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教案_匆匆的教案

2020-02-27 教案模板 下载本文

《匆匆》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匆匆的教案”。

学习目标

一、学会本课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

二、通过抓住重点句子,联系自己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时光匆匆,要珍惜时间,不能碌碌无为。

三、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并把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四、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比喻的方法。

课前准备

一、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二、搜集并阅读朱自清的资料和他写得的其他散文。教师可向学生推荐《荷塘月色》《背影》《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散文。

三、搜集关于珍惜时间的格言警句、诗词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谈话: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位著名的作家,他一生勤奋,笔耕不辍,给我们留下190多万字的作品;他一生重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毛主席曾赞扬他是最有骨气的中国人。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2、课前搜集资料,你对朱自清先生有哪些了解。(学生介绍自己搜集的资料)

3、朱自清先生不仅是一位诗人、学者,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散文大师,他为我们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散文佳作,他的散文被称作“美文的典范”。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赏读他24岁时写下的一篇散文《匆匆》。

4、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感觉难读或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3、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和含义。⑴注意“涔、潸”的读音。⑵引导理解“徘徊、蒸融、挪移、头涔涔、泪潸潸、赤裸裸”等词语的含义。

4、出示文中的叠词“匆匆、斜斜、默默、白白、茫茫然、轻轻悄悄”。读词后请学生在学习课文时注意这些叠词的作用。

5、指生朗读自己感觉难读或自己喜欢的句子。

6、默读课文,思考:初读课文,你读懂些什么?有什么感受?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7、学生读书后全班交流初读后的感受。

朱自清基本资料信息:

姓名 朱自清

职业 作家、诗人、教授、民主战士

毕业院校 北京大学

别名 原名自华,号秋实,字佩弦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江苏东海

出生日期 1898年11月22日(戊戌年)

逝世日期 1948年8月12日

朱自清简介: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中国现代诗人、散文作家。1948年,朱自清患严重的胃病。6月18日,他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上签字。8月12日,朱自清因胃穿孔在北大医院去世。毛泽东则在文章《别了,司徒雷登》中说朱自清是不吃美国救济粮饿死的。

朱自清作品:

散文集

1、《匆匆》

2、《歌声》

3、《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4、《温州的踪迹》

5、《背影》

6、《航船的文明》

7、《荷塘月色》

8、《女人》

9、《后记》

10、《白种人——上帝的骄子》

11、《怀魏握青君》

12、《阿河》

13、《儿女》

14、《哀韦杰三君》

15、《欧游杂记》

16、《飘零》

17、《说梦》

18、《白采》

19、《海行杂记》 20、《一封信》

21、《序》

22、《春》

23、《绿》

说几句有关时间的格言送给别人或自己。

揭题,问: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交流对作者以及其作品的认识,教师作适当补充,并介绍当时社会背景。

二、初读,感知课文大意。

(一)、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如轮读、范读、荐读、小组读、默读等)读课文。

画出最能体现时光特点的词语。

看看自己能读懂什么,有什么地方读不懂。

(二)、交流学习体会。

三、细读课文,感受作者情感,感悟文章道理。

认真读课文,画出与作者有同感的句子,并通过感情朗读表达出来。说说自己画了哪些句子。

出示句子:

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读句子,思考:作者为什么是这种感受?

指导朗读:画横线的词读慢一点,重一点。③

在逝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呢?只有罢了,只有匆匆罢了。

理解:徘徊罢了 匆匆罢了

问一问自己,能做些什么

问一问自己想问的人能做些什么

写话练习:在逝去如飞的日子里,我能做____________,我能做______________,我还能做_____________.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雪,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呢?我何曾有着些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理解画横线部分,体会作者感情。

仿写:过去的日子如___________,被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被__________.反复吟读,说说自己的感想。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思考: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用书本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四、品读好句,感悟文采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品读第三自然段,看看哪些写法值得你学习,你也来一两句。

五、综合活动:与时间老人真情告白。

学六年时光,一眨眼就要从我们身边匆匆而逝了,想不想留住时光飞逝的脚步,让我们小学的日子在长一点?可是,这样的想法能实现吗?唉!记得上节课那位因时光飞逝和我们一样叹息的那个人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他的名著《匆匆》。(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1、在MTV中赏读课文。

2、欣赏完这篇课文,你最想说什么?

(学生在上节感知的基础上,进一步谈自己对文章的领会)

三、选择学法

一种无奈,一声叹息,来去匆匆的时光老人总是在一班的时光列车上向我们招手了,真想大声的问他: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板书:一去不复返)

还好。朱自清已在课文中写到:你聪明的告诉我!

同学们,我知道你们都是聪明的孩子,下面,就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课文,这一回,你们想怎么学?

(学生汇报学法)自主学习。

四、自主汇报

在教师的启发引导和鼓励评价中学生去体会作者在时光面前的困惑、难过,无奈与最后在时光不复返中的觉醒。

五、升华体会

此时,我们再看课题《匆匆》,你会觉得它是作者对我们发出的一种怎样的声音?

在这种声音中,让我们齐读 课文最后一段中作者再次对匆匆而逝的时光而发出的感叹!

六、情感倾诉

同学们,时光老人在提示我们短暂的40分钟就要结束了,想好一句你自己的时间格言送给我们身边的人,好吗?

匆匆教案

《匆匆》教学设计时间:第八周五第一节教者:林教学内容:16课《匆匆》整体感知课文,学习第一、二自然段。教材简析《匆匆》是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四单元讲读课文。本单元阅读训练的......

《匆匆》教案

2.《匆匆》导学案学科: 语文年级: 六课题:匆匆课型:讲读 课时:两课时时间:2月10日主备人:李柏堂修改人:李柏堂 审核人: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2个生字,正确读写“挪动、伶伶俐俐”等词语......

《匆匆》教案

《匆匆》教案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匆匆》教......

匆匆教案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匆匆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匆匆教案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匆匆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匆匆》教案.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匆匆》教案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匆匆的教案 教案 匆匆的教案 教案
[教案模板]相关推荐
[教案模板]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