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中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_提高幼儿音乐教学效率
音乐教学中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提高幼儿音乐教学效率”。
音乐教学中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创造性思维对未来人才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素质,幼儿期是创造性思维开始萌芽的时期,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可以在他们的许多活动中表现出来,其主要特点是敢于大胆想象,不受客观事物的限制。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幼儿期这种可贵的创造性思维萌芽,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使这种创造性思维得以充分发展,为其未来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但是现在有些孩子常常仅满足于接受老师、同伴的意见,呆板的模仿他人,而没有自己独立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勇气和方法。究其原因可能是许多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还停留在以前“做个听话的乖孩子”的基础上,有时甚至会否定孩子与众不同的想法,挫伤了孩子创造思维的积极性。幼儿创新思维的培养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比如音乐、美术、游戏等,都是启迪幼儿智慧、培养幼儿创新思维的良好途径。而音乐在培养幼儿创造性方面又具有独特的功效。
音乐教育活动不仅能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发掘幼儿的聪明才智同时也能激发幼儿的情商等。过去的音乐教育忽略了这方面的培养,过多地注重音乐知识和技能的传授,限制了幼儿形象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发展,因此我们有必要在音乐教学中加强改进。通过课堂音乐教育,既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也培养了幼儿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和表现能力;既丰富了幼儿的想象力,也锻炼了幼儿的创造力。对开发幼儿的创造思维起着积极的作用。在教育大改革、科学大发展的当今,全面提高幼儿的素质,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必将展现出富于魅力的前景。
对幼儿音乐能力的培养的同时也是对幼儿创造性思维以及形象思维的培养和开发。而创造性思维总是在一定的知识积累上,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产生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而音乐方面的创造性思维,往往使人容易和音乐创作联系在一起,当然,音乐创造性思维的突出表现莫过于音乐创作,但是在幼儿园的音乐教学过程中,不可能去培养专业的作曲家,而是应该通过音乐活动去启迪幼儿的创造意识,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发掘幼儿的聪明才智,去培养有创造性的思维的人。那么如何在幼儿音乐教育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呢?我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着手:
一、创设条件,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
(一)创设宽松的活动环境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为幼儿创设宽松愉悦、自由民主的音乐活动氛围,让他们能够怀着愉悦的心情利用已有的经验自由探索、展开想象,充满自信地与音乐进行交流,才能萌发出大多数幼儿的创造力。可怎样能为幼儿营造一个宽松的创造氛围呢?
1.正向激励法:著名心理学家托兰斯说:“要促进创造力,就需要提供一个友善的和有奖励的环境,以便能使之在其中更好的发展。”幼儿年龄小,对自我的认识完全是建立在 同伴及成人对他的评价之中。任何活动起步的成与败,将直接影响幼儿能否有足够的信心去面对今后的一切活动。因此,在音乐活动中,对孩子的每一次创新,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应给予很大的帮助和鼓励。如:当我们的孩子要学习一首新的歌曲《五只猴子》时,为了激起孩子主动学习的欲望,我就以五角星作为引诱,先学会唱的又能到前面来唱给大家听的孩子就能得到五角星。我们班的伊伊胆怯的举起了手,可是当她到大家面前演唱时,她又变得没有了声音,唱了一句就不会了,其他孩子也在底下嘲笑。虽然她没有唱完整歌曲,但是我还是表扬了她的大胆,将给了她五角,幷鼓励她下次声音再大点还会更好听的!孩子年龄小,常会出错,并会因此遭到同伴的耻笑而产生压抑感。对这些孩子,应激励他们,以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在教师的影响下,孩子们也能学会悦纳别人,不挑剔别人说错做错。
2.自由创编法:音乐活动本身就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及创造力,因此教师要有意识的为孩子提供进行创造性活动的机会,以发展幼儿的创造力。自由创编能给幼儿一个无拘无束的创作空间,如:在音乐游戏《游乐园》中鼓励幼儿大胆参与,勇于表现游乐园里有哪些好玩的?你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示?听着音乐在游乐园中玩玩自己喜欢的项目吧。虽然在活动中有时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紊乱,但教师不要去训斥孩子,而是要学会容忍,并在宽松的氛围中鼓励、支持和欣赏幼儿的创造表现,使幼儿感到老师非常喜欢自己,能充分肯定自己创编的动作,因而更喜欢参与音乐活动。
3.互动游戏法:在音乐活动中,教师不但要创设环境,还应重视幼儿的交往、互动。对于幼儿发出的互动信号给予一定的回馈。如:在音乐活动《我是一只小青蛙》中,教师放了一段音乐,提问幼儿小青蛙在地里会做什么事情呢?引导幼儿创编小青蛙的各种形态。有的蹲着或跳来跳去,有的在呱呱唱歌,有的在吃害虫。只有一个小朋友围着其他孩子跑来跑去,嘴巴里还发出欢呼。我没有去批评他,而是轻轻的问他:“你这只小青蛙在做什么呀?”他说:“我发现有一个地方有好多害虫,我正在叫其他青蛙也去那里吃呢!”我也表扬了这位小朋友,懂得朋友间的分享。这样师生间、同伴间共创的融洽氛围,促成了轻松愉快的创造环境,幼儿在无拘无束的空间里,自由发挥创造才能。
(二)增设多元化操作材料
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常常利用的是图片、头饰等,帮助幼儿能更好的理解,通过这些材料,让幼儿进行角色创造,发挥幼儿的创造能力及思维能力。还可同我们生活中的现有资源来进行教学,这样一来是很形象的让幼儿理解,二来也贴进生活幼儿也都认识及接受。如:我在我们班设置了一个“音乐区”里面放了很多的乐器,引导幼儿自己去发现教室内小小的变化,让他们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探索。一次课堂上,我请每个孩子拿一样喜欢的乐器,(我提供了小铃、三角铁、圆舞板、双向筒、铃鼓等乐器)。鼓励孩子带着问题去深入的探索手中的乐器:“你能让手里的乐器发出不同的声音吗?”孩子们认真的想着,尝试着。接下来一起讨论探索的结果。我先请拿鼓的小朋友说一说,幷要求边说边示范,诺诺说:“用鼓锤敲鼓咚咚咚,敲鼓边就嘟嘟嘟,两种声音不一样的。”我说:“拿鼓的小朋友发现了吗?”这是舟舟又说:“我也发现了不一样的地方,我这样用鼓棒磨呀磨,还会发出沙沙沙的响声呢!”说着就磨了起来。我发现孩子的思路开阔起来,接着又发现了其他几种乐器的多种敲法:三角铁敲不同边有三种声音,用手捏住敲和不用手捏住敲又有两种声音,用棒在三角铁中打转又是一种声音。整个过程中孩子的积极性非常高,每当孩子发现一种不同的敲法,我们都很高兴。在此活动中,我提供了很多乐器但是并没有直接把乐器的名称和敲法告诉孩子,而是让孩子自己去尝试,总结出很多敲法,让孩子感受乐器的神奇并发展孩子的创造力和发散性思维。
(三)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 1.主题想象情境的创设。
主题想象情境指的是教师预设一个想象的主题,引导幼儿围绕所设定的主题进行有指向的音乐想象活动。比如,在幼儿演唱《小小蛋儿把门开》的歌曲时,我要求幼儿想想可以用怎样不同的演唱方式来表现小鸡从蛋壳里钻出来的感受。经过思考,有的孩子提出用开心的情绪来演唱,因为小鸡终于可以看到外面美丽的世界了;有的孩子说用用力的声音来唱,因为小鸡爬出蛋壳的时候要很用力的爬,不然会爬不出来的!有的孩子说把歌曲唱得慢些,可以表达小鸡第一次出壳害怕的情绪。由此可见,幼儿演唱技巧的学习和训练,不需要教师深奥和枯燥的讲解,让幼儿进入一定的想象情境中,就能自然而然地表现,而且这种表现是富有创造性的。
2.发散性想象情境的创设。
发散性想象情境指的是教师利用音乐本身所具有的不确定性的特点,为让每一个幼儿展开充分的音乐想象所创设的空间。比如,当幼儿学会了《苹果歌》的歌曲以后,我有意识地向幼儿提出了“树上还会长哪些水果让我们来摘呀?”的创编任务。孩子们马上你一言我一语说开了,这个可以摘桔子;那个说还可以摘桃子;还有的说可以摘梨子、香蕉„„我进一步激励幼儿想想:“能不能将你们说的唱到歌里去,为歌曲创编新的歌词?”“能!”小朋友异口同声地大声回答。“树上许多黄香蕉,一串一串摘下来,我们喜欢吃香蕉,身体健康多快乐„”当孩子唱起经过自己改编的歌曲时,不仅情绪十分高涨,而且对歌曲的理解也更深刻了。
二、以游戏为主线,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 音乐活动本身就需要丰富的想象及创造能力,也是一种创造性的音乐游戏形式。在音乐活动中我们一般都是采用游戏的形式,只要我们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游戏时间,选择适合幼儿的音乐材料,让幼儿情不自禁地投入到音乐游戏的角色中,在音乐的熏陶下随心所欲地、自由自在地、无拘无束地进行欣赏音乐、理解音乐,创编歌曲和动作。让幼儿能更好地表现音乐。在充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与兴趣需要的同时,促进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展。例如,《小白兔和大灰狼》这是一个具有情景性的音乐游戏,教师运用生动、形象的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调动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幼儿一旦投入到游戏中来,教师就要积极地引导幼儿去尝试,去体验小白兔的动作,如“跳来跳去”、“吃萝卜”、“睡觉”,教师可将音量放低,运用语言、表情等进行引导、启发,于是幼儿就想象、创造出了千姿百态的“小小白兔”。例如,跳(慢跳、快跳;猫着腰跳、跳跳停停);吃萝卜(在草地上吃;边吃边东张西望);睡觉(双手放在脸侧睡;手放在下巴处睡;抱头睡)。然后教师活灵活现的表演“大灰狼”,打个哈欠,伸个懒腰,摸摸肚子,“张牙舞爪”地跑上来。这样,就更加激发了幼儿尝试表演的兴趣,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发展。
(一)创设环境,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 音乐教学是一种比较抽象,不能直观的教学活动。音乐教学不同于美术活动,可以借用色彩、线条来展示作品,也不同于语言活动,可以通过语言、文字来叙述。孩子对音乐的接受是一种由抽象听觉到形象感受的过程。如果只是靠老师的一张嘴,干巴巴地讲,孩子们当然会索然无味,不会对音乐有直观的了解。我们在教学中不难发现有的音乐活动直到结束还意犹未尽,而有的活动开展不久,孩子们就情不自禁的骚动起来,关键就是有没有抓住孩子的兴趣。要激发孩子对音乐活动的兴趣,首先要使学生感受到音乐美,因为优美和谐的气氛能积极地、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审美活动,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幼儿年龄小具体形象思维比较发达,一切美好、新颖的事物都能引起孩子的好奇,而多媒体课件能将声音、图像等直观地展示出来,把孩子们带入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的优美意境。如:音乐欣赏作品《睡吧布娃娃》时,作品描写的是妈妈抱着娃娃哄着睡觉,布娃娃在妈妈的怀里做了甜甜的梦„„这样的情景对于幼儿来讲很抽象,也很难用教师空洞的说教来诠释作品的美。所以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向孩子们展示了这样的场景:明亮的夜空中挂着一轮皎洁的明月、满天的小星星闪耀着五彩的光芒,布娃娃也要睡觉了,妈妈抱着布娃娃轻轻的摇呀摇,布娃娃慢慢睡着了,还做着甜甜的梦,脸上还露出了甜美的笑容。那优美的旋律,动心的节奏,诗化的意境,形成了特有的美感氛围。孩子们也随优美的旋律置身于宁静的夜晚中,仿佛真的看到了妈妈唱着摇篮曲,哄着布娃娃睡觉„„他们的心情顿时活跃起来,产生了丰富的想象力,大大调动了学习的兴趣。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喜好、水平独立地表现着音乐:有肢体语言表现、有表情的变化、有绘画的表现,充分地自主起来。在边欣赏、边体验,感知音乐作品安静柔和的音乐性质,接受潜移默化的艺术感染,用音乐要素去掌握作品的内涵,吐露真实的情感。
(二)利用多媒体设置音乐情境,激活孩子创造思维。想象、联想能力是思维活跃的创造性人才所必不可少的能力。而音乐活动往往离不开想象,在音乐教学中,可以运用多媒体创设的情景引导学生,激发他们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进行音乐作品的创作。如:在一个音乐活动《谁饿了》,除了感受旋律的欢快,活动的目标就是让幼儿展开想象,用动作表现哪些小动物饿了出来找吃的的情景。我就向幼儿展示了在一片美丽的草地上,有一只小狗饿了,正出来寻找食物呢!小朋友们想一想,还有其他小动物会出来找吃的吗?他们出来时会怎么唱歌呢?幼儿很快想到了常见的一些小动物,当孩子们试着用歌声请出小花猫时,我点击鼠标一只小花猫就笑眯眯的了过来,无疑让孩子们兴奋不已,并向小猫打招呼。当孩子编错时动物就不出来,其他孩子就会帮着改一改。然而有时孩子们请到的动物,课件中正好没有,孩子们就会联想到可能生病了„„随着旋律的流动、画面的丰富,孩子似乎成为了其中的一员全身心投入到音乐之中,展开丰富的想象、联想,体味着音乐那不可阻止的魅力,喜悦之情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可见,多媒体教学声形并茂,超越时空限制,化抽象的音符为生动直观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营造特定的氛围、创设歌曲中所描绘的情境,从而唤起、激活学生头脑中原有的和新的表象。按照歌曲的描绘形象产生种种联想和想象,达到了创境激情,推动幼儿创造性思维发展的目的。
幼儿期是幼儿园创造力的萌芽期,音乐活动本身也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卡尔.奥尔夫认为:“完全没有音乐感觉的孩子是罕见的,几乎每个孩子都能理解和享受音乐。”所以我们应注意随时让孩子在各种环境下体验音乐。理解音乐活跃他们的音乐思维,培养孩子的想象力的创造力。音乐教育在课堂教育中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它既促进了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也培养了幼儿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和表现能力;既丰富了幼儿的音乐想象力,也锻炼了幼儿的创造力。对开发幼儿的思维能力起着积极的作用。在教育大改革、科学大发展的当今,全面提高幼儿的素质,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必将展现出富于魅力的前景。只有敢于创新,发展创造性思维,才能成为一个有创造性才能的人。
浅谈美术教学中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论文摘要:在越来越注重幼儿教育的今天,孩子的培养已经成为了教育者的重大议题。教育者该如何发展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又从哪些方面发掘孩子的......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浅谈美术教学中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论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艺术。我国著名的音乐家冼星海说:“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美国著名......
浅谈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关键词]:幼儿 创造性思维 家庭环境一、启发家长,重视家庭环境对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影响家庭教育对幼儿的影响是十分关键的,其实幼儿的许多创造性思维......
D120115025177 如何在绘画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单位:武进区雪堰中心幼儿园邮编:213169姓名:吕英教龄:11年摘要: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世纪,知识经济呼唤创造型人才......
