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数与倍数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因数和倍数

2020-02-28 教学设计 下载本文

因数与倍数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教学设计因数和倍数”。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课题:“因数与倍数”教学设计

主备人:林西镇寄宿制小学姓名:刘桂芬

学习内容:认识因数和倍数(教材第5页内容,以及第7页练习二的第1题)。

学习目标:

1.从操作活动中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意识,以及热爱数学学习的情 教学重点: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教师用课件出示口算题。

10÷5=

16÷2=

12÷3=

100÷25=

150×4= 220÷4=

18×4=

25×4=

24×3=

20×86= 学生口算

2.导入:在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相乘,得到的结果叫做它们的积。乘法算式表示的是一种相乘的关系,在除法算式中,两个数相除,得到的结果叫做它们的商。除法算式表示的是一种相除的关系,在整数乘法和除法中还有另一种关系,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探讨的内容。

板书课题:因数和倍数(1)

二、新课讲授

1.学习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1)教师用课件出示教材第5页例1,引导学生观察图上的算式,把这些算式分为两类。学生说出自己的分类方法,商是整数的分为一类,商不是整数的分为一类。教师以商是整数的第一题为例,板书:12÷2=6。

教师:在这道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都是整数,商也是整数,这时我们就可以说12是2的倍数,2是12的因数。

谁能像老师这样说一说其他的式子? 学生回答。

教师板书: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是被除数的因数。

(2)说一说第一类的算式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学生回答,如:在20÷10=2中,20是10的倍数,10是20的因数。(3)通过刚才同学们的回答,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倍数与因数是相互依存的。

在此处我想添加反例,例如:20是倍数,10是因数,这样与正例相比较,可以使学生更加明了因数与倍数的相互依存。2.举例概括

教师:请同学们注意,为了方便,我们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所说的数一般指的是自然数,而且其中不包括0。

教师:在自然数中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我们每个同学都在心中想一个,想好了说给大家听。学生举例,并说出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教师同时板书。教师小结:像这样的例子举也举不完,那能不能用比较简洁的方式来叙述因数与倍数的关系呢?

引导学生根据“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表述因数与倍数的关系。

如:M÷N=P,M、N、P都是非0自然数,那么N和P是M的因数,M是N和P的倍数。A×B=C,A、B、C、都是非0自然数,那么A和B是C的因数,C是A和B的倍数。你能从这些数中挑出两个数,说出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吗?3、9、15、21、36 在此处老师引导学生用字母总结因数与倍数的关系,有助于学生推理、总结、概括的能力的发展

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

三、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5页“做一做”。通过让学生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进一步体会“因数与倍数是相互依存的” 2.完成教材第7页练习二第1题。

3.下面每一组数中,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16和24、24和72820和5 4.下面的说法对吗?说出理由。(1)48是6的倍数。

(2)在13÷4=3„„1中,13是4的倍数。

(3)因为3×6=18,所以18是倍数,3和6是因数。(4)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四、课堂总结

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了一个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呢?

五、板书设计

2.因数和倍数

12÷2=6。

12是2的倍数,2是12的因数。

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这里的除数和被除数指的是自然数,而且其中不包括0。倍数与因数是相互依存的。

M÷N=P,M、N、P都是非0自然数,那么N和P是M的因数

M是N和P的倍数。

A×B=C,A、B、C、都是非0自然数,那么A和B是C的因数,C是A和B的倍数

教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掌握了因数和倍数的概念,知道了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通过练习同学们对本节知识掌握很扎实。

课题:“因数和倍数(2)”教学设计 主备人:林西镇寄宿制小学姓名:刘桂芬 学习内容:

教材第6页例

2、例3,教材第7~8页练习二第2~8题。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

2.学生能了解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倍数个数是无限的; 3.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条理性,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求索精神。

教学重点: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说出下列各式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20÷4=5

6×3=18 在上面的算式中,6和3都是18的因数,你知道还有哪些数是18的因数吗?18是3的倍数, 你知道还有哪些数是3的倍数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板书课题:因数和倍数(2)

二、探究新知

(一)探究找因数:

1.出示例1:18的因数有哪几个?

一个数的因数还不止一个,我们一起找找18的因数有哪些? 学生尝试完成后汇报

(18的因数有: 1,2,3,6,9,18)教师:说说看你是怎么找的?

预设1:生:用整除的方法,18÷1=18,18÷2=9,18÷3=6,18÷4=„;

预设2:用乘法一对一对找,如1×18=18,2×9=18„)

教师:18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我们在写的时候一般都是从小到大排列的。

2.用这样的方法,请你再找一找36的因数有哪些?

小组合作交流后汇报,36的因数有: 1,2,3,4,6,9,12,18,36 教师:你是怎么找的?

举错例(1,2,3,4,6,6,9,12,18,36)教师:这样写可以吗?为什么?(不可以,因为重复的因数只要写一个就可以了,所以不需要写两个6)

仔细看看,36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你发现什么? 教师板书: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强调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3.你还想找哪个数的因数?(18、5、42„„)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在自练本上写一写,然后汇报。4.其实写一个数的因数除了这样写以外,还可以用集合表示:如18的因数。

小结:我们找了这么多数的因数,你觉得怎样找才不容易漏掉? 从最小的自然数1找起,也就是从最小的因数找起,一直找到它的本身,找的过程中一对一对找,写的时候从小到大写。

(二)探究找倍数:

1.我们一起找到了18的因数,那2的倍数你能找出来吗?

小组合作交流后汇报,2的倍数有:2、4、6、8、10、16、„„ 教师:为什么找不完? 你是怎么找到这些倍数的?

预设:只要用2去乘

1、乘

2、乘

3、乘

4、„那么2的倍数最小是几?最大的你能找到吗? 2.让学生完成做一做1、2小题:找3和5的倍数 汇报交流

3的倍数有:3,6,9,12

教师:这样写可以吗?为什么?应该怎么改呢? 改写成:3的倍数有:3,6,9,12,„„

你是怎么找的?(用3分别乘以1,2,3,„„)5的倍数有:5,10,15,20,„„

教师:表示一个数的倍数情况,除了用这种文字叙述的方法外,还可以用集合来表示2的倍数,3的倍数,5的倍数。

教师:我们知道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那么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是怎么样的呢?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注意:因数与倍数的讨论都是在整数范围内。

三、巩固应用

1.完成课本第7页练习二第2~5题。2.完成教材第8页练习二第6~8题。

四、课堂总结

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了一个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想说的呢? 五:板书设计

因数和倍数(2)

.例2:18的因数有哪几个?

18的因数有: 1,2,3,6,9,18 例3: 2的倍数有哪些?

2的倍数有:2、4、6、8、10、16、„„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是1,最大的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学会了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效果很好。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主备人:林西镇寄宿制小学刘倩 教学目标:

1.经历自主探索2和5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会判断一个自然数是不是2和5的倍数。

2.理解奇数、偶数的概念,体会分类思想。

3.培养学生的观察、猜想、分析、归纳的能力,愿意与同学交流自己发现的结果,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难点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的倍数。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玩个猜数游戏,好吗?你们任意说出一个自然数,不管是几位数,我都能很快的判断出它是否是2或5的倍数。不信可以试试看。

学生报数,老师答,同时请大家验证。师:同学们的眼神里闪现出惊讶的目光。你们想知道老师为什么不计算就能马上判断出来吗?学了今天的知识,你们就知道老师猜数的奥秘了。导课方法新颖,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兴趣

板书课题:2和5的倍数的特征。

二、新课讲授

1.探索5的倍数特征(1)引入百数表。

(2)出示课件:百数表,在这些数中找出5的倍数,在自己手中的表内圈出来。

(3)你们找的数和老师找的相同吗?(学生汇报教师课件出示百数表)

(4)观察5的倍数,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说给同桌听听。(5)归纳:谁来概括一下5的倍数到底有什么特征?板书: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6)验证:除了这些数以外,其它5的倍数也有这样的特征吗?请举例验证。请你写一个多位数,并且是5的倍数。

(7)学习了5的倍数的特征有什么好处?师随机在黑板上写一个数,让学生猜猜它是不是5的倍数。

(8)练一练:下面哪些数是5的倍数?

240,345,431,490,545,543,709,725,815,922,986,990。师:学习了5的倍数的特征,那同学们想不想研究2的倍数的特征? 2.探索2的倍数特征

(1)猜一猜:根据研究5的倍数特征的经验,你猜一猜2的倍数可能会有什么特征呢?

(2)课件出示:百数表找出2的倍数。(独立在表中圈出所有2的倍数)(3)汇报后,观察2的倍数的特征,看看你刚才的猜测是不是正确。(4)归纳:2的倍数有怎样的特征?

板书: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5)验证:除了这些数以外,其它2的倍数也有这样的特征吗?请举例验证。

(6)填一填:下面哪些数是2的倍数?1,3,4,11,14,20,23,24,28,31,401,826,740,1000,6431。

让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

(7)再次观察百数表,说一说2和5共同的倍数有哪些特征? 结论:个位上是0的数 3.奇数、偶数的再认识。教师解释概念:自然数按是不是2的倍数来分可分为奇数和偶数两大类,2的倍数都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就是奇数。

4.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 同学们观察手中的百数表,组内你有什么发现?

比较: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都是看什么? 结论: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三、课堂作业

1.基础训练:完成教材第9页“做一做”。完成教材第11页练习三第1~2题。2.综合训练:按要求将下面的数分类

187

253

495

1738

120

6875 奇数:

偶数:

.2的倍数:

5的倍数: 2和5的倍数:

3、拓展训练:写出符合要求的数 一个四位数372□

(1)要使它是2的倍数,这个数可以是()(2)要使它是5的倍数,这个数可以是()

(3)要使它既含有因数2又含有因数5,这个数是()

四、课堂小结

1.现在,你们知道老师猜数的奥秘了吗?现在老师说数,请同学们判断出它是不是5或2的倍数。

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板书设计2、5的倍数的特征

5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的数;

2的倍数:个位上是0、2、4、6、8的数

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个位上是0的数 整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2的倍数特征,5的倍数特征,以及2和5的倍数特征。

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主备人:林西镇寄宿制小学 刘倩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想、验证、理解并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2.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能按要求找出符合要求的数。3.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概括的能力。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难点

会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学生口述2的倍数的特征,5的倍数的特征。

2.练习:下面哪些数是2的倍数?哪些数是5的倍数? 324 153 345 2460 986 756

教师:看来同学们对于2、5的倍数已经掌握了,那么3的倍数的特征是不是也只看个位就行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

板书课题:3的倍数的特征。

二、经历猜想

猜一猜: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学生会有五花八门的猜想 2.在百数表中圈出3的倍数

与自己猜想的对比一下,你猜对了吗?

首先让学生自由猜想,可以大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紧接着让学生动手验证,学生顺理成章的得到结论,对结论的理解更加深刻,应用起来更加轻松。

三、观察发现

观察:圈出来的前十个数分别是哪些数字?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只看个位数字行吗? 4.斜着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四、小组研讨

把你的发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组内同学共同研讨,找到3的倍数的特征。

五、得出结论

哪个组来汇报一下你们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

经过同学们的汇报补充,得出结论: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六、巩固练习 1.基础练习

课本10页做一做,11页3、4、5题

2.综合训练 在百数表中圈出同是2、3、5的倍数的数,想一想有什么规律?

3.提高训练 4□□□是有两个数字相同的四位数,它同是2、3、5的倍数,这个四位数最大是多少,最小是多少?

七、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想?

板书设计

3的倍数的特征

一个数各个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教学反思:本节课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2,5倍数特征的基础上,很快总结出3的倍数特征,并熟练应用。

质数和合数(1)教学设计

主备人:林西镇寄宿制小学吕术玲

学习内容:质数和合数(课本第14页例1及第16页练习四1~3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理解质数、合数的意义,会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2.知道100以内的质数,熟悉20以内的质数。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4.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质数、合数的意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什么叫因数?

此处我想添加复习如何找一个数的因数 2.自然数分几类?(奇数和偶数)

教师:自然数还有一种新的分类方法,就是按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来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种分类方法。

这句话用得很巧妙,为后面学生的讨论交流做了铺垫

二、新课讲授

1.学习质数、合数的概念。

(1)写出1~20各数的因数。(学生动手完成)点四位学生上黑板板演,教师注意指导。

(2)根据写出的因数的个数进行分类。(填写下表)(3)教学质数和合数概念。

针对表格提问:什么数只有两个因数,这两个因数一定是什么数?

教师: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如果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板书)

2.教学质数和合数的判断。

判断下列各数中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22 29 35

87 93

教师引导学生应该怎样去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根据因数的个数来判断)

质数:17

合数:22

3.出示课本第14页例题1。

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做一个质数表。

(1)提问:如何很快地制作一张100以内的质数表?(2)汇报:

①根据质数的概念逐个判断。②用筛选法排除。

③注意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三、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16页练习四的第1~3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又学到了什么新的本领? 学生畅谈所得。

五、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

质数和合数(1)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教学反思: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百数内的质数表,既加深对质数和合数的定义的理解,又为后面质数的应用做铺垫。

数的奇偶性教学设计

主备人:林西镇寄宿制小学吕术玲

学习内容:数的奇偶性(教材第15页例2,以及第16~17页练习四第4~7题)。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加减法中数的奇偶性变化的过程,在活动中发现加法中的数的奇偶性的变化规律,在活动中体验研究方法,提高推理能力。2.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探索并理解数的奇偶性。

教学难点:能应用数的奇偶性分析和解释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来做抽奖游戏。其实在抽奖游戏中蕴含着许多数学规律,今天老师就看谁细心观察,在抽奖游戏中获得数学规律。同学们想要奖品吗?那就要看你们的运气了。

以游戏的方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讲授 1.探索规律

游戏一:出示盒子,里面装的都是偶数。

游戏规则如下:从盒子中任意取出两张卡片,如果两个数的和是奇数就可以领到精美礼品一份。

(1)如果继续玩下去有中奖的可能吗?什么原因拿不到礼物呢?

(2)总结规律:偶数+偶数=偶数

(3)你能说说为什么吗?(偶数除以2余0,两个偶数相加的和除以2还是余0。所以:偶数+偶数=偶数)

游戏二:出示盒子,里面装的都是奇数 游戏规则如下:从盒子中任意取出两张卡片,如果两个数的和是奇数就可以领到精美礼品一份。

(1)如果继续玩下去有中奖的可能吗?什么原因拿不到礼物呢?

(2)总结规律:奇数+奇数=偶数

(3)你能说说为什么吗?(奇数除以2余1,两个奇数相加的和除以2正好余2。也就是没有余数了,所以:奇数+奇数=偶数)

游戏三:怎样修改游戏规则能得到奖品呢?(1)两个盒子里各抽出一张卡片,就会中奖。(2)总结规律:偶数+奇数=奇数

(3)你能说说为什么吗?(奇数除以2余1,偶数除以2余0,一个奇数加一个偶数的和除以2还余1.所以:偶数+奇数=奇数)通过玩游戏,学生深入其中,亲身体验所的结论,印象深刻 2.验证规律

这些卡片都是老师设计好的,仅仅靠卡片上的数,我们就下定论似乎还早了些。我们还需要什么呀?对,还需要进一步的“验证”,那么就请你再自己任意出几个数,验证一下这三种情况吧。验证后把你的结论跟小组同学交流一下。

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并汇报发现的奇偶数规律。(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

生齐读一遍

练一练:不用计算判断下列算式的结果是奇数还是偶数吗? 10389+2004 11387+131

268+1024 3721+2007

22280+102 38800-345

三、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16~17页练习四第4~7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发现数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实际是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的。只要我们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多用眼观察,多用脑去想,更重要的是多用手去做的话。数学知识就非常简单了. 板书设计:

质数和合数(2)数的奇偶性

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

教学反思:通过游戏,总结结论,最后验证结论等环节,学生熟练掌握数的奇偶性。

《因数与倍数》教学设计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因数与倍数》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倍数与因数教学设计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7篇倍数与因数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倍数与因数教学设计

倍数与因数教学内容:教材第31、3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概念,能正确地找出一个数的倍数或因数。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探究倍数和因数之......

倍数与因数教学设计

倍数与因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自然数和整数,联系乘法认识倍数和因数。2、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 数的所有倍数......

《倍数与因数》教学设计

《倍数与因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联系乘法认识倍数和因数,能在100以内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

《因数与倍数教学设计.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因数与倍数教学设计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教学设计因数和倍数 教学设计 因数 倍数 教学设计因数和倍数 教学设计 因数 倍数
[教学设计]相关推荐
[教学设计]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