
1、什么是聚落?分哪两大类型?
2、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有哪些?主要是什么?
3、北方平原与南方丘陵山区的聚落有什么不同?
4、教材89---90页的活动题?
四、后教
检测(15分钟左右)方法:指名学生回答
㈠、更正:当学生回答不对或不完整时,启发其他同学更正或补充。
㈡、讨论:提问,先由差生回答,如答错了,组织其他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五、当堂训练
作业:
(一)背会自学自导的思考题
(二)完成辅导材料的相关习题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第一节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第2课时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0.5分钟左右)
㈠、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四章第一节“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㈡、板书课题: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二、出示目标:(0.5分钟左右)㈠、讲述: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㈡、出示目标:
掌握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㈢、讲述:达到学习目标靠同学们细致、认真的自学。
三、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91--94页的内容,对照思考题,找出答案,10分钟后提问检测,看谁答得既快又准确。
1、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因素有哪些?我国东西交通线路的空间分布有什么特点?
2、教材91页的活动题?
3、教材96页的活动题?
4、平原地区与山区的交通线路分布各有什么特点?交通线路选线应充分考虑哪些因素?
5、教材93页的活动题?
四、后教
检测(15分钟左右)方法:指名学生回答
㈠、更正:当学生回答不对或不完整时,启发其他同学更正或补充。
㈡、讨论:提问,先由差生回答,如答错了,组织其他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五、当堂训练
作业: 理解、背会自学自导的思考题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第二节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1课时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0.5分钟左右)
㈠、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四章第二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㈡、板书课题: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出示目标:(0.5分钟左右)㈠、讲述: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㈡、出示目标:
识记地质时期、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特征。
㈢、讲述:达到学习目标靠同学们细致、认真的自学。
三、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95--97页的内容,对照思考题,找出答案,10分钟后提问检测,看谁答得既快又准确。
1、气候与天气有什么不同?
2、地球气候变化史划分为哪三个阶段?什么是冰期与间冰期?
3、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有哪些特征?(看图)
4、教材96页的活动题?
5、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有什么特征?有什么影响?
6、什么是雪线?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
四、后教
检测(15分钟左右)方法:指名学生回答
㈠、更正:当学生回答不对或不完整时,启发其他同学更正或补充。
㈡、讨论:提问,先由差生回答,如答错了,组织其他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五、当堂训练
作业:
(一)理解背会自学自导的思考题
(二)完成辅导材料的相关习题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第二节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2课时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0.5分钟左右)
㈠、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四章第二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㈡、板书课题: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出示目标:(0.5分钟左右)㈠、讲述: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㈡、出示目标:
1、识记近现代的气候变化特征。
2、理解识记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㈢、讲述:达到学习目标靠同学们细致、认真的自学。
三、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97--100页的内容,对照思考题,找出答案,10分钟后提问检测,看谁答得既快又准确。
1、近现代的气候变化有什么特征?有什么影响?
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哪些影响?
四、后教
检测(15分钟左右)方法:指名学生回答
㈠、更正:当学生回答不对或不完整时,启发其他同学更正或补充。
㈡、讨论:提问,先由差生回答,如答错了,组织其他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五、当堂训练
作业:
(一)理解背会自学自导的思考题
(二)完成辅导材料的相关习题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第三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第1课时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0.5分钟左右)
㈠、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四章第三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㈡、板书课题: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二、出示目标:(0.5分钟左右)㈠、讲述: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㈡、出示目标:
1、掌握自然资源的概念以及分类。
2、了解掌握前煤炭时期、煤炭时期、后煤炭时期自然资源的利用情况。㈢、讲述:达到学习目标靠同学们细致、认真的自学。
三、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101--104页的内容,对照思考题,找出答案,10分钟后提问检测,看谁答得既快又准确。
1、什么是自然资源?有哪些分类?
2、煤炭时期世界上出现了哪些主要工业区?
3、教材104页的活动题?
四、后教
检测(15分钟左右)方法:指名学生回答
㈠、更正:当学生回答不对或不完整时,启发其他同学更正或补充。
㈡、讨论:提问,先由差生回答,如答错了,组织其他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五、当堂训练
作业:
(一)理解背会自学自导的思考题
(二)完成辅导材料的相关习题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第三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第2课时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0.5分钟左右)
㈠、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四章第三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㈡、板书课题: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二、出示目标:(0.5分钟左右)㈠、讲述: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㈡、出示目标:
掌握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㈢、讲述:达到学习目标靠同学们细致、认真的自学。
三、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104--106页的内容,对照思考题,找出答案,10分钟后提问检测,看谁答得既快又准确。
1、农业社会阶段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如何?形成了哪些文明发源地?
2、工业社会阶段及后工业化阶段自然资源的利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3、教材106页的活动题?
四、后教
检测(15分钟左右)方法:指名学生回答
㈠、更正:当学生回答不对或不完整时,启发其他同学更正或补充。
㈡、讨论:提问,先由差生回答,如答错了,组织其他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五、当堂训练
作业:
(一)理解背会自学自导的思考题
(二)完成辅导材料的相关习题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第四节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0.5分钟左右)
㈠、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四章第四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㈡、板书课题: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二、出示目标:(0.5分钟左右)㈠、讲述: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㈡、出示目标:
1、识记自然灾害的概念及分类。
2、理解识记中国的洪涝灾害及原因。
㈢、讲述:达到学习目标靠同学们细致、认真的自学。
三、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107--111页的内容,对照思考题,找出答案,10分钟后提问检测,看谁答得既快又准确。
1、什么是自然灾害?分为哪些类别?
2、我国的洪涝灾害主要有哪两大类型?
3、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4、教材111页活动题2?
四、后教
检测(15分钟左右)方法:指名学生回答
㈠、更正:当学生回答不对或不完整时,启发其他同学更正或补充。
㈡、讨论:提问,先由差生回答,如答错了,组织其他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五、当堂训练
作业:
(一)理解背会自学自导的思考题
(二)完成辅导材料的相关习题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复习课1 第三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导入:同学们,我们今天复习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请看这节课的复习目标。
(一)复习目标:理解背会第三章全部知识点。
(二)复习过程:
1、检测发放检测题。要求20分钟时间闭卷独立完成。
2、出示答案,同桌交换试卷对照答案并用红笔批改,给出分数。老师统计检测结果,好的表扬,差的批评。
3、学生更正讨论,对做错的题目可问其他同学或举手问老师并整理到错题集上。
4、老师根据学生的做题情况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精讲。
5、学生根据自己的做题情况对没有掌握的知识点当堂背会。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复习课2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导入:同学们,我们今天复习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请看这节课的复习目标。
(一)复习目标:理解背会第四章全部知识点。
(二)复习过程:
1、检测发放检测题。要求20分钟时间闭卷独立完成。
2、出示答案,同桌交换试卷对照答案并用红笔批改,给出分数。老师统计检测结果,好的表扬,差的批评。
3、学生更正讨论,对做错的题目可问其他同学或举手问老师并整理到错题集上。
4、老师根据学生的做题情况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精讲。
5、学生根据自己的做题情况对没有掌握的知识点当堂背会。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复习课3 考试
目标:独立完成一套试卷,时间45分钟。过程:
1、教师分发试卷,学生紧张考试,教师充当监考。
2、下课铃响,收交试卷。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复习课4 讲评试卷
目标:人人满分 过程:
1、发放教师改过的试卷,学生对照自己做错的题目,更正讨论。不会的可以问其他同学或举手问老师。
2、老师根据学生的做题情况对试卷进行分类讲解。
3、学生质疑问难。
4、学生根据做题情况对前两章的全部知识点查漏补缺。
备课人:陈泽军 赵志方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7篇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高中地理必修一教学计划,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概念:自然地理环境由大气、水、生物、土壤、地形等地理要素组成。这些要素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
高中地理必修一总结总结是事后对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进行回顾和分析,从而做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份总结吧。总结一般是怎么写......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学计划导语:教学计划是指导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的基本依据,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规格的重保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