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土特产之酒文化教案_泸州市酒文化
泸州土特产之酒文化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泸州市酒文化”。
泸州土特产之酒文化教案 ——风过泸州带酒香
“风过泸州带酒香”,是浓缩酒城文化的佳句。1983年胡耀邦同志视察泸州时,在泸州城内闻到了扑鼻酒香,随口盛赞:“酒城泸州,果然名不虚传,风过泸州带酒香呀。”在泸州,白酒博物馆在向人们展示悠久的酿酒历史和文化;偌大的白酒生产园区,车间林立,热气腾腾,运输车辆来来往往,足以证明生产繁忙市场旺销;满耳听到的是酒歌、酒诗、酒礼、酒的故事传说,满目见到的是酒仙、酒画、酒文化的历史传承。下面要介绍的是泸州的著名特产――泸州老窖。
一、“泸州老窖”名字的由来
泸州老窖因产于四川省泸州市而得名。酒的独特风格的形成与用陈年老窖发酵有极大关系,故加上“老窖”二字。莫言为国窖1573写下了第一篇酒赋---《中国品味》,成为了首位中国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为中国白酒品牌写下的精彩篇章。
二、泸州老窖的历史与发展
泸州古称江阳,名副其实的“酒城”。泸州老窖特曲(大曲)又是泸型酒的代表。泸州老窖特曲(大曲)的生产始于秦汉,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传承至今日。称为“天下第一窖”。泸酒始于秦汉
泸州是我国酿酒历史最悠久的地区之一。根据泸州地区出土文物考察,泸州酿酒史至少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在泸州市博物馆陈列室里,有一只当地出土的“陶质饮酒角杯”,国家文物部门鉴定为2000多年前秦汉之际的器物,专供饮酒宾客之用。1983年泸州市郊出土的第8号汉棺上的“巫术祈祷图”中,高举酒樽的两巫师,再次证明当时泸州不仅酒好,还有了“以酒成礼”的酒文化,也印证了中国酒文化中“无
酒不成礼”的“酒道”。汉代著名词赋家司马相如的《凤求凰》中写道:“蜀南有醪兮,香溢四宇,促吾悠思兮,落笔成赋”。是因为喝了泸州美酒啊。泸酒兴于唐宋
1999年2月3日,在泸州老窖特曲(大曲)窖池南侧约300米处基建工地发掘一古窖址,挖出一批陶瓷器皿文物,有壶、杯、罐、碗、盘等10多种类酒具200多件,经考古专家考证鉴定,营沟头古窖是一个隋末唐初至五代时期主要生产民间陶瓷的窑址。可见当时饮酒即在民间广为兴起。据史载,泸州在隋代升为总管府,唐代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升为都督府,唐贞观盛世之年,唐太宗派开国元老程咬金任泸州都督左领军大将军,可见泸州在当时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重要地位。程咬金对泸南少数民族酿制黄酒和汉族传统酿酒术相互交流,促进各民族团结,进一步推动酿酒技术的发展有功。唐昭宗景福二年(公元892年)大书法家柳公权的侄儿柳玭移任泸州刺史,他刚进州境,就有当地豪酋拜迎,敬献美酒,他们以庄园酿酒作坊的生产方式推动着泸酒酿酒生产的发展。
北宋诗人黄庭坚曾遭贬谪,来泸州住了半年,他看到泸州农业经济比周围地区发达,遍地栽种高梁用来酿酒,不由深情吟唱道:“江安食不足,江阳(泸州)酒有余”。当时泸州官府人士,乃至村户百姓都自备糟床,家家酿酒。宋王朝在泸州设立市马场,每年冬至节前后,叙永、古蔺、黔边等地的少数民族按照部落头人与宋王朝达成的协约,都要到泸州交售战马和其它商品,在这马队后面,成千上万的各族男女,用竹筏运载白椹、糯米、茶叶、麻、兽皮、杂毡、蓝靛等农副产品,从江门峡、顺永宁河经长江达泸州,再购买布帛、食盐和大量泸酒,运回泸南山区,这种茶马盐酒的贸易一直保留到明清。据宋《文献通考》记载,宋神宗熙宁十年(公元1077年)以前,宋王朝每年征收商税税额在十万贯以上的州郡,全国26个,泸州就是其中之一。当时泸州所设的6个收税的“商务”机关中,有一个是专征酒税的“酒务”,每年征收酒税在1万贯左右。宋太宗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3年)以来,四川境内的奉节、泸州已出现小酒(米酒、黄酒)和大酒(蒸馏酒)。这种大酒在原料选用、工艺操作、制曲蒸酿、发醇方式、贮存醇化以及酒的品质方面都已经与今天泸州酿造的浓香型曲酒非常接近,可以说是泸州老窖特曲的前身。宋代泸州城里已有酒窖。宋代诗人唐庚放饮泸州佳酿后,他的一首“百斤黄鲈脍玉,万户赤酒流霞。余甘渡头客艇,荔枝林下人家”。张扬出一幅多么令人心驰神往的泸州风情胜景,成为讴歌泸酒的瑰丽杰作。
345678910
老窖飘香入九宵,佳酿独赞龙泉好。醇香浓郁回味长,博得今古誉声高。
泸州老窖酒的生产有悠久的历史,18世纪已闻名于世。清代乾隆57年(公元1792年),有好饮酒的诗人张船山,从北京到四川,又顺长江东行,沿途饮酒作诗,他在诗中说:“衔杯却爱泸州好”。可见那时的泸州老窖洒,已被人们称道了。
在他尝遍天下美酒之后来到泸州,对这座生产泸州老窖特曲酒的城市羡慕不已。为此他在清乾隆五十九年冬将离泸时,写下了《泸州》(三首)被世人称道的好诗,其中之一是:城下人家水上城,酒楼红处一江明。衔杯却爱泸州好,十指寒香给客橙。
老窖酒中诗。诗使泸州被称作真正的酒城,源于1915年护国战争胜利以后。那时,朱德同志作为护国军旅长驻节泸州城,不仅与泸州诗人共同成立了“振华诗社”,对这座酿造泸州老窖美酒的城市悉加保护,还写了很多充满豪情壮志的诗篇。其中之一是:护国军兴事变迁,风烟交警振滇滇。酒城幸保身无恙,检点机韬又一年。
答温筱泉并谢赠老窖名酒
章士钊
春风又扶古泸阳,重问高人水一方。闲与溥眉成诵读,老如姚鼐好文章。早年倾佩名难及,乱代经过情难忘。名酒善待三百载,却渐交旧得分尝。
诗注:章士钊,著名民主爱国人士,湖南长沙人。1943年,章士钊曾漫游泸州,与旧交“温永盛酒坊”主人温筱泉重晤,相见甚欢,酒筵上,三杯老窖下肚,章士钊诗如泉涌:“温家酒窖三百年,泸州大曲天下传„„清空声滴珍珠圆,妙香如禅鼻孔穿„„”等佳句脱口而出,由于他衔杯逾量,陶然犹如仙境,席间烂醉如泥,但诗兴不减,复作此诗,不仅表达了对温氏文学造诣的钦佩,同时“善待”一词道出了泸州老窖保存完好,品质特好,已达神境地步。
黄炎培与泸州老窖的诗缘
匆匆泸州行,并行两凄绝。曾不忍生离,可堪成死别。此心比江水,东流淌到家。一樽泸州曲,一剪巴山花。
诗注:黄炎培,著名爱国人士,上海川沙人。黄炎培先生曾在泸州城里任过一年川康建设期泸县办事处主任。黄先生爱饮,他的夫人也能喝上几小杯,两人感情笃深,举案齐眉,好生恩爱。日本入侵,黄先生家乡沦陷,匆忙撤退四川,黄夫人因故独留原籍,1942年冬,竟忧愁成疾病逝。第二年清明节,黄老先生伫立重庆江边,遥望滔滔江水,望祭夫人,口占成此诗。在众多的川黔名酒中,黄先生独选泸州大曲祭奠爱妻,可见他对泸州大曲情有独钟。
华罗庚赋诗赞老窖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而今无忧,特曲足尝。产自泸州,甘冽芬芳。
诗注:华罗庚,我国著名数学家。1985年新年刚过,泸州老窖酒厂领导登门邀请华罗庚出席纪念泸州老窖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70周年的大会,华罗庚很高兴,他说:小时侯我就知道泸州老窖酒好,在美国求学的时候很多外国朋友也知道中国有泸州老窖美酒。文化大革命期间,心里犯愁,也喜欢喝点老窖酒。记得粉碎“四人帮”时,那天我足足喝了好几杯,心里高兴呀!他还饶有兴趣地询问了泸州老窖的生产情况,高兴处华老即席泼墨作了此诗,表达对泸州老窖的喜爱之情。
秦含章为泸州老窖赋诗 天赋酒乡,历史悠长。泸州老窖,首创浓香。
诗注:秦含章,中国酒界泰斗,原轻工部发酵工业科学研究所所长。秦老从专业的角度高度评价泸州老窖,从历史到现在,泸州老窖代表了中国酿酒工业的最高水平,特作此诗,以示认同和赞赏。
中国品味
——莫言【首位中国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品味是感受,品味是劳动,品味是创造。中国品味,乃中国之感受,中国之劳动,中国之创造。
品味是情趣,品味是文化,品味是境界。中国品味,乃中国之情趣,中国之文化,中国之境界。
辛卯仲秋,清风送爽。三两好友,把酒言欢。赏饮国窖,1573;中国品味,意境深远。水晶为瓶,琉璃作盏。酒液清纯,玉液琼浆。开瓶倾酒,十里闻香。举杯轻摇,酒花莹亮。观色嗅味,心井荡漾。浅尝一口,齿颊留香。细细品味,余韵悠长。
中国品味,品味中国。细细感受,认真琢磨。微醺淡醉,思绪万千。浩浩乾坤,波光影潋;悠悠史记,脑海浮现。
自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炎黄子孙感世间万物,日精月华,汲取灵感,辛勤劳动,创造财富,创造文化,创造生活。
敲击石片,采摘野果。钻木取火,稼嬙渔猎。神农尝百草,黄帝造指南。蝸祖养蚕,大扰干支;仪狄巧思,酒浆浓烈;千年神甲,象形造字;仓诘灵感,文字排列。寸绢粒粟,高山大河。万里长城,巍峨宫阙。秦砖汉瓦,玉阶彤庭。青铜编钟,技湛音美。凄凄楚殇,千古流芳。岭南绝唱,塞北牧歌。二泉映月,渔舟唱晚。风雅《诗经》,悲苍《离骚》。秦汉哲思,魏晋文章。唐宋遗风,明清神韵。高山流水,春江花月,平沙落雁,阳春白雪。壮怀激烈,唱大江东去;儿女情长,吟晓风残月。
笔墨纸砚,青史彪炳。四大发明,世界首创。敦煌飞天,诗意想象。丝绸之路,源远流长。土窑瓷器,泽耀东方。太极八卦,旗袍唐装。吴侬软语,蜀调京腔。满汉全席,火锅渝香。天府小吃,广东靓汤。千言万语,难以尽述;千耳万口,难以尽赏。
用手用心,用鼻用舌,日积月累,锲而不舍,创中国之品味,启文明之先河。中国品味,实乃中华民族千秋万代创造性劳动之结晶也。
伟大中国,屹立东方。热情好客,慷慨大方。有朋来访,必备酒宴。国窖至尊,1573。集天地灵气,聚日月精华。贯华夏慧根,成浓香奇葩。
酒乃文化,必敬畏之。酒是格调,必高尚之。酒如挚友,可话家常。饮酒思源,仰慕先贤。饮酒知味,不必求醉。可举杯邀月,对影三人,可酒助诗兴,随口咏吟。中国品味,酒中可见。品味中国,敬请举杯。
注:2012年10月11日,莫言被宣布最终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在这之前的2012年7月,莫言等5位获得茅盾文学奖的著名作家,前往“中国酒城”的四川泸州参加第二届“高粱红了”文化采风活动。莫言为国窖1573写下了第一篇酒赋---《中国品味》。成为了首位中国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为中国白酒品牌写下的精彩篇章。
八、名人与老窖
毛泽东:毛泽东主席用四百年老窖酬请四方宾客
1945年8月10日,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八年浴血奋战,终于迎来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8月28日,毛泽东偕同周恩来、王若飞,在前来迎接的国民党政府代表张治中、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陪同下,从延安乘专机赴重庆同国民党当局进行谈判。到10月10日,双方正式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共历时43天。毛泽东亲赴重庆谈判,这是一件轰动国内外的大事,使国内外大多数人进一步认清了中国共产党谋求和平的真诚愿望,受到舆论的热烈赞誉。诗人柳亚子赋诗,称颂毛泽东这一行动是“弥天大勇”。张治中也说:“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在这举世瞩目的43天里,毛泽东屡屡用泸州老窖特曲酒招待各界友人和谈判代表,泸州老窖也就成了各种名酒中最耀眼的明星。
1945年8月10日夜晚,张治中将军隆重设宴款待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宴会上,毛泽东受到了极为热情的欢迎。各界名流众星捧月般围住毛泽东,在提出一个又一个关于中国命运问题的同时,有不少人都用泸州老窖特曲酒与毛泽东干杯。因为他们知道.毛泽东宴请和谈代表和各界友人时,总是用泸州特曲酒酬宾。
516
节,都喜欢喝泸州老窖。每当小平同志过生日,家里人总要拿出泸州老窖陈酿美酒,给小平斟上二杯。今天,每当我们看到那邓小平同志过生日时,举起酒杯轻轻品尝泸州老窖酒的珍贵照片时,泸州老窖人就感到无比的激动、兴奋。那也有老窖人殷殷的祝福和绵绵的思念。
是的,小平同志热爱家乡,也热爱家乡的美酒。这酒中,融入了四川人民的自豪和酒城人民的勤劳、智慧。小平同志的关怀和鼓励是泸州老窖酒发展的强大动力。温家宝:在世博会参观泸州老窖展厅
温家宝总理特别参观了泸州老窖展厅,对国窖1573国礼酒十分喜爱。这坛让温总理驻足观赏的国礼酒,乃是泸州老窖酿酒大师团队为建国六十周年特酿。原酒储藏达甲子之数60年,酒度调和至白酒最佳品尝度数60度,限量600坛,收藏价6万元。此酒曾在2009博鳌亚洲论坛上,被时任理事长拉莫斯和时任秘书长龙永图收藏。
是以国窖1573国礼乃是为全球各国元首和各界风云人物青睐的尊贵酒品,因而温总理对它也是青睐有加。
然而酒好更需人好。遥想三聚氰胺事件后,温总理在当年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大声疾呼:企业家身上要流着道德的血液。
而泸州老窖也率先在行业作出食品安全承诺,堪为酿酒业之表率。不仅如此,泸州老窖也始终坚持自己的承诺,践行着社会责任,正如温总理说得那样,做一个民族工业的杰出代表。
第四节 泸州土特产之保健养生——纳溪特早茶我国民间有句老话:“当家度日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由此可见,茶在很久很久以前就成为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份,和我们的生活......
泸州土特产之特色小吃——古蔺麻辣鸡古蔺麻辣鸡是古蔺名优特产,泸州名小吃,名声享誉全川,具有百年历史。现在已经走出川内,在其它省市占住了脚根。 起源始创于解放初期,创始人系......
酒城泸州的特色酒文化纯色小窝摘要:我国地域辽阔,同时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地方存在文化的差异,酒文化也是百花齐放,各有各的地方特色。其中就有这么一个地方——泸州。风过泸州......
“酒文化与健康”课程论文酒文化之浅谈姓名:武智 班级:国贸0893 学号:2008945088 摘要:酒是一种常见的物品,我们甚至可以称他为生活必需品。红白喜事需要用到酒,生孩子满月,搬房子......
“云锦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之泸州酒文化调查报告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云锦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服务队摘 要骄阳似火、烈日炎炎的七月,“三下乡”的钟声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