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杯教学设计_银杯教案
银杯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银杯教案”。
《银杯》教学设计
课题:歌曲《银杯》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乐于主动了解蒙古族文化,喜欢蒙古族音乐。
2、过程与方法:能够在理解基础上,声情并茂的背唱歌曲《银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蒙古族的歌曲风格,了解蒙古民歌的长调和短调。
二、教学重点:了解短调的特点,把握准蒙古歌曲的情绪,能声情并茂的背唱歌曲《银杯》。
三、教学难点:学会辨别短调与长调,掌握大跳、倚音、下滑音的音准,并掌握蒙古歌曲的演唱风格和特点。
四、教具:教材、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五、讲授新课:
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2、导入新课:
师:播放课件,1、介绍蒙古族文化(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丰富学生对音乐的表现力。
2、让学生通过视频欣赏长调歌曲《鸿雁》和短调歌曲《银杯》,主动找出长调和短调的区别,教师精讲归纳。
3、聆听感悟,分析歌曲: 播放歌曲《银杯》。师:在欣赏过程中,请大家思考几个问题:《银杯》这首歌曲的音乐情绪是怎样变化的?力度和速度又是怎么变化的?运用了什么样的节拍?歌词有什么特点?
4、讨论回答:生:这首歌的情绪: 热烈、奔放;这首歌的力度: 由中强到渐强很强再到强;速度是中速稍快;这首歌的拍子是四四拍,节拍特点是强弱次强弱,能给人以稳定放松的感觉,歌曲旋律中倚音、下滑音和歌词里衬词的运用,更突出了蒙古族歌曲的风格特点。师:你们说的很准确,《银杯》是一首旋律悠扬,起伏较大,带有欢快、热烈的情绪特征的歌曲,是流传在鄂尔多斯草原的一首短调民歌(风俗性宴歌)。每当节日集会、招待宾客的时候,主人之家便会在饮宴的过程中载歌载舞地高唱宴歌,以示对宾客的盛情。通常,宴歌的歌词多为珍重友谊、尊老爱幼、提倡团结的格言警句。
5、复听音乐:进一步感受歌曲。
6、学唱歌曲:(1)、发声练习:用母音m、a、i、u 做练习。(2)学生集体朗读歌词。
(3)、教师电子琴伴奏,学生跟琴用“啊“模唱曲谱。(4)、小声带入歌词,教师逐句纠错。(5)、艺术处理,情感升华 :
学生小组讨论:歌曲分几个乐句?(两个)每个乐句用怎样的情绪来演唱? 生:第一乐句从mf到f逐渐加强,倚音唱的要自然,句尾用衬词稍微加点假声向上调到位;第二乐句由f到ff再回到f,注意下滑音要唱的饱满自然,突出蒙古族热情好客的风格特点。(教师指点)(6)、声情并茂的完整演唱歌曲。
(7)、深入体验歌曲,以不同演唱形式(齐唱,领唱)使学生更加熟悉歌曲(整体把握歌曲的风格,节拍特点及歌曲的主题思想)
六、课堂延伸,拓宽视野:欣赏视频歌曲:(长调)无伴奏合唱《牧歌》和短调《小黄鹂鸟》,进一步感受区别短调和长调的不同特点。
七、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蒙古的短调歌曲,同时也了解了长调的特点。在旋律大跳、倚音、和下滑音的音准上,你们掌握的非常好。对歌曲情感的处理也比较到位,让我们再一次以欢快热烈的情绪唱响《银杯》结束本课。
歌曲《银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乐于主动了解蒙古族文化,喜欢蒙古族音乐。2、学唱蒙古族祝酒歌《银杯》,有情感地演唱。3、体验蒙古族的歌......
——《银杯》教案设计歌曲教学内容:歌曲《银杯》;蒙古长短调。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1、学生知道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乐于主动了解蒙古族文化,喜欢蒙古族音乐。2、学唱......
《银杯》一、教材分析:《银杯》是一首旋律悠扬,起伏较大,带有欢快、热烈的情绪特征的歌曲,是流传在鄂尔多斯草原的一首短调民歌(风俗性宴歌)。每当节日集会、招待宾客的时候,主人之......
《银杯》教学反思......
《银杯》教学反思大多数学生能较好地演唱歌曲,并感受到了蒙古族歌曲的韵味和旋律特点,教师由浅入深地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能力。 本单元是让学生知道蒙古族,乐于主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