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案例与反思_评价与反思的教学案例

2020-02-27 教学心得体会 下载本文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案例与反思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评价与反思的教学案例”。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案例

王茹

【教材分析】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版五年制教材第七册课文,人教版六年制教材第九册课文。课文的大致内容是:1989年美国洛杉机发生大地震,一所小学不幸倒塌了,匆匆赶来的家长悲痛欲绝,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无奈地垂泪。而其中一位父亲却坚信自己的儿子还活着,坚信儿子在等待他去解救,因为他对儿子曾经承诺:无论发生什么,我永远和你在一起。因此,他不顾众人的劝解与阻拦,日以继夜挖了38小时,直至救出他的儿子和其他14位朋友。课文情节复杂,找准阅读的突破口,以点带面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在教学时紧抓“了不起的父与子”这条主线,从父亲不断挖掘这个震撼人心的画面入手,辐射开去,引导学生细细品读。在研读中感受亲情可贵,感悟做人之道,提升感悟能力。

【教学目标】

1、运用“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阅读方法,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父爱的伟大。

2、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中最后一句话的含义。【教学重难点】

1、了解父亲不顾一切抢救儿子的经过,感受父爱的伟大。2、让学生明白这对父子为什么了不起。【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引入新课 师:你们觉得这位父亲了不起吗? 生:(异口同声)了不起。

师:是的,大家都觉得这位父亲了不起,那些四周围的人们,那14个孩子的父亲就更加觉得这位父亲了不起了,他们之间一定会谈论些什么,或者对这位父亲说些什么,是吗?展开你们的想象说一说,把你们对这位父亲的敬佩之情融入其中。

二、改变结局,品读父亲解救儿子的过程,深入理解“了不起”。【教学设想:改变文章结局,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简单讨论这个结局出现的可能性,追问学生“你是否仍觉得这位父亲了不起?为什么?”,引领学生反复品读父亲解救儿子的过程,在“过程”中深入解读“这位父亲的了不起”。】

(一)尝试改变结局。

1、师:是啊,由于这位父亲的坚持不懈、矢志不渝及必定能成功的信念,这件事有了一个喜剧的结局,一个圆满的结局,一个在我看来简直是奇迹的结局,但是,牛老师要改变这个结局。

2、[多媒体出示改变的结局]

3、听了这个结局,你有什么感受?

4、如果事情是这样,父亲没有救出孩子,你还认为他了不起吗?(生按自己理解,简单陈述一下理由)

5、我听明白了,你们认为这位父亲了不起不是从事情的结果中看出的,而是从父亲努力救儿子的过程中体会到的,是吗?

(二)品读探究“救”的过程。

1、课文哪里写了父亲拯救儿子的过程,谁愿意读读?(一生读)有个自然段集中写了父亲救儿子的过程,找到了吗?

2、出示段落,指名读,对自己的朗读满意吗?

(1)镜头读,在联想中解读“了不起”。

1、老师有个提议,如果你读书的时候,脑中联想到当时的场面,你再读这个句子所在的段落,你会觉得非常不同,想试试吗?

读句“他满脸„„血迹”,看父亲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挖掘的,默读句子,你联想到什么?谁再读这句。

想再试试吗,和小组同学一起读一读,想一想,再读一读看有什么体会。

2、看指挥齐读。

3、38小时,父亲一直在——挖,因为——(读念头、信念)

(2)体验读,角色中体会“了不起”

随着老师的叙述,选择你最想扮演的角色,与老师配合读。

三、再改结局,体会细节,深入品读“了不起”。

【教学预想:再次改变结局,追问学生“你是否仍觉得这位父亲了不起?为什么?”,鼓励表达真实想法,允许适度辩论。辩论之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真诚发表观点,在适当的时机,建议学生找出容易被遗忘的描写其他父亲的段落,从细节中体会蕴涵在其中的爱。】

1、我们再假设一种结局。出示: 人们摇头叹息地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失去孩子,过于悲痛而精神失常了。

刚走开不久,只听得“嘭”一声巨响,爆炸真的发生了,这位父亲真的永远和他的儿子在一起了。其他孩子也失去了生还的希望。

2、有没有可能?这位父亲还是了不起的吗?老师认为这位父亲延误了救的时间,不是了不起的。同意吗?

3、小组讨论,说说理由。

4、小结:父亲的了不起,还在于它有1%的希望,付出了100%的努力。即使没有希望也要试试的责任和勇气。

5、继续讨论:对孩子和其他父母的看法。

6、总结:了不起的父爱,孩子的责任与信赖,创造了奇迹。

四、拓展,深化“了不起 爱”

1、巨大的灾难中,父爱创造了奇迹。其实父母之爱天下皆然,你们的父母爱你们吗?学完了本课,此时,你有什么想对父母说的?

2、平凡生活中感动无处不在。(举例)

五、实践作业

师:是啊,在我们的生活中也许没有惊天动地的爱,但父母给我们的爱如沙漠中的一眼清泉滋润着我们的心田,课下让我们完成两项实践活动,感受来自父母对我们的爱!

1、记录一周父母为你所做的一切;

2、在你的生活中,在你所做的记录里,你一定感受到了爱,其实爱很简单,一个眼神,一次抚摸、一个微笑„„这都是亲情的流露,选择你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写成一篇文 章送给你的父母。板书: 地震中的父与子 了不起 不论 总会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表现在特定环境下父子之情的课文,内容浅显,但内涵深刻,语言平实,令人震撼。在教学中,我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品读感悟,领悟了文中所表达的人文精神,实现了教学目标,突出了教学重点。

在解读父爱了不起这一环节里,抓住了触动他们心灵的重点语段“他挖了8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让学生动之以情地读,言之有理地想,“在这满脸的灰尘、双眼的血丝、满身的血迹里到底蕴藏着他曾遇到的哪些危险?去想象那样的画面,让学生感受到这段文字正像一首向父亲表达敬意与赞美的小诗吗!”

本课的教学,我通过多种情景朗读,采用了自由读、个别读、表演读、分角色读、齐读等多种形式,将每一个学生带入课文所表述的情景中。这样,连接了学生的感官、感受和情感,让朗读使学生与主人公共同体验、共同感受,让朗读使他们的心灵受到熏陶,感受文本的强烈震撼,引起共鸣,打造了有效课堂。最后,我再次假设改变结局,追问学生“你是否仍觉得这位父亲了不起?为什么?”,鼓励表达真实想法,允许适度辩论。辩论之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真诚发表观点,在适当的时机,建议学生找出容易被遗忘的描写其他父亲的段落,从细节中体会蕴涵在其中的爱。

纵观本课教学,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在课堂上注重了情境的创设,朗读的指导,但忽略了评价主体的多样性,没有让学生充分享有发言权,去表述自己的观点,发表意见,让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成为真正的和谐的语文课堂。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案例反思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案例反思《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不顾自己的生死,克服重重困难救出自己的儿子及其同伴的故事,谱写了一首......

地震中地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以“父母之爱”为主题,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在父爱的支撑下儿子获得......

教学案例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案例一、设计理念:以学生自读自学、合作探究为主线。注重教师引导的过程和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为目标,注重为学生的理解、感悟,积累搭好桥梁,拓展、......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案例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 学 案 例卡子小学---裴为玉课文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不顾自己的生死,克服重重困难救出自己的儿子及其同伴的故事,谱写了一首父子情......

教学案例《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案例坳马小学冯瑞教学目标:1、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破烂不堪”等词语,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2、通过有感......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案例与反思.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案例与反思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评价与反思的教学案例 震中 与子 教学案例 评价与反思的教学案例 震中 与子 教学案例
[教学心得体会]相关推荐
[教学心得体会]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