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单元主题教学设计_主题单元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单元主题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主题单元教学设计”。
主题阅读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完成《乡村的夜晚》、《一只绿色的歌》、《天籁》和《小巷人家》的阅读;2.勾画描写田园美景的语句。体会田园生活的美好。教学重点:体会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段。教学过程:
一、主题回顾(课件)
1.本单元我们走进了《 》领略了乡下人家______、______的风景;我们走进了有着______美誉的荷兰;走进了_______月的乡村,看到了乡下人家的______;走进了春季的乡村,看到了乡下孩子的______和________。2.这节课我们再去认识一些具有认准目标,不懈追求精神的人和物。
二、阅读浏览
(一)《乡村的夜晚》 1.轻声读文。
2.说一说,乡村的夜晚美在哪里?学生上台说,与同学互动交流。3.美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
(二)《一只绿色的歌》 1.分段读课文。
2.说说“绿色的歌”指什么?上台展示,互动交流,补充。3.把自己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三)《天籁》 1.默读课文。
2.说一说,读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上台说,与同学互动交流。
(四)《小巷人家》
1.默读课文,思考:你看到了一条怎样的小巷? 2.读完后想说什么?各抒己见。
三、主题回归
1.学生总结:说说读完这几篇课文的感受。2.写下自己的感悟。板书设计: 走进田园 热爱乡村
《乡村的夜晚》 宁静美丽 《一只绿色的歌》 优美 令人向往 《天籁》 玲珑可人
《小巷人家》 玲珑可爱 恬静明洁 诗情画意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词语训练,提高形象地运用语言的能力。
2.通过综合性学习,激发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兴趣,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课前准备
1.搜集关于乡村生活的图片、文字以及自己独特的感受。2.实物投影仪。
第一课时 我的发现 日积月累
复习词语
1.认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2.听写词语。
3.同学们,在学习完这组课文后,你们一定有很多新的发现,试着说一说。我的发现
今天,我们一起来读几个句子,看你有什么发现。(屏幕显示三个句子)1.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
2.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把物当作人来写)3.组内交流。
4.换一换,将加点部分换成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再读一读,你又会发现什么?(如:第一句中“舞蹈”换成“摆动”)5.试一试,说一个或几个这样的句子。日积月累
(屏幕上出现诗句)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2.同桌互读,体会诗意。
3.背诵诗句。回忆全诗,尝试背诵。4.拓展延伸,搜集整理。
(将你了解的描写景物的其他诗句背给大家听)
第二、三、四课时 口语交际 习作 展示台
谈话引入
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大家在综合活动中又搜集了课外资料,一定有很多新的收获吧!这节课,我们就再次走进田园,去看看你们对田园生活的学习成果吧!口头交流展示
1.小组交流,互说互评。边说边展示自己课外学习的成果,如:搜集的图片、文字或自己的感受、有关农村生活的人、事或故事等等。2.代表交流,师生共评。评一评谁的收获大,感受深。
习作
1.精彩回放:
a.读一读:上节课整理的好词佳句。b.想一想:作者是怎样运用这些词句的。c.写一写:你感受最深的内容。
d.用一用:本组课文作者抓住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最普通的场面来展现乡村生活的表达方法。2.学生习作: a.教师启发思路。
(将自己知道的有关农村的故事讲给大家听;把自己农村家的景象和生活描绘下来)b.教师个别指导。c.同桌互相交流。d.推荐代表交流。e.师生共同评议。f.独立进行修改。3.展示台:
将自己的习作展示在“学习园地”中,请同学们观看、评议。反映自己农村家的景象和生活的文字、画面或照片。教后反思:
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主题:认准目标,不懈努力。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选编了《两个铁球同时着地》、《鱼游到了 纸上》、《全神贯注》和《父亲的菜园》四篇课文,指引学生从伟大的科学家、艺术家到残疾人、普通人身上体会和学习那种执著专注、不懈努力的精神。语文园地中以《我敬佩的一个人》为题,展开口语交际和习作训练,通过生活事例,引导学生发现身边具有执著追求精神的人,并向他们学习。
单元导读型
一、谈话导入
人从小学到成人,起点是一样的,可是三、四十年后,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结果,这是为什么?今天我们走进第七单元,感受不同人生的不同体会。
二、读导语,明确单元主题:执著专注,努力追求。
三、逐一浏览课文,整体感知。
1.课件出示目标:课文写谁?他(她)是如何不懈追求的?你从 他身上感受到了什么?
2.逐一读文,逐一交流展示,学生随机板书重点词语。板书: 认准目标 不懈努力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伽利略 敢挑战权威
全神贯注 罗丹 专心 痴迷于工作
鱼游到了纸上 聋哑青年 刻苦学画 入迷
父亲的菜园 父亲 坚毅 不放弃
四、填空,总结升华主题。1.填空(课件)
本单元的课文分别讲了()、()、()、()四个人,有伟大的()、()、()和普通人。我们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了()。2.听赏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
五、布置口语交际与习作的内容:
1.平时多留心、观察身边的人,谁是你敬佩的人?你为什么敬佩 他?他做了什么事值得你敬佩? 2.在平时读书学习中积累形容人物不懈努力的词语。
课文解读型 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字,会写12个字。正确读写:辩论、寻常、解答、信奉、容许、违背、曾经、拖住、解释、教授、宣布、固执、胆大妄为;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实验过程,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
4.初步学习通过对具体事例及人物的动作、语言等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重点难点:理解伽利略试验的过程和结论,并受到启发;初步学习一些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通过具体事例,抓住人物动作、语言)。课文解读方法:问题导读法
预习:1.课前搜索并阅读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有关资料、图片;2.自学生字词语,自制生字、词语卡片;3.找出课文中有关词语的近、反义词,多音字等;4.读课文。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
1.大屏幕出示布鲁诺的故事,学生阅读。
2.简单说说读后感受(体会当时的时代背景,为体会人物不畏 强权追求真理打下铺垫)。
3.学生展示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资料。
二、自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
三、品读课文,感受人物。
(一)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在当时人们的心中是怎样的?请从文 中有关语句体会体会。读、画,二人小组交流、展示。
补充资料:亚里士多德知识渊博,被誉为古希腊“最博学的人物”,而且是形式逻辑创始人,在医学、哲学、物理学、美学、心理学等方面都有着杰出贡献,这样的人应该被尊重,但尊重不代表盲目迷信。
(二)体会伽利略是一个怎样的人。
1.找出课文中有关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体会。
2.找、画出文中有关伽利略语言、动作的描写,批注体会。3.试验理解伽利略试验的科学性。(课件出示验证)
4.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人物精神(不迷信权威,大胆怀疑,相信 科学,执着追求)。请读出你的体会。以文带写(看插图,练笔。)
1.图片想象:当伽利略从比萨斜塔上下来后,人们围住了他,会 怎样说,怎样做?
2.请通过人们的语言、动作来描写。3.表演展示。
作业:1.抄写课文最后一句,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体会。2.从课文中找出一些反义词。
第二课时
一、提问:伽利略为什么能够成为世界公认的大科学家,他的身上具有哪些优秀品质?(认准目标,坚持不懈)
二、检查预习
1.小老师主持开火车读课文,检查是否正确、流利。2.小组交流识字情况,展示学习成果。3.课堂练习:多音字组词
zhao()geng()de()wei()着 zhuo()更 的 为 Zhe()geng()di()wei()辨 辩 辫 区分。
质疑解疑:提问—自读—解疑。(试验过程和结论)合作学习—展示交流成果或再提疑难。完成写字。
26*.全神贯注
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结合上下文体会新词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体会并学习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及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重难点:通过人物言行体会“全神贯注”的含义,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联系实际体会课文最后一段的含义。课文解读方法:抓关键词句解读法
预习:1.自制字词卡片,自学生字词语;2.熟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搜集罗丹或茨威格的资料。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伽利略不迷信权威,坚持实事求是,用事实说话,一次次坚持不懈的实验和探索取得了成功。今天要学的这一课给我们以什么启示,我们走进《全神贯注》。自读探究
1.通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两人交流、展示)。2.读、画、批注:画出最能表现罗丹工作时全神贯注的句子,写 感受、体会。交流、展示。
1.你画出了哪些句子?说说你的感受。(个人)2.反复有感情地朗读句子,读出对罗丹佩服的原因。3.联系实际谈谈最后一段话的体会。回读整合。
1.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自己的体会。
2.小结(学生)收获。做任何一件事情,全神贯注就容易做好,做成功,如果左顾右盼,心不在焉,极容易半途而废。
3.拓展阅读:以文带文——主题读写《把耳朵叫醒》,简单浏览交 流,画出描写人物言行的句子,体会(批注)。当堂练习:
1.抄写生字词;2.积累描写人物言行的句子;3.默读课文; 4.交流资料(罗丹、茨威格)
27.鱼游到了纸上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栏杆” 等9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文章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4.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重难点:1.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2.学习作者对人物观察和描写方法。课文解读方法:抓关键词句解读法
预习要求:1.自制生字卡片,自学生字词语;2.利用工具书理解词语意思:一丝不苟、赏心悦目、融为一体;3.熟读课文。课前准备:课件(名画等)课时设计: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科学家认准目标,坚持不懈,取得辉煌的成就,艺术家全神贯注,在艺术上有很大的造诣,那么普通人,或者残疾人会不会坚持不懈,也能成功?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鱼游到了纸上》,感受残疾人成功的经验以及给我们的启迪。
二、预习展示:小组展示生字词的学习成果。
三、初读感知:
1.自主读文后,谈谈自己对这位青年的初步印象。(2人小组交流后反馈)2.说说他给你这样印象的理由。(2人互相补充)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说说自己认识了一位怎样的聋哑青年?
二、细读品味
1.再读课文,画出描写聋哑青年外貌、动作及神态的词句,在旁边简单批注自己的体会。
2.在四人小组内交流,然后上台展示,并与其余同学互动交流。3.作者对青年的印象有什么变化吗?读,找,个体交流: 举止特别——静静地画——好骄傲——聋哑人——甜甜地笑了 所以,作者眼里,这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的青年。在我眼里,这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的青年。
三、美读积累
1.二人小组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美读展示(个体),读出青年的勤奋,专注,对他的欣赏和敬佩。师生评价。
体会作者耐心、细致的观察,生动具体的描写。抄写描写外貌、神态、动作的句子。
2、回归主题,随机请学生发表感言,从聋哑人身上得到什么启示(不论是健康的人,还是残疾人,只要认准目标,坚持不懈,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四、以文带写,随堂练笔。
1.观察插图,想象青年画画时围观人群议论的情境。重点写出人们的表情、语言。
2.动笔写,展示评价。
28*.父亲的菜园
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并学习父亲的执著和勤劳。
学习重点:1.学习父亲认准目标,不懈努力的精神,理解“父亲 的菜园”来之不易及其喻意;2.提高学生自读能力。课文解读方法:问题质疑导读法
预习:1.自制生字词卡片,自学生字词;2.理解词语意思:坚毅,狰狞,气馁,贫瘠,疑惑不解。教学过程:
一、语言创设情境:科学家、艺术家、残疾人在各自的岗位上认准目标,坚持不懈,都取得了成功,那么我们走进一个普通家庭,了解一位父亲在自己菜园子里的故事,又能给我们什么启示。
二、自读感悟
默读课文,交流:父亲是怎样开垦菜地的?写了几件开垦菜地的 小事?勾画出描写父亲言行的句子,体会父亲是怎样的人,在相应段落处做批注,两人交流并上台展示。
讨论:为什么作者不把课题写作“我家的菜园”或“我们的菜园”,要写成“父亲的菜园”。换一下行不行?四人小组讨论交流,以辩论的方式展示。(是父亲同自然环境做斗争的结果,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他代表的不仅仅是父亲在荒凉中创造的奇迹,更是父亲顽强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的胜利。后来想起菜园,就会想起父亲坚毅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给人启示。)
三、美读升华
1.有感情地朗读父亲言行的句子。
2.学生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位___________的“父亲”,我从 他身上学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预习成果展示
1.以小组展示方式检查生字词语的学习。
2.课件出示词语,说说意思,或连词成段,或用上几个词语概括 课文的主要内容。
坚毅 平缓 边缘 可怖 红肿 榨干 荒凉 疑惑不解 舒畅 疑惑 新辟 狰狞 贫瘠 信心十足 精心伺候
五、以文带文,阅读《蚂蚁与将军》。问答:你从本文得到什么 启发?读完后把你想说的话说给同伴。
主题阅读型
教学目标:1.完成《最棒的玉米》、《百合花开》、《50年的守护》 和《爱因斯坦与小女孩》的阅读;2.勾画描写人物外貌、言行的语句。体会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通过描写人物外貌,言行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教学过程:
一、主题回顾(课件)
1.本单元我们认识了哪些人?我们认识了______罗丹,_______伽利略,______聋哑青年和________的“父亲”,他们身上共同的品质是________________。
2.这节课我们再去认识一些具有认准目标,不懈追求精神的人和物。
二、阅读浏览
(一)《最棒的玉米》 1.轻声读文。
2.说一说,棒玉米的哪些地方、哪件事让你很佩服?学生上台说,与同学互动交流。3.齐读最后一段。4.朗读卡耐基的话。
(二)《百合花开》 1.齐读课文。
2.说说百合花的哪些地方让你佩服?为什么?上台展示,互动交 流,补充。
3.把自己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4.欣赏歌曲《野百合也有春天》。
(三)《50年的守护》 1.默读课文。
2.说一说,故事中的人物哪些地方、哪件事让你很佩服?学生上台 说,与同学互动交流。
3.你的梦想是什么?你认为你会实现自己的梦想吗?
(四)《爱因斯坦与小女孩》 1.两人一起读,遇到对话分角色朗读。2.读完后想说什么?各抒己见。
3.爱因斯坦的哪些地方让你佩服?小女孩呢?
三、主题回归
1.学生总结:说说读完这几篇课文的感受。教师小结: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2.主题升华:欣赏歌曲《风雨过后是彩虹》。3.写下自己的感悟。
板书设计: 认准目标 追求不懈
最棒的玉米 耐心等待 努力不会白费
百合花开 有没有人欣赏都要开花 汗水浇开 50年的守护 梦想珍藏在脑子里 不放弃 成 功 花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 伟大在于谦卑
口语交际型
交际主题:我敬佩的一个人 教学过程:
一、单元主题回顾,引发思考:伽利略、罗丹,父亲无论是名
人还是普通人,只要制定了适合自己发展的目标,认准目标,长期坚持不懈,都获得了成功。作为正在长身体、长见识的青少年一代,我们应该怎么办?
二、准备素材,准备交际 1.从《主题阅读》或者你身边的人中发现具有执著追求的人,以 “认准目标,坚持不懈”为主题,展开交际。小组长负责确定一个人,组内交流,说清楚是从什么事上,看出有目标,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取得了哪些成绩?
2.指定三个小组上台为大家介绍本小组要赞美的人及精神。要求 展示结束后,及时当主持人,和大家共同互动,或者做补充,或者做评价,或者谈心得体会。
三、挑战交际
同学间,小组间可以互相挑战,要求说出以“认准目标,坚持不 懈”的人和事,并且为对方评价鼓励。
评价要求:所说的人物事例是否具体;态度如何;语句是否通顺 连贯;是否认真倾听等。评出“最佳口才”。
习作教学型
教学目标:1.学习怎样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或优秀品质,表达敬佩之情;2.学习抓住人物的神态,言行等方面写清楚一两件事;3学习按写作要求认真修改习作。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时光流逝,带走了多少个平凡的日子,却带不走这些令人感动的 面孔(播放2012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图片)
这些曾经令亿万中国人动容的面孔给了我们心灵的震撼,精神的 洗礼,他们的壮举感动国人,他们的善举撞击灵魂,他们是一群感动中国的人,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丰碑,是我们最敬佩的人。今天,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写下我们心中最令人敬佩的人(板书:我敬佩的一个人)
二、明确要求:
1.通过一两件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或优秀品质,表达 出敬佩之情;
2.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3.抓住人物神态,言行等方面去写清一两件事。4.写完后认真修改。
三、指导 1.审清题意
今天的习作写一个怎样的人?(抓题眼:敬佩)
什么是敬佩?(敬佩就是值得尊敬的,令人佩服的地方,可贵的 品质)2.搜集素材
就像感动中国的那些人物一样,虽然他们的面孔我们并不清晰,但是他们的感人事迹却久久地留在了我们的心中,看来打动我们的不是他们的面孔,而是他们的事迹。怎么来写事迹呢? 课件出示词语:
自强不息 拾金不昧 助人为乐 默默无闻 尊老爱幼 品学兼优 勤学苦练 一丝不苟 坚持不懈 勤学好问 舍己为人 持之以恒 善解人意 大公无私 聚精会神 不骄不躁
学生读一读词语,老师:这些词语都是形容人物的精神品质,请 从中选一两个词语,送给身边你熟悉的、让你感动、让你敬佩的人。小组交流:为什么选这个词语,送给谁,他(她)做了什么事。指名汇报(一般学生汇报,优生补充、提建议)3.片段品读,领悟写法
同学们,怎么才能让人物的形象在你的描写下活灵活现地呈现 在大家面前呢?课件出示:
饭后,罗丹带着这位挚友参观他的工作室。走到一座刚刚完成的 塑像前,罗丹掀开搭在上面的湿布,露出一座仪态端庄的女像。茨威格不仅拍手叫好,他向罗丹祝贺,祝贺又一件杰作的诞生。罗丹自己端详一阵,却皱着眉头,说:“啊,不!还有毛病„„左肩偏了点,脸上„„对不起,请等一等。”他立刻拿起抹刀,修改起来。
父亲没有气馁,他在坡地的边缘砌了一道矮墙,再从山脚下把土 一筐一筐挑上去,盖住了那可怖的岩石。父亲的双肩红肿,脚本也磨起了泡。看着新菜园终于被开出来了,父亲笑了。读一读,你发现什么?
小结:一个人的品质、精神总是通过他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表现出来的,只有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才能更好地反应人物的品质或特点。
四、学生动笔,老师随机辅导。第二课时
一、修改:
1.自改(改标点、错别字、语句不通顺的地方,用词是否恰当、语句是否通顺,用上修改符号)
3.同伴互改,老师指定优生间互换、组长改组员、老师改个别学 困生(有没有写出敬佩之处,有没有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等方面去写,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是否写清)
二、佳作、精彩段落、凤头、豹尾欣赏,送评语。
三、再次修改、誊写。
回顾拓展型
词语盘点
1.我说你找:一学生说某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或意思,其他学 生找出来,并领大家读一读。2.小组里听写,检查订正。我的发现(小老师主持)
1.自读,齐读句子。思考:能发现什么。
2.同桌交流,谁的发现有道理。小组交流,选代表汇报。3.在课文中找一找类似句子,体会引号的不同作用,试着在习作 中运用。
日积月累(词语擂台赛)
提前准备,学生以小组打擂台的方式背诵、说意思、找近义词、造句,补充同类词语,书写积累关于形容人物品质的词语。成语故事(鹏程万里)
老师激趣:有这样一句话,“鷃雀安知鸿鹄之志”,这是什么意思呢? 1.自由阅读,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互查,读流利。找出老师问题在文中的句子,并用自 己的话说一说“鷃雀安知鸿鹄之志”的意思。3.看插图,说说成语的意思。(同桌交流)4.开火车读文,交流读后受到的启示。5.理解成语含义并积累成语。课后反思:
第八组 走进故事长廊
单元说明:
本组教材安排的都是古今中外的经典故事,其中有篇幅短小、发人深省的寓言故事;有内容通俗、请接引人入胜的民间故事;有想象神奇的神话故事。编排本组教材的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寓言故事,民间故事,神话故事,体会做事、做人的道理,领略正义和智慧的无穷力量;并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的教育;使学生了解故事的形式,进一步激发学生读故事、讲故事的欲望。
单元导读型
一、谈话导入
我们的祖国有五十六个民族,自古以来就有不少民族互助团结的故事在民间流传,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故事长廊,去寻找先辈留下的足迹。
二、读导语,明确单元主题:走进故事长廊。
三、逐一浏览课文,整体感知。
1.课件出示目标:课文分别讲了那些故事,从中你感受到什么? 2.逐一读文,逐一交流展示,学生随机板书重点词语。板书: 走进故事长廊
寓言两则 纪昌学射 学习要练好基本功 扁鹊见蔡桓公 防微杜渐 听得进意见
文成公主进藏 民族团结 促进和谐
普罗米修斯 不畏强暴
渔夫的故事 善良、机智勇敢
四、填空,总结升华主题。
填空(课件)
在本单元的课文学习中,我认识了()、()、()、()等人,我们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了()。
五、布置口语交际与习作的内容:
1.积累民间故事,并试着给他人清楚、完整地讲述? 2.在平时读书学习中积累形容人物外貌的词语。
29寓言两则
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和“要防微杜渐、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3.练习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发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课前准备:1.查阅有关扁鹊的资料。2.课件。课文解读方法:问题质疑导读法
教学重点: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和“要防微杜渐、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预习要求:1.利用工具书学习本课生字。正确读写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读书兴趣
1、预习展示:复述《惊弓之鸟》的故事。
多媒体出示句子:飞卫是一名射箭能手。有个叫纪昌的人,想学习射箭,就去向飞卫请教,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2、读句子:说说从句子中,你了解到了什么?还想了解什么? 要想解开心中的疑问,我们就来读寓言故事《纪昌学射》 二、自读自悟,完成以下要求 ppt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一)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思考:你有什么问题想跟大家探讨?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学习方法:交流讨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ppt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二)(学习方法:讨论疑问和交流启示。)
提出疑问:飞卫为什么先让纪昌练眼力,而不先教他开弓放箭? a.假如纪昌不先练眼力,他会百发百中吗? b.假如纪昌没跟飞卫学射,而跟一个普通箭手学射,会成为射箭能手吗?c.出示句子,让学生有感情朗读,并说说有什么体会。
三、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指导读课文的二、三自然段。
第 二 课 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认识了射箭能手纪昌,这节课再来认识一位著名人物,他是谁,又是从事什么职业的呢? 多媒体慢慢播放故事,导入新课
二、自读自悟,完成以下自学要求 ppt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边读边思考:扁鹊几次见蔡桓公?都说了什么?结果怎么样?练习简要地讲述课文内容。
3、提出自己的疑问或写下自己所得到的启示,准备与大家交流。
4、交流讨论,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交流学生的疑问:
a.扁鹊是有名的神医,蔡桓公怎么会不相信他?明知蔡桓公不相信,扁鹊为什么还一而再、再而三地去说?扁鹊早知道蔡桓公要来请他,为什么几天前就跑到秦国去了?
b.交流受到的启示。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可适时点拨:蔡桓公怎样才不会死呢?本来是皮肤上的小病,怎么会要人命呢?
C.以文带写:如果能够跨越时空,你想对蔡桓公说什么?用几句话写下来,想想蔡桓公听了你的话会说什么?也用一两句话写下来。题目可用《跨越时空的对话》。
三、作业布置:
1、抄写生字词。
2、读读有关古希腊神话的书籍。
四、板书设计:
文成公主进藏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读读记记“唐朝、西藏、大臣、求婚、”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成公主进藏故事的美妙与神奇。
3、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练习简单地讲述故事。
课前准备:布置搜集关于文成公主的资料。多媒体课件:文成公主进藏图。课文解读方法:问题导读法
预习要求: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词,读熟课文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交流资料
导语:播放文成公主进藏图──布达拉宫壁画中的图
学习要求:关于文成公主,你都知道些什么?
学习方法:根据阅读提示自读课文,了解故事的经过,提出自己的疑问,交流汇报阅读收获
1、汇报朗读。请学生分部分朗读课文,通过师生评价,把课文读好。
2、交流疑问。
(1)为什么“他断定这个戴鲜花的姑娘一定是文成公主”?
(2)公主怎能背动乃巴山呢?(引导:为什么人们要这样说呢?在他们心目中,文成公主是怎样的人?文中还有许多这样美妙的小故事,你能找到吗?)
3、练习简要讲述这个故事
方法:指名讲述,进行评价。评价中指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答应求婚──进藏途中──贡献。要重点讲进藏途中发生的几件小事。
二、以文带文:拓展读另一传说《文成公主进藏》
三、作业布置
1、把《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2、搜集有关文成公主的其他民间故事
四、板书设计
进藏前
考验智慧
文成公主进藏 进藏时
搭桥、撒毛、遇恶、背山
进藏后
贡献
31普罗米修斯
学习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幸福甘愿受罚的英雄形象,能 联系课文内容展开合理想象。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4、想象人们得到火种后欣喜若狂的情景,先说后写。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不畏强暴、勇敢盗火的英雄壮举。
2、有感情地复述课文。课文解读方法:问题解读法
预习要求: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读熟课文,试着复述课文。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理解课题
二、初读课文
ppt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一)自由读课文。要求:不添字漏字,遇到生字多读几遍,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打个“?”。ppt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学生读词语,指导读好本文中出现的人名、地名。(2)、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意。(3)朗读长句。
投影片出示长句:
三、根据提示练习分段。
1、提示:无火——盗火——受罚——获救
2、练习分段。
3、每一组读一段课文。
四、精读课文第一部分。
1、自由读第一节,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2、学生讨论,引导体会“没有——只好——”中包含的无可奈何。
3、理解省略号的意思,练习用“没有——只好——”接下去说省略的内容。
4、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五、作业
1、练读课文。
2、搜集希腊神话故事。
3、练习用“没有——只好——”写话。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幸福甘愿受罚的英雄形象。
2、能联系课文内容展开合理想象。想象人们得到火种后欣喜若狂的情景,先说后写。
一、谈话:读了课文后,你们觉得普罗米修斯是个怎样的人?
二、精读课文2——6节。ppt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一)1、自由读课文2——6节,思考:找出表现普罗米修斯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句子。
2、学生讨论,互相指导朗读这些句子。(朗读时抓住“决心”、“悄悄地”、“小心翼翼”、“经受烈日暴雨的折磨”、“忍受”、“甘愿”等词,体现出他的勇敢。)
3、你觉得宙斯是个怎样的神?
4、讨论板书:宙斯心狠手辣
5、品读句子,读出宙斯的心狠手辣。
三、ppt课件出示句子,辨析感悟:
(1)他看到人类生活在寒冷和黑暗中,决心为人们盗取天火。
(2)当他得知是普罗米修斯触犯了天规,便大发雷霆,决定要狠狠惩罚他。(提示:“决心”和“决定”的意思相同吗?你能联系课文说说不同之处吗?
(3)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4)齐读第3——6节,读出两位人物的个性特点。
四、展开想象,练习写话。(学习方法:教师引导——想象——学生自由讨论——练习说一段话)
五、读课文第7、8节。ppt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二)1、自由读第7、8节,不懂的地方打问号。
2、学生讨论,解疑。
3、你认为赫剌克勒斯是个怎样的人?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读出人物的个性特点。
六、学生介绍自己收集的神话故事。
七、作业。
1、练习写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板书设计:
普罗米修斯 机智勇敢
32、普罗米修斯
宙斯
心狠手辣
赫剌克勒斯 伸张正义
32渔夫的故事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渔夫是怎样用智慧战胜魔鬼的。
3、理清文章脉络,简要地复述课文内容。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 课文解读方法:复述感悟阅读教学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预习展示:
1、开火车进行生字认读、组词。
2、复述《渔夫的故事》 一、导入课文,激发阅读兴趣
1、自己读书,了解课文内容,练习简要讲
2、讲故事比赛:(方法.小组初讲,评出最佳故事选手,参加班级比赛。—小组比赛——.全班比赛,评出优秀小组。)
3、说你懂得了什么道理。二、拓展阅读,以文带文
1、读资料袋,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2、故事导读:我国民间也流传着一个故事,与《渔夫的故事》有些相似之处。《渔夫的故事》是讲智慧的渔夫战胜可怕的魔鬼,而我要推荐大家读的故事,则是讲智慧的农夫收服了狡猾凶狠的狼。想读一读吗?
3、读《东郭先生和狼》,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和与《渔夫的故事》的相似之处。
三、作业布置:讲述故事、抄写生字词。
四、板书设计:
立足于现实,富有幻想
完整的故事情节{ 开端:捕鱼捞瓶;发展:放魔出瓶
高潮:诱魔入瓶;结局:投瓶入 渔夫的故事
鲜明的人物性格{ 渔夫:诚实善良机智勇敢(正义)
魔鬼:凶残狡猾卑鄙愚蠢(邪恶)
课后反思:
正能压邪
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下白崖小学 黎增月单元主题:大自然的启示单元分析:在本单元的导语中,明确地要求我们“阅读本组课文,要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一点,我们在学习五篇课......
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课题:热爱生命一、教材简析:本组以“热爱生命”为主题。选有四篇有关生命的课文,目的是让学生体会生命的美好,从而思考如何对待生命,热爱生活。本组课......
主题单元整体推进课教学设计(四)识字与阅读的要求:语文主题学习实验要求学生应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
人物故事――人教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山东德州跃华学校 姚晓丽 教材分析本组教材是以“认准目标,不懈努力”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两个铁球同时着地》、《鱼游......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