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_北师大五年级上册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北师大五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
寻根问祖 课题1.我们共同的祖先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文明的发源地是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国。
2.辞谢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是炎帝和黄帝,了解有关他们的传说、故事与历史。
3.为祖国的悠久历史而自豪,知道自己是炎黄子孙的一员,产生民族认同感。教学过程:
1.布置学生阅读和欣赏教科书第2页的文字及插图。问:“身着不同服装的孩子各自站立在什么位置上?他们手里举着的是什么?”(埃及的象形文字——在羊皮上、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在泥板上、印度的梵文——在贝多罗树叶上和中国的汉字——在纸上。)
2.讲解与讨论。讲解:在我们这个地球上有几条与人类文明息息相关的古老河流——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印度河、黄河和长江。在这些大河的两岸,诞生了最早的人类,它们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并孕育出了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国这四大文明古国。
讨论:⑴我们中国与其他文明古国相比,有哪些特点?(唯一一个历史没有间断过的国家。)
⑵作为中国人,应当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有关我们国家历史的内容。同学们一定都听到过“炎黄子孙”这个名称,谁能来解释一下,它是什么意思?
3.阅读与讨论。⑴阅读教科书第3页的文字,并适当地予以解释。⑵阅读教科书第4页有着关炎帝与黄帝的文字,以及小文的话,并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⑶阅读教科书第5页有关伶伦和仓颉的文字,并相互交流各自的看法。4.教师小结:突出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以及中华民族的源远流长。
课题2.坚忍不拔的炎黄后代
教学目标:
1.知道一些有关中华民族的古老神话和故事。
2.理解在这些神话和故事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和高尚品质。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教师以古代神话传说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2.阅读与讨论。朗读教科书第6-7页的两个故事后,让学生以自由发言的形式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思考:这两个故事反映了什么样的精神和优秀品质?(不畏艰难、公而忘私、坚持不懈)
3.小组相互交流自己搜集到的神话与传说,并共同探讨其中所反映的精神和优秀品质。4.小结并督促学生利用课下的时间为下次的交流做好准备。
第二课时:
1.以小组为单位,继续为故事会做准备。
2.全班交流。每个小组推选代表,向全班介绍一两个故事,并根据小组的讨论结果,说明所反映的精神和优秀品质。3.教师点评和总结。
课题3.与历史为伴
教学目标:
1.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历史感。2.知道并学会使用公元纪年的方法。
3.通过风筝等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感受历史与自己的密切联系。教学过程:
1.导入。“同学们都知道,历史能够告诉我们发生在很久以前的事情,比如前面学习过的炎帝和黄帝,就生活在几千前。但是这么长排时间,人们怎样表达它呢?又如提到伟大诗人李白时会怎样说?(唐朝人)那么,如果有具来自非洲或者欧洲的小学生向你提同样的问题,你应该怎样回答他,才能让他完全明白呢?”
2.阅读与练习。朗读教科书第8页的课文,并强调,公元纪年就是准确表达历史时间的一种方法。3.探究讨论。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阅读教科书第9页小女孩的话和关于风筝历史的文字,并和同盯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
4.教师总结:“存在于我们身边的事物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们都有自己的历史,比如我们使用的物品、吃的食物都是如此。我们的国家、我们所在的家庭,以及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历史,历史和我们的生活相依相伴,它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
课题4.传递文明的纸
教学目标:
1.知道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项伟大发明。
2.通过讨论、探究、体验纸的发明和制作过程,并通过与纸发明以前的中西方不同的书写材料的对比,感悟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伟大的创造。
3.了解纸的作用,特别是纸的传播对世界的影响,认识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萌发民族自豪感。4.学习评价历史人物。教学过程:
1.导入。请学生再次欣赏教科书第2页的图画,并思考:这幅画的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呢(造纸术)
2.体验活动。完成教科书第10页下面的作业。3.全班交流。请几个学生发表自己完成的作业内容。4.阅读与讨论。阅读教科书第11-13页的内容,然后就下面的问题与参考答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做适当的补充和修正。
5.探究与讨论。让学生根据教科书第12的造纸图,自己总结出造纸的主要过程与步骤。
6.算一算:如果用教科书(16开)大小的纸来写东方朔给汉武帝的那封信,需要写几页纸?
7.自由讨论:通过上面的活动,你怎样看待造纸术和蔡伦?结合教科书第13页的地图说说。
8.总结:如果没有纸,各种知识很难迅速和广泛传播,人类进步的速度会缓慢许多,因此造纸术的出现和传播对于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课题5.文明之母——印刷术
教学目标:
1.知道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项伟大发明,理解印刷术对世界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2.了解印刷术的演变及发明的过程,并通过动手实践,体验活字印刷术中蕴含着的聪明智慧。3.学习评价历史人物。教学过程:
1.导入。造纸术发明400多年以后,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我国又发明了被称为|“文明之母”的印刷术。
2.阅读与讨论。阅读第14页的课文,并讨论:雕版印刷是怎么回事?它有什么好处?
3.阅读教科书第15页的课文并讨论:与雕版印刷相比,活字印刷的优越性是什么?(速度快)
4.体验活动。用事先准备好的材料任选一种印刷方式来体验。5.全班交流。每个小组展示自己小组的印刷成果。
6.总结。我国北宋时期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是印刷史上的一场革命,它很快被传播到世界各地,对于世界文明的传播发挥巨大的作用。从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中国人民以其天才与勤奋为世界科学与文明做出了无与伦比的巨大贡献。在我国的历史书上,对这一技术的发明者——布衣毕昇,只有简单的记载,但世界发明史上却永远不会忘记他的名字。
课题6.沟通全世界的指南针
教学目标:
1.知道指南针的发明与应用是中华民族对于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2.初步掌握阅读史料的能力和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3.进一步萌发民族自豪感。教学过程:
1.导入。问:同学们所见过的指南针是什么样子的?
2.阅读与讨论:指南针发明的根源何说起呢?请同学们欣赏和阅读教科书第16页司南的照片及文字,并朗读其右侧的课文。思考:这段文字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为什么会有南北之极性呢?
3.小组探究。根据教科书第16页豆博士的话,算一算中国人发明的指南针大约比欧洲早了多少年?
讨论:为什么说郑和下西洋走向世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麦哲伦环球航行、达尔文环球考察,都离不开小小的指南针? 4.全班交流。各个小组汇报本讨论结果。
5.总结。强调:指南针虽小,但它的历史功绩却是不可估量的。我们虽然不知道是谁发明了指南针,但他的功德是不朽的。
课题7.火药加快了人类前进的脚步
教学目标:
1.知道火药是是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项伟大发明。
2.理解火药的发明加快了人类前进的脚步,同时了解火药也增加了战争的危害。
3.初步了解科学与迷信的复杂关系。
4.进一步认识四大发明的伟大,萌发民族自豪感。教学过程:
1.导入。提起火药,谁都知道它的厉害,不过,你们知道火药是怎样发明出来的吗?请阅读教科书第17页的课文,并观察炼丹爆炸图。2.讲解与讨论。请学生观察教科书第17页正文的图,然后想像一下,这些早期的火箭是怎样发挥火药的威力的?
3.小小辩论会。火药发明的利与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同学们对此可能也会有自己的看法。辩论:火药的出现是不是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4.总结。对辩论活动进行总结,强调:问题的关键在于人们如何利用火药,火药是否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最终还是由人类自己决定的。
课题8.思想家孔子
教学目标:
1.了解孔子的教育和道德思想,理解孔子关于教育和道德思想的格言。2.了解孔子对后世及世界的影响,萌发敬仰之情。3.初步学会评价历史人物,学习阅读历史资料。教学过程:
1.导入。谁能说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各是什么意思?是谁说的?
2.阅读与讨论。阅读教科书第20页的课文及教科书第21-22页的内容。讨论:⑴孔子是一位怎样的人?⑵孔子有哪些主要成就? 3.教师出示一些孔子的格言,生谈谈自己的理解。
4.总结:孔子的思想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的宝贵财富,当然,他的思想也有局限性,比如维护等级制度、轻视妇女、看不起体力劳动者等,但他仍然是一位文化伟人,为我们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思想遗产。
课题9.伟大的军事家孙武
教学目标:
1.知道孙武是我国古代的军事家,知道孙武的著作《孙子兵法》。2.知道《孙子兵法》不公对我国,而且对世界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3.了解一些《孙子兵法》中的格言,并理解其意义。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介绍《孙子兵法》及其在国内外产生巨大影响方面的资料。教学过程:
1.导入。谁听说过“百战百胜”“出其不意”这两个成语吗?有谁知道它们的出处和含义?
2.讲解与讨论。⑴简介孙武的生平。⑵在海湾战争中,美国官兵人手一册《孔子兵法》,这是为什么?一部产生于2000多年前的军事著作,为什么会影响这样广?在使用了最先进武器装备的现代战争中,为什么人们还要向孙武这位古人请教呢?
3.小组探究。阅读和欣赏教科书第23页的内容,请学生根据这些内容交流各自的看法,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4.全班交流。各小组向全班交流介绍自己的讨论结果,以及他们对教师所提问题的思考与回答。
5.总结,并对表现突出的小组给予表扬。
课题10探寻古代科学家的足迹
教学目标:
1.知道教科书中提到的几位我国古代科学家的主要成就,简要了解他们的生平。
2.提高搜集、整理和利用各种资料的能力。
教学准备:搜集书中提到的几位科学家的有关资料。教学过程:
1.导入。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24页的文字,并讨论一下这个笑话说明了什么
2.小组准备。各个小组对每个成员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后,向全班做介绍。
3.全班交流。在小组介绍过程中,教师应当予以补充和纠正。
4.总结。对每个小组的介绍给予有针对性的评价,并强调这些古代科学家为了追求真理,矢志不渝的高尚人格,以及对于人烦扰伟大贡献,应对对他们表达由衷的敬意。
活动课
学习写家史
教学目标:1.了解家庭的历史及变迁,进一步增强对于历史的亲近感。2.通过编写简单家史,学习一些历史学方法。教学准备:为写家史所做的准备 教学过程:
1.导入。教师询问学生家庭作业完成的情况、家长们对教科书上呈现的家史发表了什么看法,以及对写家史提出了哪些建议等,请几个学生谈一谈。
2.阅读与观察讨论。观察和阅读教科书第28-29页上的四幅家庭照片、小文写的家史以及“我家的大事与国家的大事”对照表,让学生就一说从这四幅照片中体会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3.讲解与讨论。根据教科书第27页列举的确定历史时间、收集和整理资料、完成写作三大步骤,逐一与学生进行讨论,并对他们不甚清楚和不明确的地方加以说明、解释。
4.个人写作。每个学生根据课前的准备,开始编写自己的家史。5.总结。就学生写家史的情况给予有针对性的评价。
第一单元 寻根问祖1、文明的曙光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我们共同的祖先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人类文明的发源地是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国。2、知道中华......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我们共同的祖先》〖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文明的发源地是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国。2.知道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是炎帝和黄帝......
〖教学目标1.了解家庭的历史及变迁,进一步增强对于历史的亲近感。2.通过编写简单家史,学习一些历史学方法。〖教学准备检查学生为写家史所做的准备。〖教学活动及过程1.导入。教师询......
打开天山脚下的民族之窗【教学目标】1.乐于了解新疆的各个民族,形成尊重各少数民族和民族团结的情感及态度;建立我国各民族之间“同甘苦,共患难”的兄弟情谊,建立“民族一家亲,军......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家庭的历史及变迁,进一步增强对于历史的亲近感。2.通过编写简单家史,学习一些历史学方法。〖教学准备检查学生为写家史所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