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论文 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_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反思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 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反思”。
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反思的概念、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反思原则的分析阐述,提出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
关键词:反思能力反思意识
一、什么是反思
反思是指对学过的知识或经过的事件进行回顾和思考的一个心理活动过程。杜威认为反思活动是“一种得以产生思维活动的怀疑、犹豫、困惑、心灵困难的状态,是一种为了发现解决这种怀疑、消除和清除这种困惑而进行的探索、搜索和探究的行为。”他还提出了反思五步法,即暗示、产生问题、假设、推演假设、检验假设。实际上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就指出过反思理念,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以这么说,中西方的教育家都强调学与思的统一,注重学习之后的反思。
二、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由于学生思维活动具有内稳性和自动化特点,许多学生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时,很少意识到自己的思维过程,缺乏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也就无法认识自己思维过程的正确与否,经常是在老师提醒或分析时,才有反思意识,这就造成了思维活动与反思的严重脱节,从而造成了学生在学习化学时,效率低,效果差。在化学学习中,反思是发现的源泉,是训练思维、优化思维品质的极好方法,是促进知识同化和迁移的可靠途径。反思能促使学生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去思考问题、质疑问题。反思能使学生不满足于常规方法,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因此在平时的化学学习中,应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
三、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
众所周知,学生在教学中处于主体地位,这是教学取得高效率的根本要求。在反思能力的培养中,这一原则极其重要,因为反思能力的培养对象是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实施,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所以教师除了告诉学生反思的意义方法之外,还必须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意识。
2、渐进性原则
与认知活动规律一样,反思活动也是渐进的,教师在训练学生时,要循序渐进,分阶段逐步实施。通过教师有目的、有系统地反复训练学生,使学生的反思意识逐渐加强,最终转化为反思能力,并能在新的教学情景中,灵活、合理地运用。
3、反馈性原则
反馈是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重要保证,有反馈才有培养方法的改善,才有反思能力的提高。教师应及时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反思活动做出评价,在评价中促使学生自已反思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结果,并据此进行调整和改进学习方法策略,并最终形成自我反馈能力。
四、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方法、途径
在化学教学中,我们可以应用元认知理论,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元认知理论就是对认知的认知,是个体在认知的活动中,将自己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断积极地对其进行监视、控制和调节,以迅速达到预定的目标,其实质是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因此从元认知理论角度出发来考虑,学生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思维过程,使反思成为一种可操作的实践行为。
1、在纠错中,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在学生的作业和试卷中,有许多错题,教师在讲评时,如果把正确的解题方法演示一遍,许多学生不会对自己的错误解法进行反思,这就失去了一次对学生进行反思能力培养的机会。教师可以把这些错误罗列出来,然后请学生一起来分析、反思错误之处,不仅分析自己的错误还可以分析其他同学的,教师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可以稍加启发、点拨或创设问题情景。
例:向V ml FeBr2溶液中缓缓通入a mol Cl2,结果溶液中有50%的Br¯被氧化,则原FeBr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错误解法一:(少数几位学生的解法)
由2Br¯+Cl2= Br2+2Cl¯
得到C(Br¯)=(2×2a mol)/(V×10L)=4000a/V(mol/L)
所以C(FeBr2)=2000a/V(mol/L)
错误解法二:(大多数学生的解法)
由2FeBr2+3Cl2=2FeCl2+2 Br2-
3得到C(FeBr2)=(2×2/3×a mol)÷(V×10L)=4000a/3V(mol/L)而对学生的这种错误解法,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①解法一错在哪里?(此种解法没等教师分析,立即被大多数学生指出错误之处。)②既然Fe也要被Cl2氧化,那么Fe与Br¯被氧化是否有先后?哪种离子先被氧化?
通过对这二个问题的思考,学生就会明白当Br¯被氧化50%时, Fe已全部被氧化,从而得出正确结果。
通过纠错,可以引发学生反思的意识,提高他们的思维品质,促使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与解题能力的提高。
2、设计变式题型,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在化学教学中,要提倡“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一题多变”形式的训练,特别是当一个问题解决时,再将问题中的一些特殊条件一般化,从而得到更为普遍的结论,使得问题得到推广,从而在比较中使学生进行反思训练。所以设计一个由浅至深,逐渐深入的问题情景,对于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助于学生从不同的层面了解问题的本质,从根本上掌握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
例:在25℃时,用铂电极电解一定量的Na2SO4饱和溶液,一段时间后,阴极析出a mol气体,同时溶液中析出b g Na2SO4·10H2O,如果这一过程中温度不变,则此时Na2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变式:在25℃时,用铜电极电解一定量的Na2SO4饱和溶液,一段时间后,阴极析出a mol气体,同时溶液中析出b g Na2SO4·10H2O,如果这一过程中温度不变,则此时Na2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根据这组变式题,学生必定会好奇的对它进行比较、分析,虽然阴极都是析出a mol氢气,但是阳极材料的不同将使阳极的电极反应发生变化,从而造成电解消耗的水不等。通过对这组变式题的反思,将使学生对电解原理有更深刻的理解。
3、利用教材,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的主战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讨论题,让学生进行讨论,通过相互交流、互相质疑,让对方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从而营造一种反思氛围。还有在每一堂课的最后几分钟,教 3 2+2+2+-
3师可以提出几个反思性问题,如:这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这堂课的重点内容是什么等?这些措施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这堂课的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反思意识。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教材中的选学内容和资料对学生进行反思能力的培养,如:让学生阅读选学内容“乙醇的分子间脱水”并与已学内容进行对比、反思,深刻领会在有机化学中反应条件的不同,就有可能造成产物不同,这更有利于学生掌握乙醇的消去反应。
4、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教师应站在如何达到实验教学目的的角度上,对实验的原理、内容进行问题分析和方法设计,让学生进行动手、思考,从现象中进行反思,从而达到实验教学的目的。
如:在进行铜锌原电池实验时,不但铜片上产生气泡,锌片上也产生大量气泡。此时教师不应对这一现象回避,可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锌片上也会有气泡?实际上锌还是能与溶液中的氢离子反应生成氢气,还有锌片不纯产生微电池也能使锌片表面产生气泡。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质疑、反思,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原电池的理解,还能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除了以上几点,教师还应在平时对学生进行解题技能的反思指导,如:这个问题以前碰到过吗?此题在考查什么知识?此题中的条件如何有机的串联起来?还能有更简单的解题方法吗?“题后三思”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长期坚持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
总之,新课程理念需要学生具有积极主动的反思活动。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有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皮连生.教与学的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2、熊川武.反思性教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3、冯涛.运用元认知理论,引导学生反思的策略化学教育2003年
第7、8合期
4、王建成.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途径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03年第8-9合期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7篇高中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论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成效、与能否顺利完成活动任务相联系的个性心理特征。心理学家一般把能力划分为两大类,即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本文所涉及的是一般能力。在高中化学中一般......
高中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论文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成效、与能否顺利完成活动任务相联系的个性心理特征。心理学家一般把能力划分为两大类,即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本文所......
内容摘要:创新能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真正动力,是一个国家繁荣强大的推动力和根本保障。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
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潮安县田东初级中学教师 陈世俊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观察是实验中的重要环节,而人们的大部分认识活动往往是基于观察,也依赖于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