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第2课时教学设计

2022-10-07 00:39:04 教学设计 下载本文

《颐和园》第2课时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2、学习课文写景状物的叙述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同学们,在北京西北郊有一个清代的皇家园林──颐和园。占地约300公顷,其中水面约占四分之三。今天,我们和作者一起浏览一下这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1、指名读课文,填空:

颐和园是一个( )的古代皇家园林。

2、作者都去了哪些地方?

长廊──万寿山──佛香阁──昆明湖。

二、分析

1、请你当个小导游带我们去游览颐和园:

⑴ 默读课文:

你最喜欢颐和园那个景点?读完有什么感受?

⑵ 喜欢的句子多读一读,能背下来就更好了。

⑶ 选择你最喜欢的方式进行汇报(读、说、演、画、贴)。

2、请几位小导游分别向我们介绍:

⑴ 长廊:

① 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

700多米、273间,写出了长廊的长和长廊间数多的特点。

② 每一间的横楗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这说明画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构图多样,从中感悟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化、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技艺。

③ 观看录像,体会古代灿烂的文化、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技艺。

④ 把自己喜欢的句子读一读。

⑵ 万寿山:

① 先写从山脚下抬头看到的佛香阁和排云殿壮观的景象: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A、间接地感受到佛香阁非常高。

B、记住好词:

耸立、金碧辉煌的宫殿、闪闪发光。

C、有感情读一读。

② 再写站在佛香阁的前面从山上向下、向前、向东远眺所看到的美丽的景观: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A、读后有什么感受?

B、想象当时的情景。有条件的可以放录像。

C、再读一读。

③ 体会一种古色古香的美。

⑶ 昆明湖:

① 昆明湖占颐和园的四分之三,水域很是宽阔。在这里可以欣赏垂柳、堤岸、小岛、十七孔桥

② 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又一次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技艺。

③ 有条件的可以展示图片或者录像。

三、小结

1、学完这篇课文有什么感受?

自豪,高兴,陶醉,喜悦

2、带着这种感受,把喜欢的段落读一读。

3、指名有感情地读读(最好配有古筝伴奏)。

4、再次强调一下写作的顺序(尤其是表示游览顺序的词语)。

四、作业

1、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

2、观察熟悉的一个景点,写一段话。

《颐和园》第2课时教学设计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颐和园》第2课时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惊弓之鸟》第2课时教学设计

《惊弓之鸟》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谈话揭题上节课,老师和初步读了《惊弓之鸟》这篇课文。有兴趣的同学举起右手,跟老师一起写课题。(板书课题)看,老师的字虽不漂亮,可写得多认真......

《失物招领》第2课时教学设计

《失物招领》第2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失、准等14个生字,并能加以运用。2、会写6个字,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读出感情。3、理解课文内容,继续渗透环保意识。【教学重难点】认......

《桥》第2课时教学设计

《桥》第2课时教学设计课时目标1.围绕“老汉像一座山”深读课文;2.体会老汉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的优秀品质和人格力量;教学过程:一、研读有关句子,体会老汉的形象与精神1.同学们,疯......

《可能性(第2课时)》教学设计

《可能性(第2课时)》教学设计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卓刀泉小学 程祥斌(初稿)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教育科学研究培训中心 李桂玲(修改)湖北省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马青山(统稿)一、教学目......

《《颐和园》第2课时教学设计.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颐和园》第2课时教学设计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教学设计]相关推荐
[教学设计]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