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风筝》公开课教学设计_10课风筝教学设计
《10.风筝》公开课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10课风筝教学设计”。
10《风筝》教学设计
三年级 马雅娟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精心、希望、依然、飞舞、拼命、奔跑、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寻找、垂头丧气、磨坊、继续”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
3.积累课文中生动的词语,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伙伴们的心情起伏变化。
教学难点:
在引导理解孩子们的心情变化的同时,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孩子们的心情的变化写具体的。
课时: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你童年最快乐的事是什么? 丢沙包?跳绳?滑冰? 说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2.导入: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童年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进他们中间,一起分享他们的快乐吧!(出示课题)
3.板书课题,提示“筝”的写法。4.读题,提示“筝”读轻声。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现在就让我们跟随着作者一起来感受孩子们放飞风筝时的快乐。1.媒体出示自学要求。
(1)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围绕风筝主要写了哪些事?(2)给每小节标上序号。
(3)思考:课文围绕风筝主要写了哪些事?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个别指导。3.反馈自学情况。(1)认读词语。
(2)指名交流:课文围绕风筝主要写了哪些事? 根据回答板书: 做风筝 放风筝 找风筝
三、研读“做飞筝”,体悟情感 1.自读感悟:
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小伙伴们做风筝时的心情吗?(快乐,兴奋……)
2.你能体会到他们的快乐吗?把有关词句在课文中圈圈、划划。(根据学生的回答,顺机出示)
(1)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角色转换:请问你在做着风筝,你心中会憧憬什么,希望什么呢? 指导朗读:把你的憧憬,你的希望用朗读表达出来——(各自——指名——齐读)
(2)“风筝做好了,却什么都不像了。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 ‘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根据回答点红“依然”,“幸福鸟”)
①你能给“依然”换一个词语吗?
②思考:为什么做好的风筝什么都不像,我们却依然快活? ③为什么我们把风筝取名为“幸福鸟”?要是你来给风筝取名,你会取什么名字?说说你的理由。
指导朗读:因为我们热情涌动,因为我们把希望筑进了风筝,所以我们快乐,所以我们幸福。(各自——指名——齐读)
(3)朗读全段。
四、精读“放风筝”,体悟情感
过渡:带着装满希望和幸福的风筝,让我们一起去放飞它吧。
1.读读悟悟:自由读课文第3自然段,读完后,告诉我你们的心情如何?(各自——指名)
2.重点感受“快乐”:(1)从“风筝”中感受快乐
风筝是怎么被我们放上天的呢?
请你再来读读第3自然段,把描写风筝飞上天的词句划下来,读一读,你又感悟到了什么?(各自——四人小组——全班交流)此时飞起来的仅仅是风筝吗?(句式:风筝飞起来了,我们的 也飞起来了。)
再读:“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3.师激情指导朗读:是呀!风筝飞起来了,我们的希望也飞起来了;风筝飞起来了,我们的幸福也飞起来了;风筝飞起来了,我们的快乐飞起来了。让风筝在我们的朗读中越飞越高吧!(齐读第三自然段)
(2)从“我们”中感受快乐。
请你再拿起笔,把描写我们放风筝快乐的词句划下来读一读。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指导朗读。
望着高飞的风筝,你们会喊什么?一起把你的的希望,你的幸福,你的快乐喊出来——引读: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
师:村里人看见了,说:“放得这么高!”他们究竟是怎样地说呢?你能想像得到吗?
五、体会“找风筝”,学生失落的心情
那只什么都不像却寄托着我们憧憬和希望的风筝,那只被我们叫做“幸福鸟”的承载着我们理想的装满了我们童年快乐的风筝,后来怎么样了呢?
自由读课文4—8小节,感悟孩子们心情的变化。(1)你们认为他们找到没有?指名交流。
(2)小结:不管有没有找到风筝,但相信孩子们已经找到了寄托在风筝身上的——快乐、幸福、憧憬和希望。
六、作业设计
1.把自己玩耍、活动时的心情告诉大家,写一写。2.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心情的词语,互相交流一下。
七、板书设计
做风筝 充满憧憬和希望 快乐
风筝 放风筝 找风筝
自由自在 不见踪影 快活
伤心
教学反思:本篇课文《风筝》是一篇精读课,行文脉络清晰。在讲课时我紧紧围绕“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三方面,一步步深入引导孩子们,勾画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带领学生们解读文本中孩子“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时的心情。整节课,我整体上完成了教学预设,但是一些细节没有考虑到,做的不太好。比如:给学生的评价语太少,语言提示语不清晰,讲课语调平淡,没有激情。课下,我还需多加练习,尤其,在语言方面,提高自己课堂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说话时语言的抑扬顿挫。
《10、风 筝》教学设计授课教师:吴惠琴 节 次:第 节 授课地点: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 授课年级:三年级(上册) 单 位:西固城第二小学2014年9月11日10、风筝教材分析:《风筝》是人教......
10、风筝教材分析:《风筝》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组的一篇精读课文,本组课文以“走进秋天”为专题,抓住秋天的特点,从多角度描写秋天:有的表达了在秋天里的人们对家乡、......
10.风筝 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时的心情变化,感悟童真童趣。3.练习查阅课外资料,初步培养搜集整理......
10.《嫦娥奔月》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执教者:许亚平一、谈话导入1、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我们初次认识了后羿、逢蒙和嫦娥,并为后羿射日的神勇正义而喝彩,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进课文,一起......
《风筝》教学设计廖芳一、导入:1、出示8个表示心情高兴的成语:手舞足蹈欢呼雀跃心花怒放兴高采烈喜出望外兴致勃勃满心欢喜欣喜若狂 师: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你能读得再高兴点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