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_杜甫诗三首的教学设计
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杜甫诗三首的教学设计”。
杜甫诗三首第一课时《望岳》和《春望》 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2、感受作者热爱国家、眷念亲人、关心民众的美好情操
3、了解古诗的朗读节奏及融情于景的写法
4、体会诗人的现实主义诗风。背诵并默写这两首诗 教学重点:
1、感受作者热爱国家、眷念亲人、关心民众的美好情操
2、背诵并默写这两首诗 教学难点:
1、了解古诗的朗读节奏及融情于景的写法
2、体会诗人的现实主义诗风。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反复朗读吟诵,感知诗歌的声韵美。通过想象联想,把握诗歌的景与情。
2、诗歌境界体味法:引导学生想象联想,把握情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教学手段:多媒体、磁带及录音机 时间分配:《望岳》和《春望》一课时,《石壕吏》一课时 过程与步骤:
导课:唐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璀璨的一颗明珠,而这颗明珠的代表人物有被后人称为“李杜”的李白和杜甫。他们分别是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诗风的代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杜甫的两首诗,来体会一下他的现实主义诗歌的风格。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因曾居长安城南的少陵以西,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官致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在文学史上,他把现实主义传统推向了一个新的更高更成熟的阶段,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有《杜工部集》。
杜甫一生留下了千余首诗歌,这些诗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所以后人称他的诗为“诗史”。他本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被后人尊称为“诗圣”。
杜甫的诗,与其经历息息相关。早期,生活优裕,他读书刻苦,广交朋友。其诗也多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展露远大的抱负。如《望岳》。
后来,安史之乱爆发,杜甫携家人一道受冻挨饿,到处避难逃亡。《春望》一诗就是在逃亡路上所写。集中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思家悲己的感情。叛军两面夹击,唐军全线崩溃,四处抓丁来补充兵力。杜甫刚好从洛阳经新安、石壕、潼关回华州,沿途所见都是征夫怨妇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都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写下了著名的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望岳》是杜甫的早期作品,作者离开长安,到兖州去省亲,当时其父杜闲任兖州司马。此后的大约三四年内,他一直在山东、河北一带漫游,结交不少好友。此诗是他这一期间所作。听讲录音,注意本诗的朗读节奏
在朗读的节奏方面,五言古诗一般都是二、二、一式或二、一、二式。有时也因表意需要而有特殊情况。听读本诗的朗读,注意朗读节奏。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放朗读录音,(要求听准字音,把握朗读节奏)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点评 全体学生配乐齐读
学生参照注释,疏通诗句,理解诗意(边理解,边勾画出重点字词。有不明白的可以小组讨论)
望岳 杜甫
()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诗歌品析:
诗题中是“望”字,但全诗没一个“望”,却句句都是对岳而望,且角度有别,试对此略作分析。
首联,一问句,足见作者初见泰山时的欣喜、惊叹、仰慕的心情。“齐鲁青未了”,齐鲁广大区域内部能看得见这一绵延不断地泰山,这一“区域之广”足见诗人望的角度是远望。
学生翻译颔联。
这两句中用词极妙,一“钟”字,采用了()修辞,将大自然和阳光人格化,大自然的神奇秀丽一言难尽,不如说成是造物主对泰山的情有独钟。一“割”字,硕大无比的阳光将泰山一劈两半,昏暗明亮截然不同,足见泰山的高峻巍峨。
此联描写泰山所站的角度是近望。
颈联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鸟儿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睛仔细看才能看见。这是对泰山的仔细凝望。
尾联,“会当”一词的解释:(),一定要,即作者由望岳而产生的意愿,表达了作者誓要攀登泰山顶峰的誓言,同时也隐含作者攀登人生顶峰的远大抱负。
理解后背诵
放朗读录音,(要求听准字音,把握朗读节奏)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点评 全体学生配乐齐读
学生参照注释,疏通诗句,理解诗意(边理解,边勾画出重点字词。有不明白的可以小组讨论)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泪,恨别鸟惊心。()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更短,浑欲不胜()。诗歌品析
首联作者选取了什么景物来描写?
国、山河、城、草木。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所见,寄情于物,抒发了自己忧国伤时的思想感情。
颔联:作者的思想感情集中体现在两个词上。找出来 “感”、“恨”。作者感伤时局,看见花儿也流出热泪,遗恨离别,听到鸟儿鸣叫也感到惊心。这里作者触景生情。表现了自己感时伤世的思想感情。
颈联:战争接连不断,人民流离失所,四处避难。在这样的战争年代,诗人最挂念的是自己的家人,最盼望的是能收到一封家书。而此时家书难求。此句表达的是作者对家人的思念和牵挂之情。
尾联:诗人面对国破家亡、妻离子散的处境,独自哀叹,越愁越搔头发,越搔头发越短,直到短得连簪子也插不住了。这足见出作者忧国思家的思想感情。
理解了诗意,再进行背诵
试比较区别这两首诗选景、表达感情、和语言风格方面的不同。《望岳》选景形象高大,境界开阔,气势磅礴,有雄放豪迈的风格。
《春望》选景凄凉,内容深刻,感情凝重,语言抑扬顿挫,体现了杜甫诗的现实主义诗风。
背诵默写 板书设计:
望岳
春望
如何
未了
远望
绵延壮丽
国、山河、城、草木
所见
忧国伤时 钟、割
近望
神奇秀丽
感、恨
所感
感时伤世 生、入
凝望
襟怀激荡
烽火、家书
所盼
思念牵挂 会当
愿望
远大抱负
白头、短
所思
忧国思家 随堂检测:
1.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岱宗()决zì()jiàn()泪 zān().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字词。⑴齐鲁青未了(未了:不尽)
⑵造化钟神秀(钟: 聚集)⑶荡胸生曾云(荡胸:心胸摇荡)
⑷会当凌绝顶(会当:终当,终要)3.填空
(1)《望岳》一诗中表现诗人登临泰山极顶的决心和坚毅豪迈气概的句子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春望》一诗中形象地表达出诗人对妻子儿女强烈思念的诗句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4、两首诗都围绕“望”字展开,但蕴含的感情截然不同,请简要解说。
《望岳》的“望”:(热情赞美泰山的高大巍峨气势和神奇秀丽,流露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春望》的“望”:(伤时、忧国、念家、悲己。)。
5、下面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达了诗人由望岳而产生的登临愿望,充分体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B.“家书抵万金”,形容家中书籍的珍贵。此句写出了离乱中人共有的一种感受,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吟哦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C“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生动细致地描绘了诗人忧愁难解的情状,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这两首诗的三、四两句与五、六两句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语言凝练,节奏感强,富有韵律美,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
诵读积累
青年的杜甫,家境优越,豪情勃发,留下了千古绝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他诗才横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他意气风发,信心满怀,渴望着建功立业:“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安史之乱爆发,他登高远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忧国、伤时、思家、悲己,诗人怎能不“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十年的宦海沉浮,使杜甫认清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黑暗现实,他的诗逐渐地褪去了浪漫主义色彩,渐渐显现出沉郁顿挫的风格。中年之后的杜甫,四处漂泊,他辗转来到四川成都,在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他一个人在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在他的寄居之所摇摇欲坠之时,他声嘶力竭地呼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这就是圣人杜甫!其悲天悯人的情怀,与日月同辉!在杜甫生命的最后三年里竟至以舟为家,他登上高台远眺:“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他登上岳阳楼感叹:“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羁旅苦、身世悲、家国忧一起袭来,他的笔下却仍是这样壮阔的景象!这又是何等广阔的胸怀!杜甫人生的最后一年,遇到了好朋友李龟年,故人相见,感慨万千:“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7篇《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杜甫,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下面是小编带来的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教学设计:一、......
《 杜 甫 诗 三 首 》教学目标:1、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2、掌握律诗的格律知识和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3、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4、感受诗人深......
杜甫诗三首(望岳 春望 石壕吏)教学设计长兴一中 杨玉凤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了解有关古体诗、近体诗的一些常识。(2)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3)了解三首诗的思想......
登高一、教学目标1.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2.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3.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深沈的苦痛与忧思。二、新课导入:三、指导诵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