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揠苗助长》教学设计_同课异构教学设计
同课异构《揠苗助长》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同课异构教学设计”。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
教材与学情分析
《揠苗助长》是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古时候有个人盼望禾苗长得快些,就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结果禾苗都枯死了。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做事一定要注意事物自身的发展规律,如果违反自然发展规律,强借外力,强求促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安排这篇课文的意图是,让学生读懂课文,了解寓言表达上的特点,体会寓言包含的道理。寓言本身通俗易懂,故事情节简明有趣,但寓意深刻,体会寓意是学习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三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对一些比较浅显的词语,已经能够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准确理解出来,较长的句子也基本能准确断句,读通顺。但以他们的认知水平,要理解文中的寓意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课堂需创设一种与学生生活体验直接联系的场景,让学生去体验、感悟,从而明理。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认识一个生字。掌握由本课生字构成的词语“盼望、精疲力竭”。[来源:学科网]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篇寓言故事。
3.指导学生读懂课文,认真体会寓言故事中包含的道理,懂得做事一定要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激起兴趣
小朋友们喜欢寓言故事吗?你们知道哪些寓言故事呢?寓言都很简短有趣,又都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我们书中的第11课有两则寓言。今天我们学习其中一则——(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师:你能说说“揠”是什么意思?“助”是什么意思?“揠苗助长”是什么意思?看了这个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梳理出基本问题:
(为什么要揠苗助长?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情?结果怎样呢?)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课堂上要放手让学生大胆地问,主动地问,这样才能真正落实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过渡:同学们真善于思考,你们提的这些问题等我们学完课文以后就会弄明白了。
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顺,字音读准确。2.相信小朋友们已经把课文读会了,要是课文里的词宝宝跑出来了,你们还认识吗? 出示带拼音的词语卡片:焦急 喘气 一大截 巴望 自言自语 白费 总算 筋疲力尽 生认读,多种形式读。
【设计意图】教学过程中,通过个别读、开火车读、男女比赛读、齐读等多种读的形式,加深学生对词语的认识和理解。学生识记、巩固生字最好的方法就是复现。课堂中采用多种形式复现生字,能让学生多种感官参加活动。
3.请同学分段朗读课文,思考:这篇寓言主要写的是一件什么事?
4.指名回答问题。
三、品读课文 感悟寓意
1.种田人为什么要揠苗助长?从哪些词语看出他很焦急?请学生带着问题默读第1自然段,标画出有关词句。学生汇报找到“盼望”、“焦急”、“转来转去”、“自言自语”这几个词语,并从中体会出农夫心急如焚。并理解“盼望” 指导朗读:你试着读一读,好吗?谁再来读?
说说你仿佛看到了农夫怎样?仿佛还听到了什么?谁愿意把这个人的心急如焚的样子演一演? 【设计意图】语文课应尽量上得有意思一些,让学生愿意学,喜欢学。此环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表达欲望,让学生在表演的同时对文本有了更深入的领悟和理解。
2.农夫究竟想到了什么好办法呢?读一读第2、3自然段。思考:你觉得他这个方法怎么样?
(1)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后交流:他想到了什么好办法?他是怎么做的?
(2)情境体验:
师:前天,勤劳的你们参加大扫除,使学校的教室更整洁、漂亮了,但你们一定很累,对吗?是啊,你们干了那么多的活,确实很累,那么课文中哪个词写出了你们的感受。(精疲力竭)"精疲力竭"是什么样子的,谁能用动作表现出来呢?"
指导朗读:怎么读“精疲力竭”呢?你为什么这样精疲力竭呀?这个人真太着急了,想出了这么个办法。虽然拔苗很累,农夫的心情怎样?怎么体会到的?
【设计意图】课标指出:语文学习应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把语文带到生活中。本片段的设计,通过让学生回忆自己参加大扫除的感受,利用已有的经验,体验劳动的辛苦,再让学生演“精疲力竭”可谓水到渠成。这样的教学,唤醒了生活场景在头脑中留下的表象,沟通了书面世界与生活世界的联系,引发了学生与语言文本的对话。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实现对语言文字的理解。
(3)对于这个办法你们有什么看法呢?说说你的看法。(4)再来看看被他拔起的小禾苗,现在你们就是这一棵棵小禾苗了,你们会说什么呢? 3.他可没听到禾苗的话,还兴奋得以为禾苗都长高了呢!回到家,他一边喘气一边说──,从他说的话中你读明白了什么?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总算”说明什么?应该怎样读?
4.禾苗真的长高了一大截吗?他的儿子很纳闷,心中会想什么呢?第二天跑到田里一看,结果所有的禾苗都——(枯死了)。
5.如果你就是农夫的儿子,看到禾苗全枯死了,会说些什么?回去会怎么开导爸爸呢?农夫看到禾苗都枯死了,会伤心地说什么呢?听了儿子的话后,又会怎么说呢?同桌想象一下,演一演,看谁最能让爸爸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6.学生表演。
7.想一想,你在生活中还遇到过哪些像“拔苗助长”这样的现象?
【设计意图】“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畅所欲言,表达心中想说的话,既是一次说话训练,又是对文本思想的升华。新课程标准要求要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让学生想想、说说、演演,既是课文内容的延伸,又是给学生创造、想象的空间,这样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合作精神是现代社会对人的基本要求,要从小培养。让同桌合作,读演结合,既互帮互学,又培养了合作意识,共同享受读书表演带来的乐趣。
三、回归整体,练习复述。
农夫后悔极了,他要把自己的故事讲给其他人听,希望大家可不要像他那样做傻事。
【设计意图】复述是一个内化文本语言的过程,既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让学生在复述的过程中再一次走进了故事,进一步加深了对故事的理解。
四、推荐读物,指导写字。
1.寓言虽然短小,却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多读寓言,学会思考,会让人变得更加聪明。
【设计意图】新课标中要求在阅读方面注意“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语文的学习是很难做到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长期坚持下去,将使学生受益无穷。此环节自然而然地把学生的阅读兴趣由课内延伸到了课外,拓宽了学生的阅读空间。
2.指导写字
观察田字格中的3个生字,说说你的书写建议。
【设计意图】识字和写字在中年级仍然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写字时,提醒学生做到头正、身正、臂开、脚平放,做到一尺、一拳、一寸,及时纠正写字姿势。] 板书设计: 揠 苗 助 长(起 因)——(经 过)——(结 果)盼 望 拔高禾苗 禾苗枯死 焦 急 筋疲力尽 白费力气 做 事 要 遵 循 规 律,不 能 急 于 求 成【整体设计意图】寓言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故事虽然短小精悍,却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芒,揭示着深刻的道理。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教师力求借助适宜的教学手段,把书面语言还原为客观场景,让文字动态化,这样更有利于激发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想象活动,让领会寓意水到渠成。同时通过此课的教学让学生对寓言的特点有更充分的认识,对寓言产生更浓厚的兴趣,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评析】 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语句,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人物的语言和心理。通过再现当时的场景,加深学生的理解与体验。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抓住课文的内在联系,分析因果揭示寓意,学生获得了情感的体验,生活的感悟。
同样的内容别样的精彩——《揠苗助长》同课异构教学案例寺坪小学李守银2011年春活动意图:本次同课异构目的是呈现同年级两位教师不同的教学设计,不同的教学实践,以及其中折射出......
Module 5Unit 2“If you tell him the truth, you’ll prove how honest you are.”北京****中学***评析:北京市*********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一、教学背景分析1.学情分析:(分......
同课异构认识平均分二年级数学组 同课异构除法的初步认识---认识平均分教学内容:课本第50.51.52页内容以及相关习题教材分析:本节是在学生已有了分东西的生活经验和数的分成及......
课题研究资料 教学设计《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教学设计中卫九小 孙守福教学内容:教材第85页例2,练习十八第7、8、9、10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将百分数化成小数、分......
“同课异构”教案《回收废品》教学设计裕丰园小学 童彩红教学目标:1、学会用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从小渗透环保知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