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颂教学设计_欢乐颂音乐课教学设计
欢乐颂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欢乐颂音乐课教学设计”。
六年级音乐下册《欢乐颂》教学设计
城关小学 高蕊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与学唱《欢乐颂》使学生了解“乐圣”贝多芬的生平、作品和他的创作风格.(2)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情趣。【教学重点】
欣赏与学唱歌曲《欢乐颂》 【教学难点】
歌曲中跨小节切分节奏的练习 【教学过程】
一.聆听音乐,导入新课
1、老师先放一段钢琴曲,大家用心聆听这个音乐片断,然后同学之间互相交流,看谁听过这首乐曲,乐曲教什么名字,曲作者是谁,以及同学们对这位音乐家生平的了解。
(播放钢琴曲《欢乐颂》片段,师生随音乐律动。)
2、引出新课《欢乐颂》。
二、讲授新课
1、简介作曲家
贝多芬是德国作曲家,他是音乐史,也是整个西方文化史上最了不起的音乐家之一,他是跨两个世纪,连接古典乐派和浪漫乐派两个派流的大师。贝多芬用音乐与厄运抗争,用音乐抒发对大自然的爱,用音乐举起自由、平等、博爱的大旗,憧憬人类友爱、力量和美好的理想,他是西方音乐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2.简介贝多芬的作品——请你说说贝多芬 3.介绍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
这首曲子是1824年贝多芬耳聋时创作的,它带有一些宗教色彩。首次将人声加入交响乐的作品,作品体现了他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是贝多芬全部音乐创作生涯的最高峰和总结,而《欢乐颂》是《第九交响曲》的终曲乐章。也是音乐史上第一次把人声加入交响乐的一次创举。
三、欣赏歌曲《欢乐颂》
1、聆听合唱作品《欢乐颂》,了解有关贝多芬的音乐故事,思考歌曲的感觉是怎么样的?
2、学生交流、讨论。
3、老师总结:热情 庄严 神圣。
四、学唱歌曲《欢乐颂》
老师叙述:《欢乐颂》,又称《快乐颂》是在1785年由德国诗人席勒所写的诗歌。贝多芬为之谱曲,成为他的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的主要部份,贝多芬的生活是不幸的,但他凭着坚强的意志和对音乐艺术的酷爱,创作了大量不朽的音乐作品,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音乐遗产。那我们就来学习他的这首经典之作——《欢乐颂》。
1、再次聆听,感受歌曲旋律.2、教师伴奏,学唱歌曲。
3、教师教唱歌谱。
4、解决跨小节连音。3 4 3 1 |2 3 4 3 2 | 1 2 5 3 | 3 3 4 5| 2 1 1 | 2 3 2.1 ||
5、学生齐唱。
6、要求加入强弱规律进行演唱。
这首4/4拍歌曲的旋律进行以正拍进入的级进为主、大量运用了x x x x 的节奏型、速度为中速。故歌曲的情绪给我们听觉上的感受是热烈、庄重的,所以不难看出,旋律、节奏、速度是影响音乐情绪的重要因素,它在音乐表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4/4拍的强弱规律是强弱次强弱。
四、创作表演。
设计《欢乐颂》的演唱形式。(指挥、朗诵、领唱、伴唱)
六、小结
在这堂课中学到了什么?
在音乐课上,不仅能学到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课得到一种锻炼。在学唱的同时也学到了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情趣。《欢乐颂》是贝多芬第九(合唱)交响曲中的著名唱段,但是在1824年这部交响曲首演时贝多芬已双耳全聋,但他的作品却丝毫没有受到他多舛命运的影响,贝多芬虽然早已离去,但他的音乐作品和人格魅力却激励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让我们怀着对贝多芬的崇敬、歌颂之情再次高唱《欢乐颂》用歌声来悼念这位伟大的“音乐巨人”。(播放视频,完整欣赏音乐。)
《欢乐颂》教学设计枣强县第一小学 仝洪征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贝多芬《D小调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主题歌《欢乐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贝多芬反抗封建统治,追求自由解放的斗争......
欢乐颂 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1.了解《欢乐颂》的创作背景,能够背唱歌曲。 2.能够在欣赏中听辨出曲谱顺序,并且演唱曲谱。 3.感受作品天下一心的大爱精神。 4.了解贝多芬的生平。......
欢乐颂教学设计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么写教学设计需......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欢乐颂》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欢乐颂》教学设计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