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心理健康教案_优秀心理健康教案
一年级心理健康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优秀心理健康教案”。
第1课
你好!我的新学校
教学目标
1、认识新学校的环境,区分小学和幼儿园校园的不同,感受自己是小学生。
2、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感受新学校的美丽并热爱自己的新学校。
教学准备:所拍学校的照片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课件展示校园鸟瞰图(或者自己描绘的幻灯片。)学生观察:画的是什么地方,你从哪里可以看出这是新学校?
2、学生说说自己观察后的感受。
3、区分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师引导:是呀,我们的新学校很美丽。我们以前上的幼儿园也很美的,小朋友们观察一下,新学校和幼儿园有什么不一样的吗?
4、教师小结:刚才小朋友说了很多新学校和幼儿园不一样的地方。是呀,我们是小学生了,慢慢的,小朋友们会感觉到小学和幼儿园不仅校园环境不一样,而且一天的生活、学习都不一样。
二、认识新学校设施作用。
1、对着图指认、了解学校各个建筑、设施,正确称呼这些设施。
2、小组内讨论、交流:这些设施有什么用?你是怎么知道的?
3、全班交流。(不要忽视对厕所的指认。)
4、汇报小调查:学校里还有哪些地方给我们带来方便
5、这些设施你喜欢吗?为什么??
三、实地考察。
带着学生走进校园,巩固对建筑、设施的了解。
让学生摸摸、看看、想想。
(小朋友,你看到了什么?它有什么用?)
四、画一画、说一说、填一填
1、画一画学校里你最喜欢的地方或人。
2、谈一谈幼儿园的生活,跟它说声再见。
3、完成第一页的填空,指导“阅读推荐”。
五、总结
让我们一起带着美好的憧憬来迎接学校生活的来临吧!
第2课
我该怎么办
教学目标:
1、仔细观察,了解图中的小朋友在校遇到了什么情况,设想一下他会怎么办,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能让别人听明白。
2、遇到困难时,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培养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教学重点:
培养听说能力,能听明白同学的意见,说出自己的意见。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准备:一些图片或视频 教学过程:
一、激趣
在家里或学校里你遇到过什么困难,你是如何解决的?
二、三言两语说图意
1、指导看图
出示图片,认真观察,想一想图上小学生遇上了什么事?
2、以评促说,说清图意。
3、交流:这个小学生应该如何解决?
4、你遇到过类似的困难吗?你是如何做的?
三、创设情境访话题
1、话题:假如你遇到像小学生这样类似的情况?你该怎么办?
2、模拟记者采访。
(1)教师示范当记者采访,评价。(2)学生轮流当记者采访,互评。(3)学生上台模拟采访,评价。
3、小结。
四、课外阅读
教师讲述《学校的烦恼》一书,听听贝贝熊的烦恼。
五、总结
在学校中,小朋友们会遇到很多困难,但老师和同学会帮助你解决的。
第3课
新老师,新同学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与同学、朋友交往、友好相处,使他们对班级产生归属感,从而对新的小学生活充满向往。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相互熟悉,建立友谊。教学难点:
应怎样与新朋友结伴成长。教学准备:
作画工具、教师学生的照片教学准备、歌曲《找朋友》
设计一张问卷表。
制作能活跃气氛,激发学生情感体验,积极、快乐、亲切的音乐课件。教学过程:
一、激趣: 同学们,老师今天想做一次记者,同学们愿意做老师的采访对象吗?
老师开始采访:新学期开始了,你是一名小学生了,进入新的环境,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同学们思考后回答)
老师:看来咱们大家的感觉大同小异,就是既高兴又孤单。高兴的是进入新学校,成为一名小学生了,但高兴之余又感觉到从未有过的孤单,因为我们离开了爸爸和妈妈,离开了亲密的伙伴,面对的大都是陌生的面孔,心里想,要是能多认识些人就好了。同学们,在新的班级里,有这么多新的面孔,让我认识你,也让你认识我,让我们互相认识好吗?
板书:让我认识你,也让你认识我由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引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创设情景,引入课题:《认识新同学》。
二、认识同学 活动一:
认识录像中的同学
让我们大家一起来看一段录像好吗?
(播放几位同学的生活录像)
老师:看看你的周围,能找到这些同学吗?想与他们做朋友吗?那就快行动吧!
(同学们与录像上的同学互相介绍、互相认识,老师参与到认识同学们的活动中。)
引发学生认识同学的积极心理。活动二:
认识小组内的同学
老师:同学们,现在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小组内的同学互相认识,先成为好朋友好吗?
(同学们活动,老师巡视每个小组,鼓励同学们积极主动参与活动。老师注意控制时间。)
先小范围活动帮助学生克服羞怯心理,为走出小组认识更多的朋友奠定基础。活动三:走出小组认识更多的朋友
老师:现在拿出老师让大家准备的自制名片,走出小组主动与其他小组的同学交谈,让我们认识更多的朋友。
(播放歌曲:《找朋友》,烘托气氛激发学生交友热情,老师融入同学中,帮助内向的同学找朋友。音乐停止,活动也停止。)
扩大学生彼此认识的范围,彻底消除学生的陌生感,从而为其将来融入班集体、满怀信心的迎接小学生活奠定基础。
活动四:问卷调查:我认识了多少同学
(老师发给每位学生一张问卷表,学生认真填写,收上来后抽取几位同学的问卷表在实物展台上展示。)
使学生了解自己通过活动认识了多少新朋友,深化其快乐的情感体验。同时为他们思考以后应怎样与同学相处做了铺垫。怎样与新朋友相处
老师:从记住对方的名字开始,我们就成为好朋友了。老师想接着问大家几个问题:
1.认识了这么多朋友之后,你想怎样与他们相处呢?
2.在你看来什么是真正的友谊呢?
(学生思考后随意回答,老师做出评价,引导他们认识友谊的内涵。)
深化主题,让学生感悟与思考友谊的真谛,完成思想道德教育目标。
三、认识老师
1、出示相关的照片,指导认识。
2、画一画你喜欢的老师和同学。
四、阅读推荐《卡米的新同学》
五、总结
(放音乐:《友谊地久天长》)
在音乐声中,老师说:时间过得真快,已经到了和大家说再见的时候了,同学们,在以后的日子里,让我们珍视新友谊,与新朋友结伴成长!
(板书:珍视新友谊,与新朋友结伴成长)
第4课
我的校园生活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校园生活的喜爱,珍惜小学的学习生活。
2.通过说说、画画、写写自己的校园生活,懂得珍惜同学友情、热爱班集体、尊重理解老师的劳动。
3.记录难忘的班级活动,懂得热爱母校,参与学校管理,争做学校小主人。教学重点:培养对校园生活的热爱
课前准备:回忆发生在校园中难忘的事情。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时间匆匆,我们已经是一年级的学生了。我们认识了很多的新朋友、老师,我们与同学尽情地玩耍,在知识的海洋中畅快地遨游。我们一起感受这美好的校园生活。(出示课题:我的校园生活。)
二、说一说
1.说说你的校园生活,有哪些有趣的事?
2.观察9页的图,说说他们在干什么?
3.激发学生畅所欲言。
师:校园生活难忘的事情实在是太多太多了,每一件事犹如潺潺溪流中激起的一朵小浪花,晶莹而美丽,我们的校园生活也因为有了这么多的故事而变得更加多姿多彩。
三、画一画:画一画你在学校里最喜欢的事情 1.同桌说一说自己最喜欢的事情 2.集体交流
3.学生画一画,教师巡视指导。
4.小结:校园生活是那么的丰富多彩,正是有了这些难忘的事情,我们的生活才充满了阳光,充满了温馨。
四、与班集体共成长。
1.师:从迈进学校大门那天起,你不再是你个人,你的名字前面加上了XX班的称号。班集体的荣辱也是你的荣辱。你为班集体的成功而欢乐,你为班集体的失败而伤心。在这个班集体中,我们一起笑,一起哭,一起兴奋,一起自豪。我们有过太多太多的一起,我们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更好地成长。2.说一说自己为班级做过哪些贡献?有做过哪些错事? 3.师生交流
4.小结:这些事虽然已经过去了,无论带给我们的是快乐、甜蜜还是伤心、痛苦,它们都是我们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因成功而倍感自信,我们也因我们的失利而更加坚强。它们见证了我们的成长,也让我们的校园生活更值得回味!
五、阅读推荐《玛蒂娜》
六、总结: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还会延续,愿我们大家以后都成为生活的有心人,记录我们生活的点滴;也愿我们都成为懂得感恩之人,感谢生活的给予,感谢学校、老师、家长的付出,感谢同学、朋友的帮助„„
第5课
爸爸妈妈我爱你
教学目标:
激发孩子们对家的热爱,及对父母的热爱,感受家庭的温暖。教学重点:感受家庭温暖,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自己的全家福照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每个学生都有一个温暖的家,我爱家里的每一个成员。
二、读读想想
1、自读后齐读儿歌
2、想一想家里发生过哪些快乐或难忘的事,说一说?
3、小组交流后指名说
4、畅所欲言:口头完成第3页的填空。
三、画一画
1、拿出自己的全家福,介绍家里的成员(指名上台介绍)
2、画一画你的全家福
3、阅读推荐:学生自读相关内容,教师介绍《我爸爸》、《我妈妈》两本书。
四、拓展
1、你如何表达对爸爸妈妈的爱?
2、指名说一说。
五、总结:
爸爸妈妈爱你们,你们更应该爱他们!
第6课
学校是大家的家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学校是我们共同的家,,增强学生的爱校意识,增强学生“爱我学校,美我学校”的意识,培养主人翁意识;让学生明确校园环保的重要性,形成人人爱绿色校园、人人建设绿色校园的良好氛围。
教学重点:初步培养爱校意识 教学准备:学校图片资料.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人人都有家,人人都爱家,同学们,谁来说说家是什么?(家是温馨的港湾,家是我们成长的摇篮。„„
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但我们师生又组成了一个共同的家,那就是——我们XX小学。我爱我们的家,更爱我们美丽的校园。
二、读儿歌(15页)
1、学生自读
2、教师指导读,理解意思
3、谈谈新学校给自己的感受。
三、展示校园图片 师:(出示图片)同学们,你们看,这就是我们的学校,她美吗?(美)谁来说一说我们的学校美在哪里?
(我们的学校,平整的水泥地面,宽敞的明亮的教室,干净优美的环境区,宽大整洁的操场,水冲式厕所等。)
四、画一画,说一说
1、自己画一画校园的一角
2、集体展评
3、学校这么美,我们如何保护这美丽的校园?(学生自由说,教师总结)
五、总结,提要求
师:这么好的环境,是我们大家共同学习,共享快乐的家园。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爱护我们的校园,做一个文明的小学生,让我们的校园永远干净整洁)。
具体要求:
1、不要践踏花草,不要摇晃树苗,大家都要保护校园环境。
2、不要随地吐痰,小小一口痰里面有细菌千千万,会传播疾病,不但危害人体健康,而且影响环境美,人们都很讨厌随地吐痰。
3、在校园里见到纸片,垃圾要弯腰捡起来,做一个环保小卫士。
4、要把垃圾分类,变废为宝。
5、要讲究卫生,要一个文明的小学生„„)
第7课
你懂得珍惜吗
教学目标:
1.现在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都非常优越,针对这种情况,教育孩子了解粮食来之不易,体验成人劳动的艰辛,养成不挑食、不浪费、爱惜每一粒粮食的良好习惯。
2.教育孩子学会珍惜时间等。
教学重点:指导如何具体做到“珍惜” 教学准备:教师搜集一些浪费粮食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齐背古诗《悯农》导入,接题
二、珍惜粮食
1.指导理解古诗的意思:
农民伯伯种庄稼,春天里播种、施肥、浇水,夏天里顶着烈日锄草,秋天里忙着收割。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应珍惜农民的劳动果实。2.观察谈话:这是谁浪费的出示图片,交流做法的错误,说一说应该怎么做? 3.小结珍惜粮食的做法:小朋友扔掉的食物都是用粮食加工成的,浪费了很可惜,要改正挑食剩饭的坏习惯。
三、珍惜一切东西
1.交流:还有什么值得我们珍惜的? 2.指名自由说
3.教师小结:时间、水、电等
四、画一画、读一读
1.画一画你所珍惜的东西,说说你是如何珍惜的? 2.阅读推荐:《雅各布的珍宝》
教师讲故事,激发学生有机会去阅读。
五、总结
珍惜是宝贵的情感,只要是有意义的事物,都值得珍惜。
第8课
珍惜时间
教学目的:
1、知道时间的价值,初步树立时间概念。
2、体会一分钟的长短,做个珍惜时间的小学生。
3、指导学生知道如何具体做到珍惜时间。教学重、难点:
理解为什么说时间是宝贵的?怎样珍惜时间? 教学准备:跳绳一根,鸡毛毽子一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出一个谜语,请你们猜一猜。” “世界上,最快又最慢,最长又最短,最平凡又最珍贵,最容易被忽视又最令人后悔的东西是什么?(时间)
二、听故事《一分钟》
叮铃铃,闹钟响了。元元打了个哈欠,翻了个身,心想:再多睡一分钟吧,就一分钟,不会迟到的。
过了一分钟,元元起来了,他很快地洗了脸,吃了早点,就背着书包上学去了。走到十字路口,他看见前面是绿灯,刚象走过去,红灯亮了,他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他等了好一会儿,才走过十字路。他向停在车站的公共汽车跑去,眼看就跑到车站了,车子开了。他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他等啊等,一直不见汽车的影子,元元决定走到学校去。到了学校,已经上课了。元元红着脸,低着头,坐到了自己的座位上。李老师看看手表,说:“元元,今天你迟到了20分钟。” 元元非常后悔。
1、听故事,回答问题:为什么元元只是在床上懒了一分钟,最后到学校却迟到了20分钟呢?
2、出示:晚起一分钟——十字路口遇红灯耽误时间——没赶上公共汽车走着上学,耽误时间——上课迟到20分钟
3、引导明白:由于元元的晚起床一分钟,导致了十字路口和车站都耽误了时间,于是,一分钟就变成了20分钟。
三、新课: 1、“那么一分钟到底是多长?(“一分钟,就是钟表里最长的秒针转一圈所用的时间。”)2、一分钟固然短暂,但一分钟可以做许多的事,谁来汇报一下你收集到的资料。当场测试可以写字、跳绳、踢毽子多少个。
3、一分钟简直太不可思议了,用短短的一分钟可以做很多事情。
4、小结:我们刚才在一分钟里能做这么多计算题,写这么多字,那么,一节课四十分钟能做多少事?一天能做多少呢?一周呢?一个学期呢?从一年级到三年级,我们在一个个的四十分钟里学到了许多的(知识),因此,时间对我们来说就是知识。板书:时间——知识。
5、讨论:如何珍惜时间?平时你是怎么做的?(1)口头完成20页的填空(2)教师小结
四、拓展结束:
1、出示一些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指导读一读。
2、简单讲述其意思,教育学生珍惜时间。
3、阅读推荐《金老爷买钟》
五、总结:一个人的一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明天,昨天已经过去无法挽回了,明天还没有来到,我们只有好好把握今天,把握眼前的每一分每一秒,才能拥有美好的明天。
第9课
我是谁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明白不同场所我们的角色会发生不同的变化;而不同的角色又会对我们提出不同的要求;
2.通过讨论、体验等活动,促使学生主动履行自己的职责;指导他们形成一定的道德判断能力。教学重点:
使学生明白不同场所我们的角色会发生不同的变化,而不同的角色又会对我们提出不同的要求。教学难点:
通过讨论、体验等活动,促使学生主动履行自己的职责。教学过程:
一、引出话题“介绍自己”
1.讲述:同学们,最近我结识了一位新朋友,听说我要来咱们班和同学们一起上课,他也迫不及待要来认识一下,瞧,他在跟大家打招呼呢。2.教师带上可爱的面具,并提出问题“你是谁?”,引出问题:那你认真的想过这个问题吗?快介绍一下你自己。3.教师板书课题。
二、探讨交流,明确不同场所人的角色会发生不同的变化 1.生初步做自我介绍。(师适当评价)
2.指导读儿歌《我是谁》,理解其意思。
3.投影出示不同场景:学校、超市、家里、公共汽车、旅游区
4.提问:快想想:在学校、商场、家里、公共汽车上和旅游区里,我们的身份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在学校里是学生,学习的人,班长等等;在商场里是顾客;在家里是爸爸妈妈的孩子、小主人等等)
5.追问:唉?明明只有一个我,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名称呢? 6.生结合生活经验独立思考回答。
7.强调:看来我们在不同场所身份在发生着变化。8.口头完成24页的填空。9.画一画:请给自己画张象。
三、模拟体验,不同场所、不同身份又会对人们提出不同的要求 1.提问:那你知道在家里怎样做个好孩子吗?(生独立思考作答)
2.追问:大家说得真好,那在商场、学校、公共汽车上,我们又该怎样做呢,前后桌四个同学赶快讨论一下吧!3.生自由结组讨论。
(教师深入小组了解讨论情况,并提醒学生一方面要大胆发言,另一方面别人发言时也要做到仔细倾听。)4.生自由汇报。
5.总结:通过刚才大家的介绍,我已经明白了在不同的场合应该怎么做,不过光说的好可不行,还要依照我们的标准去做呢。
四、阅读推荐《我的名字克里桑丝美美菊花》 教师讲讲相关的故事,激发学生有机会阅读。
五、总结:生活中我们的角色在随场所变化而发生着变化,而不同的场所又对我们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真正做个好孩子、文明的小学生、小乘客、小游客、小顾客,成为我们祖国合格的接班人。
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一课 我上学,我骄傲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作为一个小学生保持自身干净整洁的重要性;并逐步掌握每天早晨起床后自我服务的一系列行为方法。教材分析重......
一年级(上)健康教育课电子教案 第一课 我上学了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作为一个小学生保持自身干净整洁的重要性;并逐步掌握每天早晨起床后自我服务的一系列行为方法。 重点难点:使......
我和学习用品学教学目标:教会学生明白学习用品有哪些以及如何爱惜学习用品哪些以及使用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如何爱惜学习用品。 教学准备: 学习用品 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
《爱惜学习用品》教案学习目标:1、懂得爱惜学习用品也是勤俭节约的表现的道理。2、不故意损坏,不乱扔,不浪费学习用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活动过程:一、猜猜说说。1、热身......
一年级心理健康校本课程一年级 加入时间:2011-4-6 12:20:00 作者:唐梅蕾访问量:1221一年级:1、一般心理特点:(1)独自进入新环境:孩子进入小学后就开始独立处理周围环境的事情,摆脱对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