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严》教学设计_尊严教学设计教案
《尊严》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尊严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尊严、逃难”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体会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中感悟人物形象,懂得什么是尊严。
重点难点
体会什么是尊严,学习通过描写人物外貌、动作的语言,表现人物的品质。
教学准备
1、动画课件《尊严》;
2、收集有关做人方面的人生格言,了解哈默的生平。
教学时间
2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古人有饿死不吃嗟来之食的名言,讲做人要有尊严。今天老师介绍给大家的是一位外国的年轻人,他的行为和做法,会给我们许多新的启示。
二、学生自读、听读课文:
1、自学生字新词。
2、播放动画课件《尊严》的课文范读部分。
3、质疑问难。
4、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和理解。
利用课件《尊严》字词部分辅助教学
2、师生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4、指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短文主要写了一个逃难的年轻人,在饥肠辘辘的情况下,没有接受人们送给他的食物,而是执意用自己的劳动,换取了食物,赢得了做人的尊严。)
五、课堂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概括地写出课文的主要内容。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并谈谈你对尊严的理解。
2、你初读课文后,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二、细读课文,从描写中体会年轻人的尊严。
1、认真默读课文,想想年轻人作为逃难人中的一员,他与其他人相同的地方是什么?最大的不同又是什么?画一画描写年轻人的语句,写一写你的感受。(用铅笔写的句子旁边)
学生默读,写体会,教师巡视并指导。
2、汇报交流,细细品读。①年轻人与逃难人的相同之处:狼吞虎咽(吃的动作一样)
学生谈感受:饿,需要食物
②年轻人与逃难人的不同之处:逃难人一名也顾不上说就狼吞虎咽;年轻人坚持干活后再吃饭。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概括回答。(年轻人是怎样得到食物的?)③细读3——5自然段,通过人物语言体会尊严。
A:师生分角色朗读(整体感知); B:学生品读(细细体会)
④品读小结:年轻人用语言和行动打动了杰克逊大叔,杰克逊大步为他提供了捶背的机会让年轻人得到了了食物。想想年轻的食物与逃难人食物一样吗?(不一样,逃难人的食物是没通过劳动、是别人的施舍;年轻人的食物是劳动得来的,是成果、报酬。)这就是他与逃难人的不同之处。所以得到了杰克逊大叔的赞赏。如果这个年轻人就站在你面你想对他说什么?(学生自由说)
那么,杰克逊大叔又是怎样评价的呢?
⑤品读杰克逊大叔对年轻人的评价。(由学生朗读,并说说你这样读的原因)⑥那么杰克逊大叔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学生讨论回答)
三、谈学习体会,揭示中心
大家知道:杰克逊大叔是一个善良的人,哈默是一个有尊严的人,是的,正因为他做人有尊严,才获得了成功,成了美国西方石油公司的董事长,在中国也享有美誉“红色资本家”,被邓小平誉为“勇敢的人”。那么你学了这篇课文后又有那些收获呢?(结合实际谈体会)
四、作业
1、把画出的描写年轻人的句子注明哪是外貌描写、哪是动作描写、哪是语言描写?
2、搜集有关尊严的故事和名言警句。
附:板书设计: 尊 严 ↗ ↖ 年轻人 杰克逊大叔 ↘ ↙
赞赏
知识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深刻体会“尊严”的含义。
德育目标:让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时刻维护自己做人的尊严。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语句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富有”的真正含义,做有尊严的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放映课件)有这样一个年轻人,他曾经和一群逃难者来到一个小镇上。年轻人衣衫褴褛,面容憔悴,疲惫不堪,此时,他是多么希望能够美美的吃上一顿饱饭啊!可是,当杰克逊大叔递给他食物时,年轻人却坚持先劳动再吃饭。二十年后,这个年轻人住进了豪华的别墅(放映课件),拥有让所有美国人乃至全世界都为之羡慕的财富!他就是美国石油大王--哈默。
师:听到这里,你有什么想说的或想问的吗?
生:我想说,哈默你真棒!
生:我想问,哈默为什么能成为石油大王?
生:我想问,哈默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师:既然同学们有这么多的疑问,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哈默年轻时候的一个小故事,从中我们就能找到问题的答案,体会深刻的道理!(板书课题《尊严》)
二、初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
师:谁愿意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课文讲了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在逃难中,不愿意白白接受他人的施舍,坚持工作后才接受帮助,得到主人的赞赏。
生:这篇课文讲了一个寒冷的冬天,在一群饥饿难忍的逃难者中,有一个年轻人,他坚持用自己的劳动来换取食物,得到人们的赏识与接纳。他的为人与尊严,后来给他带来巨大的财富。
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表现这个年轻人尊严的是哪一部分?
生:课文第2-5自然段。
师:请同学看课文第2-5自然段,看看作者通过什么写作方法来表现哈默的尊严的?
生:对话。
三、分析课文
(一)、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2-5自然段,找出年轻人与杰克逊大叔的三次对话,并用笔在书中标注出来。
生:默读课文,找出三次对话。
师:谁愿意来说说第一次对话在课文的哪一部分并读出来。
生:第一次对话在课文的第2自然段,并读给大家听。
生;第二次在课文的第3自然段,全体男同学读。
生:第三次对话再课文的第4、5自然段,全体女同学读。
(二)、分析第一次对话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一次对话,想一想,这个年轻人给留下什么印象?是通过哪些语句感受到的?用笔在书中画一画。
学生自由读课文,再书中画出来。
师:谁愿意说一说?
生:我是通过“这是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quot;感受到他很憔悴,而且缺乏营养,他是多么渴望食物啊!
生:我是通过”当镇长杰克逊大叔将食物送到他面前时,他仰起头问“这里的仰起头我感受到年轻人对杰克逊大叔的尊敬。还有他不卑不亢,和杰克逊大叔平等的对话,不因为自己是逃难者就瞧不起自己。
生:我是通过”先生,吃您这么多东西,您有什么活需要我做吗?“这句话中感受到:年轻人尽管饥饿,但他的态度很坚定,吃饭必须做活儿。
师:作者从年轻人的外貌、动作、语言来对这个年轻人进行了描写,你认为年轻人是个什么样的人?
生:我认为他是一个不愿意占别人便宜,不是不劳而获的人。
生:我认为他是一个自食其力的人。
师板书:自立
师:那年轻人说话时应是什么样的语气?同桌之间互相练读。
学生同桌互读,小组分角色朗读。
(三)、当年轻人听到杰克逊大叔告诉他没有活需要做时,年轻人又是什么样的态度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年轻人与杰克逊大叔的第二、三次对话。在这两次对话中,年轻人又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是通过哪些语句感受到的?用笔画一画。
小组讨论,在书中画一画,议一议。
师:谁来说说第二次对话中年轻人又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是通过哪些语句感受到的?
生:”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我认为他此时心里很矛盾,他很饿,真想大吃一顿,可是他又不能不劳动就吃饭。
生:我通过”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事物!“感受到尽管他很饥饿,但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不要不劳而获,宁愿忍受挨饿。
师:范读年轻人说的话,三个”不“字加重语气。
生:三个”不“字更加加重年轻人坚定的语气,表明立场、态度。
生:我通过”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感受到年轻人很失望。当年轻人知道自己没活干时,他此时的心里很失望,因为没有活干就吃不到饭,所以目光才变得灰暗了。
师:通过我们自学了第二次对话,你对年轻人又是怎样认识的?
生:我认为年轻人是非常讲原则的人。
师板书:讲原则
师:我们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呢?
学生同桌练读,指个别组读。
师:评一评,他们读的怎么样?
师读年轻人,学生来读杰克逊大叔。
师生互评。
师:杰克逊大叔为了能让年轻人早点吃上早饭,说了一个善意的谎言。可是,年轻人接受了吗?哪一组愿意汇报第三次对话。
生:”不,我现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儿,我再吃这些东西!“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年轻人说话时的语气特别坚定,讲原则,一定坚持要先付出劳动,才吃别人的东西。
生:我通过”年轻人也蹲下来,轻轻的给杰克逊大叔捶背?quot;感受到:年轻人特别的有耐心。尽管这是镇长安慰他才安排给他的,而且又是简单的工作,但他一点也没有应付,而是极其认真的对待。
师:年轻人还有哪些动作?你是怎样理解的?
生:年轻人由站起来到蹲下去,再捶背的变化过程说明了他的尊严得到了别人的尊重,可以用自己的劳动来换取食物。
师:这时,在你的心目中,年轻人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生:他是一个有志气、自强不息的人!
师板书:自强
师:那我们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呢?
学生小组内练读,指名读。
师生互评。
师:杰克逊大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通过哪个词语感受到的?
生:应用高兴的语气读,因为他很惬意。
师再找一组来读(加上自己的理解、动作)。
师:三次对话我们已经分析完了,你对年轻人也加深了了解,那么请你加上自己的理解,在小组内读一读、演一演这三次对话。
学生在小组内练习。
指两组上台前来带头饰表演。
师生互评。
师:正是由于年轻人的高尚品格才深深打动了杰克逊大叔,愿意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这正是对他高尚人格的肯定和赞扬。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杰克逊大叔是怎么夸他的?
生:齐读:“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师: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生:虽然这个年轻人现在什么都没有,但他有尊严,他会成为富翁的!
生:他诚实劳动,讲究做人的原则,自立自强必将决定他拥有一切。
生:他现在是精神上的富翁,因为他具有坚强的意志,高尚的品格,超凡的人格力量,这必将也会使他成为金钱和物质上的富翁。
师小结:年轻人拥有了这么多的高贵品质,但是它的成功还要经过不懈的努力与追求。板书:努力
四、总结课文:
是啊!年轻人维护了自己的尊严,哪怕从一件小事中叶要保持做人的尊严,坚持做人的原则,最后受到人们的赏识与尊敬,成为一位赫赫有名的石油大王。
五、知识延伸: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又是如何选择呢?我请大家读一下下面的小故事:
师读(出示实物投影)选择
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早晨,上三年级的林林和好朋友一起上街买东西。突然,他们被一阵锣鼓声吸引了。林林拉着朋友的的手来到人群里,想看一看究竟。还没等他们挤进人群,却被一位商人模样闹心耆死顺隼础?quot;小朋友,你想有许多钱吗?“中年商人低声问道。林林不假思索的说:”当然了!“”那我给你一个赚钱的机会,看你长的文文静静,是一名学习很好的孩子。只要你上台说,吃了我们厂出产的'健脑灵'片学习才好的,我就给你一百元钱?quot;“可是我没吃过这种药啊!我该怎么办?”,林林为难地问旁边的朋友。
同学们,假如你就是林林的朋友,你来帮助一下林林该怎么选择,并说出你的理由。
生:小组讨论,在小组内发表自己的看法。
生:展开辩论,各抒己见。
师总结:同学们的辩论很精彩,其实老师只想告诉你们:在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事,都应处处维护自己的尊严!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板书设计:
23、尊严
(自立+讲原则+自强+自尊)×努力==成功
尊严-课堂实录
一、激趣导入 出示哈默图片:课前我们搜集了关于石油大王哈默的资料,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我们搜集到的资料。(指名回答交流)
教师小结:同学们刚才交流的都不错,发言非常积极。可见你们在课下下了一番功夫,你们的精神令老师佩服。过度:就是这位令人羡慕的石油大王,曾有人在他最穷困潦倒的时候就说过他是个富翁,他为什么会这样预言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尊严》!
二、检查预习
1、课前我们做了预习,下面来看一下我们的预习情况: 出示生字:逃难
善良
朴实例外
赞赏
僵硬
注视
疲惫不堪
狼吞虎咽
骨瘦如柴
脸色苍白
十分惬意
同学们这些词语你们认识吗?一块来读读。在这里要注意“难”的读音。我们的火车开起来,声音很响亮,火车开得又快又好!你可以用你喜欢的词语联系课文来说几句话吗?指名说。真不错!把你喜欢的词语多读几遍,把它记在脑子里好吗?
你能根据老师的提示说一说:出示:故事《尊严》发生在(),主要人物是()和()。课文主要叙述了
()的事。
孩子们,这个故事中,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哈默?指名说
三、解决问题:
1、师:今天这节课,让我们走近哈默,走进哈默的心灵世界,我们首先来默读课文,想想年轻人作为逃难人群中的一员,他和其他人相同的地方是什么?
默读课文,并画出有关语句,写上自己的感想。
师:孩子们我们快点那找一找,看哪个孩子有一双慧眼? “这些逃难的人,显然很久没有吃到这么好的食物了,他们连一句感谢的话也顾不上说,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年轻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他们面呈菜色,疲惫不堪。”
“这是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
不错,你真是火眼金睛,同学们感受到什么,能谈谈吗? 师:他们为什么会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师:谁知道“逃难”的人是什么样的人?理解面呈菜色、疲惫不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意思。
师:请你想象一下,这些人在逃难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困难? 自由发言,交流。(可能会饿、冷等)
出示:这些逃难的人,显然很久没有吃到这么好的食物了,他们有的————,有的————————,还有的——————————————。谁能试着说一说,能把这句话补充完整。(深入研读,走近哈默)
1、师:如果你是这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你最需要的是什么?
2、师:哈默有没有选择这些呢?他选择了什么?(干活)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2-4自然段,找出年轻人与杰克逊大叔的三次对话,并用笔在书中标注出来。(生默读课文)
3、指名读三次对话。
师:刚才我们找的不错,下面我们来看第一次对话: 分析第一次对话出示:
1、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一次对话,想一想,这个年轻人给留下什么印象?是通过哪些语句感受到的?用笔在书中画一画。
2、交流。指名说说(感受年轻人渴望食物,但态度坚决,吃饭必须干活)师:作者从年轻人的外貌、动作、语言来对这个年轻人进行了描写,你认为年轻人是个什么样的人?(不愿意占别人便宜,不是不劳而获的人,而是一个自食其力的人。)板书:自立
4、那年轻人说话时应是什么样的语气?同桌之间互相练读。
孩子们,人物的对话能体现出人物的思想,刚才我们从年轻人的第一次对话中,体会到了年轻人的“自立”
师:当年轻人听到杰克逊大叔告诉他没有活需要做时,年轻人又是什么样的态度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年轻人与杰克逊大叔的第二、三次对话。在这两次对话中,年轻人又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是通过哪些语句感受到的?用笔画一画。(教师巡视指导)
请小组选代表来说说,通过自学了第二次对话,你对年轻人又是怎样认识的?(指名说)
师:对,说的坚决一点就是不干活不吃饭,不劳动不吃饭,这是我想到了这样一句话“廉者不是嗟来之食。”从这里我们体会到年轻人做人的一种原则:
板书:讲原则
那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哪?生互读,师生互读。
师:杰克逊大叔是一位善良的人,为了能让年轻人早点吃上早饭,说了一个善意的谎言。可是,年轻人接受了吗?
年轻人有哪些动作?(目光顿时灰暗、喉结动了动)
你是怎样理解的? 师:这时,在你的心目中,年轻人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是一个有志气、自强不息的人)板书:自强
师:杰克逊大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通过哪个词语感受到的?那么就让我们带着这种语气来读读!(用高兴的语气读,因为他很惬意。)
孩子们,三次对话我们已经分析完了,你对年轻人也加深了了解,那么请你加上自己的理解,同桌互相分角色读一读、这三次对话。(指名读)
拓展:面对这样的一位年轻人,此时的你心里一定不平静,你想对他说点什么?(指名说)
师:正是由于年轻人的高尚品格才深深打动了杰克逊大叔,愿意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这正是对他高尚人格的肯定和赞扬。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杰克逊大叔是怎么夸他的?
出示:“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齐读。
出示哈默与杰克逊的图片。
师:如果此时你就是图片上的杰克逊大叔,你想怎样夸夸这个年轻人,读出你的理解、你的体会。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师小结:年轻人拥有了这么多的高贵品质,但是它的成功还要经过不懈的努力与追求。板书:努力
师:是啊!年轻人维护了自己的尊严,哪怕从一件小事中也要保持做人的尊严,自立,坚持做人的原则,自强,最后受到人们的赏识与尊敬,再加上自己的努力,最终成为一位赫赫有名的石油大王。
四、拓展练习,学习积累,1、出示哈默图片,总结哈默的成就,让学生小练笔“想对一无所有的哈默和:”“赫赫有名”的石油大王说些什么,请写下来。
我想对一无所有的哈默说:————————————————。我想对赫赫有名的哈默说:————————————————。
2、老师利用课余收集了几句关于尊严的格言,很想和大家分享。出示:
对人来说,最最重要的东西是尊严。——普列姆昌德
虽然尊严不是一种美德,却是许多美德之母。——柯林斯托姆 谁自重,谁就会得到尊重。——巴尔扎克
师总结:同学们,其实老师只想告诉你们:在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事,都应处处维护自己的尊严!做一个自立自强能为自己的理想付出百倍的努力,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老师祝愿每一位同学都做一个事业有成的人!板书设计:
尊严
(自立+讲原则+自强)×努力==成功
《尊严》教学设计
上传: 陈芳芳
更新时间:2012-5-28 20:04:00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课时:第二课时 设计理念
本文语言朴实,短小而蕴含人生哲理,读后令人回味。本文讲述的是在一群逃难的人中,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年轻人——哈默,在极度饥饿疲劳的时候还坚持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换取食物,维护了自己的尊严,并成了杰克逊大叔的女婿,后来还成为美国的石油大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可以一无所有,但不能没有尊严。只要拥有了尊严,就等于拥有了一大笔财富。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发挥学生在阅读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创设开放互动的课堂情境,立足于“以读为主,读中感悟”的教学思想,结合课堂实际,充分发掘教材的人文内涵,提升学生的生命意义,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哈默坚持劳动后再接受食物的事,让学生懂得一个人必须有尊严,懂得尊严对做人的重要性。
2、不认识的字词通过查字典、词典自己解决;能找出文中描写人物神态、动作、和语言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品质。
3、初步领会做人要有尊严的人生哲理,树立自尊、自强、自立的精神。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里体会到年轻人自尊的品格,懂得什么是尊严。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不仅要有自尊,还要懂得尊重别人的深刻道理;理解杰克逊对女儿说的话:“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读过课文了,谁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讲的是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逃难到沃尔逊小镇,坚持用劳动换取食物的事。)(师板书:哈默)
2、说得简单、明了,有条有理,很好!故事中的哈默只是一个穷困潦倒的逃难人,而沃尔逊小镇的镇长杰克逊是怎样评价他的?(随机出示幻灯片: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3、杰克逊说他什么都没有,他究竟都没有什么呢?(出示幻灯片:那时的他没有___________,没有___________,没有____________。)能用这样的句子说说吗?(如:没有房子,没有金钱……)(板书)
4、是呀,这时的哈默别说房子、金钱,就连最基本的维持生命的食物与水都没有。他是一无所有呀,(板书:一无所有)可杰克逊为什么说他是个“富翁”,而且还“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呢?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一同走进文章,走进哈默,去探个究竟吧!
二、感受哈默与其他逃难者的相同与不同
1、请大家默读课文,想一想,哈默作为逃难者中的一员,与其他人有什么相同之处,最大的不同又是什么?画一画描写他的语句。学生默读思考,教师巡视。
2、反馈相同之处
①(出示一幅画面,向学生展示自然灾害带给人们的无情的损害、灾难。人们背井离乡、携儿带女沿街乞讨,这样可悲的场面,让学生感受灾难。)请同学们看看这幅图,可能哈默就是其中的一员,谁来说说,这些逃难的人,他们有什么相同之处?请从课文里找出一两个词来形容。(他们都面呈菜色,疲惫不堪。)
a、这些逃难的人,在寒冷的冬天,背井离乡,饥寒交迫,在路上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呀?(他们可能没食物,没水,没地方休息,没有地方睡觉,没衣服穿。)
b、看来,此时他们为饥饿所困,为疲惫所困,为寒冷所困。哈默此时什么样?(脸色苍白,骨瘦如柴。)(板书)
c、理解“脸色苍白、骨瘦如柴”。
②他们还有什么相同之处吗?(他们吃东西都是“狼吞虎咽”的。)a、勾画出描写逃难者和哈默狼吞虎咽的句子。b、“狼吞虎咽”是什么意思?
c、从这个词中你体会到什么?(他们都很饿。)
d、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一段和第二段中描写哈默和这些逃难人外貌的句子,想象一下那是怎样一幅画面吧。学生自由朗读体会。指名读。
3、反馈不同之处
a、哈默与其他人最大的不同又是什么?
(其他人都是连一句感谢的话也不说,就狼吞虎咽的吃起来,而哈默坚持先干活后吃饭。)
b、此时的哈默“脸色苍白,骨瘦如柴”他最需要什么?(出示:此时他需要_________,需要_________,需要________。)(随机板书)
c、可哈默选择的却是干活,他究竟是怎么想的呢?
三、体会人物的语言、神态和动作描写
1、自由朗读课文的2~~5段,注意哈默与杰克逊大叔的对话,看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可以把自己的看法与同桌交流。
2、“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这句话中体会到哈默一定要先干活再吃饭。a、(出示这句话)细心的同学可能发现,在这句话中有一个字被哈默反复的在运用,哪个字?(“不”用了3次?)
b、(句中三个“不”变红)读一读,从这三个“不”中你读到了什么?生朗读体会。(哈默很坚定,坚持自食其力)(板书)
c、指导朗读。请你坚定地读一读。
师:哈默的语调并不激昂,可能还有些虚弱,却字字透露着坚定,谁再来读读。
3、透过哈默的语言(板书:语言)我们感受到了他的坚定。你们注意到他说话时的神态和动作了吗?(目光顿时灰暗了,喉结上下动了动)a、师:猜想一下,此时他可能在想什么?
(很失望,因为杰克逊大叔说没活给他做,那样他就不能吃饭了。)师:你从哪感受到他很失望? 生:目光顿时灰暗了
b、看来人物一个神态的变化(板书:神态)也能让我们了解他的内心。你们注意他的动作了吗?(喉结上下动了动)
师:什么时候你会做这样的动作?(很饿时)师:你觉得此时哈默怎么样?(很想吃这些东西)
师:人物一个细微的动作也能让我们了解他的想法。(板:动作)
4、小结:我们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透视了人物的内心,了解了人物的想法,你们可以说个个是哈默的知音那!一起读读这句话,体会一下哈默此时的感受吧!
四、体会人物自尊自强的精神
1、经过连续的逃难生活,哈默的体力已经严重透支了,如果他拒绝了这些食物,会怎样?(饿晕、病倒、死亡)
师:他知道这些吗?
师:他对这些心知肚明,可尽管他那样渴望食物,尽管他可能面对死亡的威胁,可他依然坚持先干活,再吃饭,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多大的耐力呀!是什么力量在支撑和鼓舞着他呢?(因为他有尊严。)(板书:自尊)
师: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做人的尊严与气节支撑和鼓舞着他!我们再次朗读整句话,去体会哈默那与众不同的人格吧。
2、在哈默与杰克逊大叔的对话中,你还体会到了什么?(哈默的坚决。)师:那就请你坚决地读读。(生朗读)
师:从哈默的话中我们听到了哈默一定要先干活再吃饭,哈默没有金钱,没有权势,没有地位,可他拥有一颗自强不息的心,懂得用劳动来换取食物。(板书:自强)
3、哈默得到的食物与其他逃难者得到的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怎么不一样?
生:其他逃难者的食物是别人白给的,而哈默的是用劳动换来的。
师:其他逃难者得到的是善良人的施舍,而哈默得到的是劳动之后的报酬,是理所当然的。这正是他与那些人最大的不同!此时哈默仅仅得到了食物吗?
(出示:他拥有_________,以及别人对他的__________。)谁能说? 生:他拥有了尊严,以及别人对他的尊重。(板书)……
五、理解“富翁”的含义,感悟镇长的人格
1、师:回过头来再读这句话,(出示: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还有疑问吗?
2、师:你觉得“富翁”指什么样的人? “富翁”指像哈默这样有尊严的人。……
3、杰克逊能这样评价一无所有的哈默,你觉得他是怎样一个人? a、有眼光,懂得尊重别人
师:杰克逊在评价一个人时看中的并不是物质上的贫穷与富有,而是这个人的人品。
b、善良:杰克逊蹲下来让哈默捶背,因为只有杰克逊蹲下来,哈默才能蹲下来捶背,他是想让哈默休息一下。(师板书:善良)
c、懂得尊重别人,他称呼哈默为“您”(师板书:尊重别人)
d、师小结:哈默自尊、自强,懂得用劳动来换取食物,这就是一种尊严;杰克逊善良,尊重别人,懂得维护别人的尊严,是一个真正懂得什么是尊严的人。
4、出示资料:哈默全名亚蒙•哈默,在20岁还是一名大学生时,就已经是百万富翁。23岁受到苏联最高领导人列宁的亲切接见。81岁高龄时,应邓小平的邀请,成为第一个乘坐私人飞机访问中国的西方企业家。他与美国历届总统,比如:罗斯福、艾森豪威尔、肯尼迪、尼克松都有深交,与利比亚国王是莫逆之交。他不仅是闻名世界的石油大王,而且涉足制酒、制药、养牛等诸多产业,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身为哥伦比亚大学文学学士的他,还将自己的一生,写成了一本书就是《勇敢的人——哈默传》。a、听了老师的介绍,此时你最想说什么?(佩服、了不起……)(板书)
b、师:看来大家各自有各自的感想,老师将这节课你们学习的足迹记录了下来,试着读读。(出示:
那时的他一无所有,没有食物,没有金钱,没有地位。他脸色苍白,骨瘦如柴,需要食物,需要休息,需要安慰。可他意志坚定,坚持自食其力,于是他拥有了尊严,以及别人对他的赞赏与尊重。哈默,你真了不起,我很佩服你!)
六、总结、作业
1、同学们,自尊者自信,自尊者自立,自尊者自强。尊严,是一种神奇的力量,它会激励你不断努力,不断向前!学了这篇课文你一定有很多感触,把它在日记本中写下来好吗?
2、如果感兴趣请利用电脑网络或图书资料继续收集和整理有关尊严的事例,也可以结合亲身经历和同学交流。还可以阅读《勇敢的人——哈默传》,进一步了解哈默。
师:同学们,第一个要求(读通句子)你们完成得不错,第二个要求,你们完成了吗?谁找到带有“尊严”这个词的句子了?(生举手)你来读。
生: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师:读得好极了!这是镇长杰克逊对他的女儿说的话。咱们全班再一起来读。
(生齐读)
师:这句话里的“他”指得是谁呀?
生:“他”指的是这群逃难的人中的一个小伙子。
师:他的名字叫——哈默。(课件展示)哈默是美国的石油大王,任美国西方石油公司的董事长,曾经是美国的首富。早在1974年,他的西方石油公司年收入就高达60亿美元。但是,他刚到沃尔逊小镇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呢?赶快读课文,找到那句话,用横线把它画出来。
(生读课文,画句子)
师:画好了吗?你来读。
生:只有一个人例外,这是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
师:对,“脸色苍白”“骨瘦如柴”这两个描写外貌的词语,让你有什么体会?
生:我感觉这个人非常瘦,应该很长时间没有吃东西了。
生:我感觉这个人已经很不健康了。
师:那是因为长期没有充足的食物。谁来读这句话?
生:这是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
师:都已经快要倒下了。在我们面前呈现出这样一个人,你来读。
生:这是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
师:同学们,这样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沃尔逊大叔却说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为什么呢?因为他有尊严。咱们沉下心来,好好地默读课文的2~4自然段,用笔画出你认为最能体现出哈默有尊严的语句。开始。
(生读课文,师巡视)
师:读好了可以举手示意老师。(生陆续举手)咱们来听听同学们的交流。
(学生汇报自己找到的三句话)
师:真能干!孩子们,你们找到的这三句话,老师也找到了。(课件展示)我们来看看,这三句话都是围绕人物的什么来写的?
生:动作。
生:语言。
师:非常好!咱们一起读一读这三句话,看看哈默说的这三句话都说了一个什么意思?
(生齐读)
师:哈默这三句话都表达了一个共同的意思,那是什么?
生:必须要靠自己的劳动换来东西。
师:说得太棒了!哈默坚决要用自己的劳动换取食物。(板书)同学们,咱们来好好读读这三句话,联系上下文,思考:为什么能从这三句话里体会到哈默有尊严呢?
(生默读)
师:咱们先来交流第一句话。谁来把第一句话读一读。
生:当镇长杰克逊大叔将食物送到他面前时,他仰起头,问“先生:,吃您这么多东西,您有什么活儿需要我做吗?”
师:谁对这句话有体会?
生:这句话显示出了哈默一定要干完活儿才吃杰克逊大叔的食物。
生:他不像平常那些逃难的人,不需要干活就直接去吃食物了。
师:这就是哈默他做人的原则。此时的哈默已经是饥肠辘辘,当食物摆在他面前时——
生:他坚持要用自己的劳动换来食物,不像其他逃难的人连句感谢的话都没有。
师:你真会联系上下文,能带着自己的体会读读这句话吗?
(生读句子)
师:读得非常好!再来看看这句话里哈默的动作——“仰起头问”,你有什么体会?
生:我觉得哈默很尊重镇长杰克逊。
师:对呀!尽管他是一个难民,却没有因为自己的饥饿而不尊重别人。尊重别人就等于尊重了自己。他坚持要用劳动换取食物,这就是尊严。
同学们说得非常好!第二句,谁来说说自己的体会?
生:哈默当时听了镇长的话,目光顿时灰暗了,他还是说“先生:,我不能吃你的东西,我要用劳动来换。”从这句看出来他一定要先做劳动,然后才能吃东西。
师:你这个“一定”啊,说得非常好!他目光灰暗下来,说明他心里——
生:心里想我一定要用劳动换取食物。我是从那个感叹号知道他的心情是非常坚定的,不管你怎么说,我一定要用劳动换取我的食物。
师:你真会读书,连这样一个细小的感叹号都注意到了,那你能把它读一读吗?
(生读)
师:读得不错。这句话谁还有感受?
生:我从这句话看出来了年轻人的态度很坚定。我从“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看出来他是下了决心一定要劳动才能吃这些食物。
师:这句话里有一个字重复了三次,注意到了吗?哪个字?
生:是“不”字。
师:这一个“不”字重复了三次,表现了哈默的坚定。谁来读?(生举手)请你读。
生: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说:“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师:我觉得你还不够坚定,不够坚持。
(生2读)
师:好些了。还有谁来读?
(生3读)
师:同学们,尽管这个时候哈默心里有些失望,但是依然没有动摇他做人的原则。坚持要用劳动来换取食物,这就是尊严。第三句,谁来说说自己的体会?
生:我的感受是,杰克逊说先吃饭再劳动,而哈默说先劳动再吃饭,这样是因为要用自己的努力、自己的劳动才能换取收获,而不是吃完饭了,才去劳动。
师:他的态度是多么的坚决啊!说来读读这句话?
生:“不,我现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儿,我再吃这些东西!”年轻人站起来说。
师:还有谁愿意读?
(生读)
师:年轻人说到,就马上做到,坚决要用自己的劳动换取食物,这就是尊严。同学们,哈默坚持用劳动如愿以偿地换得了食物。他获得的食物和那些难民获得的食物一样吗?
生:是不一样的。因为他用自己的劳动换取了这些食物,他会感觉很自豪。
生:他不像其他难民,白白吃人家的东西,而是用自己的劳动换取食物。
生:哈默不像其他的难民,吃到的是施舍的食物,哈默吃到的是用自己的劳动换来的奖励。
师:太好了。难民们是用自己的可怜换来善良的施舍,而哈默呢,却用自己的劳动换得了报酬,这样的食物,他吃得安心、踏实;这样的食物,他吃得有尊严。同学们,哈默用自己的尊严换得了杰克逊镇长的尊重,把他留在了庄园,而且还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他对自己的女儿说,一起读——
生:(齐读)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师:有尊严,这是一句多么难忘的话语,也让二十年后的哈默成为了石油大王。
【点评】:
万老师的教学重点突出,环节清晰,善于启发引导,注重点拨提升,其主要特点:一是紧扣关键词句,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教师解读文本时,一旦辨出了关键词句,就意味着辨出了文章表达的主要意图之所在,意味着找出文章意脉的内在联系。抓关键词句教学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老师对文本的解读是深入的,且能巧妙安排教学环节。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找出带有“尊严”一词的中心句,这句话也是学生理解的重难点句,教师由此激起学生探究的热情,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走进哈默;接着,让学生找出最能反映哈默有尊严的三句话,进行重点教学,突破学生理解的难点;最后引导学生理解中心句的含义。重点语句的教学做到前后呼应,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不断促使学生的理解向深度和广度迈进。理解句义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揣摩、品味描写人物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的词语,懂得什么是尊严,同时感悟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二是关注学情,注重适时点拨。教师介绍哈默时,补充了课外资料,为学生体会人物的品质做了铺垫;当学生从感叹号中读出人物心情时,教师给予了很好地评价和引导;当学生理解肤浅时,教师巧妙提醒,如让学生关注描写哈默的动作词“仰起头问”,感悟其尊重他人的品格,让学生读句中重复出现的三个“不”字,体会哈默的坚定。教师恰当地点拨,使学生不断感悟到文章用词的精妙。
三是教师评价语言丰富,课堂驾驭自如,一方面说明教师思维敏捷,以生为本,评价适时、适度、适用,很好地把握表扬和指出不足的度;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教师教学功底厚实,将教学小结和调控引导有机结合,既注重激发学生阅读理解的积极性,又注重让学生明白事理、习得方法,赢得自信。多元关注,一举多得。
《尊严》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自尊者自立,自尊者自强,自尊者自信"。这篇课文写的是美国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的一个故事。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在逃难的路上,他饥寒难忍,但是他拒绝了送......
尊严》课文分析与研究重庆市万州区沙河小学 张 艳 《尊严》课文分析 人不能没有尊严。但怎样才能维护自己的尊严呢?本文就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尊严的故事,说明了在生活的道路......
《尊严》教学设计一、文本解读:《尊严》人教版课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本单元是以“诚实待人”为专题编写的,要求学生潜心会文,在感受人物思想品质的同时,体会......
《尊严》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 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尊严、逃难”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3 体会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中感......
《尊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尊严、逃难、善良、朴实、款待、例外、喉结、赞赏、捶背、僵硬、许配、面呈菜色、狼吞虎咽、疲惫不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