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比例分配(1) 教学计划(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
开发区小学六年级数学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备课时间:2009年9月18日
课题:按比例分配(1) 本课初备 课时 共7课时,本课第5课时 个人复备栏
李荣华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意义。
2、使学生通过运用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解答有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理解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意义,掌握解题的关键。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根据信息你想到了什么?
六2班男生与女生的比是4:5
(1)男生是4份,女生是5份,一共是9份;
(2)男生相当于女生的4/5,女生相当于男生的5/4
(3)男生占全班人数的4/9,女生占全班人数的5/9
2、根据已知条件回答问题:(第76页上第6题)
二、自主探究:
1、出示例题5题目和方格图,让学生独立完成,先算一算,再涂一涂。
2、组织交流:你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你是怎样想的?
生1:根据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可以想到:把30个方格平均分成5份,3份涂红色,黄色涂2份。
列成算式是:
30÷(3+2)=30÷5=6(格)每一份有几格
因为红色有这样的3份,所以红色:6×3=18(格)
因为黄色用这样的2份,所以黄色:6×2=12(格)
教师追问:怎样验证这个答案是正确的?
生2:根据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可以想到:红色方格占总格数的3/5,黄色方格占总格数的2/5
列成算式:
红色:30×3/(3+2)=30×3/5=18(格)
黄色:30×2/(3+2)=30×2/5=12(格)
3、你是用哪种方法解决的?这两种方法你都理解吗?和你的同桌再说说解题思路。
三、理解体会:
1、出示第75页上的试一试:
(1)齐读要求,提问:现在将这些方格按怎样的比来分配?说说“1:2:3”是什么意思?
(2)独立完成,组织交流。
2、你觉得今天的问题已知什么?(已知总数和分配的比,将总数按一定比分割成几部分)要求的是什么?(将求按这样分配后的各部分的结果分别是多少?)
像这样,将总数按一定的比进行分割成几部分,我们称之为按比例分配问题。(出示课题:按比例分配问题。)
3、在解决时我们关键要理解是按怎样的比来分配。解答时可以怎样想?(转化成整数问题,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再求出这样的几份是多少?)还可以怎样想?(先转化成要求的量分别是总数的几比几,再按分数乘法问题进行计算)
四、巩固提高
1、练一练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组织交流。
2、练一练第2题:提问:在这里将180块巧克力怎么分配?你从那句话中看出来的?帮助学生理解“把180按35:31:24”进行分配。
3、练习十四第2题:读题理解要求,引导学生看图估计出已用去的时间与剩余时间的比,并说出是怎样想的。(把图中的白色部分平均分成两份,可以看出已用去的时间与剩下时间的比大约是1:2。)那么这题实质是求什么?(将90分钟时间按1:2进行分配,求比赛剩下的时间是多少分?)
4、练习十四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一会儿,再组织交流:这题符合今天的特征吗?那要分配的总数是什么?(引导学生注意隐含条件: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现在你会解决吗?
5、补充:
出示一条线段,要求按1:5将线段分成两部分。
学生独立操作完成,组织交流。
五、全课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练习设计:
《教案与作业设计》160页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徐攀华吴玉珠吴玉桃郭同林刘青査红兰李荣华蔡丽霞
开发区小学六年级数学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备课时间:2009年9月18日
课题:按比例分配(2) 本课初备 课时 共7课时,本课第6课时 个人复备栏
李荣华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意义。
2、通过运用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进一步提高解答有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理解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意义,掌握解题的关键。
课前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写出几个比值是2/3的比。
2/3=4:6=8:12=10:15
学生独立完成再进行交流。
师:这些比是怎么得到的?你是怎样想的?
2、盐与盐水的比是1:10,根据这个条件,你想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思考:(1)从份数来理解;(2)转化为分数来理解。
3、从份数理解还是很容易的,转化成分数有点难度,继续训练转化成分数练习。请看书上第76页上的第6题。
学生思考口答。
二、解决实际问题:
1、一个学校食堂9月份与10月份用煤量的比7:8,两个月一共用煤3/4吨,这两个月各用煤多少吨?
先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复习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两种:(1)从份数来考虑;(2)转化成分数问题再解决。
2、男生与女生的比是5:3,女生有12人,求男生有多少人?
请学生独立完成。
组织交流,估计学生解决的方法还是两种:(1)从份数来考虑;(2)转化成分数问题再解决。
3、总结:以上两题都可用两种方法解答,分别是怎样解决问题的?你喜欢哪种方法?
4、书上第77页上的第7题
(1)学生读题
(2)独立思考,独立解题
(3)引导学生分析:1:40是谁与谁的比?第1题中的“400克”是什么?怎样求水?第二题中的“400克”是什么?怎样求药粉?
三、变式练习
1、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40厘米,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宽的比是2:3,那么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
学生独立完成,如学生将40厘米按比例分配,可让学生检验。引导学生寻找错误原因。
追问:怎么改就可以了?
得到两种方案:(1)先将周长除以2后再按比例分配;(2)先把40厘米按比例分配,算出两条长和两条宽各是多少,再分别除以2,算出一条长和一条宽各是多少?
2、书上第77页上的第8题
(1)学生读题,独立思考
(2)引导学生分析:(1)三种材料是按怎样的比例配制的?你是怎么看的?
(2)第2题你是怎样解决的?你是怎样想的?(3)第3个问题什么意思,谁来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引导学生体会到现在按2:3:5来配制,黄沙用去18吨时,水泥只用去18的2/3得12吨,所以还剩6吨,石子要用去18吨的5/3,得30吨,所以又要增加12吨。
(机动)如时间来不及,安排在自习课或数学活动课“大树有多高”一课中。
3、练习十四第9题
第1小题:
长方形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那么它的长和宽有哪几种可能?
(24=1×24=2×12=3×8=4×6)。
所以现在知道长与宽的比是3:2,可以确定长是几,宽是几?
第2小题:
读题,让学生体会到按刚才上面研究的方法计算出长和宽各是多少,再画图。
4、有一块菜地共720平方米,用它的2/5种西红柿,其余的种黄瓜和茄子,黄瓜和茄子占地面积的比是5:7,三种菜地各占地多少平方米?
(1)请学生独立思考完成。
(2)引导学生分析:题中的2/5怎样理解?5:7是谁与谁的比?怎样理解?怎样求黄瓜与茄子的面积?
5、书上第77页上练习十四思考题
两部分的面积的比是1:1,说明了分成的这两部分有什么关系?
那应该怎样分?
师:为什么可以这样分?
生:因为它们的高相同,而底又是在同一条底上。
如果两部分的面积的比是1:2,说明了分成的这两部分有什么关系?
那应该怎样分?
练习设计:
《教案与作业设计》162页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徐攀华吴玉珠吴玉桃郭同林刘青査红兰李荣华蔡丽霞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按比例分配(1) 教学计划(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按比例分配的问题(4)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
周次 9 课次(本周第几课时) 2授课课题 按比例分配的问题(4)教学基本内容 第75页的例5、“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十四的第1~4题。教学目的和要求 1.利用已有知识迁移、类推、发......
按比例分配的问题(4)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
按比例分配的问题(4)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
按比例分配的问题练习(5)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
周次 9 课挡(本周猬几课时)授课课题 按比例分配的问题练习(5)教学基本内容 第76~77页练习十四的第5~9题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按比例分配问题”的解题方法。2.进一步......
按比例分配的问题练习(5)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7篇按比例分配的问题练习(5)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