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立福教授报告有感_读韩立福有感

2020-02-28 教学心得体会 下载本文

韩立福教授报告有感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读韩立福有感”。

新课程改革在整个教育界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探索和尝试风起云涌。菏泽一中更是率先垂范。在学校正确引导下,广大教师奋勇争先,以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勤肯地工作,开创着菏泽一中教育的新局面,收获着新的希望。

但是新课程毕竟是一个全新的事物,没有现成的模式可沿袭,唯有边实践边完善,于是就产生了这样那样的困惑,2010年6月11日,中央教科所培训中心副主任、教育学博士韩立福教授亲临菏泽一中,进行为期三天的指导,真是一场及时雨啊。在校期间,韩立福教授深入课堂听课,先后听了数学、物理、政治、语文四节课,对四节课作了精彩点评;为老师们做了专题学术报告——《创建新课程有效教学的行动策略与案例研究》,重点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方面阐述了教师学生的行动策略。韩教授源于大量教学实践而总结提炼的观点现实指导意义极强,使我受益匪浅。理论报告后,韩教授引导教师们模拟小组合作学习的流程,分别和三位教师共同上了三节课,手把手的教,面对面的导,极大开阔了我的视野,使我体验了有效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听了韩教授的报告,我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改革冲满了信心。继续树立三点两线一体化的大教学观,狠抓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先学后导,问题评价”,就是以问题为任务,贯穿学习过程,驱动学生自学,教师组织、指导、引导,帮助每个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学有所得。个人认为,这个教学模式就是教师帮助下的学生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式自学。

课堂观摩中我的疑惑:

1、课堂流程中关于学习目标的讨论与解读。固然是为了明确本节课的任务,好达到任务驱动的效果。但是学习目标已经印在学案上了,这里还有讨论的必要吗?或者说还有无印刷的必要?再就是关于这一部分的处理,物理就是朗读,语文都长篇大论了,政治我没有学案,不知道是否也是在朗读。执教老师简单评价后就进入了下一个环节?不知道韩教授对老师们的行为是否满意?教师是否应该强调重难点或加以补充?

2、自主学习与小组讨论板演:讨论的是学案上的问题,我觉得这样的课堂模式,课前预习必须要充分,才能有此部分的精彩——各小组间的质疑。可是学生既然课前已经预习的非常充分了,再拌这样的内容写在黑板上(也不够清晰)并且上台讲解,这部分是否是课堂时间的浪费?至少是属于低效环节?再就是,课下与学生交流,优秀生对这样的课堂,总认为收获甚微——同学说的写的,他早已理解的非常好了,这样的课堂,对他们公平吗?或者说,在这样的课堂上,如何促优?

3、课前预习不充分怎么办?韩教授认为每节课的预习需要多长时间?除去音乐、美术、体育、技术等课程不给预习时间,还有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9 个学科,每周28节课,平均每天5.6节。怎么能保证预习充分?

4、如何进行课前预习指导? 讨论问题的设置,是基于内容还是基于疑惑点、易错点?还是于不疑处设疑,引发思考?如果问题是基于内容设置,问题讨论后,学生的知识就系统了吗?如何保证知识的系统化?

5、如何看待课堂中教师的作用 在观摩课堂模式时,我更关注的教师的行为,我希望知道教师要做哪些,做到什么程度。我就物理课堂中教师的作用,谈一下感受。我觉得整节课,吕老师的语言非常少。引入(从初中的定量到高中的定性),课堂流程的宣布者(这部分好多环节让学生顺承,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这属于创造中的省略法,减少环节),简单是与非、好很好的评价者。我想知道,韩教授对这样的教师行为如何评价?

希望韩教授在百忙之中,能否就我的疑惑指点一二,不胜感激。

韩立福报告

规范细节 提高质量 提升品味----韩立福博士对宝鸡实验小学课改工作的评价意见 序:9月29日,我第三次来到宝鸡实验小学,采用走班观课的方式对12节课进行了观察,又对六年级二班英语......

读韩立福有感

读《韩立福与学本课堂》心得体会侯镇三中刘金凤最近,通过阅读韩立福的《韩立福与学本课堂》有如醍醐灌顶,让我茅塞顿开。下面我结合韩博士的理论,谈谈自己对高效课堂的一些想法......

听韩立福教授讲座体会

学习韩立福博士的有效教学心得体会龙江六中小学部张景明2013年5月20日—21日,我有幸聆听了韩立福博士新课程有效教学,走进“问题导学”创建学本课堂, 在学习中,我领略到新课程......

听韩立福教授讲座体会

韩立福教授讲座心得体会玉门市官庄学校李秀兰2013年3月9日—10日,我有幸聆听了韩立福博士做的专题学术报告——《如何创建新型小组合作学习》,重点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方......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韩立福教授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韩立福教授“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是以问题发现生成解决为主线,以问题评价为手段、以任务驱动为问题解决途径的有效教学模式。教与学的过程分“问......

《韩立福教授报告有感.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韩立福教授报告有感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读韩立福有感 报告 教授 韩立福 读韩立福有感 报告 教授 韩立福
[教学心得体会]相关推荐
[教学心得体会]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