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_青岛版三上数学教案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青岛版三上数学教案”。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风筝厂的见闻为大的学习背景,使学生学习用一位数除多位数的方法,内容包括口算除法、估算、笔算除法、验算四部分。本册教材中的除法,每个例题都有配有不同的情境图,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并在学习中体验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和方法。单元教学建议: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2、探索计算方法,鼓励算法多样化。
3、结合教学内容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建议教学课时数:11课时
1、信息窗1-------2课时
2、信息窗2-------3课时
3、信息窗3-------2课时
4、信息窗4-------3课时
5、我学会了吗---1课时
第二单元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青岛版教材P11――P13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整百、整十数的除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逐步养成验算的习惯。
大学堂教案中心 www.daodoc.com 内容概览+智能记忆,个性服务,我快我乐!
3、结合具体情境,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整百、整十数的除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活动一:结合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课本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交流] 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抽生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活动二:解决问题
师:我们先来看“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只鹰风筝?”这个问题,你认为可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尝试计算,小组交流各自的算法。]
师:谁愿意起来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展示算法多样化]
师:我们再来解决“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只燕风筝?” 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尝试计算,小组交流各自的算法。]
师:谁愿意起来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展示算法多样化]
师:我们再来解决“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只鹤风筝?” [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尝试计算,小组交流各自的算法。]
师:谁愿意起来交流一下?
大学堂教案中心 www.daodoc.com 内容概览+智能记忆,个性服务,我快我乐!
[全班交流,展示算法多样化] 这里教师教授估算的方法。
师:我们再来解决:“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只孔雀风筝?” [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尝试计算,小组交流各自的算法。]
师:谁愿意起来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展示算法多样化] 这里教师总结估算的方法。
师:你能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其它的问题吗? [学生自己列式计算,全班交流] 活动三:练一练
1、一练第一题:在学生理解除法法算理的基础上,独立思考并计算,并鼓励学生规律,然后全班交流。
2、3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计算。并总结规律与特点。
3、第3题:学生独立解答,集体交流,并说说估算的方法。活动四:数学游戏
教师可以出示一张数字卡片,全班同学抢答,也可以在小组内进行。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p13_14 教学目标:
1、巩固整
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巩固估算的方法,培养估算的意识。
3、解决实际问题。
大学堂教案中心 www.daodoc.com 内容概览+智能记忆,个性服务,我快我乐!
教学流程:练习5——10题。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P15――P16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学习用竖式进行计算。
2、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教学重点: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方法 教学过程:
活动一:结合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课本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交流]
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抽生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活动二:解决问题
师:我们先来看“64米红布一共能做多少只鹰风筝?”这个问题,你认为可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尝试计算,小组交流各自的算法。] 师:谁愿意起来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展示算法多样化] 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
大学堂教案中心 www.daodoc.com 内容概览+智能记忆,个性服务,我快我乐!
1、口算
2、估算
3、竖式
教师小结竖式的计算方法
师:你能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其它的问题吗? 补充练习:96÷3 84÷4 66÷3 活动三:练一练
1、练一练1题: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让学生说一说竖式计算应注意什么。
2、练一练2题:先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全班交流。
3、练一练3题:让学生根据题目提供的条件,独立解答。然后在小组、班级里进行讨论交流。
4、练一练4题:学生立做,然后全班交流规律。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数学街接教材P16――P17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二、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逐步养成验算的习惯。
3、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一位数除二、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大学堂教案中心 www.daodoc.com 内容概览+智能记忆,个性服务,我快我乐!
活动一:结合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课本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交流]
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抽生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活动二:解决问题
师:我们先来看“72个线轮能装多少盒?”这个问题,你认为可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尝试计算,小组交流各自的算法。]
师:谁愿意起来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展示算法多样化] 学生可能出现下列几种方法
估算:72≈60,60÷6=10,72÷6的商比10大一些。口算:60÷6=10,12÷6=2,10+2=12 笔算:列竖式
教师讲授列竖式的方法
师:你能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其它的问题吗?
师:我们再来看“438根竹条能做多少只风筝?”这个问题,你认为可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尝试计算,小组交流各自的算法。]
师:谁愿意起来交流一下?
大学堂教案中心 www.daodoc.com 内容概览+智能记忆,个性服务,我快我乐!
[全班交流,展示算法多样化]
师:我们再来看:“86米布能做多少只孔雀风筝?”这个问题,你认为可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全班交流,展示算法多样化]
师: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生小组讨论并交流] 师:你能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其它的问题吗? 活动三:练一练
1、练习1题:学生根据要求独立做,然后全班交流。
2、练习2题:学生自己看表,弄懂题意后独立做,全班交流。
3、练习3、4题,学生独立做,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p18 教学目标:
1、巩固一位数除两位数、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的情境解决问题,养成应用数学的能力。教学流程:
1、练习第5题,学生独立做,然后说一说计算方法。
2、6题,学生独立做,交流是怎么做的。3、7、8题,学生独立完成。
第六课时
大学堂教案中心 www.daodoc.com 内容概览+智能记忆,个性服务,我快我乐!
教学内容:教材P19――P20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除法的验算方法。
2、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逐步养成验算的习惯。
3、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除法的验算方法 教学过程:
活动一:结合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课本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交流]
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抽生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活动二:解决问题
师:我们先来看“平均每小时裁19只风筝面,对吗?”这个问题,你认为可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尝试计算,小组交流各自的算法。]
三、热闹的民俗节
一、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结合大量事例初步认识对称现象和对称轴。
2、在探索活动中,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3、初步体会生活中存在大量的对称现象,欣赏、感受对称美,初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大学堂教案中心 www.daodoc.com 内容概览+智能记忆,个性服务,我快我乐!
二、教材解读
对称是自然界中较普遍的现象,在学生周围的生活中,具有对称性质的物体有许许多多,学生对对称现象并不陌生。本单元是学习对称知识的起始单元,教材提供了丰富的情境和事例,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充分感知对称现象,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感知对称现象。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本单元的编写特点:
1、选取的视角新颖现实,我国的民风、民俗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单元素材呈现的是同学们欣赏、交流在民俗语节庆祝活动上拍的各种照片的情景,照片内容丰富,既包括民间建筑,又包括荷包、风筝、剪纸等民间艺术品,新颖而现实的素材有得于吸引学生学习。
2、提倡观察志操作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感受和体验中学习知识。本单元的编写突出了观察与操作的学习方式,教材着力引导学生独立观察,积极交流,在充分感受的基础上认识对称现象。通过折一折、拼一拼、做一做、找一找等到活动,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三、单元教学建议
1、加强与生活的联系,以现实生活的素材来初步学习对称知识。
2、突出实践,加强操作。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通过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折一折等到实践活动,进一步体验对称现象,了解其特性。
3、评价时,注重考察学生对对称特点的理解,对于画出给定图形的另一半,不要提出过高要求。
4、本单元建议课时数:2课时
第1课时
课题:民俗节见闻
教学内容:课本28---30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初步感知对称现象。
2、在大量具体活动中,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初步学会独立思考,培养与同伴互动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意识。
大学堂教案中心 www.daodoc.com 内容概览+智能记忆,个性服务,我快我乐!
教学过程: 活动一:
1、师:你参加过民俗语节活动吗?民俗节活动都有什么?老师带小朋友们去逛逛民俗节盛会,你们喜欢吗?
2、(出示课件,伴随极富有民族特色的音乐出示课本情境图。)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交流后观察画面,感受美丽的对称现象。
学生可能会发现和提出这样的问题:风筝两边的形状是一样的吗?京剧脸谱沿中线对折,两边会重合吗? 活动二:
教师结合情境图中的素材讲述这些都是对称现象。启动新的问题进行拓展。
(学生回到情境图中结合刚才的发现,从对称的角度再次观察体验。)
1、师:你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一些对称现象? 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思考,找出对称现象。
2、师:同学们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中进行交流吗?(在小组交流中表达自己的想法。)
3、师:哪个小组可以交流一下? 活动
三、折纸船
1、师:小朋友们在民俗节中已经认识、了解的对称图形,下面咱们就动手折一折吧。咱们打开课本第29页,根据书上的提示动手做一个纸船。
(学生独立完成课本自主练习第2题。)
2、师:谁愿意把你折的纸船展示给大家看。(学生的作品用投影进行展示)活动四,做一做对称动作
1、师: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一副画呢?大家想不想看?课件出示课本自主练习第5题。
(学生观察画面,对整幅图在一个整体的了解)
2、说一说哪些动作是对称的。(学生独立思考后可在小组内交流。)
3、请你和同伴一起做一个对称的动作。
(学生任意做对称动作造型,请同学到讲台表演)
大学堂教案中心 www.daodoc.com 内容概览+智能记忆,个性服务,我快我乐!
活动
五、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活动六。
你能收集有关对称的资料吗?
第2课时
课题:精彩的杂技
教学内容:课本第31---34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结合大量事例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和对称。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2、在探索活动中,会画对称轴,能画出简单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3、初步体会生活中存在大量的对称现象,欣赏、感受对称美,初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过程: 活动一:
1、师:你观看过杂技表演吗?杂技表演都有什么项目?老师带小朋友们去看看杂技表演,你们喜欢吗?
2、(出示课件,伴随极富有民族特色的音乐出示课本情境图。)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交流后观察画面,感受美丽的对称现象。
学生可能会发现和提出这样的问题:杂技表演时整体动作是对称的吗?下面三组图形是怎么来的?这三幅图有什么特点?
活动二:
教师结合情境图中的素材讲述这些都是对称现象。启动新的问题进行拓展。
师:下面这三幅图是把表演杂技的动作画简笔画的形式,我们来再来观察这三幅图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到情境图中结合刚才的发现,从对称的角度再次观察体验并交流各自的想法)
教师总结:这些图形都是对称图形。如果沿一条线对折,两边会完全重合,这条折线就叫对称轴。活动
三、1、师:你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一些这样的对称现象? 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思考,找出对称现象。
2、师:同学们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中进行交流吗?(在小组交流中表达自己的想法。)
大学堂教案中心 www.daodoc.com 内容概览+智能记忆,个性服务,我快我乐!
3、:哪个小组可以交流一下? 活动
四、1、小朋友们已经认识、了解的轴对称图形,下面咱们就找一找对称的图形吧。咱们打开课本第32页,根据书上的提示做第一流题。
(学生独立完成课本自主练习第3题。)师:谁愿意把你的展示给大家看。
2、大家能不能做一个轴对称图形呢?看一看谁的手儿巧?
(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分工完成)(请同学到讲台展示自己的作品)
3、师:看课本第6题的图,这幅图有什么特点?你在生活中见到过类似的现象吗?
4、你能根据第7题的画编一个童话故事讲给小组内的人听?
活动
五、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活动六。
研究第8、9题。
四、采访果蔬会——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二)一、教学目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掌握稍复杂的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计算含有除法的四则混合运算题,知道混合运算的顺序。
2、经历探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计算策略的多样性;学会用估算判断结果,体验估算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养成估算的习惯。
3、在进行较复杂计算的过程中,细心培养认真、扎实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习了简单的两、三位数除法一位数的口算、估算及笔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今后学习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除法及进一步应用除法解决问题的基础。因此,要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本单元的教学要注意渗透估算,特别是计算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时更应突出估算。经常用估算对结果进行判断,有利于养成估算的习惯。
大学堂教案中心 www.daodoc.com 内容概览+智能记忆,个性服务,我快我乐!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
信息窗1:走进果蔬会------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信息窗2:采访果品加工厂-------学习商中间有0和学习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信息窗3:采访果品包装车间------学习连除和学习含先加后除(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重点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是商中间、末尾有0的笔算方法。
三、教学建议
1、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融为一体。
2、重视引导对学生对新知识的自主构建。
3、重视估算。
4、关注学习过程评价,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5、本单元建议课时数:8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青岛版教材P35-37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
法。
2、能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并能结合估算情况验证笔算的正误。
3、能结合具体情境发现有价值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使学生进一步体会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活动一:结合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课本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
么?
[学生自由交流]
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抽生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活动二:解决问题
师:我们先来看“平均每个品种的苹果有多少箱?”这个问大学堂教案中心 www.daodoc.com 内容概览+智能记忆,个性服务,我快我乐!
题,你认为可以怎样解决?
[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尝试计算,小组交流各自的算法。]
师:用百位上的1除以8商不够1个百,怎么办?
生讨论交流理解算理解决问题。
这里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进行估算,判断商的大致范围,再放手让学生独立探索笔算的方法。
师:我们再来解决“平均每天接待了多少名客商?”这个问题。
[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尝试计算,小组交流各自的算法。]
师:谁愿意起来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理解算理]
师:我们再来解决“平均每天签订多少吨的销售合同?”“一共运来了多少箱大枣?”这两个问题。
[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尝试计算,小组交流各自的算法。]
注意对学生进行估算的训练。
师:解决最后一个问题“去年平均每个葡萄园产葡萄多少吨?”
[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尝试计算] 因该题笔算时有余数,如果有学生估计结果约为85,也是可以的。
活动三:练一练
1、第一题:在学生理解了算理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主完
成。
2、第二题:注重让学生分析题中所包含的数量间的关系,明白求445千克鲜鱼能晒成多少千克鱼干,就是求445里有多少个
5,用除法计算。
3、第五题:在学生自主判断并改正的基础上,让学生交流问题出在哪里,为什么错了,引导学生讨论“做除法时,应注意什么?”,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计算时认真细致和验算的学习习惯。
4、第三、四题可以作为本节课的小测验,检查学生的掌握情
况。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P37-38 教学目标:
1、巩固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巩固估算的方法,培养估算的意识。
3、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流程:练习6、7、8、9题及聪明小屋。
1、第六题:可以让学生自己去试着完成,交流时重点让学生大学堂教案中心 www.daodoc.com 内容概览+智能记忆,个性服务,我快我乐!
说商的位数,是怎样判断的,引导学生掌握判断的方法,还可以适当补充类似的练习进行巩固。
2、第七题:注意对解题思路的引导,让学生体会计算的必要性,又渗透解决问题策略的学习。
3、第八题: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洗相片付钱的问题。可以先让学生了解一些有关冲洗相片的常识,再解决有关的问题。问题应由学生自己提出自己解答。
4、“聪明小屋”是一个重叠问题。对学生出现的情况,可通过操作学具或画示意图的办法帮助学生弄明白,为什么是36棵而不是40棵。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P39-4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0”的道理。
2、探索解决商的中间有0的除法和商的中间有0,被除数中间也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掌握。
3、培养创新意识及合作能力。
4、经历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感受数学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
掌握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
活动一:结合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课本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交流]
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抽生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活动二:解决问题
师:我们先来看“平均每分钟可生产果汁多少瓶?”这个问题,你认为可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尝试计算,小组交流各自的算法。]
师:谁愿意起来交流一下? 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
1、估算。
2、竖式。
大学堂教案中心 www.daodoc.com 内容概览+智能记忆,个性服务,我快我乐!
3、摆小棒。
师:用十位上的2除以4不够商1,怎么办? 学生思考,明白用0占位的道理。板竖式:
师:你能这种方法解决其它的问题吗? 补充练习:
721÷7 642÷6 627÷3 师:我们再来解决“平均每小时可生产多少千克果脯?”这个问题,你认为该如何解决?
[生独立列式,尝试计算,小组交流各自的算法。] 师:谁愿意交流自己的算法?
师:你认为怎样写比较好呢?
师生进行深入的讨论,学生明白十位上的0除以2,为什么要在十位上写0的道理。师板竖式:
补充练习:505÷5 402÷2 306÷3 以上教学教师都要先对学生进行估算方面的训练。活动三:练一练
1、做课本第41页自主练习的第一题。
2、做课本第41页自主练习的第二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注意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商的中间商0。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P40-42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提出并解决有关问题,理解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末尾商0的道理,掌握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2、在探索计算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及合作能力。
3、经历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感受数学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学过程: 活动一:
师:出示上节课学生提出的两个问题:“平均每分钟生产多少瓶干红葡萄酒?”“平均每分钟生产多少瓶干白葡萄酒?”
师: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列出算式] 大学堂教案中心 www.daodoc.com 内容概览+智能记忆,个性服务,我快我乐!
师板书:420÷3 问: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在小组中想办法解决一下。学生分小组合作,教师要巡回指导,及时掌握情况。
师:哪一个小组交流一下你们的做法? 学生可能出现的做法:
1、分学具;
2、先估算的;
3、用竖式计算的。
师:当用十位上的2除以4不够商1时,可以在十位上商0。学生写的竖式会有两种情况: 师板书:
师肯定两种写法,选取最佳的写法。活动二:
师:我们再来看第二个问题。这个问题怎样解决,该怎样算呢?同学们有信心自己解决吗?
做完后全班交流,着重让学生说一说个位上2除以6时该商几? 活动三:
师:我们今天学到的知识有什么特点? 学生进行观察总结。活动四:巩固应用
1、做课本41页第三题巩固除法的基本练习题目。可以抽生板演。
目的是以此来提高除法计算的准确性。
2、第四题是一道解决现实问题的题目。练习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展开 讨论:平均每天看50页能不能按期归还,为什么?让学生明白计算结果与解决现实问题的关系,学会灵活思考问题。
3、小测验:第六、七、八题。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P43、P44练习1、2 教学目标:
1、教会学生学会连除运算,能联系现实情况理解小括号的作用,明确运算顺序。
2、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学会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过程:
活动一:结合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课本情境图]
大学堂教案中心 www.daodoc.com 内容概览+智能记忆,个性服务,我快我乐!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交流]
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抽生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活动二:解决问题
师:960个果冻可以装多少盒?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尝试计算,小组交流各自的算法。]
师:谁愿意起来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展示算法多样化]
师板书:(1)960÷2=480(盒)480÷4=120(盒)
(2)960÷2÷4=120(盒)(3)960÷(2X4)=120(盒)
师:请同学们交流这样做的理由。
师:你能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其它的问题吗? 活动三:练一练
1、第一题:首先让学生观察图表,理解题意,知道解决什么问题,再自主地完成。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想的过程及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2、第二题:学生可以列90÷3÷5,也可以列90÷5÷3,但要让学生明白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P44及练习的3、4、5、10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主经历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学生有合理地分析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明确小括号的作用。教学过程:
活动一:出示情景图,提出问题
师:你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互相交流。
师抽生交流并板演:犁糕一共可以装多少包? 活动二:解决问题
师: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 [生尝试解决,并交流] 师:谁愿意起来交流一下你的做法?
大学堂教案中心 www.daodoc.com 内容概览+智能记忆,个性服务,我快我乐!
全班交流,展示不同的写法。
生1:520÷4=130(包)320÷4=80(包)138+80=210(包)
生2:(520+320)÷4= 师:你能说一说每一步计算的含义吗?
师:你能总结出有括号的先加再除的混合的运算顺序吗? 生答。
师:请同学们解决下面的问题。360÷(2X3)380÷(132-127)活动三:练一练
第4、5、10题:要放手让学生独立地完成。交流时注重让学生说清分析思路和策略,以此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七课时 教学内容:P47回顾整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除法。
2、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笔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并能进行正确地估算。
3、回顾倍的有关知识及对混合运算知识的掌握。
4、提供解决问题的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理解数学学习与生活应用中的联系,使学生更系统地掌握这部分内容。教学过程: 活动一:
师:元旦快到了,老师决定在我们班里举行联欢会,同学们想一想,筹备联欢会需要做哪些事情呢? [学生进行交流](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师:图中的小朋友为筹备联欢会做了哪些事情呢?请同学们帮忙整理一下。
[学生在小组内按顺序整理] 活动二:教学左面板块
让学生先解决分组的问题:
(1)“60人做游戏,每5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2)如果每8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
教师可结合本班的情况,进行开放性的练习,由此引导学生大学堂教案中心 www.daodoc.com 内容概览+智能记忆,个性服务,我快我乐!
回顾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和笔算的方法。活动三:教学上面的板块
师:215名学生参加联欢会,每张桌子围坐8人,需要多少张桌子?
你能估计一下吗? 你会准确计算吗?
设计开放性问题:如果每张桌子坐3、4、5、6、、、、、、人需要准备多少张桌子? 学生自主进行练习。活动四:教学右面板块
师:观察右面的图,你都能发现哪些信息?小组内交流。你能根据图中所给的数据解决这些问题吗? [生合作探索。] 师: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活动五:教学下面板块
师:你能说说计算除法时要注意什么吗?混合运算时要怎样呢?
第八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P51 教学目标:
1、巩固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巩固估算的方法,养成估计的意识。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
3、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4、对本单元进行回顾与整理。教学过程:
活动一:结合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课本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交流]
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抽生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活动二:解决问题
师:我们先来看“小男生修补了多少本书?”这个问题,你认为可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尝试计算,小组交流各自的算法。]
大学堂教案中心 www.daodoc.com 内容概览+智能记忆,个性服务,我快我乐!
师:谁愿意起来交流一下?
师:你能知道这个结果是否正确吗? 学生各自不同的算法。
师:你能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其它的问题吗?学生解决提出的其它问题
活动三:回顾与整理
师:同学们,经过这一阶段的学习,你的果园里又收获了什么?
学生思考并涂苹果。
师:能把你的和大家说一说吗? 学生交流。
大学堂教案中心 www.daodoc.com 内容概览+智能记忆,个性服务,我快我乐!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内容:第十二课时 数字编码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P77-78综合与实践运用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提供丰富的生活素材,引导学生在观察、交流......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一、情况分析班级情况分析:在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习后,学生在数学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数学教案三年级上册,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年级上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