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7、8单元复习教案_7a第八单元复习教案
八年级下册7、8单元复习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7a第八单元复习教案”。
第七单元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里
课型:复习课
主备人: 蒋贵其
【学情分析】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科技的作用、感受快速发展的现代科技、创新与科技发展的关系。重点掌握为什么科技是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力?为什么科技的发展靠创新?怎样搭起创新的桥梁?怎样由好奇到创新?
虽然寒假已经安排学生进行了复习,但是效果较差。要带领学生进行系统的复习,检查落实直到熟练掌握本单元的知识点。要注意本单元与初三科教兴国的联系。【复习目标】
1、巩固本课的基础知识,及时查缺补漏
2、构建本课的知识网络,将知识点系统化。【复习重点】
①“科技是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力”;②让学生了解我国科技现状,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培养科学的态度和探索的精神。③科技发展靠创新;④提高创新能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途径。【复习难点】
①“科技是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力”;②让学生了解我国科技现状,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培养科学的态度和探索的精神。③正确把握好奇心;④想象是创新的先导,求异思维是创新的源头。【复习方法】
讨论、理解、记忆。【课时安排】
计划用1课时授完。【复习过程】
一、导入复习
二、回顾知识网络
三、重点点播
四、达标检测考易通 【知识梳理】
(一)巩固记忆以下问题
1、如何理解现代科技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为什么说科技是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力?
3、快速发展的现代科技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空间技术的地位和空间科学技术的作用、地位?
5、为什么说科技发展靠创新?(创新的重要性)
6、好奇与创新有什么关系?
7、怎样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二)、构建本课的知识网络图 【个性化修改】
第七单元知识点盘点
第7单元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里
1、如何理解现代科技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P59 ①我们现在的生活与科技息息相关。现代科技给人们提供了丰足的衣食,舒适的住行,使人们的愿望逐步变成现实。②新科技产品的不断问世,极大提高了人们生活的科技含量和生活质量。③也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
2、请列举身边的实际例子,说明现代科技发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P59 ⑴大棚蔬菜种植技术推广,在冬天能吃到新鲜蔬菜,生活质量提高了。⑵电话、网络的 普及,可以方便地与远方的亲戚朋友进行联系和交流。⑶随动力机车运用,火车提速,大大缩短交通时间,方便人们的出行。
3、为什么说科技是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力?(p59-62)
(1)科技进步推动了物质文明的发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①人类社会的每一进步都伴随着科技的进步。②尤其是现代科技的 突飞猛进,为生产力发展和人类的文明进步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有力地推动了经济 和社会的发展。③实践证明,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已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2)科技进步推动了物质文明的发展,科技是人类文明的标志。①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普及为人类提供了传播思想文化的新手段,使精神文明建设有了新的载体。②它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更新人们的思想观念,破除迷信等具有重要意义。
(3)科技的进步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必定还会继续为人类文明做出更加巨大的贡献。
4、快速发展的现代科技的表现(p63-66)
①蓬勃兴起的信息技术
②迅速崛起的生命科学
③突飞猛进的空间技术
5、我国在科技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p63)
(1)信息技术: “龙芯一号”的诞生;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
(2)生命科学:完成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任务;袁隆平培育成功超级杂交水稻。(3)空间科学:中国自主研制并成功发射“嫦娥二号” 月球探测器;“神舟”系列飞船成功发射。
6、信息技术革命的地位、内容、发展方向分别是什么?P64-657、生命科学的地位怎样?发展生命科学的意义?P66
8、空间技术的地位和空间科学技术的作用: P67 地位:空间技术是当代科学技术中发展最快的尖端技术之一,它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发 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开发和应用空间科技已成为世界各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手段。
作用:(1)人类进入空间,实现这一梦想,将依赖于空间技术的进步。(2)空间技术发展对 于广播电视、远距离通信、气象预报、资源普查、导航定位、农业生产、救援救灾、环 境监测和科学研究,发挥了传统方式无法达到的效益和作用。
9、为什么要创新?(创新的重要性)(p68-70)(1)科技发展靠创新。科技发展历史和现实均表明,创新是力量之源、发展之基。科技前进的每一步都是 追求创新的结果。科学的本质是创新,科学发展靠创新。(2)不断创新是当代科技发展 的主旋律。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国际竞争中始终处于领先地位。
10、好奇与创新有什么关系?P71(1)好奇心是走上科技发明创造之路的起点,是创新的最初动力。(2)好奇心也需要正确把握,否则也会对人们的成长造成消极影响。(3)好奇心人皆有之,但并非每个人都能做到有所 发明创造。(4)只有那些把好奇心转化为兴趣,进而发展为志趣,多加观察、大胆设想、锲而不舍的人,才有可能打开成功之门。
11、中学生如何培养创新能力?(73-77)
⑴要让创新思维闪光,;做到敢于想、能够想、善于想;要学 会求异思维。⑵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创新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 要学以致用,勇于实践。①要正确把握好奇心,把好奇转化为兴趣。②做到善于观察,见微知著,这是产生创新思维的重要前提。③开发自己的想象力。想象是创新的先导。首先,要敢于想。其次,要能够想。最后,还要善于想。④培养求异思维,求异思维是孕育一切创新的源头。学会独立思考,敢于对权威提出质疑。⑤知识是创新的前提,我们应学好各方面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创新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⑥要学以致用,勇于实践,多参加一些小发明、小制作等活动。【作业设计】单元达标检测(考易通)【教学反思】 第八单元《生活在依法治国的国家》
课型:复习课
主备人:蒋贵其
【学情分析】:
本单元主要让学生初步了解法律知识,学习宪法知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是最高点行为准则;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加强法制建设,健全法律监督。法律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记忆起来感觉难度大,所以更要加强本单元知识的复习和落实 【复习目标】:
1、巩固本课的基础知识,及时查缺补漏
2、构建本课的知识网络,将知识点系统化。【复习重点】:
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②宪法是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③依法治国的含义;④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复习难点】:
①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②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的最高行为准则;③法治则国兴——深刻理解依法治国的重要现实意义。④健全法律监督和制约机制。【课时安排】:
计划用1课时授完。【知识梳理】
(一)巩固记忆以下问题
1、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2、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表现在哪里?
3、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的表现在哪三方面?
4、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怎样遵守宪法?(或具体表现)
5、中国共产党可以不遵守宪法吗?为什么?
6、作为公民,作为青少年应该怎样增强宪法意识,维护宪法的权威和尊严?
7、什么是依法治国?
8、为什么要实行依法治国?即依法治国的意义。
9、社会主义法制基本要求是什么?
10、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法必究的内容和地位分别是什么?
11、公民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过程中,应该怎样做?
12、法律监督的主要内容及地位。
13、立法监督、执法监督、司法监督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14、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的意义及方式分别是什么? 【构建本课的知识网络图】
【巩固基础】第8单元
生活在依法治国的国家
★
1、为什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p84-87)
①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 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①宪法是其他法律 的立法基础,其他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②任何法律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否则无效。③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
2、宪法的地位: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处于首要地位。★
3、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体现在哪些方面?(p86)
①一方面体现在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其他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②另一方面体现在任何法律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否则无效。
4、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的表现(p87-90)
①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的最高准则 ②宪法是一切团体和组织的最高准则 ③宪法是全体公民的最高准则
5、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的最高行为准则体现在哪三个方面?
⑴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不得做宪法禁止做的事情。⑵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不得 拒绝做宪法规定的事。⑶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不得做宪法未授权的事。
★
6、青少年如何增强宪法观念?(p90)
⑴青少年要认真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性质和基本内容;⑵养成遵守和维护宪法的习惯; ⑶还要以各种形式向群众宣传宪法;④同违宪行为作斗争,时时处处用实际行动捍卫宪法尊严。
★
7、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什么?该方略的含义如何? P93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含义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 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 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
★
8、依法治国的意义(重要性):(p94)
①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②依法治国是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③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④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条件。⑤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
9、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什么?(p97-100)
①有法可依的地位:是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先决条件。②有法必依地位: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中心环节。
③执法必严地位: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条件(关键)。④违法必究地位: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保障。
★
10、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青少年应该怎么做?P101 ⑴要做知法、守法、护法的合格公民。⑵要认真学法,对法律提倡做的事情积极去做,法律规定做的事情一定去做,法律不允许做的事情坚决不做。⑶增强守法意识,树立法 制观念,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4)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5)宣传法律知识。(6)积极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7)积极行使监督权,为国家的法制建设献计献策。
11、法律监督的主要内容包括(p102):立法监督、执法监督、司法监督、公民个人的监督等。
★
12、我国公民可以依法行使那些监督权?如何行使?行使这些权利有何意义?(p104)
公民的监督权: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检举权。
行使方式:①可以向人大代表反映情况。②可以通过写信、打电话、发电子邮件等形式向有关部门反映。③可以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进行监督。
公民依法行使批评、建议权有什么重要意义?(p104)
①有利于国家机关加强廉政建设,督促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格依法办事,防止违法乱纪现象;②有利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提高决策水平和办事效率。③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④有利于提高公民参政议政意识。(见能力训练单元测试)【教后反思】: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风和日丽、疑惑不解、衣衫褴褛、铿锵有力”等词语的意思并且能够在实践中运用。2.通过反复朗读,找出周恩来为什么会......
《与朱元思书》一、课文分析 文章第一段总写作者所见景色特点。设置了观赏景色的大的背景和大的环境——“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交代了观赏的角度和方式——“从流飘荡,任意东......
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一单元复习教案一、单元内容:本单元的五篇课文,均是名家之作。它们或追叙作者自己人生道路上的难忘经历,或展现名人、伟人的一个侧面,揭示人生意义,人文内涵深厚......
《短文两篇(日 月)》教案教学目的 1.知识与能力学习散文诗优美的语言,蕴含着哲理。 2.过程与方法自由朗读课文,小组合作,讨论出作者对生活的信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作者对......
29、古诗两首一、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说出诗意。了解两个传说: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乞巧(乞取智巧、追求幸福)【唐】 林 杰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