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设计_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教案

2020-02-28 教学设计 下载本文

“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教案”。

“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张从伟(广西柳州地区民族高中 广西柳州 545004)教材分析

1.1 对教材认识 “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生物》(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一册第2章第1节“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这一课题的一个内容。在此之前,教材已经安排了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内容,学生已经了解了细胞的雏形,但是生命基本单位的里面都有哪些神秘结构使其能完成各种功能?未知激发学生想进一步了解和探究的欲望。遵循学习的规律教材在此安排“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顺理成章。可是使学生建立一个完整的细胞概念图和细胞学基础的知识体系。1.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学生理解细胞质基质内含有的物质和细胞质基质的主要功能;应用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基本结构及主要功能;应用组成线粒体和叶绿体的主要化合物。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通过学习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培养学生的识图、绘图、比较、分析、推理、判断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其进行运动、发展、变化的教育;通过学习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使学生形成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1.3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线 粒体和叶绿体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功能; 2)难点: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功能。1.4 课型与时间

1)课型:新课。2)时间:1课时。教学思路及策略

2.1教学思路设计 以细胞质的功能带动细胞质的结构学习,使学生学会用辨证的观点,理解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理解两者的合理性、协调性和统一性;在教学中引入探究性学习的相关模式,把新课 程理念的思想 渗透在课堂教学中,使课堂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 的指导思想,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研究的方法与思维并激发学生关注生命科学、关注生命科学的研究、发展和方法。

2.2教学方法 以实验法、讨论法、问题法为基础方法,课堂组织学生合作实验探究为先导,提问、讲解、演示、课件辅助等多种形式相结合,应到学生观察、操作、思考合作交流等。

2.3教具及媒体应用

实验器材(菠菜叶临时装片、显微镜、铅笔等)动植物亚显微结构示意图,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示意图和模型,投影仪和多媒体。教学过程

3.1 实验观察,设疑入题

3.1.1 老师组织同学观察菠菜叶临时装片 学生尝试使用显微镜按照老师实验课要求操作,小组合作观察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教师巡察、释疑、示范)。提问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的活细胞,细胞质物理性质及状态? 3.1.2 多媒体展示光学显微镜下的活细胞,请学生观察细胞膜之内、细胞核之外的细胞质里有哪些细微的结构,它们有什么功能呢? 让学生总结细胞质都包括哪些部分? 3.2 细胞质基质都有哪些主要功能?(学生阅读作答)

细胞质的基质中悬浮着多种细胞器。每种细胞器都有特定的形态结构,完成各自专有的功能。(让学生观察图片说出细胞器都有哪些)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等。3.3 真核细胞内的主要细胞器

3.3.1 线粒体 向学生推荐我发明的“八宝粥”细胞器理论并让学生观看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图,找找有无线粒体,大致什么形态。

形态:大多呈棒状、颗粒状、短线状 分布: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

功能:教师举例,由学生思考推论线粒体的功能。

例①生长旺盛的细胞或生理功能活跃的细胞中线粒体居多(如肝细胞中线粒体多达2 000个,一般细胞为几十至几百个),在代谢衰退的细胞中线粒体较少。②鸟翼的肌原纤维、精子的尾部基端线粒体数目较多。③线粒体一般是均匀地分布在细胞质基质中,但它在活细胞中能自由地移动,往往在细胞内新陈代谢旺盛的部位比较集中。例如在小鼠受精卵的分裂面附近比较集中。

让学生分析上述例子,说明线粒体有何功能,在分布上有何特点? 这些能量来源是什么,线粒体又是如何提供的? 教师加以引导,由学生得出结论。结论是: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线粒体有哪些形态结构特点,有利于进行有氧呼吸释放能量呢? 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线粒体的结构,并思考线粒体都有那些结构,突出线粒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图略)

小结时再用色彩鲜明且有立体感的挂图,由学生来讲有哪些结构和生理功能,以利学生理解掌握以下内容:

①线粒体有内外两层膜,外膜使线粒体与周围的细胞质基质分开,内膜向内腔折叠形成嵴,加大了内膜的表面积,有利于有氧呼吸的生化反应顺利进行。

②内膜、嵴周围充满液态基质,液体环境有利于生化反应进行。

③内膜、嵴上分布有基粒。内膜、嵴、基粒和基质中均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3.3.2 叶绿体 首先,观察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图,然后简单讲述质体的分类及特点,强调重点学习叶绿体。

分布:主要存在植物的叶肉细胞里以及幼嫩茎秆的皮层细胞里。功能: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

关于光合作用的知识,学生在初中学习过,但对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叶绿体还是叶绿素有时搞不清,应注意让学生分清叶绿素是物质,叶绿体是结构。

启发和提问,植物叶片正面和背面的绿色有何区别。正面见光,叶绿体多,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那么叶绿体的内部结构有哪些特点有利于接受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呢? 展示叶绿体亚显微结构模型和挂图,围绕叶绿体的功能讲解其结构。教学中应尽量采用谈话法使学生明确以下几点:

①叶绿体一般呈扁平椭球形或球形,膜透明有利于透进阳光,表面积较大有利于接受光照,叶绿体在细胞中分布与光照有关,能在细胞质的基质中流动。②有两层膜,使叶绿体内部与外界隔开,成为一个独立的完成光合作用功能的系统。内膜光滑,基质中有几个~几十个基粒。每个基粒呈圆柱形,由10~100个片层结构薄膜重叠而成,薄膜上分布叶绿素等色素。色素的作用是吸收光能、利用光能。

③基粒与基粒之间充满液态基质,在叶绿体的内膜上、基粒片层结构薄膜上和基质中含许多光合作用必需的酶。

④小结叶绿体结构与光合作用功能的适应关系。

学习完线粒体和叶绿体,应该对二者进行比较、小结,为第二章学习新陈代谢中的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奠定基础。小结时要明确: 1)线粒体和叶绿体,这两种细胞器,各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结构是功能的基础,功能和结构协调统一。

2)线粒体和叶绿体虽有相同的结构名称,两者都与能量的转换密切相关,但两者又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能量转换器。线粒体是化能转换器(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一活泼可转移的化学能),叶绿体是光能转换器(光能一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3)线粒体和叶绿体还都含有少量的遗传物质DNA和RNA,这是其它许多细胞器所没 有的,在遗传上具相对独立遗传功能,为第五章讲到细胞质遗传作些铺垫。教学反思

“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让学生亲身利用显微镜观察实践:细胞质的流动让学生感到新奇也感动喜悦——因为他们不再机械记忆“纸质生物”而是感到受生命本省;不再被动接受而是主动探寻。有理由相信抓住学生动脑动手学生心思自然回归到课堂上来,自然学有所获,大大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教学观念的转变也自然影响教师心情,体会到教学的快乐。(因为课堂的高效——少做高回报)。

在广西提倡新课改前的准备期中,一线教师观念的改变和引导理念都急需改变,我们要体会主导的借力作用。荀子曰:“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所用,何也?”要多研究教学策略,积极探究走出新的教学模式。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设计

篇1:《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设计《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这节课的内容主要涉及《生物课程标准》科学探究和生物与环境两个一级主题,同时与生物圈......

生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设计

生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了解它们的共同点和重要的区别特征,细胞的结构和功能。2.了解细胞膜的成分,理解细胞膜......

生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设计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生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概念教学设计

“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概念教学设计安代红1 陈晓莹2 (1北京市大峪中学分校 102308 2北京市门头沟区清水中学 102311)摘要: 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进行了概念分析。教学中通......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复习课教学设计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复习课教学设计细胞是新陈代谢的场所,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这部分知识是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细胞膜、细胞核、线粒体、叶绿......

《“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设计.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设计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教案 教学设计 细胞质 结构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教案 教学设计 细胞质 结构
[教学设计]相关推荐
[教学设计]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