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骆驼祥子》导读 教学设计_骆驼祥子导读教案

2020-02-29 教学设计 下载本文

1.《骆驼祥子》导读 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骆驼祥子导读教案”。

《骆驼祥子》名著导读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小说作者,初步了解小说的主要内容;

2.通过主人公的人物介绍,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了解作品主题;

3.欣赏精彩片段,体会小说的艺术特点,在阅读中注意和学习; 4.简介阅读方法,学会在阅读中进行批注;

5.通过介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明确在阅读这本名著是需要注意的问题。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一种动物——骆驼,它21天不吃不喝依然能够行走自如,有特别强的生存能力。有这样一个人,骆驼是他的外号。他就是——祥子,是《骆驼祥子》这部小说的主角。那么,为什么祥子被称为“骆驼祥子”呢?我们要在这本书里找到答案。

二、简介作者——老舍和《骆驼祥子》的创作背景 1.老舍

Q:有没有同学听说过老舍这位作家的?说一说你知道的老舍。

老舍(1899.2.3—1966.8.24),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上中学后,老舍自己改名字舒舍予,也就是他的字。这个“字”取得很巧妙,他是把自己的姓拆成两半,成为“舍予”二字。这两字又有自己的含义,是“舍我”——放弃私心和个人利益的意思,也有奉献自己的含义。之后,他取“舍予”中的头一字,前面加一个“老”字,成为“老舍”,当作自己的笔名。

老舍满族正红旗人,常居于北京。一生创作成就非常高,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等。新中国成立后,他成为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1966年,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恶毒的攻击和迫害,老舍被逼无奈之下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2.创作背景

Q:小说有三个要素——情节、人物、环境,那么《骆驼祥子》的故事发生在怎样的背景下呢?

我们刚刚介绍到,老舍是生于北京,长于北京的“老北京人”,所以他的作品基本都是构建于北京这个社会背景下的。我们要读的这本《骆驼祥子》也不例外,这部小说是以20世纪20年代的旧北京为背景的,祥子所处的时代是北洋军阀统治的时代。

北洋军阀时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段比较黑暗的时期,在政治上,北洋政府统治者不断更迭,忙于镇压国内的革命运动和军阀混战;在经济上,这个时期的中国正处在由封建社会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形态向近代社会资本主义经济转型的过渡阶段,很多农民失去土地涌向城市,寻找新的谋生方式,可是在文化教育没有普及的时代,他们能找的方式基本上也就只有一个——卖力气。《骆驼祥子》中描写的“人力车夫”这个职业,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1936年,老舍的一位山东大学朋友谈起他雇佣车夫的经历与见闻:一位车夫买了“洋车”不久又卖掉,如此三起三落,最后还是受穷。老舍的朋友随后又说起另外一个车夫的故事,他被军队抓去了,哪知转祸为福,乘着军队转移之际牵回三匹骆驼,这便是《骆驼祥子》故事的原型。

当时老舍觉得该题材可以写成一部小说,就决定把骆驼与车夫结合到一起,用骆驼引出主人公祥子的出场。老舍把祥子放到了自己熟悉的北平。新文学诞生以来,胡适、鲁迅等作家都先后写过人力车夫,但都是从知识分子的角度以俯视的姿态表达对车夫的同情,并未深入其内心和灵魂深处去体味车夫的人生。而老舍因出身贫苦市民家庭,在背景的大杂院中长大,从小就与下层民众接触,对劳苦大众的生活状况和心理有着较深入的了解。这一切都为老舍创作《骆驼祥子》提供了材料来源。

三、简介故事梗概

Q1:祥子,不是骆驼,因为‘骆驼’只是个外号。大家有没有想过,老舍为什么给了祥子“骆驼”这个外号,称他为“骆驼祥子”呢?仅仅是因为他曾经纤回几匹骆驼吗?

作者开篇写道:

骆驼——在口内负重惯了——是走不快的,不但是得慢走,还须极小心的慢走,骆驼怕滑;一汪儿水,一片儿泥,都可以教它们劈了腿,或折扭了膝。骆驼的价值全在四条腿上;腿一完,全完!

老舍把祥子比喻成骆驼,对骆驼的描写不是纯客观化的,而是带有较强的感情色彩。骆驼的性情、骆驼的脆弱折射了祥子的命运。祥子为卑微的生活苦苦挣扎,他是那么不起眼,“不但吃的苦、喝的苦,连一阵风、一场雨,也给他的神经以无情的苦刑”。

Q2:那么祥子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他的一生是怎样的呢?(请学生表达,然后进行补充)

祥子来自农村,是个破产的青年农民,勤劳、纯朴、善良,保留着农村哺育他、教养他的一切,却再也不愿意回农村去了,在北平(当时还不是北京)城里讨生活。

他的人生经历可以说是三起三落:祥子渴望以自己的诚实劳动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他用三年的时间省吃俭用,终于实现了理想,成为自食其力的“上等车夫”,但刚拉半年,车就在兵荒马乱中被逃兵掳走,祥子失去了洋车,只牵回三匹骆驼;祥子没有灰心,他依然倔强地从头开始,更加克己地拉车攒钱,可是,还没有等他再买上车,所有的积蓄又被侦探敲诈、洗劫一空,买车的梦想成泡影;当祥子又一次拉上自己的车,是以与虎妞成就畸形的婚姻为代价的,好景不长,因虎妞死于难产,他不得不卖掉人力车去料理丧事。

至此,他的人生理想彻底破灭了。再加上他心爱的女人小福子的自杀,吹熄了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连遭生活的打击,祥子开始丧失了对于生活的任何企求和信心,再也无法鼓起生活的勇气,不再像从前一样以拉车为自豪,他厌恶拉车,厌恶劳作。被生活捉弄的祥子开始游戏生活,吃喝嫖赌。为了喝酒,祥子到处骗钱,堕落为“城市垃圾”。最后,靠给人干红白喜事做杂工维持生计。

阅读指导:

讲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老舍塑造的祥子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悲剧形象,但是我们在阅读的时候要思考,造成祥子的悲剧的原因是什么?只是因为他自己吗?还有什么因素?悲剧的根源是什么?(社会:不让好人有出路,中国破产农民在“市民化”过程中的沉沦)

同时,在祥子的人生三起三落的过程中,祥子的性格前后是有差异的,大家在阅读过程中要关注这种性格的变化,看看老舍是怎么表现祥子的这种性格变化的。老舍在塑造人物的过程中,非常善于使用心理描写,这也是在阅读中值得关注和学习的。

老舍的这部《骆驼祥子》是以写人为中心,围绕人物展开情节的,书中丰满、典型的人物形象除了祥子还有很多,这些人物都各有特点及其典型意义。大家阅读的时候,也不要忽略对其他人物的思考。

四、欣赏片段,体会语言特色

1.特有的“京味儿”:《骆驼祥子》的语言是从北京市民社会的口语中提炼出来的,但又保持了口语的 “原味儿”。这不仅表现在作品中大量出现的那些北京市民特有的词汇和句式上,更表现在作家对市民社会各种身份的人物说话的语气、语调的精致传神的描摹上。

片段1:

这些专拉洋买卖的讲究一气儿由交民巷拉到玉泉山,颐和园或西山。气长也还算小事,一般车夫万不能争这项生意的原因,大半还是因为这些吃洋饭的有点与众不同的知识,他们会说外国话。英国兵,法国兵,所说的万寿山,雍和宫,“八大胡同”,他们都晓得。他们自己有一套外国话,不传授给别人。

任何读者看了这一段的描写都不会把它错认为是上海或别的地方的车夫。玉泉山,颐和园,西山,万寿山,雍和宫,“八大胡同”这些都是北京城里特有的地方,这种北京的氛围是无可取代的。

片段2:

高妈劝祥子放钱:“告诉你,祥子,搁在兜儿里,一个子儿永远是一个子儿!放出去呢,钱就会下钱?没错儿,咱们的眼睛是干什么的?瞧准了再放钱,不能放秃尾巴鹰。当巡警的到时候不给利,或是不归本,找他的巡官去!一句话,他的美事得搁下,敢!打听明白他们放饷的日子,堵窝掏;不还钱,新新!将一比十,放给谁,咱都得有个老底;好,放出去,海里摸锅,那还行吗?你听我的,准保没错!”

这番话,干脆利落、生动鲜明,是典型的北京方言。而儿化语“没错儿、一个子儿、兜儿”,北京方言中狭隘的四字语“秃尾巴鹰、海里摸锅”以及北京的重口味方言“搁下”等,都从侧面反映出老舍对自己所生活的地方语言的熟悉和了解的透彻。2.比喻修辞的使用:

大量使用比喻是老舍文学语言的特点之一。他的比喻用得好,用得妙,有自己的风格。大家在阅读的过程中,会有发现这个特点,如果发现你们觉得非常巧妙、非常有表现力的比喻句,可以摘抄积累下来。

五、阅读方法指导——圈点、批注

《骆驼祥子》这部小说吸引了无数读者,之所以能产生这种艺术效果,因为这部作品在语言运用、结构安排、写作手法等等方面有过人之处,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刚刚介绍的几点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这就需要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使用阅读方法——圈点、批注。

圈点,指阅读时利用一套能代表某方面的理解意义的符号在文章的字、词、句、段上圈点勾画。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设计这样一套符号,在阅读的时候使用,圈点出比较重要或者有疑问的地方。

批注即批语注释,是指对一些生词难字加以注释;在段落层次前写大意;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手法加简评等等。

“眉批”:批在在书头上。

“旁批”:批在字、词、句的旁边,书页右侧。“夹批”:批在字行的中间。

“尾批”:批在一段或全文之后。

注意:1.批注的内容应是文章的重点、难点、疑点或是自己深有体会之处

2.批注可从作品内容、结构、写作手法、语言特色等方面着手。3.批注一般循着由易到难的顺进行。(字词→语句→全篇)4.给自己设定一些圈点批注的符号,并养成固定使用的习惯。

五、教师总结

教师归纳本节课内容要点。明确阅读要求:

1.阅读版本:天津出版传媒集团(天津人民出版社)

2.两个月读完这本小说,要循序渐进,不要突击,一周约读3章; 3.边阅读边思考,在阅读过程中进行圈点和批注;

4.定期组织有关《骆驼祥子》的专题讨论,积极交流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教学设计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名著导读《骆......

《骆驼祥子》导读

《骆驼祥子》导读一、学习目标1.学习圈点批注阅读法,养成精读经典的习惯。 2.学习带着问题读名著,选择研读课题。二、学习重点:学习圈点批注阅读法,养成精读经典的习惯。三、学习......

《骆驼祥子》导读

《骆驼祥子》导读《骆驼祥子》开篇首先为书名作了清楚的交代,说明这里所要介绍的不是骆驼,而是人力车夫祥子,因为祥子曾经用三匹骆驼换了几十块钱,因而落下了“骆驼”这样一个外......

《骆驼祥子》名著导读课教学设计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骆驼祥子》名著导读课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骆驼祥子名著导读课教学设计

“做设计的小鱼果”为你分享19篇“骆驼祥子名著导读课教学设计”,经本站小编整理后发布,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篇1:《骆驼祥子》名著导读课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1.《骆驼祥子》导读 教学设计.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1.《骆驼祥子》导读 教学设计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骆驼祥子导读教案 教学设计 骆驼 祥子 骆驼祥子导读教案 教学设计 骆驼 祥子
[教学设计]相关推荐
[教学设计]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