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教案《题西林壁》_题西林壁公开课

2020-02-27 教案模板 下载本文

公开课教案《题西林壁》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题西林壁公开课”。

《题西林壁》教案

教师:林文丽

教学目标:

1.学会“缘”字。

2.学会背诵《题西林壁》。

3.读懂词句意思,理解诗歌内空体会诗人富有哲理的诗句。

教学重点:理解苏轼富有哲理的话“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并联系生活从中获得启示。教学难点:同上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从网上下载的庐山风景图

学生准备:收集有关作者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指名背诵《望天门山》(按诗题、诗人、诗句这个顺序背诵)

2.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抒发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热爱。赞美之情。)

二、指导预习《题西林壁》

1.听范读

2.自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检查预习

缘庐峰

4.指名读《题西林壁》

5.齐读

三、按上节课三步方法学习第二首《题西林壁》

1.知诗人,解诗题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诗词造诣很高。

题西林壁:书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2.抓字眼,明大意

(1)学习1、2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2)讨论句意:(从正面看形成岭,从侧面看形成峰,远近高低各不相同)

(3)出示庐山的风景图让学生练习说话

(3)把握朗读重音

读出气势,有强弱对比,如远近高低都是重音,要读出起伏,“远”强一些,“近”弱一些,“高”强一些,“低”弱一些。

(5)学习3、4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识:不认识,看不清。缘:因为。题:书写。

(6)讨论句意

看不清庐山的本来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看来看去,只能看到庐山的一部分。

(7)指名说全诗意思

3.悟诗情,谈感悟

(1)让学生联系生活试讲3、4句诗的含义。

(2)引伸:对于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能全面客观地进行分析,就可能被局部现象所迷惑,不能全面、准确地认识这个事物。

(3)提问:你受到了什么启发了吗?

四、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体会诗情。

五、总结:

如果说李白的《望天门山》重在抒情,融情于景,诗中有画,而苏轼的《题西林壁》则重在说理,借物喻理,诗中有理。

六、拓展阅读

1、欣赏苏轼的其它诗作:

《惠崇春江晚景》、《饮湖上初晴后雨》

2、课后阅读苏轼的词作:

《水调歌头》、《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附:板书:

不识(果)――只缘(因)

(客观认识事物)

《题西林壁》教学设想

教学《题西林壁》,这首诗诗句意思浅显,学生看看注释就能大致读懂字面的意思。因此,教学本诗时,我把重点放在让学生对诗中所蕴含道理的感悟上,我先采用讨论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探讨这首诗的含义,使大家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全面客观地把握、冷静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在理解含义的基础上,我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讨论,比如对一个同学,我们应该怎样看?只看到他的缺点呢,还是只看到他的优点呢?还可以举出其他事例,告诉同学们今后应如何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我还用采访的方式让学生进行交流,内容是大家学习了这首诗后有什么感想和收获。

通过这样的学习,从而达到了两个目的,一是体会诗中的情和理,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初步感受能力;二是开拓学生视野,让他们感受祖国风光的壮美,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而且懂得了应该怎样正确地对待人和事。

林文丽

2005.9.22

《题西林壁》教学反思

教师:林文丽

《题西林壁》这首诗的字面意思浅显,学生看看注释就能大致读懂字面意思。因此,在教学时,我重点放在对诗中所蕴含道理的感悟上,采用了讨论的学习方法探讨这首诗的含义,并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从诗中所受到的启示,从学生课上的表现上看,大部分学生能明白诗中所阐释的道理:“我们必须客观的认识事物,不能被局部现象所迷惑。”达到了本课的教学目的。在学生背诵本首古诗的基础上,我带着还他们欣赏苏轼的其他诗作。这样的课外拓展,不仅丰富了课文内容,还延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扩展了知识面。本班大部分学生的阅读面较窄,阅读习惯也不好,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强化他们的自读自悟能力,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淀较好的文化底蕴。

2005.9.23

《题西林壁》公开课说课稿

《题西林壁》公开课说课稿《题西林壁》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 学语文第七册第二组中的一篇精读课文。 分享了《题西林壁》说课稿,欢迎阅读!一、 说教材。古诗《题西林......

题西林壁_公开课实录

《题西林壁》教学实录一、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缘”,理解“识”、“缘”等字在诗句中的意思,说出诗句的大意;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默写;3、在理解诗句大意......

《题西林壁》公开课教案及反思

《题西林壁》公开课教案及反思引言:《题西林壁》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题西林壁》公开课教案及反......

题西林壁教案

题西林壁教案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

题西林壁教案

《题西林壁》1、引入新课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风景如画。说说你都游览过哪些风景名胜?(生自主发言)景色秀美、山峦起伏的庐山,你游览过吗?(放映庐山录像)看了以后,你觉得庐山怎样?今天,......

《公开课教案《题西林壁》.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公开课教案《题西林壁》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题西林壁公开课 西林 课教案 题西林壁公开课 西林 课教案
[教案模板]相关推荐
[教案模板]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