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处理民族关系的教学设计_我们的民族教学设计
关于处理民族关系的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我们的民族教学设计”。
关于处理民族关系的教学设计
★课题: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课时:一课时 ★课型:授新课
★教材地位: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民族关系直接关系国家 的统一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制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客观依据,也是我们处理和解决民族矛盾的有力途径,因此本框内容在整课中占有重要地位。
★学情分析:学生在生活中对民族知识有一定了解,另外本课也涉及一些已学过的历史和地理知识,这些都为本课打下基础。同时学生经过一个半学期的学习,同学之间了解加深,具备一定协作能力。已初步会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但由于学生接触少数民族同胞的机会较少,对于民族问题的认识和关心不足,教师应指导学生搜集其他地方尤其是本市各少数民族自治区县的民族原则落实情况。★考情分析:主要是结合我国促进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具体事例,考查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和政策。★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
2、理解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及相互关系。
(二)能力目标
1、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原则,坚持了从实际出发,适合我国国情。让学生尝试用历史的、辨证的眼光观察、评价问题,提高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
2、引导学生利用已有历史、地理知识,深入学习本课。培养学生善于将不同学科知识综合起来,不断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民族风俗习惯,与不同民族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的观念。★教学重点: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及相互关系。★教学重点: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型的民族关系。
★教学学法:教师设问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合作探究。★教具:传统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和多媒体。★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和政治制度,了解人民政协是我国政党的组织形式。我们经常从报刊、电视中看到一些国家和地区因民族问题引发的冲突,甚至战争,导致社会混乱、人民流离失所,不得安生。由学生提前搜集近期国内外的民族问题争端的资料进行时事播报,引导学生明白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对于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更应该重视民族问题。
(二)进行新课
一、雪域高原的历史性跨越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72页材料(多媒体展示旧制度下西藏人民的生活 与解放后的现状对比),并思考所提问题。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新中国成立后,西藏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人民当家做了主人,在国家和各族人民的帮助下,西藏实现了历史性跨越。这表明,我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伟大祖国的灿烂文明,维护了国家的独立和尊严,在正确的民族原则和民族政策指导下,逐步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二、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73页内容,思考我国的民族状况、民族关系是怎么样的?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任何国家都是由一定的民族组成的。我国有56个民族,除汉族外,其他55个民族,由于人口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时间允许可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现或提倡自主了解各民族服饰风俗等扩展其知识面)。我国所有民族统称为中华民族。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是我国重要的国情之一。
2、我国民族关系的根本性变化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各民族陆续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逐步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我国的民族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但由于历史形成和遗留下来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等发展不平衡所造成的差距,却依然存在,且不可能在短期内消除。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73-74页内容,思考我国新型民族关系是怎么样形成的?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首先是因为我国实行了正确地民族原则
3、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
4、(1)民族平等 含义: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具有同等的地位,都依法平等的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平等的履行应尽的义务。
依据: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我国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各族人民都为祖国文明作出了贡献,都是国家的主人。
教师活动: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高考加分制,这违背民族平等吗?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各民族具有同等的地位,都依法平等的享有政治权利。坚持民族平等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首要原则。为体现这一原则的要求,历届全国人大都有少数民族代表参加,少数民族代表占代表总数的比例,都高于同期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
注意:民族平等不等于消除民族差别。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我国实现了各民族政治上的平等。但是事实上,我国还存在着民族差别:民族特点和民族差异、各民族在经济文化发展上的差距将长期存在。对各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传统、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心理认同等方面的差异,我们要充分尊重,不能忽视它们的存在,也不能用强制的方式加以改变。对各民族在发展水平上的差距,我们要积极创造条件,努力缩小和消除。这是一个历史过程。
过渡:我国各民族在平等基础上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大团结局面,这就是民族团结。(2)民族团结
含义:是指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互相合作、共同奋斗,谁也离不开谁的大团结局面。
重要性:民族的团结和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教师设问: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实例能说明我国形成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团结局面?
学生活动:展开简短的讨论,充分理解民族团结的含义和重要性。
教师设问:是有人说,我国已经形成了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因此不存在民族问题了,是这样吗?
学生活动:简短讨论,让学生总结出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
教师设问:有人认为大部分汉族地区都比较发达且人口众多,其他少数民族地区比较落后而排斥歧视,这是不对的,作为中学生我们怎样为民族团结做出自己的贡献呢?
学生活动:思考回答。
教师引导归纳:在思想上充分认识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不应该有大民族主义思想,不讲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做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团结帮助少数民族同学。
过渡: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不可能建立在发达和落后的差距上,经济是基础,不改变少数民族地区贫穷落后的状况,民族团结就没有强有力的物质保证。可见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显得尤其重要。(3)各民族共同繁荣
含义: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重要性:各民族共同繁荣是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是实现国家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则。注意:民族共同繁荣不是同步繁荣、同等繁荣、同时繁荣。各民族共同繁荣也不是说要消灭民族差别。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经济和地理知识探究阅读教材74页“相关链接”,思考材料说明什么?鼓励学生对于西部大开发重大意义的认识不局限于教材提示,提出有创意的见解。进而分析要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繁荣应依靠哪些经济力量。
学生活动:弄清西部大开发的地域范围,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说明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积极实施西部开发战略,促进了民族经济发展,也带动了整个社会现代化进程。要实现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要靠自身努力、国家政策支持和东部发达地区帮助。(4)民族原则之间的关系
由于已在前面的讲解中做过简单分析,可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三者互相联系、不可分割。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是实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三、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75页内容,思考分析我国新型民族关系建立的原因以及如何巩固、发展这种民族关系?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1、我国新型民族关系建立的原因
(1)国家性质决定: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各族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这是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前提条件。
(2)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处理民族关系。
(3)我国宪法和法律为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提供了法律保障。(4)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代代传乘的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2、如何巩固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1)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提供了法律保障。(2)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提供制度保障。
(3)弘扬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同各种危害民族关系思想和行为作斗争。
*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青年学生怎么做?
①我们应该十分珍惜、不断巩固和发展这种民族关系。
②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是每个中国公民的责任。作为当代青年学生,要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责任付诸行动。★课后思考:针对探究活动提出的中学生可能面对涉及民族关系的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应该怎么做。
(三)课堂总结、点评
引导学生一起总结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我国的民族状况、社会主义新型的民族关系,以及我国政府处理民族问题基本原则。要从中体会处理好民族问题的重要性和意义。我们自觉维护民族团结,为民族平等、民族共同繁荣作出贡献。
(四)实例探究(1)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西部欠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从根本上说是为了()A. 维护民族团结 B.实现民族平等
C.维护国家统一 D.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答案:D
★教学反思:
高中政治必修2《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教学设计大明宫中学李晓兰2017.5.15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了解我国的民族概况、懂得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理解我国......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明确我国已形成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2.明确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 能......
第七课 第一框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2、能力目标:我国解决民......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生正确认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并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学生......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九年级历史备课组 胡春娥一、教材分析民族关系是当今世界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民族关系是民族在发展过程中相关民族之间的相互交往、联系和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