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的认识”教学设计[1]_倍的认识1教学设计

2020-02-27 教学设计 下载本文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1]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倍的认识1教学设计”。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沙二小学 黄定衍

教材内容:二年级数学上册第76页例2,例3。教材简析:

“倍的认识”一节是在学习了7的乘法口诀后出现的。例2,是以三个小朋友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情境,根据2个4根,3个4根与1个4根的关系,引出“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例3,是引导学生用摆点子图的方式,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为解决问题构建“思维模式”。做一做的题目,是根据例3建立的思维模式,进一步通过摆学具加深理解,形成“认知结构”。学习掌握了“倍”的知识,为今后利用乘法口诀解决“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及“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等数学问题打下基础。设计思路:活动中学数学。第一,要用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到“一个数的几倍”的存在,并体验到它的含义与作用真正理解“一个数的几倍”具体描述什么内容。第二,要反复用学具操作,在脑海里建立“第一行几个,第二行有多少个同样多的几个,就是几的多少倍”的表象,然后得出用乘法计算的结论。这个过程一定要让学生去经历、体验、探索,在亲身的感受中明白道理。教学目标:

1、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3、通过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养成动手、动脑、和动口的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基本数学素养。

教学重点:经历认识“倍”的学习过程,建立“倍”的概念。教学难点: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20根、圆片10个、水果10个苹果、8个橘子及水果图片。

教学方式:情境创设、动手操作、师生互动教学过程 :

一、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课前谈话:小朋友,这是什么地方?你们去参观过吗?(去过,那儿是果园)是啊!同学们都知道现在正是秋季,金秋采果子节又到了,谁愿意介绍介绍我们这都有什么水果特产?有这么多好吃的,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课件(调动学生兴趣)这节课我们就从果子的数量开始研究数学问题,好吗? 上课!

二、进入情景,快乐复习

直接说出果子的计算结果就可以参与采果子节。

苹果上的题分别为:2个5是()3个6是();

4个7是()5个6是()

【设计意图:几个几的知识的复习,为沟通旧知“几个几”与新知“几倍”的联系作了良好的铺垫,降低了几倍的意义的教学难度。】

三、实践操作,探究新知

1、形成“倍”的表象

师:今天,小猴子也参加了采果子节,摘到了这些水果。请看 圈一圈(出示图片贴黑板板书): **(梨)师:有几个梨?(2个)******(苹果)师:有几个苹果?(6个)师:梨和苹果比,它们的个数有什么关系?

生:苹果比梨多4个或梨比苹果少4个,你一下就看出来了,真了不起。师:还可以怎样比呢?生答,师重复。

师:其实我们还可以这样比,把2个梨看作是1份(1个2),那应该几个苹果圈在一起?数苹果12圈起来。(画圈)6个苹果是几个2?师生一起数1个2,2个2、3个2,那么3个2可以说成2的3倍(板书 学生读一读)

2、揭示“倍”的概念

小猴子想考考小朋友,同学们愿意吗?(愿意)说一说 教学例2:(学生根据课件演示说)

(1)小朋友用学具小棒摆一个正方形,要用多少根小棒?也就是()个4根?(2)摆出第二个正方形,两个用去多少根小棒?也就是()个4根?(3)摆出第三个正方形,这时用去了多少根小棒?也就是()个4根? 师:大家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时候,每个正方形用去4根小棒„„()个()根还可以用另一种方式来表达。3个4也可以说成4的3倍2个4呢? 1个4呢?6个4呢?

师:今天,我们在数学领域中认识了一位新朋友,是谁呀!板书课题:“倍”的认识(我们大声读两遍)

3、寻找“一个数的几倍”计算方法

师:同学们真会动口说,动手摆是不是也这么厉害呢?小猴可要挑战你们了,敢接受挑战吗? 摆一摆 :

教学例3:第一行:● ●

第二行:第一行的4倍

求“第2行摆多少个圆片”的问题,第二行究竟摆多少个圆片?(让学生摆一摆)师:别忘了合作的力量(同桌学生合作,讨论怎么摆)

师:谁愿意把你的摆法和大家交流?你是怎么想的?(把第一行2个●看作一份,第二行是第一行的4倍,就有“4个2”)(展示学生不同摆法)

摆法一:● ● ● ● ● ● ● ● 摆法二:● ● ● ●

● ● ● ●

摆法三:● ● ● ● ● ● ● ●(摆法开放性,引导学生选择简单合理的)

师:用什么方法计算?(乘法)这个过程怎么用算式表示呢?把算式写在本子上。生:第二行摆的圆片是第一行的4倍,就是4个2,所以,写成算式是4×2=8或2×4=8 师:(边小结边板书)今天学习有关“倍”的知识实际上就是过去学习的“几个几”,解答这样的题目: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

4、练习反馈

(1)P76页“做一做”

先让学生弄清题意,再让学生独立操作学具,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最后列式计算。(2)P78第1题:(课件演示)学生做书上

让学生明白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的道理。

四、导练启思,拓展延伸

师:森林里可爱的小动物们也想来参加采果子节,你们同意吗?(同意)看看都有谁来了。那他们到底摘到了哪些水果呢?可是要知道这个答案,就必须通过小动物们为我们设置的三关,怎么样?有信心吗?老师相信你们能行!

1、请看第一关:猜一猜①教师左手拿2个苹果,右手拿一个盖有盖的水果盒,说: 水果盒里的苹果是这2个苹果的4倍,猜一猜盒里有几个苹果?

②教师左手拿3个橘子,右手拿一个盖有盖的水果盒,说:盒里橘子个数是3个橘子的2倍,你们猜猜盒中有几个橘子?你是怎么想到的呢?

2、第二关:画一画(课件演示,学生动手画)①在横线上画△,使△的个数是□的2倍

□□□

②第一行画几个自己决定,第二行画的个数是第一行的3倍,想想你准备怎样画?

师:你是怎样画的?第一行画几个?第二行画了几个几?(板书学生不同画法)【设计意图:问题带有开放性,把出题的权利放给学生,这种开放性练习更能体现学生的个体性促使学生从发散性思维中寻找规律,使学生的思维水平进入更高一个层次。】

第三关:拍一拍(拍手游戏)

师:最后一关了同学们可得要加油!同学们可真聪明,老师为你们鼓掌。

老师拍了几下?(2下)你会拍出老师的2倍吗?(生拍一拍,注意停顿)×× 请你拍出老师的4倍 ××× 拍出老师的2倍

师:你们也来考考老师吧?(指名几个学生做不同动作来考一考老师和同学们)

【设计意图:练习形式多种多样,使学生对“倍”的理解更加透彻,拍手游戏既可以检查全体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可以调节课堂气氛。】

回顾:指着刚才上面的苹果与梨图,其实,两个数比较,把少的东西看作1份,多的东西有()个2,就可以说多的东西是少的东西的几倍。那么,现在苹果的个数是梨的几倍?(板书)和老师一道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说一说:

苹果的个数是梨的3倍(板书)

师:好!现在我宣布:同学们全部闯关成功!现在我们可以自豪的知道答案了。森林里可爱的小动物们在采摘节上到底还摘了哪些水果呢?请看

(同时出现图片)都有什么呀?我们来数一数它们各有多少个?(边数边出现个数)

(芒果)1个(西瓜)2个(菠萝)4个(橙子)8个

师:你能用今天学习的“倍”来说一句话吗?(师示范)

西瓜2个,菠萝有2个2,菠萝的个数是西瓜的2倍。

你能选两种水果说一说:

()个数是()的()倍。(弹性题)

【设计意图:发展练习更能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发展思维,提高语言的叙述能力。】

六、总结提升

师: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倍 的 认 识

(梨)(2个)第一行:● ●

第二行:● ● ● ● ● ● ● ●

(苹果)(6个)

3个2可以说成2的3倍 4×2=8或2×4=8

苹果的个数是梨的3倍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用乘法计算

认识倍教学设计

“认识倍”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倍的认识”是青岛版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乘法意义及6、7、8的乘法口诀后教学的,其教学内容主要是通过凯蒂做了2个中国结,菲菲做......

倍的初步认识 1教学设计

倍的初步认识 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1、通过数一数、圈一圈、画一画的方式,使学生建立“倍”的概念,理解一个 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2、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几......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第1课时)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利用旧知迁移,理解“倍”的意义,建立“倍”的概念;(二)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比较、变化、抽象中,让学生经历建构倍的直观模型......

倍的认识的教学设计

倍的认识的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倍的认识的教学设计,供......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倍的认识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1].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1]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倍的认识1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倍的认识1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相关推荐
[教学设计]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