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方程教学设计_解方程教学设计人教版
解方程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解方程教学设计人教版”。
《解方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五年级上册第57、58页例1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能根据等式的性质解较简单的方程。会检验一个具体的值是不是方程的解,掌握检验的格式。
2、通过探究较简单的方程的解法,培养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规范书写和自觉检查的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根据等式的性质解较简单的方程,会检验方程的解。
教学难点:利用天平平衡的原理来检验方程的解。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引出课题(出示课件)
师:孩子们,在本单元前面都在学习方程,那什么是方程呢? 生: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师:是的,那你能根据方程的意义判断那些是方程吗?
判断下面那些是方程。(1)a+24=73(2)4x
师:同学们不但知道什么是方程,还能根据方程的意义进行相应的判断,学得不错!那你能根据图意列方程吗?(出示两道天平图,及时订正)师:出示p57页天平图,列出方程。生:100+ X=250(课件显示:100+X=250)
师:我们要想知道杯中水有多少克,就是要求未知数X的值是多少,请你想一
想,算一算在这个方程中X的值是多少?并说出理由(生说出几种,师则板演几种)
二、探究新知
1.认识“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两个概念 生1:我有办法,可以用250-100=150,所以X=150。生2:我有办法,因为100+150=250,所以X=150。生3:100+ X=100+150,所以X=150。师:还有其他方法吗?(等待)预设1:
生4: 老师我也有办法,我是这样想的,假如方程的两边同时减去100,就能得出X=150
平衡100g50100gX=?100+x=250假如两边同时减去100,就能得出x=150。师:XXX同学的想法太棒了!假设我在天平的左边拿走一个重100克空杯子,在天平的右边拿走100克的砝码,天平保持平衡。理由是什么?指明生说。师:师出示天平平衡的原理图(两个)天平两边同时增加或减少同样的物品,天平仍然保持平衡。
师:你能根据这个过程说出等式吗? 生:100+X-100=250-100 师:这时天平表示未知数X的值是多少? 生:X=150 师:是的,XXX同学的想法是正确的,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减100,就能得出X=150。(屏幕出示格式)
预设2:(100+x-100=250-100)出不来
师:你们的这几种解法都是正确的,还有其他方法吗?(等待)师:屏幕打出:
平衡100g50100gX=?100+x=250假如两边同时减去100,就能得出x=150。师:这种方法是怎样理解的?你知道吗?(1)知道则按预设1处理。
(2)不知道则这样处理。出示天平平衡的原理图,复习天平平衡的原理再来解释100+x-100=250-100。
生:假设我在天平的左边拿走一个重100克空杯子,在天平的右边拿走100克的砝码,天平保持平衡。师:你能根据这个过程说出等式吗? 生:100+X-100=250-100 师:这时天平表示未知数X的值是多少? 生:X=150 师:是的,XXX同学的想法是正确的,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减100,就能得出X=150。(屏幕出示格式)
接:师:根据刚才的探索,我们来认识两个新的概念———“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请你打开书57页,自学这两个概念,把重点字、词做上记号。师:什么是方程的解?你勾画了哪些字和词?为什么?
生1:“方程的解”是指未知数的值,这个值有一个前提条件必须使这个方程左右两边相等。
师:什么是解方程?你又勾画了哪些?为什么?
生:求方程解的过程就叫做解方程。它是一个计算的过程。师:“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有什么不同?
生:“方程的解”的解,它是一个数值。“解方程”的解,它是一个计算过程。2.教学例1。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方程的解,什么是解方程。那怎样解方程呢?我们接下来就来学习解方程。(板书)师:(出示例1)根据图意列方程。生:X+3=9(板书:X+3=9)
师:X+3=9这个方程怎么解?请你试着解一解这个方程。师:展示两种解方程的方法:
1)9-3=6,根据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解的。2)X+3-3=9-3这种方法是怎样想的?
生:天平左右两边同时拿走3个球,使天平左边只剩X,天平保持平衡。我们可以利用天平保持平衡的道理帮助理解,请看屏幕。师:天平左右两边同时拿走3个,等式两边同时-3。(屏幕出示)师:这时天平表示X的值是多少? 生:X=6(屏幕:X=6)
师:方程左右两边为什么同时减3而不是其他减去其他数呢? 师:四人小组讨论方程左右两边为什么同时减3? 生1:使方程左右两边只剩X。
生2: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减3,使方程左边只剩X,方程左右两边相等。师:“方程两边同时减其他数,方程左边依然得不出X是多少,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多几减几。
师:我们刚才就是在解方程,只是今天在格式方面有了新的要求。师讲解格式要求。(并板书正确的格式)。
师:(如果有不等于6的)有两种不同的答案,哪个才是它的解呢?(如果都等于6)我们怎么知道X=6一定是这个方程的解呢? 生:验算。
师:怎样验算?
生:将X=6代入原方程,看方程的左边是否等于方程的右边。(自学课本,学习验算的格式书写)再指明生说,师板书。验算:方程的左边=X+3
=6+3 =9 =方程的右边
所以,X=6是方程的解。
三、课堂练习
1、及时练习:根据我们刚才所学的,一起来做判断题。⑴判断并说明理由: ① X=5是方程X+3=8的解。
师:你是怎样判断的?(就是把X=5代入方程,看左右两边是否相等)②X=2是方程5X=15的解。③X=3是方程5X=15的解。
2、填空练习:
4.8+x=5.9x-45=123解:4.8+x =5.9-4.8-4.8x=1.1解:x-45 =123+45+45x=168
师:比较这两个过程,互相说一说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3、看图列方程解答p59页做一做第一题。
(解方程χ+1.2=4)
师:都做完了吗?展示个别学生的作业。
师:老师还有一个问题想请教一下:为什么要在方程的两边同时减去1.2呢? 生:左边减去1.2是为了是方程左边只剩χ,右边减去1.2是为了使方程两边仍然相等!
师:说得很好!这道题你们都解对了吗? 生:解对了!
师:你们真聪明!不但求出了方程的解,还正确书写了解题格式。(出示儿歌)
4、老师还想考考大家,这里有两道解方程,请按要求解方程。看看谁做得又对。师:谁来说说:第一道为什么要在方程的两边同时减3? 生:是为了使方程左边只剩χ而有保持两边仍然相等!师:你们同意他的说法吗? 生:同意!
师:第二道为什么方程两边要同时加1.8? 看来,你们已经掌握解方程的方法了!
5、课堂小结:解含有加法方程的步骤。(出示课件)
师:谁能说说解含有加法和减法的方程的步骤?(随着学生,显示全过程。)生:
解方程的步骤: a)先写“解:”。
b)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加或减一个相同的数,使方程左边只剩X,方程左右两边相等。
c)求出X的值。d)验算。
师:以后解方程时,要求检验的,要写出检验过程;没有要求检验的,要进行口头检验,要养成口头检验的习惯。力求计算准确。
6、拓展提升
师: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5-X=74,能解决吗? 师:能!
师:开始吧!(注意:可以不写出验算的过程,但是要进行口头验算。)学生做题后汇报交流!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解方程
100+X=250
X+3=9 ①100+150=250
解:X+3-3=9-3 ②100+ X=100+150
X=6 ③250-100=150
④ 100+X-100=250-100
方程左边= X+3
=6+3
=9
=方程右边
所以,X=6是方程的解。
4.解方程第1课时 解方程(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3页例1、例2,练习二十四第1~3题。 【教学目标】1.理解方程的解、解方程的意义。2.借助天平图等几何直观手段,探究并理解解方程的......
解方程教学设计 焦村镇辛庄小学 尚旭东 教学内容:第九册教材57——58页内容。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初步学会如何利用方程来解应用题。2、能力目标:能比较熟练的解方程。3、情......
《解方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67页例1。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的含义以及“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之间的联系......
——三岔河镇2009—2010学年上学期数学课堂教研课赛《解方程 》教学设计 太平明德小学 太灿华【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58、59页例1、例......
解方程教学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