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_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
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
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潮安县田东初级中学教师 陈世俊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观察是实验中的重要环节,而人们的大部分认识活动往往是基于观察,也依赖于观察,它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观察作为一种化学学习能力,对于化学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观察也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手段。作为化学教师,要经常结合教学内容特别是化学实验的内容来说明认真细致的观察在知识学习及科学发明和发现中的作用,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育学生做观察的有心人。那么,如何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呢?
一、激发观察兴趣,明确观察目的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最好的学习动因是学员对所学材料有内在兴趣。”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并和思维活动紧密结合的主动知觉。所以,若要求学生对事物进行观察,必须激发学生对该事物产生兴趣,进行积极自觉的观察,提高学生在观察能力训练中的积极性、能动性和持久性。才能使他们获取正确的信息,掌握技能,进而认识化学变化规律。比如: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可设计为喷泉实验;分子运动实验,可设计为“铁树”开花;“酸碱指示剂遇酸、碱变色”的实验,可设计为“雨”落叶出红花开;这样学生的观察兴趣就更浓厚。
但学生由兴趣引发的观察行为可能漫无目的、杂乱无章,未必能达到教学目的。瓦托斯基说:“观察并不是漫不经心的扫描,而是一种受观念
第 1 页 支配的寻找证据的活动。” 观察的效果取决于观察的目的和观察的要求明确到何种程度。观察的目的、要求愈明确,观察者对知觉对象的反映愈完整、愈清晰,观察效果就愈好。因此,激发兴趣的同时,必须对学生的观察加以引导,明确观察目的,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少数事物或事物的重要方面,排除次要事物的干扰,从而收到理想的观察效果。如在做演示实验或者学生实验前,可提出如下问题引导思考:“这两(几)次实验中,有哪些不同?”、“这两(几)次实验中,有哪些共同的地方?”、“此次实验与前次实验,有哪些共同点(或不同点)?”等。另外还可引导学生观察结果,由学生自己获得结果变化的有关情况。如“这两(几)次实验,结果有变化吗?”“此次实验与前次实验,结果有没有不同?”等。在条件具备后,还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归纳,得出结论。如:“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从中得出什么结论?”等。
二、学会观察方法,注意观察顺序
化学实验特别是一些比较复杂的实验,往往存在多个实验观察的要求,必须有计划、有次序的全面观察,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从而达到实验教学目的。那么如何进行正确的观察呢?在化学实验中正确的观察顺序应是按照“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的顺序观察:
1、实验前:注意观察反应物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等);反应条件(如是否加热、通电等);反应装置(观察由什么仪器组成、怎样连接等);然后是对添加顺序及数量进行认真的观察。
2、实验中:要观察反应过程中的主要现象(如是否有颜色改变、气体生成等)。这个阶段,老师在探究活动前应给必要的指导(如列出观察提
第 2 页 纲),从而避免观察的片面性。
3、实验后:要注意观察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新物质的颜色。状态等一些性质,当然对于仪器拆分的顺序等细节也不能忽视。
在观察实验现象的过程中应克服以下不良现象:(1)注意变化明显的现象,而忽视稍纵即逝的一些现象和一些细微的变化;(2)只注重观察实验过程中的现象,而忽视了对实验操做顺序,装置特点的观察;(3)只观察不思考。因为观察和思维活动是紧密接合的过程。只有认真思维,才能将观察的动机从意外引发好奇的初级形式上升到思索探究的三、坚持长期观察,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
在某种意义上,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比拥有知识本身更重要。例如在化学实验课上常发生这种典型事例:本来只要认真看一下实验的装置图就可了解各种仪器的连接顺序和方法,一些学生却习惯于询问教师,或者盲目连接。针对这种反映学生缺乏观察习惯的例子,实验课上应督促学生从观察仪器的连接、药品在实验前后形状和颜色的变化等入手,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各种化学现象和正确记录这些现象的能力,从而培养他们观察事物的习惯。有了观察的习惯,就会随时随地关注周围的一切,而不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1、要注意变换方位。同一件事物,方位不同,它所呈现出的状貌将不一样,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便是这个道理。
2、要养成自觉意识。要注意养成自觉观察身边人事的良好习惯,随时做个“有心人”。
3、要善于思考。这是十分重要的一环。李四光曾说过:“观察是得到
第 3 页 一切知识的一个首要的步骤。”在观察中,还应注意思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所获,而不致使观察所得如同“过眼烟云”。
四、做好观察总结,概括科学结论
观察仅仅是一种手段,而观察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是为了得出某些结论。观察告一段落后,要善于把观察到的现象加以比较、分析、归纳、综合等,然后得出结论或总结出规律。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除了教会学生各种科学的观察方法外,还要指导学生按具体要求如实地记录,并且分析资料,讨论观察结果。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进行积极自觉的观察,才能使他们获取正确的信息,发展思维,获得知识,掌握技能,进而认识自然规律。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多方位的观察能力,除了通过化学实验之外,还要努力开拓观察的时空范围,借助多种手段、多种媒体,努力创设观察机会,接触多种观察现象和情境。其中包括结合教材内容和音像资料的选用;组织和开展化学课外小组活动;开放实验室;组织学生进行家庭小实验;进行探究性实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这样,可以丰富和扩大学生的观察领域,增加学生多方位观察能力的场合和机会。
总之,实验能提供大量丰富的素材,都是靠观察来获得的。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应该重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对全面提高化学教育教学质量和提高人才素质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之一。
2010年8月15日
第 4 页
内容摘要:创新能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真正动力,是一个国家繁荣强大的推动力和根本保障。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
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育学生要做观察的有心人,养成善于观察的良好习惯。 观察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的重要心理特征之一......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不可缺少的工具,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通过教师的引导、组织来获取......
[摘要]观察是表现的先导,积极地去看是素描教学培养观察力的基点,而整体、联系、本质地观察则是培养观察能力的三个准则,也是素描认识的思路和导向。[关键字]素描教学观察能力整......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7篇在素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论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