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教学设计_琵琶行教案教学设计
琵琶行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琵琶行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师激趣导入;
公元815年,白居易被贬谪到江州任司马。第二年秋,他偶遇长安歌女,于是写下了《琵琶行》。如今,我们已无法听到那夜琵琶的真切乐声,而白居易以他的鬼神之笔记录了这场再也简单不过的音乐独奏,并使之不朽。作为白居易的经典之作,《琵琶行》本身就是一曲美不胜收的乐章,以其独特的魅力,穿越时光的隧道,余音绕梁。今天,让我们来学习文本《琵琶行》,走进作者,感受作者的情怀。
二、学生初读课文,并说说初读感受;
导语:课前我们已经进行了预习,掌握了字音、字形、字义,对文章的内容也有了大致的了解。现在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然后用简单的话与其他同学交流初读课文的感受。
学生朗读完毕后请他们谈谈自己的体会感受,采用随机抽取学生的方式。
三、学生再读课文,并说说再读感知;
导语:通过第一次朗读课文,同学们都有自己的感受,也一起交流分享了各自的想法。大家对《琵琶行》的行文语言有了大体的把握,下面请同学们默读一遍课文,浏览完之后用一句话准确而全面地说说文本写了什么。
四、学生三读课文,并自主选择学习主题;
学习一篇课文,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侧重点也略有不同。那么同学们觉得《琵琶行》这篇课文最值得学习的有哪些方面,自己最想学习哪个方面?同学们带着这样的思考再读一遍课文,然后在纸上写好自己想要学习的学习内容或者学习目标,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来。
猜测学生会有两个方面的学习内容呈现:高超的音乐描写;诗歌创设的意境、情感(同为天涯沦落人的感慨)。
五、师生交流学习主题;
请同学发言,交流各自的学习主题,教师对学生提出的学习主题适当加以拓展,最后确定同学们最感兴趣、最有心得体会的学习主题,并且设计教学流程。(假设学生对于文本的音乐描写最感兴趣,确定音乐描写为本节课的学习主题)
六、学生围绕主题,研读欣赏;
导语:那么本节课我们的学习主题就是音乐描写,白居易的《琵琶行》之所以可以广为流传,成为传世的佳作,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诗人高超的音乐描写,读诗如入诗境。下面就让我们聚焦诗歌的音乐描写,用心地聆听、去感受那美妙无比的音乐。请同学流畅地有感情地诵读前两段,围绕音乐描写的主题,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对文本的音乐描写加以鉴赏。
七、学生交流研读心得;
导语: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你对文章音乐描写的一些感受,我们一起交流一下各自的研读体会。
(运用比喻的手法表现乐曲的急缓曲折,旋律的变化,运用对比手法描写不同的音色和音量,通过写弹奏时的神态和动作突出琵琶女高超的弹奏技巧。等等·······)
八、学生自主提问并自主探究;
导语:我们在研读课文的时候肯定会产生一些疑惑,现在就请大家把自己的疑问提出来,我们一起来探讨解决。
问:诗人在第二段中用“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想表达琵琶女什么样的感情? 第二段中诗人细腻地描写了琵琶女演奏时的动作和神态,这有什么作用?······
本教学环节放开,让学生自己充分地提问和讨论。
九、教师补充提问,并现场探究讨论;
老师针对学生的问题提出以及回答的情况,作问题的补充与拓展。
1、音乐是沟通诗人与琵琶女情感的桥梁,全诗写音乐写了几个回合? 三个回合:一闻琵琶(第一节)邀相见,再闻琵琶(第二节)诉沦落,三闻琵琶(第五段)青衫湿。
2、鉴赏具体描写乐声的诗句:诗人是用什么手法来描写乐声的? 借助语言的音韵摹声,兼用比喻、通感加强其形象性。对照注释,结合作比事物特点,体会比喻所表现的乐声特点;
(琵琶女所演奏的乐曲发展经过四个阶段:舒缓流畅—逐渐沉咽—间歇停顿—激越雄壮。)
3、诵读描写弹奏情形的诗句,分析描写内容和表现力。调弦定音,非同凡响,声中含情;信手续弹,声声含悲,心事无限;弹奏名曲,技艺高超。虽没有具体描写乐声,却为下面具体描写乐声做好了铺垫。
十、教师介绍自己的及研究专家的研读心得;
诗人运用一连串的比喻来写虚渺飘忽,过耳即逝的无形的音乐,用音强、音高、音色、节奏,旋律各不相同的十多种声音来比喻四根琴弦所发出的不同乐声:“如急雨”“如私语”“莺语花底”“泉流冰下”“冰泉冷涩”“银瓶乍破”“刀枪鸣”“如裂帛”等等,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形,不仅调动了读者的听觉和视觉,而且能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此外,还用“嘈嘈”“切切”等象声和“间关”“幽咽”等双声词来描摹琵琶声,更增加了诗歌语言的音乐感。一曲虽终,而回肠荡气、惊心动魄的音乐魅力,却并没有消失。诗人又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的环境描写作侧面烘托,给读者留下了涵泳回味的广阔空间。
十一、学生自主总结和反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在学习过程中自己有哪些收获,存在哪些不足?每个人写在纸上,然后随机抽取同学回答交流。
十二、学生美读品味;
请全班同学齐读课文,在对文章内容有了了解之后进一步深入探析,体会作者白居易的情感。
十三、学生比较阅读;
导语:请同学们阅读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一诗,同样是描写音乐,这首诗是如何加以描写的,采用了哪些描写手法,表达的情感如何,与《琵琶行》相比,有何异同点?同学们更喜欢哪首,为什么?
(二者的创作方法不同。《箜篌引》的音乐描写极富于浪漫主义色彩,诗人着重写乐曲的艺术效应,多用夸张手法,也显示了诗人的奇特想像。《琵琶行》的音乐描写则属于现实主义范畴,诗人着重写的是乐曲的艺术境界,多用比喻手法。)
十四、每人说一句结束语,总结学习收获或学习感想;
导语:现在,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来总结一下本节课的学习,谈谈自己的收获、感想。
十五、教师推荐课外阅读篇目
赏析苏轼的一首写琵琶声的词《水调歌头》,分析词的音乐描写。
昵昵儿女语,灯火夜微明。恩怨尔汝来,弹指泪和声。忽变轩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气,千里不留行。回首暮云远,飞絮搅青冥。
众禽里,真彩凤,独不鸣。阶攀寸步千险,一落百寻轻。烦子指间风雨,置我肠中冰炭,起坐不能平。推手从归去,无泪与君倾。
《琵琶行》 教学设计导语: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琵琶行》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新和优化自己的教学设计。【课例实录】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师:请同学们先欣赏一段视频。(播......
《琵琶行》教学设计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琵......
琵琶行教学设计《琵琶行》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长篇乐府诗之一,此诗通过对琵琶女高超弹奏技艺和她不幸经历的描述,揭露了封建社会官僚腐败。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参......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琵琶行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声音和语言文字)有人说,音乐是世界上最美妙的语言。古人听了一曲好的音乐之后,说有“绕梁三日”之感。孔子听到齐国的《韶》乐之后,甚至“三月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